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闹情绪,怎么办

2023-07-31 12:29江苏省南京市小天使幼稚园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闹情绪幼稚园小天使

江苏省南京市小天使幼稚园

孩子动不动就闹情绪,这让家长束手无策。本期,我们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教授,南京市小天使幼稚园的园长及教师,部分幼儿家长,一同探讨孩子的情绪问题。

参与嘉宾:

殷 飞    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教授

张 玲    南京市小天使幼稚园园长

胡庆梅    南京市小天使幼稚园副园长

韩霜乐    南京市小天使幼稚园大班年级组长

徐子赟    南京市小天使幼稚园教研组长

贺意薇外婆  幼儿家长

陈彦元妈妈  幼儿家长

哪些情况下孩子容易闹情绪

陈彦元妈妈:我家孩子在既定的事情没能完成的情况下容易生气。比如,妈妈说好了去接他,但临时有事没去成;约好周末出去玩,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了。

贺意薇外婆:我家宝宝经常闹情绪。早晨催她起床会生气,玩游戏不顺心了会生气,自己把蛋糕掉在地上也会发脾气。

韩老师:有的孩子举手发言时没有被老师叫到,会噘嘴不高兴。

徐老师:很多孩子在没有选到想玩的游戏时会生气,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也会生闷气。

胡园长:让我们听一听孩子们生气的理由。

可可:我正在看动画片,爸爸妈妈没问我就把电视机关了。

方方:爸爸不认真听我说话,要我说好几遍才理我。

蓝蓝:明明是姐姐错了,可妈妈却批评我。

天天:爸爸妈妈总是把我和别的小朋友作比较,说别人比我好。

果子:其他小朋友把我的玩具抢走了。

凡凡:说好的事爸爸却忘记了。

甜甜:我不想吃饭,外婆总让我吃。

大大:妈妈总说我太慢了,一直催我。

成成:我想画一艘太空飞船,可怎么也画不好。

胡园长:可见,要求得不到满足、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在生活及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孩子生气的主要原因。

殷教授:由于孩子年龄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往往会直白地表达情绪,如大一些的孩子会噘嘴,小一些的孩子会哭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合理化表达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教孩子认识情绪、恰当地表达负面情绪。

话题

分析闹情绪背后的原因

陈彦元妈妈:看到元元搭了一半的“停车场”有点乱,我稍作收拾,没想到他大发雷霆,开始大哭。为什么孩子这么容易闹情绪?

徐老师:家长和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家长喜欢整洁的环境,希望孩子及时整理玩具,但在孩子看来,妈妈收拾搭了一半的“停车场”,是在破坏他的作品。所以整理之前,家长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张园长:家长习惯于先解决问题,孩子喜欢先表达情绪,方式不一样,行为表现自然不同。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会想办法“止哭”,可越是制止,孩子往往哭得越厉害。哭是孩子外在的行为表现,背后隐含着内心的情感活动。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允许孩子先释放情绪,再解决问题。

殷教授:前额叶负责理性分析、判断、思考和抑制,是大脑的“理智中枢”。孩子的前额叶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引发情绪问题。气质类型不同,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也不同。心理学家把儿童的气质类型分成易教养型、迟缓型和难教养型。易教养型儿童好带、很少哭泣,家长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因为不给成人发信号,不代表孩子没有负面情绪;迟缓型儿童较为乖巧,有负面情绪时稍微安抚一下就会平静下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类孩子,我们不能简单地遏制、控制,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难应对的是难教养型儿童,这类儿童敏感,情绪冲动,负面情绪较多。面对这样的儿童,家长需更加耐心,可以通过共情、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所以,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我们要作出不同的选择,因材施教。

贺意薇外婆:我家孩子吃饭时经常闹情绪。作为祖辈,我觉得她还小,不想吃或吃得慢都很正常,可孩子的父母总是“上纲上线”,非要让孩子自己吃,不允許我们插手。这是大人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

殷教授:情绪控制能力是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孩子会将成人控制情绪和表达情绪的方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家庭中,当夫妻之间、两代人之间的观念不一致时,要保持情绪平和,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成人能处理好情绪问题,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地学习到方法。所以,父母不能只想着教育孩子,也要进行自我反思,要先理解孩子的情绪,再进一步分析原因,用合适的方法鼓励孩子,这样做才能长远地解决问题。

贺意薇外婆:我发现孩子在家更容易发脾气,为什么会这样?

胡园长:家庭环境中,孩子感觉放松,容易释放情绪。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幼儿园通过创设相应的环境,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丰富了孩子的情绪体验,教他们认识情绪和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如,制作表情卡,识别表情;创设温馨小屋,孩子在有情绪时可以抱抱小抱枕,说说悄悄话;通过涂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阅读情绪主题绘本《生气王子》《爱哭公主》等,学习在故事中移情……

殷教授:在幼儿园,孩子们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情绪,用合适的方式疏导情绪。如,教师会这样和孩子沟通:“你是紧张、害怕,还是担心妈妈不来接你?”引导孩子学习通过多种词汇来表达情绪。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不用有害的方式伤害自己和别人。”家长可以和教师保持合作,把处理情绪的方法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形成家园合作,让“一加一大于二”。

支招

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陈彦元妈妈、贺意薇外婆: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张园长: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

原来,小情绪有着大影响。让我们听听孩子生气时的需求。

大大:不开心的时候好想有人来陪陪我。

天天:我已经很难过了,可爸爸妈妈还是一直说我,我想让他们抱抱我、安慰我。

方方:如果爸爸能温柔一点说话,我就不会生气了。

可可: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强迫我做不喜欢的事情。

……

从孩子的话中我们发现,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渴望家长的理解和安慰。

徐老师:没有孩子会无缘无故闹情绪,家长要重视情绪背后的原因和需求。当孩子情绪激动时,成人别急着讲道理,可以这样做:

●抚慰孩子,引导孩子表达感受,如“是什么让你不开心?”

●描述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表示理解,如“发生这样的事我知道你很难过、不开心。”

●询问孩子的需求,如“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助的吗?”

●表达成人的支持,如“难过一会儿也没关系,爸爸妈妈都在这儿,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胡园长:在遇到困难时,孩子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时,他们需要成人的陪伴和鼓励,家长可以给予孩子具体的建议。如果孩子仍然感到困难,家长应思考这个任务是否超越了孩子现有的能力范围,如果是,可以尝试分解目标,降低任务难度,鼓励孩子一步一步来,这样,孩子就不会感觉面对的是“一座大山”。

韩老师: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中提出,“情绪智力可以习得,学校应当对之进行系统的教学”。成人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社会情感学习”活动,尝试以下操作:

●和孩子模拟争抢玩具的场景,“你是怎么和小伙伴争抢玩具的,我们来演一演吧!”

●鼓励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我们轮流玩怎么样?”“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谁先玩。”

●引导孩子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让我玩一玩好吗?”“你玩好了我再玩,行吗?”

●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调整认知,“趁他在玩这个,我赶紧去玩那个吧。”

殷教授: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很多家长会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认为这样做不纵容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冷处理”过后,孩子更生气了。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表面上在闹情绪,内心其实是在寻求家长的关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冷处理”无异于雪上加霜。孩子有了情绪问题,家长要关心、理解、接纳孩子,还要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找出情绪问题的源头是什么,用适当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需求,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闹情绪幼稚园小天使
《小天使报》的自我介绍
适度闹情绪有利身心平衡
老余
我是爱心小天使
家教“漫”镜头
给儿子报暑托班婆婆不乐意
香港特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我发现一群可爱的“小天使”
读《幼稚园教材研究》,随想“课程游戏化”
橘兔的幼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