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的导向思维范式构想

2023-08-01 00:24杜娟
学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范式

摘要:基于数字化时代有效阅读方法缺失的现状和历史上读者接受理论的阅读“前见”,本文提出有效阅读的导向思维构想。通过对阅读问题现象和阅读理念分析,阐释阅读导向思维具有主体性、对话性和文化性特征,进一步借鉴读者接受理论及“冰山”理论、思维导图法、联通主义学习观等,以融合视域构想人文导向、学科导向和实践导向的阅读思维范式,为有效阅读开辟智慧引领通道,彰显阅读的生命价值和多重意义。

关键词:有效阅读;导向思维;范式;融合视域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迭代升级,文化科技的创新文本密集出现,人们阅读的载体形式和时空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全方位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阅读的存在形态,大大超越了传统的书斋模式,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阅读现实,需要对其品质、效率和意义进行厘定和考辨,发掘和认识。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融合视域提出导向思维的阅读构想,可为新时代有效阅读开辟智慧引领通道。

一、有效阅读导向思维的提出

有效阅读导向思维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现实问题和理论前提。

(一)有效阅读方法缺失难以满足教育需要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成为当代世界性潮流,阅读成为文化教育领域普遍倡导和全民参与的热点,突出表现在教育观念的经典回归、文化传播的传统弘扬、学校教育的阅读增量等方面,由此也带来了有效阅读的方法问题和教育问题。首先,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指导学生阅读并学会有效阅读是教育的重要职责。近些年来,我国中学教育强化了对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要求。据有关资料统计,一名初中生要看420万字的教科书和300万字到420万字的课外读物,一名高中生要看780万字的教科书和600万字到900万字的课外读物。此外,中学语文大纲规定,初、高中学生的阅读速度分别要达到每分钟500字和600字(阅读一般现代文),而实际上达到这一阅读速度的学生只有5%。[1]4教育正面临着阅读思想和方法上的饥饿,无力解决正在急剧增殖变化着的阅读需要。其次,基础教育中的阅读课通常是被纳入语文学科,依附于语文教育的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文学阅读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定势,其阅读方法教育也通常局限在文学欣赏和文学原理所规定的方面,而文学以外的大量优秀科学文化文本通常被排除在阅读要求和教学之外,更谈不上在多学科领域多维度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近些年来,学校阅读教学为避免在讲读文学篇章中产生碎片化阅读弊端,普遍实施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但所指定的阅读材料也大都是文学类作品。单一学科的阅读领域和阅读教育,不仅会限制学生读者广泛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热情和冲动,而且不利于青少年在跨界阅读中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力培养。

(二)纷繁杂多的导读现状催生导向思维的智慧引领

当下大众读者阅读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伴随大数据时代文本存在样态的多样化和日益膨胀,读者阅读方式也日趋扁平化、浅易化和快捷化,快餐性和功利性的阅读心态日益加剧,导致与文本阅读的深度意义失之交臂;二是海量的阅读资源常常导致阅读选择迷失,数字化阅读文本形式多样以及过剩的阅读供给,使得当代读者在面对太多阅读选择时流于零散随意或盲从,这种被动阅读消解了有效阅读的主体性动能。现实阅读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催生出多种导读路径方法的出现。随着“混沌阅读”“碎片化阅读”“支架理论”“图式理论”等多种阅读方法、手段或工具的出现,社会上出现的导读范式多样纷呈,形成工具“泛滥”之势,亟需对其进行审辨认识和智慧引领。在数字化技术不断升级的新经济条件下,更需激活阅读者的生命意识,使之发挥导向思维的主体性阅读功能。基于传统和现代的阅读理论与实践,融合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中阅读的便捷方式,从根本上开通阅读导向思维路径,是走出导读方法误区、实现有效阅读的关键所在。

(三)中外历时演变的阅读观念构成导向思维“前见”

阅读导向思维的提出,可追溯到孟子提出“知人论世”这一著名的阅读方法论,他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认为阅读要理解作者的经历行事和心志情思,也要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传统阅读理论认为,文本的创造者对文本有着绝对的解释权,需从作者及其生活背景出发才能发现其寄托在文本中的意義。基于作者中心的阅读观念构成了传统的阅读思维,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是最基本的导读路径。但是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读者,都未能严守这一“定则”。清代谭献《〈复堂词录〉叙》曾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认为读者体悟与作者意图不必一致。汉代董仲舒说“诗无达诂”,现代人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强调了读者主体对阅读的重要性。伴随西方二十世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基于作者中心的单一视角来框定阅读的思维模式被否定,促使从作家作品向文本独立的阅读视角转换。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摆脱了“作者意图”的控制,促使读者在细读中与文本意义相生相发,产生出无穷多样的意义,形成网状的扩张性文化结构[2]371。但是,此种阅读在放大了文本自身语言奥秘的同时,却陷入了语言游戏的思维怪圈。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读者接受理论打破了这种封闭的阅读思维,强调读者阅读才是决定文本价值的关键,使得阅读趋于从读者的开放视角出发进行意义建构和阐释。基于读者主体的阅读思维转变,意味着由作者或文本中心的单一视角转向读者中心的多元视角,读者主体的阅读思维发挥导向功能,在广泛的文学历史、科学文化等诸多领域自觉穿行,实现更具有生命主体意义的阅读效应,由此构成阅读导向思维的重要“前见”。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有效阅读的导向思维构想可以着眼于读者的主体思维、文本对象和文化生成等关键要素进行深度开发和互联融通,建构导向思维引领的基本范式以达到有效阅读目的。

二、阅读的导向思维特征解析

就阅读行为而言,导向思维指向基于读者主体的多元融合视域,它既区别于被动的文本接受,也不同于过度强调的读者中心论。一方面,读者并非是没有感知理解的接受终端,导向思维也非外在规训的强制教化、机械训导和调教驯服下的被动接受,而是对阅读主体思维动能的积极肯定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导向思维阅读也并不抛弃背景理解和文本阐释,而是强调从阅读的主体意识出发,以融合视域联通传统与现代意义寻绎思维引领,从而在多向选择中实现有效阅读价值。从阅读观念的历史演进来看,可对阅读导向思维特征形成以下分析认识。

(一)由客体思维到主体思维

对于读者阅读行为而言,单纯的作者或文本中心阅读,无视或拒绝读者阅读场域中的主体意识或權利,体现的是客体性思维。盛行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就只是重视语言形式的重要性,把文学当作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来阅读,割裂文本与作者观念、社会现实的关系,认为阅读仅仅需面对文本语言客体,只需关心语言结构而非领悟其思想内涵,文学文本只是种种手段不无随意性的组合,这些手段包括声音、意象、节奏、句法、音步、韵脚等形式元素。[3]6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这种注重文本客体的阅读观念逐步演变为重视读者主体的阅读观念。主体性思维的理论基础是主体性哲学,认为一切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性,就阅读而言,读者和作者同样都有自己的主体性权利,忽略一方的主体性必然导致另一方主体性的窒息。[4]10主体性思维并非孤立和封闭的存在,而总是联通着社会和时代的信息。在社会学家哈贝玛斯看来,读者阅读文本不只是重建作者赋予的“原意”,总要超越作者意图而达到文本意义的一种可能性存在;文本意义也不仅是某种语言形式的符号体系,在语义上总是凝结着作者生活的表现,是某种社会意义的客观化。[2]301因此,导向思维阅读既不应拒绝文本也不应无视作者,阅读应是基于读者主体的一种意义生成过程,是由读者不断创新或推翻过去理解的主体性创造过程。

(二)由对立思维到对话思维

从历史上看,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阅读思维模式,常常是非此即彼的单向引领,在敞开一条思维通道的同时往往忽视另一种方法的可能性,或者是否定旧有的阅读模式而代替以新的方法路径。这种排他性的对立思维往往会生成读者派别之争,不同读者坚执各自阅读视角而固持己见,不容他说。其实,读者的阅读与其在彼此对立中相争相斗,不如在对话中相融相生。阅读本是读者通过认识作者书写的文本世界而感发自我人生和现存世界的再生性过程。对于意蕴丰厚的经典阅读来说更是如此,其大信息量和复杂性意蕴,意味着阅读往往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要达到深度阅读理解,就需要在对话中不断修正自我,打破成见,重建融合性思维。现代阅读观念的嬗变,即是由注重形式结构到解构文本而进入多维建构的读者主体时代,由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转变为多元融合的对话思维。阅读理论的步步演进,为阅读导向思维选择提供了面向过去、现在与未来敞开的融合视域。无论是基于作者、文本还是读者的阅读视角,读者阅读都意味着是一种视点的对话性选择,当一种对象要素成为视点中心,其余要素也将构成对话联接点,而非为对立思维或单向视角下的“遮蔽”状态。阅读的对话性表明,永远没有超历史、永恒不变的阅读。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导向思维也是人对于处身世界的一种意义选择,是人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创造性的精神对话方式。

(三)由文学思维到文化思维

二十世纪后期文学批评领域中的文化理论兴起,使得阅读理论从以文学文本为对象转换到以文化文本为指向,形成以多元杂糅的方法视角来面对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学阅读演进为跨界的文化阅读。“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是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事物与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可以看作是文化,都是可以和应该予以阐释的文本。[5]42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的阅读转向,也表明现代以来的阅读理论已逐步打破了文学观念的限制,步入文化阅读的广阔天地。在信息爆炸、知识多元的当代社会,阅读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大众阅读不应仅限于文学文本或文学性阅读的狭窄范围,而应跨越学科边界,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领域。[6]20当代社会学家布迪厄的阅读即是一个范例,他在研究中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史学、美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其阅读面向社会整体文化结构,构成了基于社会学立场的文化思维视角,呈现出跨学科的多维融合取向。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日益交融的当代社会,由现代以来审美主导的文学阅读,延展为多维选择的文化阅读,成为阅读导向思维的显著特征。

三、导向思维的三种阅读范式构想

(一)可资借鉴的阅读路径

在读者接受理论家看来,由于期待视野的存在,读者阅读总是带有某种思维定向(或称“前结构”),这种思维定向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文本意蕴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存在相符或相悖等多种情况。读者中心论者伊瑟尔从读者的“游移视点”探寻其心理驱动力,发现读者阅读的期望和视野不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试图在看似互不关联的文本符号、语言片段间建立联系,形成一个“连贯性建构”的整体。[7]18在接受论者看来,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期待视野对象化的过程,是在预先的思维定向或心理驱动下,不断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8]106。后现代批评家诺曼·N·霍兰德曾以精神分析学理论来分析阅读中的思维原动力,探究读者阅读时的心理模式[9]22,把阅读反应过程分为期待与防御、幻想、转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往往复杂交织在一起。霍兰德的阅读理论不再局限于单一意义的追寻和非此即彼的限定,而是兼顾读者、作者、文本以及三者之外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9]35这些注重阅读过程、阅读心理、复杂整体的阅读方法认识,构成了阅读导向思维构想的理论参照。此外,亦有以下方法路径可资借鉴。

1.“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作为一个隐喻,多被用于人格心理认识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意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认为,意识就像是浮在海洋表面的冰山一角,无意识却是隐藏在海面以下的庞然大物,并且构成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力量,像是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家海明威则以冰山来比喻文学创作,他在《午后之死》一书谈道: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山体浮于水面之上,真正给读者带来震撼的却往往是作家省略的那部分未知世界。[10]这种冰山理论体现了对阅读理解力和想象力的信任,表明阅读的目的是要发掘文本背后的思想与情感,阅读思维不要被文本可见的“冰山一角”所遮蔽或迷惑,而是要善于发现“冰山”隐匿于海平面以下的巨大山体部分。促使阅读抵达隐在的未知领域,是导向思维的目标和意义所在,而这一阅读过程,必然发生在文本对象与读者主体共在的精神世界之中。读者对于文本所表达的精神意义无止境的探求欲望,正如人类总是试图探视隐匿的“冰山”世界一样,为阅读的导向思维提供了巨量能源,成为导向思维阅读生成的内在核心动力。

2.思维导图法

面对复杂的文本对象,思维导图法可谓是强化导向思维主体性功能,帮助读者厘清阅读内容逻辑的有效路径。思维导图法起源于英国,是指在文本阅读中把大脑中所思所想,按照一定维度,借助图文并茂的方法使之可视化的一种方法,如今已经成为引领深度学习、助力思维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1]3比尔·盖茨是思维导图的爱好者,1995年他在《未来之路》中提出,智能机器人和思维导图会是未来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这个预言正逐步得到验证。利用思维导图法可使众多分散的知识和想法在先行主题引领下实现思维连接,从而在阅读分析中创新思维,以适应包容多量文化信息的内容理解需要。思维导图法往往被用于知识谱系的学习,基于客体性思维进行文本逻辑梳理,强调厘清知识间的关联性,提倡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流程图等支架工具进行可视化导读。建构导向思维的目的是推动实现真正有效的整体性阅读,思维导图法通过发散思维系统整合文本要素形成阅读框架,可构成导向思维阅读的前结构基础。这既是一种发散性思维,也是一种内在的统整力,即是通过散点聚合以实现集中统合的动能,从而发挥导向思维作用以推动有效阅读,也更能助力于信息爆炸时代抵达统整性的阅读目标,实现阅读的真正意义。

3.联通主义学习观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阅读需要的一种有效方法。联通主义以联结的视角来解释学习原理,它以混沌理论、网络理论、复杂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将学习集中在由个人控制的连接方面,认为学习就是在一个复杂的、混沌的境脉中形成连接、创建网络的过程。阅读作为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可由联通主义方法得到如下启示:知识既存储于由无数神经细胞联结的阅读者大脑内部,也存在于文本各要素的联结之间,阅读即是一种将不同知识节点或信息源联结起来的过程,是高质量联结的建立和完善的交互网络形成的过程,而导向思维就是在其中发挥影响或塑造一个信息网络的功能。联通主义学习能力也大多适用于阅读能力,比如智商与情商相结合的能力、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涵盖关联、搜寻、协作以及信息的兼容和整合能力等,其在阅读导向思维中的作用正如在学习上的功能一样,如体现在放大关键信息、促进路径寻绎和社会化、聚合生成性内容、过滤资源等方面。联通主义阅读意味着阅读群体的意义在扩大,传统知识的权威被解构,数字化阅读将导读者、阅读者和各种阅读资源构成有机整体,不仅关注批量信息传输的浅层次阅读,更加关注知识迁移等的创造性阅读,强调对文本内容的批判理解、信息整合和知识建构,真正实现促使问题解决的“深度阅读”。[11]23

(二)导向思维的阅读范式构想

基于读者接受理论及“冰山”理论、思维导图法和联通主义学习观等方法论,可构想出人文导向、学科导向和实践导向的三种阅读思维范式。

1.人文导向思维

传统阅读注重基于作者时代和文本世界的社会阅读或历史阅读,但相对忽略了读者作为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和阐发性。阅读应是读者的一种积极的参与和响应,阅读意义在于读者时代人文导向驱动的内容重构。对于读者阅读主体意识的发现和强调,实是“对一个人全身心、全灵魂、全人格的一种唤醒,使陷入日常生活麻痹状态中的人,产生‘冷水浇背、陡然一惊的人格启迪震惊效应”[12]6,使之突破外在规定力量的局限和压抑,促使人富于创造性的自由精神得到解放,人的主体性价值得以回归。人文导向思维实是以人的自我生命意识开发为目标,既可启迪自由自觉的人格理性意识,也可激发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潜能。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前述所谓“冰山”理论对于人文导向思维范式的构想带来启示。这也表明,读者感知阅读在人文导向思维范式下具有先导性和重要性。读者接受理论家姚斯认为,如果文学文本因其审美特征而使读者获得感觉和理解,就不能单纯从文本形式出发,而须从感知过程入手去深入文本“内核”,再向深度理解的阐释阅读转变。[13]178感知阅读促使意义反思的阐释性阅读实现,这一意义建构只有通过视角选择才能实现,而无法通过客观描述来获得。[14]183阅读视角选择是基于阅读心理整体的一种认识维度,是由思维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动能相统合的结果。正是因为主体视角参与阅读活动,才使得文本特别是文学艺术文本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焕发生机活力,促使读者在人文导向思维的驱动下悟解内涵,探求和领略人类文化的丰富宝藏和无限风光,不断创生出新的阅读意义。

2.学科导向思维

现代社会以来,阅读几乎涵盖或渗透到所有学科领域。无论就学校文化教育还是人类文明史的演进,学科都已成为文化存续的世界性分类标识,阅读自然无法脱离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科建制基础。而据此建构阅读的学科导向思维,既有助于文化知识的传承学习,也是形成进一步推进创新阅读的知识结构基础。学科导向思维下的阅读能力也是学习能力的体现,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感悟力、思想力、创造力、联结力等,大都指向与智力要素相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推动有序化思维的建构。构想学科导向思维的意义,就在于使读者在阅读中将众多散乱的知识点构成有效联系,形成相對稳定的知识结构。而在阅读上强调多维整合逻辑,推动有序化思维建构的思维导图法,无疑是学科导向思维建构的有效路径。学科导向思维是有助于知识体系建构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阅读思维,它往往是基于学科观念,从概念、主题或结构等关键视点出发,在阅读中通过发散思考建构开放性的知识逻辑联系,将多元思维发挥至极,再由集中思维进行回溯统整,形成对知识体系的有序观照和融会。学科导向思维更多表现在知识性的存储和整合阅读,是适用于知识教学和探究学习的一种便捷高效的阅读思维方式,也因其注重文本客体内容解析,追求高端智能化的思维方法,在注重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同时,相对忽视阅读动机、信念、兴趣、意志、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心理要素,易于简化或淡化阅读文本的内在生命品质,在未来或许会被人工智能的数字化阅读所替代。

3.实践导向思维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可以是个体的自读自赏,也可是群体的诵读和分享;可以是单纯的纸质文本慢阅读,而更多是数字化的群文快阅读;既需要读语言文字,又需要读图表影像;既可以是深度阅读,也可以是匆匆浏览。当代日益纷繁多样的阅读实践,推动生成新的阅读能力和方法需要,读者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不仅可为知识学习和主体创造奠定基础,更是为参与未来社会活动和更好生活做出准备。21世纪以来,阅读实践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得到重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2000年针对全球15岁在校学生启动了阅读素养测试。就2018年PISA的阅读测试定义来看,强调了实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掘潜能与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阅读目的,注重阅读实践过程中的理解与运用、评价与反思等能力以及阅读活动的参与过程。[15]从PISA的阅读定义也可见出,新时代对于阅读素养提出了更多的实践性要求,文本存在的形式日益多样而变动不居,其动态性、隐性和生长性越发凸显,这对阅读能力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对于学习者来说,数字化社会更需要人具备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信息文本的能力,说明性文本的阅读可能比文学文本阅读更得到重视,知识的鉴别、筛选与运用,信息的搜索、定位与组织等,将成为社会公民的基本能力要求,而注重信息整合和知识建构的联通主义学习观,是适应这一阅读需要,发挥实践导向思维作用的有效方法。

总之,阅读导向思维具有预设性,体现主体性;具有人文性,体现生命性;具有联动性,体现创新性。对于读者来说,任何一种导向思维都不应是一种绝对或孤立的存在。如果说从阅读的单向视角走向多维视野是读者阅读思维的解放,那么从多维视野走向基于融合视域的导向思维引领,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而要达到这一高阶状态,则需在读者的游移视点穿越不同文本、实现互文联结中,以涵纳包容的开放视野寻绎和召唤导向思维范式,彰显新时代有效阅读的生命价值和多重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培生.思维导图教学法——一位历史老师的教学探索[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汪政,何平.解放阅读:文学批评与语文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6]王鹏伟.和名师一起读语文新课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7]李妙玲.伊瑟尔阅读审美响应理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8]石群山.接受反应文论视域中的读者阅读活动[J].江西社会科学,2007(9).

[9]类芹.诺曼·N·霍兰德阅读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

[10]何朝辉.海明威、《午后之死》及其“冰山原则”[N].中华读书报,2009-04-08(11).

[11]郑勤华,陈丽,林世员.互联网+教育: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12]王岳川.美育本体论[J].人民音乐,1987(3).

[13][德]H·R·姚斯.接受美學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4][德]H·R·姚斯.文学与解释学[C]//胡经之.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5]辛涛,李刚.PISA2018:培育信息时代的阅读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8-09-19(02).

(作者:杜娟,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责编:张应中;校对:尹达]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个性化阅读:语文课堂的“维他命”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
聋校语文课堂的有效阅读探究
“祖”文化之于“地方感”与“超越性”的表达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