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理论的张家界旅游交通发展策略分析

2023-08-02 01:31罗雯唐博
商展经济 2023年14期
关键词:张家界市张家界景区

罗雯 唐博

(1.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2.张家界市交通运输局 湖南张家界 427000)

1 张家界旅游交通发展的背景与问题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旅游强国建设,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张家界市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总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努力打造“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龙头,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不断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更因旅游兴市,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具有无可比拟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世界级、国家级山水精品资源云集,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 5A 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世界山水、民族风情、文化创意、田园乡村、绿色生态、国际风范”等特质。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串联长江三峡、武隆喀斯特、武陵源、漓江、土司城等世界级遗产资源,是世界级遗产旅游带的核心位置,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旅游方面相比武陵山片区其他市县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张家界市高速环绕、高铁贯穿,且具有武陵山片区唯一的国际性机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是张家界市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一。但目前的传统交通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和旅游交通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客对于缩短景区空间距离、提升旅游舒适性、饱览立体景观的需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强烈。目前,全世界在旅游轨道交通方面运营比较成熟的有日本九州岛的巡游列车旅游、瑞士其他铁路旅游(金色山口快车、圣哥达全景快车、瑞吉山登山火车)、美国蒙大拿州洲际列车 Empire Builder、阿拉斯加铁路和育空铁路等,均是穿越绝美景区之间,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

张家界市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地处武汉、成渝、长株潭以及西安等热点旅游城市群的500公里半径的交通几何中心位置,以及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带的旅游交通中心。同时,对外交通便捷,拥有公路、铁路、航空三种主要方式,为张家界旅游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交通基础条件。截至2021年末,张家界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2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5公里。现状公路骨干网主要由长张高速、张花高速、张桑高速,国道G241、G352、G353等组成。2019年12月张家界西站建成和黔张常铁路开通运营,2021年12月张吉怀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张家界迈入“高铁时代”,远期随着呼南高铁联络线(张石铁路)、安张衡铁路的推进,张家界将迎来高铁网络的飞跃。

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为4D级民用运输机场,是湖南省第二大国际机场,武陵山片区唯一的国际航空口岸。机场通航以来,航空运输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先后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西安等65个国内城市的航线,开通了首尔、釜山、曼谷等27个国家地区城市的航线,形成了覆盖全国内地各大城市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亚部分地区的航空网络布局。2019年11月14日,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荣膺SKYTRAX四星机场,机场服务水平再次提升。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高速环绕、高铁贯穿、航空立体,张家界对外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都市群等区域形成密切联系,对内形成“1小时交通圈”,为张家界国际、国内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客源。2019年,张家界全年接待游客8162.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90.85亿元。当年,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旅游业为支柱的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8.3%。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张家界市旅游接待量、旅游收入有所下降。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张家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达71.7%,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占比居全省第一(长沙居第二位,达57.2%)。

目前,张家界主要核心景区沿G241、S246、S306 等国省道路分布,其中G241作为连通永定区及武陵源区的主要通道,两侧有较多景区分布。总体而言,张家界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省道公路通达率较好,但部分景区周边国省道道路等级较低,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较低,道路条件亟待改善。旅游景区与干线路网之间的通景公路是张家界旅游发展的最终保障,目前通往旅游景区的通景公路路面状况普遍一般,部分农村公路现状路面宽度不够,道路条件相对较差。与旅游需求的迅猛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相比,张家界旅游交通发展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外部旅游交通网络未形成

张家界市目前仅东西方向交通通道打通,高速公路建成长张-张花高速,铁路建成黔张常铁路,其余高速公路和铁路尚未贯通,对外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尚未形成,南北联系较差。在航空方面,国内直飞西部地区的航线较少,国际航线主要面向东亚,国际市场覆盖不足。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快速、完善、高效、便捷的旅游交通连接不畅。

1.2 内部通景道路建设不完善

张家界市域内通景旅游线路较少,部分景区道路条件差或缺乏道路联通(尤其是乡村小道联通且道路等级不高),极大限制了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在旅游旺季,游客大量进入景区参观,大量车辆同一时间段进入景区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甚至瘫痪的情况,难以实现“快进慢游畅玩”的深度旅游体验。

1.3 旅游交通枢纽集散功能不合理

张家界市现状交通枢纽布局难以满足区域远期发展需求,张家界西站、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虽构建了游客集散中心体系,但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旅游集散中心空间和设施利用率低或闲置等问题普遍存在。

1.4 旅游交通出行方式不足

张家界市公共交通出行以普通常规公交、旅游大巴车类型为主,旅游通景公交专线已有规划尚未完全投入运营,多模式、多层次的旅游公交网络尚未构建,部分重要景区公交线网覆盖不足,影响了旅游公交出行的吸引力。其他旅游特色交通方式仅作为游览方式存在于景区内部,外部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建设则极为滞后。

1.5 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

张家界市尚未启用完整且统一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个别景区旅游交通标识已有损坏,无法准确将相关信息传达给游客。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时与当地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及旅游景区特色结合不够,公路建设没有做到与沿途景区的有效连接,城市道路系统缺乏系统性的景区指引标识系统等。

1.6 旅游交通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张家界市近几年在智慧旅游方面的建设逐步加强,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交通信息与旅游信息发布方面仍是分离状态,交通信息发布平台鲜少出现旅游推广信息,旅游信息平台缺少关于交通的信息发布。应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旅游交通数据开发新模式,开发张家界市旅游交通信息统一发布平台。

2 旅游交通发展分析

2.1 旅游接待量分析

张家界作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接待的游客量于2018年已突破8000万人次大关。根据张家界市历年游客接待量及增长速度变化情况来看,2015—2019年张家界市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2019年是张家界游客接待量呈负增长的一个拐点年,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张家界市旅游接待总量有所下降,2020年全市游客接待量4049.2万人次。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张家界市旅游业稳步恢复,2021年“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54.1万人次,同比增长103.3%,较2019年增长10.22%(见图1)。

图1 张家界2015—2020年旅游接待量、收入情况

2.2 旅游客流流向分析

2.2.1 客流来向分布情况分析

张家界主要以国内游客为主,境外游客所占比例较小。境外入境游客以韩国、越南、日本、泰国等市场为主,其中韩国游客占境外团队接待总量的 52.39%。国内游客中,来自湖南省内本地游客占绝大多数,占比达17.9%,其余则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川渝及周边区域为主要客源市场。

2.2.2 客流去向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张家界市两区两县游客接待量结构占比情况可以看出,张家界市域内旅游发展空间分布不均衡,2016—2019年,永定区、武陵源游客接待量所占比例均接近张家界市总接待量的85%。永定区、武陵源区旅游接待量远高于桑植县和慈利县,是武陵源核心景区、天门山景区、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等成熟旅游资源分布集中导致的结果。从近年来游客访问的具体景点来看,武陵源核心景区的访问频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天门山景区旅游者呈逐年递增趋势,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访问人次保持基本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武陵源景区起到了分流作用。其中访问人次排名前九位的景区分别为:武陵源核心景区、天门山、大峡谷、黄龙洞、宝峰湖、溪布街、土司城、天门狐仙、魅力湘西。大庸桥公园、回龙观公园、七星山、八大公山、茅岩河、九天洞等景区近年游客较少,主要原因为景区知名度低及宣传不到位。

2.3 旅游交通出行方式分析

2.3.1 到达张家界的交通方式

随着张家界对外交通环境的持续向好(黔张常高铁建成通车,安慈高速、张桑高速等通车),游客来往张家界更为便利。根据调研发现,游客到达张家界的方式主要以火车为主,占比 43.7%;选择自驾出行的游客比例近年来也日益增多,自驾已成为游客第二大旅游交通方式。

2.3.2 去往景区的交通方式

游客到达张家界市区后,从张家界市中心去往各景区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公交车、出租车、旅游巴士、自驾车、网约车、客运班线车及旅行社提供的小汽车等类型。现状主要以旅游巴士、客运班线、自驾车为主,租车、定制专车等定制化交通出行相对较低,交通出行多样化发展不理想。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受重视,旅游出行开始常态化,同时在机动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驾游成为人们游玩出行的新选择,并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趋势。随着张家界全域旅游建设的进一步推动,同时张家界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等基础设施网络通达性稳步提升,自驾车游客在张家界旅游出行方式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张家界独特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资源使得张家界成为周边地区短线自驾游的首选。张家界自驾游以80后、90后等中青年人群为主要客源群体,以家人、亲友结伴出行类型为主。张家界自驾游选择私家车出行的约占60%,选择租车出行的约占25%。自驾车游客群体具有出行时间短(1~3日游)、消费能力强、行程灵活、时间宽裕等特点,对个性化、定制化出游关注度较高,旅游消费空间由传统的跟团封闭游玩逐渐走向开放的沉浸式体验游。

2.3.3 旅游交通主要通道分析

2016年2月,张家界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以来,张家界全面提质升级核心景区,统筹推进东、南、西线发展,“三星拱月、月照三星”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不断优化。而张家界现状旅游交通快速通道大致为张家界东线世界遗产山水旅游发展廊、张家界西线山水文化休闲旅游发展廊走向,即主要沿G241、G353、S246、S306等国省道路分布。G241为连通永定区中心城区及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主要旅游廊道,为东线世界遗产山水旅游发展廊;G353为联通桑植、慈利与中心城区的旅游通道,为张家界西线山水运动休闲旅游发展廊;S246串联桑植北部、永定区西部至永定区中心城区;随着未来张家界南线国际乡村休闲度假发展廊景点进一步开发,S315、S519将成为新的南线旅游通道。

3 旅游交通发展的建议

以满足国内外游客“高效、便捷、舒适”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建设“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一体化、安全可靠”的旅游交通的发展思路,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增强旅游交通产品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加快形成交通与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为张家界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总目标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3.1 构建“舒适快捷”的对外旅游交通体系

依托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引入多元旅游方式,打造高效便捷的快速旅游交通体系,强化对外旅游交通的吸引力,扩大对外交通辐射范围,增强游客到达张家界的舒适性、快捷性。

3.2 打造“畅通便捷”的市域旅游交通

依托市域交通网络,构建“快进慢游”的内部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市域旅游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旅游干线、集散、通景三级网络建设,强化城景、景景之间的连通。

3.3 完善“高效便捷”旅游集散中心体系

完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建立集旅游换乘、公交枢纽、信息服务于一身的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覆盖全部3A级以上景区和客运枢纽;实现服务游客、方便游客的目标。

3.4 构建“绿色高效”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

建立主要客运枢纽与核心景区间、核心景区与主要景区间的直达旅游公共交通(旅游轨道、旅游专线),优化游客进出景区的交通结构,实现枢纽与景区、城区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便捷公共交通联系。

3.5 丰富“多样化”的旅游交通产品体验

从水上旅游观光、空中游览体验、自驾车风景道、旅居车营地、特色慢行道、观景台等方面,策划多样化的旅游交通产品,丰富旅游交通体验。

3.6 建立“规范化”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扩大旅游交通标识指引范围,优化完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国省干线、枢纽站和景区景点的旅游交通标识布局,构筑 “布局合理、规范精准、特色突出、协调统一”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周到、便捷、精准的旅游交通引导服务。

3.7 完善“科学化”的景区停车设施体系

合理测算各景区停车需求规模,完善景区停车设施布局,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生态绿色、高效便捷”的景区停车设施体系。

3.8 建设“便捷、高效、准确、共享”的智慧旅游交通系统

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旅游交通系统,建立“统一整合、多主体参与、数据共享、智能互动”的一体化平台,实现包括景区、酒店、交通多种资源的统一整合,为游客、政府、企业、管理方等提供整合式的信息服务。同时,拓展食宿分流、景区排队、天气预报、消费喜好等大数据分析,全方位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手段、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猜你喜欢
张家界市张家界景区
“稀奇古怪”的牛老师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某景区留念
“醉美”张家界
人间奇景张家界
澧水河畔上演“机器人大战”——张家界市2016年中小学机器人巡回赛落幕
看张家界的漫山红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