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措施及对策

2023-08-01 20:58雷俊勇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

摘 要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广西贵港市农技推广部门及一线农技推广工作者按照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部署,全力增加当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促进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质量发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贵港市大豆玉米种植条件和机械化生产特点及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主要做法等,归纳出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户种植大豆意愿不强等影响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的问题,提出加大机具保障力度,提升机械化生产能力;强化技术指导,提升综合收益水平等对策。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技推广;广西贵港市

中图分类号:S513;S565.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62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并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重构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充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油料作物自给率,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保证玉米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多收一季大豆,既能够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又能够为低位作物大豆提供充足受光空间,在同一地块实现大豆玉米一季双收,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矛盾,最终达到稳粮增豆的目标[1]。贵港市地处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地势平坦,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自然条件较为理想,机械化作业较为成熟。通过研究贵港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主要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不断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现节本增产增效,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

1 贵港市自然资源概况

贵港市地处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属桂东南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09°11′~110°40′,北纬22°39′~24°02′。贵港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温暖湿润,夏长冬短,降水充足,全年平均降水量在1 500 mm以上, 集中于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全年平均气温在21 ℃左右,最高可达39 ℃,最低约-3 ℃。贵港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北面为山区,南面为丘陵,整体上北高南低,中部为浔郁平原。贵港市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耕地资源丰富,据贵港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贵港市有耕地26.10万hm2。其中,水田16.27万hm2,占62.33%;水浇地0.005万hm2,占0.02%;旱地9.82万hm2,占37.64%。

2 贵港市大豆玉米生产情况

2.1 播种面积及产量情况

根据2020年贵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贵港市粮食种植面积为27.52万hm2,比2019年增加0.67万hm2,比2019年增长2.5%;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0.76万hm2,增加0.4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3.12万hm2,增加0.19万hm2。全市油料种植面积3.15万hm2,增加0.07万hm2。全年全市粮食产量146.79万t,比2019年增加2.81万t,增產2.0%。全年谷物产量138.66万t,增产2.4%。其中,稻谷产量122.05万t,增产2.4%;玉米产量16.61万t,增产2.9%。全市油料产量12.76万t,增产3.2%。

2.2 机械化生产情况

根据《贵港市2020年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贵港市农机总动力39.115亿W,共有联合收割机5 212台,植保无人机71台;建成烘干中心104家,烘干机459台,烘干能力为9 261 t/批次,按年烘干55批次计算,年烘干能力达50.94万t;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居广西前列。全市共有农机合作社272家,其中全国示范社5家、全区示范社34家、市级示范社17家;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公示的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贵港市榜上有名,成为广西第1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3]。玉米也是贵港市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玉米价格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本地农户种植玉米积极性普遍较高,玉米也成为贵港市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贵港市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耕种管收各环节机械装备齐全,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保障能力强。2022年,全市玉米高产优质品种覆盖率达60%,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0%以上。与此相比,贵港市大豆种植基础较为薄弱,以家庭零散种植为主,专用机械少、适用性差;播种和植保环节人力依赖程度高,收获环节多采用小型割晒机,豆荚损失率高,人工脱粒和清选比较普遍。

3 主要做法

3.1 积极落实资金保障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并明确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22年,国家出台了《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2〕35号)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政策落实的通知》(农办计财〔2022〕5号)等文件。自治区积极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制定《广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桂农厅发〔2022〕81号)。贵港市覃塘区农业农村局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所需的种子(苗)、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制订了具体的补助内容,并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2〕22号)中明确的种植模式和产量要求,对承担种植任务的生产者按规定发放了补贴,经努力整合多方资金,2022年每667 m2补贴标准提高到328.34元。

3.2 加强技术指导

贵港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情需要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前往有关项目县为种植户提供整地开沟、机具选配、种植规格、施肥要求、病虫害防治及中耕培土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在工作之余,农技人员通过微信与种植户保持交流沟通,为种植户解答品种选择、肥料选择、种植时间、种植模式、种植规格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充分利用“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为种植户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帮助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贵港市农技推广中心还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技推广站和广西农业科学院大豆玉米种植专家亲临项目县指导当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升基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范化水平。此外,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向种植大户和基层农户宣传、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发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宣传彩页并组织有关种植户观看间、套作技术视频,加深广大农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了解。

3.3 举办现场培训

为做好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市、区两级农技推广部门多次举办现场培训会。2023年2月16日,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港北区武乐镇吉斗村大碑屯举办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粉垄技术现场培训会,参训人员有贵港市及各县(市、区)农技人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业主和种粮大户。农技专家在培训现场为参训人员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并针对大豆、玉米品种对比展示和粉垄技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应用做深入讲解。2023年2月24日,贵港市覃塘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乡镇农技骨干及种植大户在蒙公镇黄岭村举办覃塘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培训会,有关专家结合现场演示,向参加培训的农技人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业主和种粮大户讲解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品种选配、模式配比、机械播种、科学施肥、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控、杂草防除及机械收获等8个关键技术要点。

3.4 开展试验示范

贵港市农技推广部门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技术过硬、积极配合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的试验示范,并开展了种植模式、施肥水平、品种搭配、种植密度等试验,摸索更适合贵港市推广的种植模式。比如,2022年,貴港市农技推广中心联合平南县农技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在平南县平南街道平田村建成全区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探索玉米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方法。2023年,贵港市覃塘区农业农村局在蒙公镇廖瑞村建立了6.67 hm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分别采取“2+2”“2+3”等8种种植模式开展对比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大豆玉米的产量和收益情况;贵港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港北区武乐镇吉斗村建立3.33 hm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旨在完善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措施,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范化水平。

4 存在的问题

4.1 机械化水平不高

贵港市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显露出机械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装备保障能力弱。现有模式下,大豆和玉米播期、收获期均不同,需要分开播种、收获。仅从目前情况看,贵港市玉米机械化生产基础较好,耕种管收各环节机械装备齐全,不存在较大问题。但大豆种植专用机械不仅机型少,适应性也较差,在播种和收获环节都存在一定短板,尤其是大豆收获机械以小型割晒机为主,作业效率低,稳定性差,豆荚损失偏高。2)机艺融合程度低。由于大豆和玉米生长特性不同,其在施肥、植保方面的农艺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喷洒药剂种类也不同,需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加装防水布帘等隔离装置以避免药害,给机械作业带来了较大阻碍。生产上一般采用小型电动农机或普通背负式喷雾器人工作业,植保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

4.2 农户种植大豆意愿不强

贵港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农户种植大豆意愿不强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贵港市传统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和甘蔗等,以往大豆种植规模较小,以家庭零散种植为主,基层种植户缺少大面积种植大豆的经验。加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2+2”“2+3”等多种模式,每种模式下规划种植密度又必须结合地块具体情况才能确定,这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存在较大难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收益并不显著。近年来,肥料、种子、地膜和农药等农资成本持续上涨,0号柴油价格上浮超20%,加之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工成本逐年提高,使得农户在种植品种选择上需综合考虑种植成本、机械化程度和收益等3方面。而以目前的试验情况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667 m2产玉米900 kg、大豆150 kg左右,按照玉米市场价2.6元·kg-1、大豆市场价5元·kg-1估算,每667 m2收益可达3 090元[4]。同样的种植条件下,净种玉米产量上下浮动不大,即种植户增收部分仅有750元;而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种植需重新购置专用机具,因机械化水平低,所耗费的人工成本更高,农民实际增收空间有限。相比之下,种植户更倾向于选择技术门槛低、机械化程度高的净种玉米。

5 对策建议

5.1 加大机具保障力度,提升机械化生产能力

贵港市农技推广部门应积极联系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农机生产制造企业,共同加快机具研发制造进程,加大机具保障力度,提高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水平。1)出台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具体补贴措施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研发和制造端共同发力,补齐装备短板,推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具有效供给。2)加快现有机具资源整合步伐,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农技推广部门应以示范基地和合作社为主体,鼓励种植大户探索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全程机械化生产机制,重点解决播种和收获难题,实现“机器换人”。

5.2 强化技术指导,提升综合收益水平

1)发挥集中示范区技术优势,开展种植模式对比、作物生长监测及大豆玉米产量效益分析等试验示范,筛选出易操作、可复制、好推广、高效益、低成本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结合现场观摩、培训指导等方式提高种植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掌握程度,通过印发简明易懂的技术手册等方式向种植户快速普及种植技术,进一步发挥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在地块规划、机具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解决基层农户技术难题,提高其积极性,为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打下基础。2)通过开展大豆玉米良种应用、水肥一体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机械化作业等集成高效栽培技术的指导和培训,进一步降低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农药化肥和人工成本投入,通过节本增效措施提高复合种植收益水平[5-6]。3)加大与农机部门的协作力度,联合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机手培训,帮助机手提高驾驶技术,降低单位作业油耗;积极协调落实柴油作业补贴资金,进一步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在目前专用机械不成熟的情况下,农技部门应当联系農机部门、种植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同研究现有机型的改装试验,尽可能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辅助作业,降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人工成本,提高种植户的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 王小春,杨文钰.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全程机械化迈上新台阶[J].大豆科技,2012(6):48-50.

[2] 陈云飞,王鹏常,云淇,等.从技术到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2,41(6):21-28.

[3] 刘腊银,谭晓宁,黄梦妮.广西夯实“四个基础”多措并举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贵港市平南县、港南区、南宁市宾阳县获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荣誉称号[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1(1):21-22.

[4] 黄炳森,吴芸慧.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EB/OL].(2022-09-14)[2023-04-18].http://nyncj.gxgg.gov.cn/nydt/t13064233.shtml.

[5] 袁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推广与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0):234-235.

[6] 何贵宾.玉米大豆套种高产高效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22,53(18):79-81.

(责任编辑:张春雨)

收稿日期:2023-04-08

作者简介:雷俊勇(1980—),男,广西贵港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LJY008@163.com。

猜你喜欢
农技推广
新旧媒体融合与农技推广应用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如何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新形势下兰坪县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