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垂范:显“大国良师”角色魅力

2023-07-31 10:43严玉萍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3期

严玉萍

[摘要] 新时代大国良师,要充分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以人格立身、以人格立教、以人格立师的人格垂范之师。班主任身为学生德性养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因其独特的角色定位,更应注重人格垂范,彰显“大国良师”的角色魅力。人格示范,是一种隐秘长效的教育力量。人格育人,是一种正向濡染的教育模式。班主任要对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教育的期待,在自我要求、自我修炼、自我塑造中不断完善人格,才能以人格熏陶人格,成为“不言之教”的先行者。

[关键词] 人格垂范;大国良师;角色魅力

习近平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新时代大国良师,要充分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以人格立身、以人格立教、以人格立师的人格垂范之師。班主任身为学生德性养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因其独特的角色定位,更应注重人格垂范,彰显“大国良师”的角色魅力。

一、身正为范:“人格吸引”的示范力

人格示范,是一种隐秘而长效的教育力量。教师人格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德性养成,教师的人格示范是教师应当承担的职业责任。孟子提倡“正人”先“正己”,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做好人格示范。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说:“任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教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张伯苓先生为了与学生一起戒烟而折断心爱的烟袋杆的故事,正是师者以身垂范的生动诠释。“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如同前导的“大鱼”,必须做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尾随的“小鱼”才会情不自禁地把“大鱼”的人格形象作为自己的参照,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对话。

人格育人,是一种正向濡染的教育模式。它是指教师人格对学生产生的正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人格涵育人格的过程。它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更隐蔽,并且这种教育过程更为开放,更为愉悦,它需要知、情、意、行协同配合和共同参与,从而达到“不言而教”的目的。夏丏尊认为:“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上发出来的言行,自然使人受到感化。”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基于此,要学生发展成怎样的人,教师就要先成为怎样的人。新时代班主任更要正身正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品德塑造和人格成长。

二、自我塑造:“人格发展”的内驱力

作为学生的重要领路人,班主任必须强化人格塑造。这种人格塑造只有以自我塑造为前提才能真正奏效。班主任要对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教育的期待,在自我要求、自我修炼、自我塑造中,不断完善人格,才能以人格熏陶人格,成为“不言之教”的先行者。

(一)以修立德,唤醒道德自觉

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首先要提高道德素养,涵养高尚德行。教师高尚人格最基本的表现在于信仰之高、修为之深。只有修身养德提升内在精神境界,才能由内而外地做好表率,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是教师立德修身的重要基础。“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曾在《人民日报》撰文,她说要做一个对党忠诚、有益于人民、永远奋斗、道德高尚的人。于漪老师曾勉励青年教师:“‘大就是人,人是顶天的,一横就是生了两个翅膀,拥抱祖国、拥抱民族、拥抱世界,大先生就是要有这种情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育人者,先立德再树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班主任的育人工作,从一定层面来说,是一个见小立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考验的就是班主任本身是否有德。如果“无德”,何以“树人”?因此,班主任自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取向,从而唤醒道德自觉、实现道德内化。

(二)以学立身,修炼德才兼备

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还要锤炼过硬的专业本领,筑牢素养根基。扎实的文化知识、精湛的专业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为师者的又一必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站在知识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实现自我发展。习近平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近日,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到太空“出差”。他所在学校的师生热血沸腾,国人也热血沸腾。这位37岁博士生导师的朋友圈火爆网络:“我会再接再厉,不辱使命!中国航天加油!中国加油!”铿锵的话语,流露出的不仅是学养深厚的底气,更是师者教人成人的正气。他的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评价他是一个幽默谦逊、严谨务实的人。更有学生表示,希望也能像桂老师一样,有一天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这就是“经师”“人师”相统一的“理想之师”,是理想人格的践行者,更是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的缔造者。

明道、信道才能传道。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主心骨,学生人格养成的引领者,更需“学”“养”并重,“德”“才”兼备。既精于授业解惑,又重视传道树人;既兼济天下,又独善其身。如此,才能充分彰显师者“人之模范”的独特魅力,引领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三)以省立行,走向全人发展

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更要树立全人发展意识,凝聚人格魅力。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全人发展观”,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五育并举,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的核心,在丰盈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德性,创造鲜活的生命个体。林砺儒先生倡导“全人格教育”,把人格培养放在中心地位,以健全的人格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师自身应以“全人发展”的目标塑造自我,做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特级教师郑英老师提倡教育“向美而生”,她致力于唤起学生对美的渴慕,这个过程中,她努力丰富自我,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拥有了自己的教育沃野。

叶澜老师说:“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窦桂梅老师在《人民教育》上先后发表《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成为具备“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大国良师——再谈“做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所谓“精神上气象万千”,指的是教师人格与精神的养成,关注生命质量和成长质感,这也是“大国良师”的价值内涵与使命担当。对于班主任来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不断追求自身生命的发展和完善,努力从专业发展走向全人发展,在人格育人的路上,躬身省行。

三、桃李不言:“人格垂范”的教育力

一个好老师就是一种好教育。教师学为典范、行为楷模,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内化成美好的德性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北大校园里,季羡林老先生顶着炎炎烈日为新生看管行李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师者风范和教育魅力,其实就蕴含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在人格垂范的教育之路上,教师有了立德立行的正确方向,才能在“不教而教”中,走向教育的美好。2022年推出的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被李政涛教授称为“充满‘光芒的良师”。他们在勇于追光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束光,既照亮了自己的生命,也点亮了很多学生的生命、老师的生命。身处教育的最前沿,班主任高尚的品德修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儒雅的仪表风度等,都是最好的教育因素。班主任工作亦当见贤思齐,把自己变成一道光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班主任只有努力去做一个好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大国良师,才能让教育充满生命的价值和张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李兴洲.大师铸就的春晖——1920年代的春晖中学[M].人民出版社,2008.

[4]政协广东省茂名市委员会.点赞茂名精选集[M].花城出版社,2019.

[5]叶澜.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J].内蒙古教育,2016(10).

[6]李政涛.新时代的大楷模[J].人民教育,2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