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鸿:用灵魂来办教育

2023-08-03 18:50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晋源区办学心理

郭维易

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成立于1962年,地处一电厂宿舍内,是晋源区直属九年一贯制学校。时过境迁,随着一电厂停产和周边村子城中村拆迁改造,学校的生源结构由原来单纯的厂矿子弟,到现在80%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生源质量整体不高,这既是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关卡,也是对学校教师提出的新挑战。2018年9月,曾经在晋源区实验小学担任副校长的李雁鸿在晋源区教育局的安排下,来到一电学校担任校长职务。

五年来,李雁鸿带领学校教师边做边思、边思边改、边改边做,学校逐渐形成了以“来一电,享受最‘贵的教育”为办学目标,以“‘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为办学理念,以“体系化办学,多元性实施,全方位推进”为办学思路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细化为德智、艺体、劳动实践三大体系,通过课堂、活动、实践多元实施,由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推进。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环境不断优化,设施设备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续三年中考成绩喜人,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受到家长与社会的普遍认同。

一、“晨操曦诵”让学生绽放力量和智慧之光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每天早上7颐50到8颐10,迎着晨曦,晋源区一电学校小学部的600多名学生会伴着欢快的音乐旋律,在操场上欢快舞动、铿锵吟诵。这是学校开展的“晨操曦誦”活动,旨在让学生强健体魄、弘扬体育精神的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增强其文化自信。

学校的晨操由本校体育教师自主编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的动作简单易学有趣,让学生从节律中感受到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精神状况。每天清晨,伴随着《追梦少年》《最美少年》《加油少年》这些动感欢快的歌曲,学生跟着老师开启美好的一天。谈起晨操带给孩子们的改变,李雁鸿颇为自豪地说道:“晨操的时间要求在3分半以内,不能让孩子们太累,但是要让他们快乐。现在,我的孩子们体魄强健了,在最冷的零下10多度的时候,站在那没有孩子缩回手过,我真的很骄傲。他们不怕冷、不怕寒,这才是新时代少年应该有的样子。”

晨操过后便是“曦诵”活动。学校语文教师精心从《中华经典诗文》中选择了75首古诗,学生每天读四首古诗,有两首属本周新学,有两首是复习上周所学,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截至目前,“曦诵”活动已经开展了两年半的时间,学生们基本上把小学必背的75首古诗词都背完了。最近,老师又在学生的“曦诵”菜单中新添加了《放风筝》《李广射虎》《笠翁对韵》这样的小古文。学校的语文老师纷纷表示:“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当有一天孩子们脱口而出‘春江水暖鸭先知‘三万里河东入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抵达了他们的内心。”

李雁鸿还与周边一户养鸽子的人家商量,在学生“晨操曦诵”的时候放飞家里的白鸽。就这样,每天清晨,学生脚下是茵茵绿草,头顶是白鸽盘旋,整个校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诵读过的多篇古诗中,四年一班的崔轩语偏爱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当他读到“漫卷诗书喜欲狂”时,惊喜地发现高兴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他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晨操曦诵这项活动,上个学期,我背会很多首古诗,不仅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记忆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每天早上的阳光晨操,蹦蹦跳跳间,我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了。”跟着“晨操曦诵”,五年一班的王意坤有了灵感和想象力,他和老师分享即兴创作的小诗:“鸽子在空中盘旋,就好像碧空中忽然下了一场洁白的雪。”

二“、教育+心理”办学模式给予青少年生命关怀

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人的重要转折时期。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狂躁等情绪的比例不断上升,甚至不乏有极端案例的出现,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7年,李雁鸿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她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多年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同时经过校级座谈、家长走访、学校现状分析,李雁鸿得出观点:要改变师生、家长的固有认识,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对行动的指挥,才能把学校朝良性的发展轨道推进。基于此,她提出“‘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办学模式,旨在通过在教育中加强心理建设,关注青少年生命需求,让学生在校园内积蓄乐观、积极、主动的生命力量,从而内化为强劲动力,促进学习与精神的双成长,构建和谐健康的温馨校园。

把心理健康建设放在校园里,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患于未然,保障学生心理健康。2019年上半年,依托学校有4名持心理咨询师证教师的天然优势,李雁鸿开始在学校建设心理基地,用近三年的时间打造了达到国家一流水平、有200平米独立办公区域的“金钥匙”心理咨询基地。基地现在有团体活动室一间、个体咨询室两间、减压室一间、宣泄室一间、沙盘活动室两间、沙画走廊一个、太空舱减压室一间。后来,这里不仅成为晋源区未成年人辅导站、太原市女职工心理援助站,还被确定为山西省心理咨询示范基地。

从2019年开始,李雁鸿就带领她的团队针对家长学生焦虑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开出了100个教育心理“药方”向社会推送,极大地缓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开设了心理课程,定期、分节点为不同学生、全体家长作心理团队建设和心理讲座。每年9月,李雁鸿都会为小学、初中的每一名新生作心理咨询和心理团建。她们还走进社会,为社区居民作心理指导。正因为她们所探索的教育是融入了心理理论和实践指导的,三年来,学校的校风校貌得以改变,学生成绩稳步提升,无一起不良事件发生,得到了家长的信任、社会各界的认可,办学声誉持续向好。

三、让师生置身于更加广阔的教育环境中

在运用心理规律让学生思想端正、行为主动之后,李雁鸿便开始进一步的教育引领。她始终坚信,课本上的汉字是小的,但折射的知识是大的;学生脚下的校园是小的,但是他们迈步走向的世界是无穷大的。所以她希望通过研学教育引领学生构建大视野、大格局,真正成为栋梁之材。每个学期,每个年级的孩子都会有半天到一天的研学时间,三年来,学校已经先后带着孩子们前往杜里坪、晋阳湖、傅山文化园、晋祠公园、天龙山、太原古县城、植物园、山西博物院、山西省图书馆等多处进行研学活动,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世界,用心灵去感触大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自然风光的灵秀,激发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为之奋斗的激情。

不仅如此,李雁鸿还尝试将研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研学与劳动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在振华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参观玫瑰花园区和热带植物区,了解玫瑰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观察热带植物的根茎和果实的生长情况;亲手研磨豆类作物,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手工制作油纸伞,在感佩古人智慧的同时,也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山西省鱼花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学生们认识了各种鱼类,知道了“一水两用”的妙用,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智慧之处。

在钻研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提升的过程中,晋源区一电学校于2019年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小学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每学期,学校都会派老师去帮扶学校送课,李雁鸿也会每学期到该校为师生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那所师生加起来只有9人的学校,帮扶他们的过程也是师生自己身心受到洗礼的过程。

采访当天,正值初夏时节,校园内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去年冬天刚刚落成的“绿色驿站”已经开出了绚丽的花,教学楼前新栽植的玉兰亭亭玉立,崭新的长廊下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李雁鸿说:“这是太原市首个落户校园的绿色驿站,我们种植了海棠、月季、紫藤、山楂、玉兰、新疆杨等26种植物,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生态景观效果,并增加连廊、过道等趣味空间,吸引学生休憩、探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达到景观育人的目的。”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来一电,享受最‘贵的教育”,寓意为用尊贵的师者塑造高贵的灵魂,让学校生活成为师生最珍贵的回忆。李雁鸿说:“我和学校所有老师都是在用灵魂办教育,这些年来,无论付出多少心血与汗水,但是看着学校越来越好,我们的信心就更加坚定,大家都在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记者手记:李雁鸿对记者说:“我是一个玩儿着做教育的人。”在她看来,教育不应该有太多的限制,孩子应该在自由的玩耍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她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玩耍的平台。平日里组织拔河比赛、萨克斯音乐会,开学首日的跳蚤市场,还有“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上各式各样的师生互动小游戏,校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是就在这样“玩儿着做教育”的过程中,李雁鸿成为许多孩子成长的温暖回忆。“李老师,每当我深夜独行时,您就是我心里的那一束光。”这是小学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李雁鸿信中的一句话。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诠释了李雁鸿从教20余年的初心和担当。尽管学生已经远行,但是她仍然在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责任编辑何欢

猜你喜欢
晋源区办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晋源区召开稻花城项目推进会
晋源区:未来五年将有大动作
晋源区北河下村:甜蜜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晋源区:美丽乡村入画来
心理感受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