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视域下菏泽市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2023-08-02 20:47高谨孙敏姜军平石沙沙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

高谨 孙敏 姜军平 石沙沙

摘  要:文章以“山东省专升本考试”为切入点,以菏泽市某高职院校为例,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高职在校学生在考试态度、升本需求以及升本考试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掌握情况。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立足于“以考促教”,对公共计算机科目考试开展了深入的调研,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在更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科学构建信息技术“1+X”课程体系、尝试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提升菏泽市高职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推动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山东省专升本考试;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4-0176-04

一、山东省专升本考试

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在全国各省都有具体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常被看作“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简称“山东省专升本考试”),是山东省选拔优秀人才、助力其提升本科学历的一类重要考试。通过“专升本”考试,将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专科毕业生,送入本科继续就读,实现人才的“二次培养”,打造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尖端复合型人才,是专科和本科衔接的纽带,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联系的桥梁。

近年来,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在招生政策、招生人数和考试科目上都有一定的改变。从招生政策上来看,更青睐于选拔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优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招生人数上来看,近两年较往年相比在逐年增加,2022年总计招生64215人,比2021年增加了16.5%,其报考人数更是突破17万;从考试科目上来看,改革力度比较大,由原来的两门公共课程(英语、计算机)和两门专业综合,改为了四门公共课程(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对于专业课程,则更重视考生在专科阶段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整个专升本考试机制的改革,更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考试变得更加公平、公正。

二、菏泽市专升本考试情况分析

菏泽市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职业人才的培养,在办学中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首位,一直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深耕。近年来,随着山东省专升本考试的不断探索和改革,菏泽市高等职业院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除了直接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毕业生之外,对于有升本需求的学生,给予了最大的帮助。

对于专升本考试,菏泽考生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和热度。近年来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人数逐年上升。按2022年山东省的新政策,在校高职毕业生中,校内综合成绩排名在前60%的学生,都具备校荐生的考试资格,新政策为更多高职生提供了升本的机会。考试热度的持续上升,说明了社会各界对专升本考试的认可度的提高,也反映了广大考生对于提升学历的积极心态。他们能够客观审视自己的人生,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清晰,希望通过升本考试,继续求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个人的综合实力,为日后适应就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市高职生对专升本考试更加青睐的主要原因。

三、信息技术课程考试现状分析

近年来山东省专升本考试中,公共计算机考试大纲,要求的计算机知识面广、实践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对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应试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涉及的考试模块共11个,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思维、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軟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信息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

从2020年开始,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开始进行大的改革。通过近三年的考试真题分析,公共计算机试卷在考题类型和分值分布上较往年都有一定的变化。

考题类型由原来的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增加了操作题和综合应用题两种新题型。新题型的出现,重点考核三个操作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对考生的要求较往年更高。

通过近三年的真题分析,其考试模块的分值分布情况大体如图1所示。三个操作类模块分值占有绝对的比例,Word占19%,Excel占19%,PowerPoint占11%,三个模块总占比为49%,分值占了整个试卷的一半。

由此可知,山东省专升本考试正由原来的固有知识考核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试题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明显的提升。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工具,更是风向标,这也是信息化时代2.0到来的体现,意味着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考试方向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提醒学生在公共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中,要理实一体、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任何片面的认识,都会为考试带来不确定性,甚至是考试的失败。

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一)聚焦信息技术课程,更新办学理念

1. 对信息技术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两者的培养目标有着鲜明的区别,前者主要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而后者则是培养科研型和综合型人才,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中,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调研得知,目前菏泽各大高职院校对于专业学科,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往往存在重视度不够的情况。学校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属于公共课,所以在学科建设中,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了专业课。这也就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建设、学时分配、硬件配置等多个方面,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有所欠缺,不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接下来的课程改革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对信息技术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这也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2. 积极对接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

信息时代2.0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把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1]。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蓬勃健康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社会文明不断前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信息技术的渗透无疑已成为其重要驱动力。信息技术也将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 推动高职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其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通过信息技术对高职教育积极赋能增值,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将其打造为现代化强国的接班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2]。

(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改革

1. 存在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不合理现象

目前,高职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作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属于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往往课时比较少,只能在有限的学时下压缩授课的内容,讲授使用概率比较高的实用性软件,而对于其他知识和技能很难展开有效讲解。对比2022年公共计算机考试大纲,很多知识模块在课程中没有充分涉及,这也为学生后期的复习和应试带来了困扰。

2. 积极落实国家高职专科信息技术新课标

2021年,国家发布了最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课程标准,是一个课程建设的总纲要,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来开展。新课标中,对信息技术课程共进行了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和阐述: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

在新课标中,对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重要阐述,把核心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信息社会责任。课程结构方面,把信息技术课程模块划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并规定基础模块为必修或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内容。对于选修模块的开展,各高校可以结合地方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专业特点自主确定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

3. 科学构建信息技术“1+X”课程体系

结合国家2021年高职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和2022年山东省专升本公共计算机考试大纲,我市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科学构建“1+X”模式的课程体系。其中,1为必修课,是核心,X为选修课,是多门拓展课程。在必修课中,可以设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的学习,在选修课中,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积极开展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达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中,突出“理实一体化”特点,重视技能输出。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我市高职教育收获颇多。为了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更全面,操作更规范、更熟练,很多学校都将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整合,将课堂转移到计算机实验室,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软件,充分融合“教、学、练”,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综合处理能力,授课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2. 典型案例教学模式

典型案例教学模式,在高校很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3]。信息技术课程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高要求,更适合选择典型案例教学模式来带动课程内容的开展。教师将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路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2.0背景下,各大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课程时间延伸到课外,将教学环节有效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4]。课前线上预习,分配任务清单,了解知识;课中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加固知识;课后作業完成、提交、查看评价和分析、查缺补漏,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为课程教学增色不少,同时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保障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主体更加明确,教师围绕培养学生来服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各种目标[5]。

4. 翻转课堂的灵活运用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老师只在旁边作为观察者和辅助者。最开始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成效并不理想。因为高职生和本科生在知识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职生的内在动力需要不断地激发,教师在此时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就尤为重要[6]。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及时提供帮助,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

(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反馈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对课程改革更有帮助。

近年来,菏泽市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对合理构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更注重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价,将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按一定比例进行设置,得到最终成绩。同时,鼓励在校学生积极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计算机技能证书,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悄然发生。203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的行列。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愿我国的高职教育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谭倩芳,唐瑞明.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实施路径[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32):158-160.

[2] 崔志钰. 结构·情境·活动: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 教育导刊,2018(08):52-57.

[3] 刘红明. 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2):91-92.

[4] 张冬辉,杨欣伟. 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中对微课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34):218-219.

[5] 汪巧群.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究——以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04):136-140.

[6] 朱俊波,李永. 高职高专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30-232.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