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现状及途径探索

2023-08-03 13:09朱晓敏张震穆静吴祥为花日茂巫厚长王育鹏欧红梅
高教学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

朱晓敏 张震 穆静 吴祥为 花日茂 巫厚长 王育鹏 欧红梅

摘  要:探索后疫情时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普及范围小、对国际化的认识有局限性、“本土国际化”程度不够和与课程思政融合不足等关键问题。从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国际化教材选取、教学模式改革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构建完善研究生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扩大研究生国际化的受众范围,提高“本土国际化”水平,建设高格局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课程思政;本土国际化;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001-07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19) outbreak,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has faced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is faced with some key problems, such as small popularization scop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sufficient degree of "loc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with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 only wa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in China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integrating postgraduate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 international training system for postgraduat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improv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curriculum setting, selection of original English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ode reform. It is essential to transfor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ode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universal education, to make more postgraduate student accep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possess a broade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n domestic, i.e.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aiming to construct talent team with high pattern and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Keywords: post-Pande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training system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具有高格局的人才队伍必经之路,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日益增长,至202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人数约300万人[1]。近十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多个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举措,包括《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五位一体”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2020年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启动。在上述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举措中,提出扩大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与国际一流高校对标等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要求,体现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目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新冠感染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背景下及后疫情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出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探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后疫情时代各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理解能力及国际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国际化的认识与理解具有局限性,培养模式不能普惠到广大的研究生群体,真正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未能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等。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及后疫情时代,国际间人员空间流动受限,上述问题尤为突出,有待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普及范围小

国内很多高校与研究所对国际化的理解停滞于初级阶段,即“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选派少量研究生出国培养,邀请少量国外教授专家来校讲学、招收少量国际留学生来校学习,费用高、受众少,不能普惠到广大的研究生群体[2]。这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途径只能使少数学生受益,大部分学生享受不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益处,造成了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更是遭到严峻挑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应简单地被等同于人员(特别是学生)国际流动,而应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理念、教育模式和方式、培养机制和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入手予以加强[2]。改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意识滞后的首要条件是注重教师的国际化培养,一方面引进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建设国际化导师队伍;另一方面增强本土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与国际教育理念接轨,从而成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生动力。

(二)  对国际化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缺乏全球化意识的教育国际化认识容易陷入传统国际化的狭隘思维,例如认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就是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实践交流等环节采用国际合作手段进行培养,并以此作为数量指标[3]。实际上这只是研究生国际化的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动态,具有与国际接轨的认知逻辑体系的高层次人才。目前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是重手段而轻目的,距离真正的国际化本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与培养应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层面之上,并且超越该层面,将对全球学术前沿、国际视野的认识融合于培养过程中。

高校应深刻领悟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基于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教育信息和资源,建立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培养具有国际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4]。其涵盖了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跨国人员流动和跨国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成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发展战略核心内容之一[5]。尤其在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等,研究生教育已实现多元化与国际化,吸引了大批国际留学生前往学习,提高了国家影响力。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各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模式的特点,正确处理教育活动中的矛盾,切实提高国际化研究生数量与质量,对于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本土国际化”程度不够

“本土国际化”或称“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是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教育国际化观念,认为国际化要以本土特色为基础,国际化的目的是补充和拓展本土特色,而不是掩盖或削弱本土特色[6]。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度不够,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过度依赖“送出去”而缺乏本土教育国际化的内生动力,即“本土国际化”程度不高。新冠疫情直接限制了跨国教育交流,凸显了“本土国际化”的重要性。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具有辩证关系,国际化不应成为本土化的冲击和对立面,而是应当将两者相融合,坚持两者“在相容中相长,相互促进、和谐发展”[7]。研究生教育的“本土国际化”,要实现从“立足本土看全球”转变为“立足全球看本土”[6]。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将研究生的培养完全西化,与此相反,是在保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扩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让其认识到人类社会不同文明之间交相辉映的光芒。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应倡导研究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与增强民族自信,与此同时吸收与接纳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精华。如此才能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培养适合国情、具有全球视野与格局的优秀人才。要扩大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的比例,使研究生国际化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普适目标与常态,而非局限于精英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将课程思政与国际化教育相融合,是弥补我国研究生教育“本土国际化”程度不高这一短板的关键举措。

(四)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不完善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存在重复,两者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仍有待加强[8]。研究生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培养方案体系与世界前沿和国内需求的衔接均不够紧密。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使用国际教材的研究生课程较少,课程设计中与当代国际前沿直接相关的内容也较少;所使用的中文教材缺乏国际视野,偏向于本土(科学)研究,不能使学生掌握领域国际前沿,国际研究生培养方案尚不完善。这一方面制约了本土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提高研究生国际化水平。留学生人数是衡量高校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吸引留学生,有助于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氛围[9]。从研究生教育國际化程度来看,近十年来西方国家在读博士生中留学生占比大多在20%以上,其中英国、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比例超30%,而中国在读博士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仅为3.9%,与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10]。优化我国研究生培养方案,筛选一批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用于理论课教学,更新一批体现我国科研、社会发展特点的课程,使我国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教育体系既瞄准世界前沿,又与本国发展相适应,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国际化水平。

二  后疫情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席卷全球,为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又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使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新冠疫情也必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改写或重规人类历史进程的“黑天鹅事件”[11]。新冠疫情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成对教育系统的最大冲击,作为对该冲击的应对方式,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方式和进程。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出现了新的机遇。

新冠疫情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国际教育受到限制和冲击。首先,研究生国际化的传统途径在疫情时期遭遇挑战,如传统的送出去与请进来的国际交流方式受到极大限制,不少在国外留学的研究生滞留国内,或身在国外的我国留学生也只能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学习。但“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网络学习更为便捷,使研究生国际化交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方式的便捷性等优势,加强线上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助力生态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

新冠疫情的暴发是对线上教学平台的突击考验,疫情初期在“停课不停学”方针的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疫情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得以快速提升,是我国处于从信息化1.0到2.0的过渡阶段的真实写照[12]。然而,线上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线上教学技能缺乏等短板也充分暴露,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上述两方面有所改善,但加强线上资源建设、促进优秀课程线上资源共享、探索更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仍是后疫情时代研究生教学乃至高等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各高校在开展“停课不停学”过程中,利用慕课、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平台开展课程教学,突破了学校的围墙,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的开放程度上优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具有优质资源更丰富、师生互动更高效、个性化教学更凸显和评价机制更完善等优点[13]。一方面,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在线教育的重要性,促进了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另一方面,校园生活也是国际学生学习体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建一种新的校园互动模式是对教育国际化提出的考验。据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调查显示,新冠疫情来袭之后,全球高校反应和行动积极,在线或网络教学保证了高校教学秩序,线上教学保证了学校的基础功能,混合教学(线上+线下)最受欢迎[14]。

但值得注意的是,师生对网络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不高,疫情初期的居家隔离阶段,36.9%的师生表示居家隔离只能线上学习,对其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主要归因于居家学习办公区别于学校线下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提出了更高要求[14]。后疫情时代应当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与线下教学进行互补,形成更为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随着疫情的稳定,线上线下混合成为许多课程的开展方式,线上资源与线下分享答疑相结合,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与此同时,线上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大幅度增加,这是后疫情时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机遇。通过线上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地域的界限被打破,使研究生和教师群体能够共享到更多的优秀科研与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后疫情时代,国际交通的限制被突破,促使多校开启跨国合作模式,国外许多著名高校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启对接,减少了留学生因疫情所受到的负面影响[12]。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成为教学方式新常态。面对疫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教育相关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后疫情时代的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建设。研究生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必须尽快适应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变化,积极探讨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涵、教育方式和教学关系等。

三  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主要举措

国际化能力已成为各个国家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研究生国际化能力可以从知识与理解、技能与经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来衡量[15]。杨颖等[15]研究探索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与技术要求之间的相关性(图1),表明在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国际学术能力、跨文化交际、工具使用、国际化意识、国际化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等培养目标的维度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科研实践和师资队伍等关键技术对培养质量的贡献。其中,师资队伍对研究生国际化目标的影响方面最多,而课程设置与科研实践的作用同样重要,教学模式则是影响跨文化交际与培养国际化态度的重要环节。然而,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因非线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而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以人为本、师生和谐、整体把控等方面可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16]。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生态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一)  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高校应增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支柱,包括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开发建设、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师资队伍尤其对研究生的价值观认同起着关键作用(图1),因此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成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同时也表明课程思政工作在研究生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国际化能力应成为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能力、跨文化的理解能力、把握学术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国际合作与团队建设能力等[17]。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开发是加強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关键点包括高水平的学者、高水平的教材、高质量的授课,融入跨文化的观念与知识,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国际视野。作为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方式之一,中外合作办学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教育部审批,授予国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学位的硕士及以上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已有93个(截至2023年7月10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有176个(截至2023年7月10日),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等与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开设相关专业的学位合作办学(https://www.crs.jsj.edu.cn/aproval/orglists/1)。另外,中国与外国签订中外学历互认协议,入选国家和地区已有58个(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849/mtbd/202209/t20220920_663310.html),其中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加强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了学生的国际交流。

探索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的方法,建设国际化导师队伍,综合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与文化融合素养。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与教育国际化成效直接相关,新冠疫情暴发是对教师在线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考验,大部分教师仍未能熟练掌握线上教学方法,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应加强在线教育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在线教育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应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定期组织国际教育研讨会,成立国内外高校联盟,例如浙江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麻省大学等著名高校组成联盟,定期组织国际研讨会,汇集来自全球著名高校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磋商,共同提高国际化水平。探索“双校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开拓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利用有国际访学经历的老师在国外高校积累的资源,建立国内外导师联合培养制度,实行国外导师远程视频指导,实现不出国即可享受国外导师学术指导,与传统的“送出去”联合培养模式相比,提高了培养效率,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探索国内外教授联合培养模式,聘请国外教授指导研究生論文和科研工作、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如聘请国外著名高校与研究所的知名教授作为讲席教授,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定期邀请其进行交流,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科研思路、英语论文写作等,有效提升了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提高了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水平。将教师国外访学与国内学习相结合,在国外访学期间注重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在国内学习期间注重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化视野的双重培养,内外兼修,思想碰撞,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

(二)  开发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生态学研究生课程体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课程国际化要求基于国际视野,通过课程思政设计把跨文化因素引入课程建设之中,实现课程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课程实施背景的国际化[6]。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日益分化和细化,个体能够在不同专业领域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往往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多呈现碎片化,缺乏不同领域之间的整合,因此培养出的个体往往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缺乏超越某一具体的专业或领域对知识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最终只能成为某一领域具备专门知识技能的“有知无德”的专家,通过课程思政设计,将通识教育、经典阅读等内容有机融合进课程学习过程中,可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格局,因此课程思政的作用尤为重要[18]。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把国际性和跨文化因素引入课程,选用高水平生态学国际教材,采用英文专著的章节,课程内容体系与国际接轨。课堂教学使用中英文授课,不仅使用英文原版专业课教材,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英文原版培养逻辑能力方面的书籍。与此同时,将课程思政的实施作为实现教学国际化与本土国际化的有效手段,为学生开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和跨文化课程,以及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跨文化内容,形成具有国际化和多元文化氛围的整体校园学习环境,即国际化的校园文化。学习借鉴古代治学方法,融古通今,融内通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掌握国际规则兼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科研写作能力,为学生精选英文论文写作方面的英文原版书籍,帮助学生掌握英文论文写作技巧,为科研成果的展示与发表打下良好基础。

以笔者所在的生态学专业为例,生态学英文原版教材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培养学生以缜密的逻辑思维理解生态学研究的能力。从英文原版教材到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从专业书籍到通识类书籍,甄选出一套具有明显国际化特征的生态学研究生培养教材,有利于扩大生态学研究生的国际化眼界,建设国际化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中加强国际化准则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生态学发展历史与现阶段国家、社会及世界发展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生态学专业的国际化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工作,构建完善生态学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智慧,更好地树立生态系统观,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学习等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帮助学生理解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新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强化学生的社会和谐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一批掌握国际化准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高层次人才。

(三)  挖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

促进本土国际化,需要各学科专业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以生态学为例,生态学经过近一百多年的启蒙与发展,目前正步入全新的时期,即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解决(全球与局域)实际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成立于2003年,经17年的发展业已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拥有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点。由于生态学课程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开展生态学课程思政工作。深刻领悟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19],是融入生态学课程思政内容的基础。学生经过大学时期步入研究生时期,是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然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仍需要大力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利用生态学课程思政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学专业的课程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之上,更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

生态学专业的课程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课程讲解过程中穿插我国资源环境现状、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等内容,为培养懂知识懂政策的生态环境类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国际化教育与培养,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为国家培养适应于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呈现新态势的背景下,不断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打破本土研究生培养的局限,提高本土的研究生国际化水平,最终才能培育出具有全球观念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公民。

在新冠疫情控制过程中,我国彰显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方面体现了我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不仅为我国国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必要与及时的支援。以此为契机,在生态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置上可通过将大国担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思政元素融入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物种间互作与进化等方面拓展专业知识,使生态学研究生乃至理科研究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紧密联系世界当前发展方向,结合自己专业方向,直观地感受到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涵,能够同时培养研究生的爱国热情和专业技能。

(四)  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方法

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融合,需要不断探索完善新的融合方法。仍以生态学为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应结合本学科发展动态,介绍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全球环境變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人类自身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领域中的基础理论、生态问题和研究方法。新冠疫情为生态学研究生教育中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契机。疫情在全球的暴发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提醒人们世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全人类不分国界与种族,面临共同的敌人,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特别是在生态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将对全球疫情的认识与生态学理念相关联,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自然地融入研究生教育之中,不仅增强生态学研究生的专业责任感,更开阔生态学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

另一方面,将生态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应注重传统文化与国际前沿融合,提高研究生文化素养。对于培养科研型理科人才,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国际科研前沿与国际规则的认识;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国际规则为指导,开设科研诚信、学术道德课程,培养研究生成为掌握国际化科研规则的人才。研究生课程的思政工作与本科生课程思政有所区别,研究生课程思政要求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针对科研特点,补充与强调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则要求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强化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准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掌握与国际科研环境相适应的正确的学术道德体系。资助研究生参加线上线下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国内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融合交流,增进中外研究生的互动了解,提高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通过一系列手段吸引国际留学生,如简化入学手续,课程中融入跨文化内容,推进与境外高校的学分互换、学历互认,使留学生免于考虑政策带来的束缚,能够更专注于学业,更好地融入国内环境。

(五)  拓展研究生国际化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途径

新媒体不仅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平台,还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平台。后疫情时代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开辟新媒体+平台,利用微课、移动终端等创新学习课堂,使课程思政突破时间和空间制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20]。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大量庞杂的信息充斥各个新媒体平台,一些媒体利用噱头吸引流量,传播无良信息,这是信息爆炸时代新媒体的负面效应。但合理利用新媒体迅速传播信息的特点,将思政内容自然地融入到新媒体中,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利用新媒体进行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是在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内容中首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类消息的辨别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操作能力,但普遍缺乏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生存能力的通识教育[21]。坚持立德树人,专业课知识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以通识教育弥补应用型教育的缺失,利用新媒体提供的教育资源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合,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大学教育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另外,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思政融合点的思考和建设,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利用新媒体,将思政内容更自然地传播给学生。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教育,利用新媒体中广泛传播的科研学术打假范例,对学生生动地解释学术规范的要求、学术道德的准则和重要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崇高的学术道德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  探索完善研究生“本土国际化”培养体系

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推广普惠到更多的研究生群体,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融合,实现“本土国际化”,是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更有效方法,构建“本土国际化”方法体系尤为关键。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留学生赴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及我国招收国外留学生均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要求在后疫情时代必须通过“本土国际化”提高我国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水平。生态学专业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生态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求知识体系建立在多学科交叉、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层面上,在全球一体化与疫情背景下,提高 “本土国际化”水平是完善生态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设计增强人文教育,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找到与西方人文价值观的共通性,树立人类不同文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理念,并利用课程思政将这一理念自然地融入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过程中。

专业教育国际化方面,引进境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案例与教学经验,融合本土特色,构建一套适合于本土高校生态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实现不出国门即放眼世界,不出国留学也能实现国际化教育。新冠疫情推动了教育模式的革新,网络课程成为主流,为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切入点。鼓励教师开放共享课程,并借助互联网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全球知识课程,开发跨境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期形成与完善生态学研究生“本土国际化”培养体系。“本土国际化”教育课程设置需要具备国际教育理念,协调国际化教育和民族教育,共同建立综合国内外教育精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课程体系[22]。

结合国际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素养,积极探索引进国外优秀导师、实行双校双导师制度的有效方法,并且通过网络实现更为便捷的连接。在后疫情时代,视频会议将成为更便捷有效的国际沟通方式,节省了之前基于国际旅行的联通成本,通过视频会议辅助构建生态学研究生“本土国际化”的培养体系,实现国际化教育成果普惠到更广大的生态学研究生群体,实现分散式国际化培养到全面国际化教育的转变。通过视频会议等线上方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讲座与合作科研,在学校层面启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培育国际性育人氛围和环境,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在后疫情时代,生态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利用上述“本土国际化”方式,紧跟科学技术研究国际前沿和教育科学研究国际前沿,扩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维度;结合国内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与需求,使研究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国内国际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等方面共同发展的态势。

四  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仅包括课程体系建设的国际化,同样重要的是研究生全局世界观的形成,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国际化视野。后疫情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带来机遇。针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首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从而向研究生传输正确的国际化理念。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中,普及国际化思想,并紧密结合我国及全球生态环境现状,使学生认识到当前所处世界的状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帮助学生形成全局的世界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新方式,扩大研究生国际化的受众范围,将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规模从小群体扩展到大范围,将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模式向普世教育模式转变,使更多的研究生不出国门即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接受到国际化教育,实现“本土国际化”。综合以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实施途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能力及国际胜任力的,懂知识懂政策的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将达300万人[EB/OL].https://yz.chsi.com.cn/kyzx/kydt/202009/20200922/1980419519.html.

[2] 周晓蓉,黄金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2.

[3] 王钰,刘惠琴.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9):39-41.

[4] 汪志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多元主体培养模式探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2-76.

[5] 徐冬梅.硕士研究生“双校双师”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20(1):7-12.

[6] 张应强,姜远谋.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何处去[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12):1-9.

[7] 曹海苓,張若开,李智慧.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11):96-100.

[8] 操太圣,雷万鹏.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15-19.

[9] 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21-24.

[10] 王顶明.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6(10):8-10.

[11] 赵剑英.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12] 董丽丽,金慧,李卉萌,等.后疫情时代的数字教育新图景:挑战、行动与思考——欧盟《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解读[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1):16-27.

[13] 刘艳茹.“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2):66-69.

[14] 张建新,杨雅涵.APQN专题调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高校的影响[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0,9(5):74-79.

[15] 杨颖,余本功.基于QFD的学术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改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4):120-125.

[16] 项昱.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复杂性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9):27-29.

[17] 郑炜君,王顶明,曹红波.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与师资建设——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1):72-77.

[18] 李建华.知识即美德:课程思政的学理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21(2):94-99.

[19] 董彩荣.习近平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渊源[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38(1):5-10.

[20] 陈德峰.新媒体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路径[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1):7-11.

[21] 晋松,吴克,陈玲,等.环境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探索与实践——以“环境科学概论”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7(5):130-134.

[22] 蔡永莲.在地国际化:后疫情时代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3):29-35.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