企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2023-07-30 09:41文方国杨楹唐容容
南北桥 2023年13期
关键词:企业需求就业能力大学生

文方国 杨楹 唐容容

[摘 要]如今我国大学生群体处于健康人格与良好心理的关键塑造阶段,高校教师不仅承担传道授业的工作,更要根据当前社会的企业需求,培养高质量与高水平的大学生人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贡献,保证学生既能接受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充分提高其就业与实践水平。据此,本文以企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现状为出发点,阐述当前企业用人必备要素与标准,并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针对目前挑战国内高校可开展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未来企业需求视角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需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随着国内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教育层次与具体内容不断得到提高与优化,加之每年大学针对招生领域的扩张,大学生数量呈现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而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工作,不仅要对学生实践、自我决策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质与综合能力,使其充分适应未来的职场道路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现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学生具备较强的能力与优秀的人格品质,是其在未来职场道路上获得更多机会的必备要素。

1 企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现状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而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源泉之一,大学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发展走向以及盈利水平,因此企业需以市场与社会视角,对大学生群体的职业能力进行充分判断和分析[1]。从传统校园教育工作来讲,其过程更专注于理论学习,较少对实际技能水平提升予以关注,然而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以及职业工作技能的升级,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并将其作为招聘的主要指标,同时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较为重视学生是否具备很强的专业匹配性和综合能力,即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企业岗位的需求从学生知识、技能、品性和综合素质等较多方面给予考核,保证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够较好地完成工作目标,正确应对未来可能面对的突发情况,展现其综合素质与能力[2]。除此以外,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招聘有经验的员工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并为企业在未来运转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将工作经验作为用人考虑的重要因素。

2 当前企业用人必备要素与标准

2.1 职业素养能力

根据国内最近几年的企业招聘情况,如果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职业培训与知识提升,将浪费企业更多的成本与时间,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从需求角度来讲,企业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专业能力,并将招聘情况与未来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相联系[3]。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及企业用人标准,在未来激烈的招聘市场中获得较大竞争力与影响力,应当以专业知识为支撑,不断塑造自我价值,丰富理论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2 团队协作意识

企业的运营涉及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如果部门内存在无法化解的矛盾,将直接影响项目完成的质量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长久运转需要各部门员工以团结和协作的状态实现。在开展校园招聘时,企业应当重点考查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判断其是否能融入集体且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做到个人与企业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双赢[4]。除此之外,行动力是展现企业内部工作效率的直接因素,员工的个人表现也将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因此从用人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企业都青睐高行动力的员工,以此帮助企业在内部运转过程中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企业预定目标的顺利完成[5]。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

3.1 专业知识匮乏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对大学生的自身能力进行判断,导致较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难以想象的挫折与失败,最终失去应聘信心。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导,以课堂讲授为重点学习形式,未对学生人际交往、交流沟通及技术水平等能力给予提升,导致学生在应聘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难以获得理想岗位[6]。从企业人才需求视角来看,企业更希望招聘已具备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员工,如学生未在应聘过程中充分展示自身特点与特长,将难以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无法获得心仪的职位。此外,从目前高校内部教育体制的发展现状来看,其课程设置存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许多专业课程较为滞后,不符合当前企业发展规律与市场需求,而教师也不具备充足的工作经验与较强的实践能力,未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影响其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选择与发展[7]。

3.2 自主动力缺少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影响其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工作质量与职业水平,且与工龄较长的员工相比,大学生未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和提升,从而减少自身劣势[8]。但从大学生群体的现状来看,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面对校内工作以敷衍和被动的态度来执行,长此以往,其自身职业发展将受到负面影响。另外,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不能等同于实践经验,还应当将其转化为技术水平,因此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主动寻找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和校内资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为未来的企业需求和招聘需要提供重要保障[9]。

3.3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部分大学生存在自负倾向,认为其具备理想的工作能力,对未来的薪水及岗位等期待程度较高,未接受就业教师的指导和提醒,导致其在企业招聘期间错失良机,难以获得理想职位。此外,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就业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甚至产生恐惧就业等心理,最终影响自身就业情况[10]。由此可见,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将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使其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准确,在企业招聘期间产生迷茫的心理。同时,部分学生对市场的竞争形势与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幻想,一旦在應聘过程中未达到自身预期,就转向其他企业岗位,甚至出现不良情绪,给企业招聘人员留下负面印象。

3.4 对自身认知不足

大学生在校园内的主要目标为提升知识能力与专业水平,较好的专业技能也是完成企业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将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导致其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下降[11]。部分学生在应聘期间首选高薪岗位与大型企业,而自身能力、专业与企业岗位难以匹配。以当前行业发展较热的互联网与云计算为例,许多非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生都向往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岗位,但自身未通过系统和科学的学习,不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长此以往,将对自身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4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4.1 增强职业素养

为获得企业青睐,大学生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并在应聘期间展现独特优势,如敏捷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就业指导教师应重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判断企业在招聘期间可能会询问的技能知识,以此开展就业培训与指导工作,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使企业在需求视角下获得满意的招聘结果。此外,教师的综合能力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最终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应重点开展教师素质培养工作,对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培训与考核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提高教师团队协作能力,使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以在就业工作的开展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就业指导方案与相应能力提升内容,充分把握精神属性与时代属性,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扩充学生专业知识,积极培养内外兼修的大学生人才[12]。

4.2 开展个性化教学

学校就业工作应以学生为主导,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并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以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及发展意向为主要依据,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流程,实现校内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并重点关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或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提高其自身能力,增强其就业信心,减少其负面情绪,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为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禁锢,利用网络数据平台,以案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认知,深化课程更新,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制订有效的创新创业计划,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4.3 营造就业氛围

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其树立正向就业观念。因此在校园授课期间,教师要创建和谐且愉快的就业实践环境,开展多领域的学习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走访和实习等,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招聘需求,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形成良好的就业认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4.4 提供实践机会

高校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还应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使学生提前步入社会,感受企业的具体工作氛围,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职场体验中形成较高的综合素养,并根据社会以及企业需要对自身观念进行调整。在工学结合的实践模式下,学校应建立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平台,以企业需求为主要依据,将实践技能融入校园活动,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构建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

5 结语

在用人需求视角下,企业不仅重视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因此,大学生应积累实践经验,使工作能力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在未来就业市场中获得较大的就业优势。高校教师也应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未来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给予认同,增强学生就业的信心,实现大学生群体的理想目标与自身价值。综上所述,本文对当前企业用人必备要素与标准进行了概述,并剖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高校可采取的具体策略,旨在为今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敏. 劳动力市场需求视角下的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1537名新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调查[J]. 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22(1):137-145.

[2]文方国,唐容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优格,2022(7):73-75.

[3]文方国,唐容容. “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研究[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2022(1):13-15.

[4]王晓蕊,董孟宇. 产学研协同创新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国际公关,2023(4):155-157.

[5]王林雨. 创新网络视角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政企校”协同培养路径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1):90-94.

[6]贺娜.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大學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 黑河学刊,2019(2):12-14.

[7]王爱红. 岗位需求视角下高职土木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以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为例[J]. 青年时代,2019(5):202-204.

[8]蔡亮.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视角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组织动态团队的建设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9,36(35):69-71.

[9]陈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83-84,87.

[10]马成红.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23(4):45-47.

[11]陈佳妮.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2,30(3):39-42.

[12]石银丽,周景报. 多元化视角下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 西部皮革,2022,42(22):96-97.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就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