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着诗,索一路,行则将至

2023-08-01 02:19杨思宇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茶客笔尖小巷

杨思宇

我未尝辞别故乡,然向往古韵的浓情并未消减。取笔,笔尖滑落的风,捺出一笔墨香,丝丝温凉曦光漫上心尖,顿住了题给江南的诗。刚悟到“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之意,便起了风,将思绪与肉体剥离,随着风拨开窗帘,灵魂穿梭成蝶,簌簌抖了抖墨汁,飞寻理想诗路。

窗外新雪初霁,故乡本就难见着雪,因而儿时落雪总是能拨动心弦。江南的雪不过薄薄一层,却正好掩了黛瓦,饰了冬季的新绿。向无际天边飞去,却道这入眼白蒙蒙一片“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屏息之间,时光的雪洒入青石巷,如卷卷水墨画并拢心头,應了这“曲曲层层皆入画”。

薄雪寒酥,温酒热茶,极佳。停驻在小巷牖边,茶客啜一口龙井,落座听一曲越剧,而我也沉浸在幼时奶奶的莲花落里,缓缓合上眼回忆。直待茶客泡软了小巷青苔,轻置杯盏,那佳茗的缕缕清香才将我的迷思散去。于是我轻轻挣脱过去编织的梦网,抖落一身怅然,继续向巷口外的远方飞去。

家乡的古道,不同于城市中喧嚣的马路,亦与无人街巷迥异。一座亭子、几把蒲扇……恍然,几番风景浮上心头——“斜风细雨不须归”,观诗人张志和戴箬笠、披蓑衣,醉卧渔舟听棹声,渔歌声声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见隐士林逋匿于江南,趁着余晖披上落霞赏梅。“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睹陆放翁醉于故乡柳桥,静好在江南独有的温柔烂漫中。

我已冲破云层,从凛冬奔逃,一头撞进了初春。

随即淋了一场春雨,这绵绵细雨映衬着江南的一墙苔藓,屋檐之下尚有傍晚人家的炊烟袅袅,煮一壶春茶,翻看一沓老相片,又应了那句“晴晴雨雨总宜人”。

此刻,河面倒映着奔赴的星辰,亦载着一只乌篷船,随后被船夫摇着桨驶向远方。“源头清接金沙涧,波面平添玉带桥。”轻点水面,抚平船只驶过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玉蟾乍现,猛然醒悟,心中求索的路为何方。

诗篇无最佳,只望谱写完美人生;远路无平坦,只愿走得精彩。闻童子言,路,是亲人,打着滚儿蹭一层泥巴;闻革命者道,路,是希望,是生命征途;闻诗人咏,路,是无尽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诉说着情怀,亦昭示着“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凭海临风之态。往昔,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一个政党的诞生驱散了迷雾,指明了中国前行的方向。往昔,绍兴“辛亥三杰”在惊涛骇浪中奋楫扬帆,坚信有路就能通向希望。

“梦入江南烟水路。”梦醒,蝶落帘外,魂归笔尖,落笔写下似水流年,却怪墨色不显。无妨,大抵只是浓不过诗和远方的情思。

山高水长,路遥漫漫。我欲“直挂云帆济沧海”,劈波斩浪,亦欲“扶摇直上九万里”,奔赴山海,又欲“千磨万击还坚劲”,锐不可当。我总该吟一首诗,道尽故乡的往事,再执笔为诗,以敞远方之路,无远弗届。

指导老师:徐婷婷

专家点评:

徐则臣(作家,《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

故乡之景,美得如诗如画,徐行其间,似真似幻——悠长的历史与铿锵的今日,都被诗意连接到了一起,往者可见,来者可追。作者将诗情画意和雄心壮志完美融合,功力不俗。

猜你喜欢
茶客笔尖小巷
老茶客
《古村小巷》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小巷深处
深情笔尖下的西部惊叹曲
小茶客
祁红茶客
笔尖上的“京味儿”
沏茶之水【梅、兰、竹、菊】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