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高地

2023-08-02 23:35吉林经开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新长征·党建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开区吉林生态

吉林经开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唯一的国家级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吉林经开区”)义不容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坚持用全新的理论视野谋划定位、深入解放思想、厚植创新思维,强化市场观念、补齐发展短板,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增效、营商环境优化,吉林经开区将奋力谱写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篇章。

以智慧为方向,打造“科技引领、人才振兴”的创新驱动高地。坚持走“科创+产业”之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招商引资向选商引智转变。一是增强培育创新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以数字经济为“引擎”,发力“科技端”供给侧改革,通过平台经济、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以点带面吸引集聚高新高端产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业态,为传统产业赋能。到2025年,吉林经开区主导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将达到5%以上,培育科技“小巨人”等科创企业将达到60户。二是涵养科技创新良好生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鼓励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有条件的生产基地向研发基地转变,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联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到2025年,吉林经开区将实现主导产业集群化、链式化发展,产值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百亿级产业板块将达到3个。三是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平台。紧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人才,通过顾问指导、退休返聘、人才租赁等举措,探索柔性化、弹性化引才机制,打造一支理论基础好、服务能力强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未来,吉林经开区的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将突破50家。

以总体规划为统领,打造“突出主题、两区联动”的区域协调高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明晰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让区域协调成为吉林经开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高标准实施规划引领。结合全区发展实际,明晰发展定位,以产业转型、空间优化、区域融合为目标进行总体规划,构建协调联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格局。二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结合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現实条件,着眼自身比较优势,科学论证产业布局、明晰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开发区项目由“小散低”向规模、集中、中高端转变。三是走区域特色化竞争道路。有针对性地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园区,以特色园区建设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平台,形成优势产业影响力、推动力,促进园区项目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以动能转换为主攻,打造“减污降碳、生态优先”的绿色生态高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一是由拓展面积、增加数量向提高效益质量转变。加快退出低端无效供给,以“腾笼换鸟”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并在全区开展低效用地摸排,深入探索流转、协议置换、合作经营、自主开发等方式,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再利用,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二是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业、生态产品,走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环境相和谐之路。三是以科学的指标体系推动吉林经开区争先进位、提档升级。强化绿色发展责任担当,对产业转型、创新驱动、资源环境和增长质量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进行优化,引导和倒逼全区各单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走质量效益型、创新驱动型、绿色集约型发展道路。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打造“产业立区、项目兴区”的开放合作高地。持续完善开放格局,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管理质量上做文章。一是借助企业口碑以商招商。那些深耕行业、颇有成就的企业家,依凭其人格魅力、经营履历和规模实力,天然对其朋友圈具有较强影响力。吉林经开区紧紧抓住企业投资者这一关键,以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己任,以务实高效的态度解决生产经营、子女就学、市场销售等各类困难,强化情感递进、密切信息交流、实时掌握动态,以实际行动赢得投资者的高度认同和良好口碑,促使重大项目快速落地。二是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加强招商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与重点研究机构、政府智库等方面的沟通联系机制,综合运用“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挂图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与专业机构合作招商等方式,不断拓展招商渠道。三是引入外部专家评估机制。引导开发区健全项目招引流程机制,倡导组建由企业家、研究人员、学者、政府干部等人员组成的项目招引评估专家库,深化细化落实项目招引研判评估,在充分了解项目投资方以及项目预期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确保招引项目研判不流于形式。

以产城融合为根基,打造“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共享共富高地。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持群众点单、政府买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是全面推进“党建+”工程。抓好党建与改革、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净化全区政治生态。二是创优最佳投资“洼地”软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园区企业基础信息库和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落实开发区投资项目领办代办制度,以贴心服务精心筑巢引凤、创优投资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跃升年”活动,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健全规章,着力推进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加快实施全流程审批系统向街道、社区延伸,推进社区政务网全覆盖,不断提升线上、线下两个维度的政务服务能力。三是共享产城融合发展红利。实施开发区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人才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持续优化城市功能配套建设,以宜业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

责任编辑/艾    杰

猜你喜欢
开区吉林生态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生态养生”娱晚年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住进呆萌生态房
吉林卷
生态之旅
吉林卷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