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运行探究

2023-08-02 03:55张强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选修课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

张强

摘  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但目前课程落实的有效性备受争议。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思维也不断融入通识教育实践中,通过紧抓“课程”基本教学元素,打造“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落实好“过程化管理”各个环节,优化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量多质差的状况,实现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从“粗放型”到“精品化”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选修课;“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3-0054-04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下简称通选课)一般指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致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选修课,目的是实现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全面发展,是现阶段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践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隨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同时推动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改变,也为其落实在通选课程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文章围绕“课程”基本元素,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切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通选课程落实中的困境与出路。

一、线下通选课程的实施困境与成因分析

通选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所谓核心素养是一系列多元面向组合的综合整体,每项核心素养均涵盖知识、能力与态度层面,同时具备促进个人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功能,具有跨越各种社会场域与学习领域的广度,牵涉到反省思考的高阶心智以及复杂行动学习的高阶复杂深度[1]。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通选课开展上一直在理念和落实方面存在积弊。虽然目前学界对于通识教育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达成了普遍共识,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必修类通识教育课如何开展,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证方面的研究都比较薄弱,文献层次不高,且大多偏向于定性分析,缺少操作层面的可行性研究。

(一)“通专之争”的影响

通识教育是针对过去专业教育的种种不足而实行的以培养通融识见、情趣高雅、富于创新、视野宽阔等为特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2]。在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背景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但具体到“通专融合”的执行层面却仍然举步维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观念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发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应根据社会产业结构、职业需求快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着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就业大潮中抢得先机,故迫于就业压力,专才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形而上”的通识教育课程不仅对学生能力培养毫无裨益,而且还挤占了专业教育的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制约他们拓展上升空间的并不是专业技能不够,而恰恰是通用能力欠缺,比如写作与表达、外语应用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国际视野等。

专业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根本立足点,而通识教育则是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度“功利”的专业教育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了技能型“工具人、职业人”,同时又忽视了学生职业精神、人格塑造、道德品质、社会责任等内涵的培养,如判断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此外,本科应用型人才不应仅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操守、合格的政治思想素养和基本的人文与科学素养[3]。如果说专业教育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功利性与实用性,通识教育则是一种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养成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非专业、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人格和品质[4]。

(二)师资力量掣肘

第一,对于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期间又经历过转型发展,引入了大量的专科性人才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这部分老师本身学科专业性偏强,并不具备宽泛的知识口径和跨学科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开设通选课程存在局部性或片面性,不乏老师将通选课上成了专业导论课,过于重视课程的工具性、实用性、技能性,而在学生情感性的培育、价值观的引导上较为欠缺。事实上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有限的通识教育师资力量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外语课、思政课、体育课、基础类工具课等通识教育必修课上,通选课的任课老师多数由专业老师兼任。

第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缺少系统化的制度规范,对教师的选聘、培训、激励、保障等方面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以至于教师专职从事通识教育的意愿较弱。师资队伍质量需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若师资队伍不稳定,变动较为频繁,队伍无法得到有效锻炼,质量也就无从谈起。由于大多数通选课的任课教师都是由专业课教师兼任,几乎是在优先满足专业课教学的前提下才会考虑是否要开设通选课,师资队伍很不稳定。

(三)课程管理机制不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选课在管理上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课程数量多,但精品课程缺乏。学生选课需求和精品课程匮乏一直是通选课当中的突出矛盾,过去自由申报开课的方式导致了课程的量多质差,水课横生;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专业课一般会有成熟的体系架构,而通选课的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是概述性的表达,缺少成熟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在教学手段上大多采取的是纯理论授课,实验、实践环节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应试教学迹象比较明显;三是课程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课程评价包括评教与评学两方面,无论是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所做的质量监控,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测,都过于偏向结果性评价,缺少过程性监控,并未发挥出其对教学质量的保障功能。

二、“互联网+” 背景下通选课的运行模式探索

中国大学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初步形成了通选课模式、核心课程模式、大类培养模式、书院模式、经典阅读模式、隐性课程模式等六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5]。应用型本科院校多采用通选课模式为主,辅以其他教学模式作为补充开展通识教育。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系列文件精神,通选课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遵循,结合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从实现跨学科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的角度出发,按照通识化、精品化、智能化、特色化的方向开展通选课建设。

(一)去“水” 存精,大力整合存量课程资源

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梳理当前通选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改革通选课教学中的粗糙部分,挤压“水课”的生存空间。具体来说,一是需要完善通选课评价机制,充分运用督导评价与学生评价方式,实行淘汰制,逐步淘汰口碑較差、专业性太强、混工作量的水课;二是鼓励优秀课程增加开课频次,追求精益求精,对于开课没有连续性的课程责令其停开;三是教学管理部门可发挥数据优势,对历年来通选课的开课、选课、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充分挖掘历年来通选课程中的优秀资源,通过政策激励的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通选课建设上树标杆、立口碑,在保证学生选课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逐步“换水”;四是敢于打破专业壁垒,鼓励跨学科课程进行内容整合、重组,推进课程共享共建,提升通选课的集成度。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资源本地化建设

精品核心素养类通选课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稀缺资源,在课程建设过渡期,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课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是践行“拿来主义”,网络课程资源的本地化建设可作为通选课的有益补充,一方面可以消除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可极大缩短建课周期。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优秀的课程资源,达到再学习、再培训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在非限性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然,网络教学中由于师生分属于不同的场景中,师生、生生互动并非即时性的,而且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针对性地备课、授课,所以“线上大班授课+线下小班翻转”的授课模式比较适用于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此外,学校可根据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以及学校发展历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素材挖掘,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自建部分精品课程。比如,红色传承、传统技艺、名人名家等都可作为通识教育的素材加以构建。

(三)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课程落实的有效性

首先,在教学进程上要敢于打破常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线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专业课和通选课的学习时间,选择同步或异步参与到教学进程中。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模式留给学习者更多的思考时间,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能力。线下,教师可将线上碰到的问题进行课堂翻转,开展小班化讨论,以提高针对性与教学效果。在考核方式上可将教学平台提供的考核方式和传统考核方式相结合,多维度、过程化考核,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其次,在教学方式选择上,教学管理部门应给予任课教师较大的自由度。通选课的授课对象来自不同学院,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师生之间的情景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鼓励老师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盘活课堂,让课堂生动起来,采取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我说你听”。如今是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在教材选用、学时分配、辅助工具、考核方式等方面,可鼓励老师在不违反基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大胆尝试。

(四)架设学分互认桥梁,共建育人新格局

在国家“三全育人”政策指引下,高校尤其要确立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相互结合的育人新理念,架设好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课堂之间的桥梁,引导显性课程与隐形教育之间的多线联动,形成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一是要立足第一课堂主阵地,做足做实课堂教学,将课程自建与引进相结合,课堂讲授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逐渐打磨一批通识教育核心精课。二是充分发挥第二、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搭建校内外实践教育平台,开展融趣味性、创新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覆盖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课外活动来实现通识教育目的,出台可行的制度政策,引导和助力学生参与的诵读经典、艺术实践、红色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课外活动转化认定为通识教育学分。三是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大力宣传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和学生处、团委等学工部门联合,通过讲座等学习形式将地方、学校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助力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

(一)强调差异化评价

由于课程体系的复杂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制订不同的操作细则,尤其是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混合式教学更为普遍,评价细则的针对性尤为重要。第一,通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并没有指定具体的通选课程对学生某一项特定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而通常只是表述为需要达成的普适性教学目标,这和专业课程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评价时我们需要考虑此因素;第二,通选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包括线上线下学时分配、过程化考核、翻转课堂等,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套用线下评价模式;第三,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运用最多的形式是督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学材料等,而线上教学打破了常规的面对面模式,即便督导进入在线课堂,对课堂现状的把握也变得更加困难,而教学材料的存储更是依赖于教学平台,调阅起来并不方便,在实际操作层面,需要出台更多的细则来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二)强调过程化评价

一是在评教方面,对任课教师应加强课前、课中、课后的督导与监测。课前要精心编写教学大纲,编制教学进度表,并在学生选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向学生公布,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堂教学中应丰富教学手段,不能因为是通选课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课后应对学生有复习功课的要求,必要时可增加考核频次。

二是在评学方面,对学生的评价提倡使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形成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的参与和交互,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和归纳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总结性评价则是对教学计划执行结果的评价,一般采取定量的方法来衡量实际的教学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期末小论文、期末考试成绩、期末答辩等。

三是鼓励教师多维度评价,网络教学的过程评价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比如课间小问题、学生互问互答等均可作为得分点,借助技术手段,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小机关”,让学生“无法置身事外”,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任课教师把课堂教学管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三)强调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

衡量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在于它能否反哺教学,能否促进教学相长。督导与监测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是教学评价部门需和教学管理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评价部门通过对通选课任课周期进行全过程监测,形成量化的教學状态数据,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二是针对通选课教师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评价结果可以运用到人事管理部门,通过出台奖惩机制,调动通选课教师的上课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桂林,代金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策略[J]. 中国高校科技,2018(12):55-59.

[2] 刘利军. 论“以文化人”在通识教育中的功能与实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1):35-37.

[3] 肖玮萍.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困境与重构[J]. 教育探索,2017(06):67-70.

[4] 倪淑萍.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探索[J]. 教育学术月刊,2021(05):107-111.

[5] 冯惠敏,熊淦.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9):3-5.

(荐稿人:马军伟,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选修课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