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知觉压力、心理资本的现状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2023-07-30 05:57张佳音张文张小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维持性幸福感主观

张佳音 张文 张小丽

慢性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肾脏病影响着全球约10%的人口[1]。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40 年底,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2],且到本世纪末,慢性肾脏病在西班牙等一些预期寿命较长的国家,将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死因[3]。据统计,我国有近1.323 亿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占全球总CKD 患者的18%[4]。CKD 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才能生存,我国CKD 患者绝大多数选择血液透析治疗[5]。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使得CKD 患者的生命被延长,但在经济、心理等方面产生较大的负担,生活质量也随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趋势[6]。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以及尿毒症患者长期频繁的血液透析治疗的需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情况逐步受到重视。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权衡自身生活质量的标准,为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指标,可较好反应患者的疾病发展及预后情况,在糖尿病、癌症等群体研究较多[7-8]。知觉压力为个体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CKD 患者需频繁透析,无法正常工作、无法获得固定收入,无意义感较重,对其压力的评估至关重要。心理资本作为一种心理资源,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期靠透析维持生命的患者无力感和耗竭感较重,心理资源水平不同,且大多对CKD 患者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消极应对方面,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因此,本研究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讨论知觉压力、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今后提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1 年9 月—2022 年6 月选取唐山市3 家血液透析室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符合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FK)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肾衰竭期的诊断标准[9];年龄≥18 岁;规律血液透析≥3 个月。排除条件:近1个月有心、肝、脑等严重并发症或重大感染者;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者或有重大心理刺激者;语言表达不清或沟通障碍者。本组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调查工具与内容

1.2.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经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情况、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对疾病的治疗信心、自理能力、与家人交流程度、经济负担、透析龄、透析频率、原发病。

1.2.2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由Fazio[10]在1997 年编制,国内学者段建华[11]在1996 年汉化并依照我国文化修订。该量表包括精力、松弛和紧张、愉快或忧郁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健康的担心、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6 个维度,共18 个条目,总分120 分。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主观幸福感程度在0~24 分代表低、25~48 分代表较低、49~72 分代表中等、73~96 分代表较高、97~120 分代表高。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

1.2.3 知觉压力量表(CPSS) 由Cohen 等[12]学者研制,杨廷忠等[13]在2003 年根据我国文化背景修订。量表包含紧张感和失控感2 个维度,14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评分,总分14~70 分,分数越高说明感知到的压力越大。压力水平分值在0~28分为正常,29~42 分为较大,43~56 分则表示过大。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

1.2.4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 是由张阔等[14]在2010 年综合国内外测量工具基础上编制的问卷。包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4 个维度、26 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7 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者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心理资本分值在106 分以下为较低,107~129 分为中等,大于130 分则表示较高。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4。

1.3 调查方法

调查前征得医院科室同意,对调查员统一培训。调查时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征得其同意,并采用统一的调查语对患者一对一调查,对于填写有困难的患者,调查者依据患者的选择代替其完成相关内容的书写,且保证每一位符合要求的患者都能被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并且检查是否有漏填者,本次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 份,有效回收率为98.48%。

1.4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得分情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为69.41±14.17 分,处于中等水平;知觉压力量表得分为34.92±7.60 分,压力较大;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得分为110.92±17.82 分,处于中等水平。

2.2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情况、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治疗信心、自理能力、与家人交流程度、经济负担、透析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单因素分析

2.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觉压力、心理资本及主观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觉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觉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觉压力、心理资本及主观幸福感相关性(r)

2.4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情况、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治疗信心、自理能力、与家人交流程度、经济负担、透析龄、知觉压力总分、心理资本总分作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见表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治疗信心、自理能力、与家人交流程度、经济负担、知觉压力、心理资本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4。

表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相关变量赋值表

表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得分为69.41±14.17 分,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刘宇等[15]对99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6 个月内各个测量截点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也低于王全兰等[16]对292 例癌症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得分76.84±15.00 分。分析原因可能与透析治疗的特殊性有关,患者长期频繁地来医院进行透析治疗,大多无法正常参加劳动,且透析费用较为昂贵,患者在经济、心理方面负担较重,对身体和精神消耗较大,影响其生活质量,使得患者总体幸福感水平较低。

3.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2.1 人均月收入、经济负担 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月收入、经济负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与韦莹[17]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由于血液透析治疗是一个频繁而漫长的过程,不同病人的透析频率不同,透析较频繁的患者每周产生的治疗费用较多。透析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透析并发症,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医药费用负担较重。透析又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进而诱发其他疾病,为避免透析以及相关治疗时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保证摄入食物的营养性,提高患者在透析治疗时的营养健康水平,在食材选择方面又会增加相关成本。对于月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治疗费用、药物费用承受能力较差,对营养性食物选择也较为局限,幸福感水平较低。而自评经济负担较重的患者,更容易因疾病和药物产生的花销担忧以及消耗精神资源而加重心理负担[18],幸福感水平更低。

3.2.2 文化程度 在本次研究中,不同文化程度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不同,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感知到的幸福感也随之增高,与唐源等[19]研究结果一致。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信息更新延缓,对治疗模式和观念的接受程度低,对并发症的认识不及时,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较重,幸福感程度较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不仅可以通过报纸、书籍等纸质途径获得疾病相关信息,对网络的利用率更高,信息获取更为广泛,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更为充分和详细,不易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而过于焦虑和恐惧,对医护人员的信赖程度较高,对相关护理操作更为理解和配合,幸福感程度较高。

3.2.3 治疗信心、与家人交流程度 结果显示,疾病治疗信心、与家人交流程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疾病治疗信心越高的患者主观幸福感越高。有充足信心面对疾病治疗的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态度更为乐观,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高,对疾病恢复和未来生活都抱有更大的希望,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感知能力更强。疾病治疗信心越低的患者,对疾病治疗更为被动,由疾病引起的负性情绪较大,感知到的幸福感水平越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家人朋友交流程度越频繁的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可能是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透析而产生疲乏、腿部无力等症状,需要家属照顾起居以及陪同进行透析治疗,和家人交流较少的患者对家属长期照顾产生一定心理负担。部分患者不愿与家人、亲朋好友交流病情,对疾病的无助感更高。家庭是最基本的单元,给透析患者提供外部支持和心理支持。与子女、家人交流频繁的患者感知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增加患者积极情绪,更容易抵抗由于疾病产生的多种不良问题。

3.2.4 自理能力 本研究中,自理程度不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不同,自理程度越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结果与康雄[20]研究一致。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在生活起居方面需要家属的照顾,如家属接送以及透析过程中的家属陪同,对家属的依赖程度较高,长期的照护也使得患者产生较重的愧疚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有较大影响。有研究显示,自理能力越差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越重[21],对生活主观的满意程度较低[22],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的幸福感水平。

3.2.5 知觉压力 结果显示,知觉压力越高的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靠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治疗过程漫长且复杂。当前医学水平的提高和透析技术的完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但由于透析治疗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肌少症等系列并发症,也会出现皮肤瘙痒、乏力等症状,对患者身体长期折磨,使患者压力较大。长期透析的患者大多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劳动,每月需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对患者经济方面压力较大。另外部分患者因行动不便需家属陪同透析,对家属和社会各界依赖较大,内疚感和失控感较重。多重压力使得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负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3],对问题更容易采取极端化、自责、回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幸福感程度较低。

3.2.6 心理资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终末期肾病患者靠透析维持生命,长期的治疗、持续的经济负担等因素容易使患者产生无望感、绝望感等负性心理。心理资本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有助于个体抵抗或降低疾病带来的应激损害。心理资本越高的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利用个体心理资源,面对负性事件时更容易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事件解决的希望更大,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4],而且面对疾病带来的各种问题,能够较好地调节和面对,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更多,患者的幸福度越高。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患者主观幸福感程度有待改善。医护人员在纠正患者并发症的同时应从提高治疗信心、鼓励多和家人交流、帮助缓解压力、提高心理资本水平等方面综合提升患者的幸福感水平。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透析时间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措施。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等原因,本研究只抽取唐山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样本量较少,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将增加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维持性幸福感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