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掺混比例控释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3-08-03 02:28梁海波
肥料与健康 2023年3期
关键词:单果香蕉尿素

梁海波

(东营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东营 257091)

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为世界著名热带、亚热带水果,栽培面积大、经济效益高,是热带地区高效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1-2]。 香蕉对肥水需求较高,肥料种类和施肥时机对香蕉的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影响[3-6]。 过量施肥或不平衡施肥不仅会造成肥料资源的大量浪费、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会影响香蕉的品质并造成环境污染,施肥量不足又不能发挥作物的增产优势[7-9]。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探索新型肥料以弥补传统肥料不足的研究备受关注[10-12]。控释肥可根据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调整养分供应,做到养分供应与作物吸收同步,提高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11]。

近年来,研究施用复合肥对香蕉产量与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较多[13-18],而对不同掺混比例的控释肥在香蕉上应用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掺混比例的控释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蕉农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6 个处理,每个处理在2016、2017、2018 年施用硅钙钾镁肥的量分别为990、1 200、1 200 kg/hm2。 处理 1, 100% 控释肥(CRNK100%);处理2,70%控释肥+30%普通尿素和钾肥掺混(CRNK70%+NK30%);处理3,50%控释肥+50%普通尿素和钾肥掺混(CRNK50%+NK50%);处理4,30%控释肥+70%普通尿素和钾肥掺混(CRNK30%+NK70%);处理5,100%普通尿素和钾肥掺混(NK100%);处理6,对照,不施氮肥(-N)。

试验地点设在广西钦州浦北县,试验地土壤为赤红壤,土壤质地为黏壤土,土层深厚。 试验前茬作物为木薯,产量约30 t/hm2。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w(有机质)为21.9%,w(N)为75 mg/kg,w(P)为17 mg/kg,w(K)为79 mg/kg,w(Cl)为37 mg/kg,w(S)为35 mg/kg,w(Cu)为0.56 mg/kg,w(Zn)为1.01 mg/kg,w(Fe)为30.5 mg/kg,w(Mn)为4.25 mg/kg,w(B)为0.17 mg/kg,pH 为5.47。

试验连续定位3 年,供试香蕉品种为“威廉斯”。 2015 年11 月21 日定植,行株距为250 cm×200 cm,种植密度为1 995 株/hm2,种植后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护香蕉苗安全过冬。 试验小区面积为27.8 m2,每小区5 株,3 次重复,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 2016 年11 月5 日至2017 年1 月11 日、2017 年10 月3 日至12 月8 日、2018 年10 月6 日至12 月15 日分别收获第一、二、三茬香蕉。

试验所用肥料均为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016 年试验使用的肥料:控释肥料,w(N)为24%,w(K2O)为12%;尿素,w(N)为46%;氯化钾,w(K2O) 为60%; 钙镁磷肥,w(P2O5)为17%。 2017 年试验使用的肥料:控释肥料,w(N)为18%,w(K2O)为36%;尿素,w(N)为46%;氯化钾,w(K2O) 为60%;钙镁磷肥,w(P2O5)为17%。 2018 年试验使用的肥料:控释肥料,w(N)为17.5%,w(K2O)为35%;尿素,w(N)为46%;氯化钾,w(K2O)为60%;钙镁磷肥,w(P2O5)为17%。

2016—2018 年试验各处理肥料施用量见表1。 基肥和第1 次追肥在香蕉行两侧开沟施用,第2 次和第3 次追肥是将肥料条施于香蕉植株两侧,施肥后盖土。 灌溉以及病、虫、草防治等按当地习惯管理。

表1 2016—2018 年试验各处理肥料施用量及分配kg/hm2

1.3 品质指标测定

测定的品质指标包括维生素C、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等,其中维生素C 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试剂法测定,还原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对香蕉生物性状的影响

在收获时对试验区的每一株香蕉单独进行生物性状调查,然后进行统计,调查项目有株高、茎粗、单株果指数、果梳数、果指长、果指粗、单果质量和断蕾日期等。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处理的香蕉株高和茎粗见图1,断蕾日期见表2。

图1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处理的香蕉株高和茎粗

表2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处理的香蕉断蕾日期

从图1 和表2 可看出: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对香蕉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不大,但适宜的控释肥掺混比例可促进香蕉提早断蕾,有利于香蕉产量的形成并提早收获,其中处理3(掺混比例为50%)对提早断蕾的效果最明显,与处理5 相比可提早6 d 断蕾。

适宜的控释肥掺混比例能改善香蕉的生物性状(见图2),其中以处理3 和处理2 的效果较好,单株果指数、果指长和果指粗都有所增加;单果质量明显增加,处理3、处理2 的单果质量比处理5的分别增加12.1、9.0 g。 适宜的控释肥掺混比例提高了香蕉的单果质量,从而实现香蕉的增产。

图2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处理的香蕉生物性状

2.2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对香蕉产量的影响

控释肥与尿素、氯化钾掺混比例适宜时,可进一步提高控释肥的增产效果(见表3)。 从表3 可知,处理2、处理3 的增产效果较好,与处理6 相比,连续3 年的增产幅度均为51%~76%。

表3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列处理的香蕉产量及增产效果

氮肥对香蕉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见图3),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香蕉产量(y)与控释肥料掺混比例(x)得到响应方程为:y=-1.178 7x2+160.74x+49 750,R2=0.961 5。 通过拟合方程推算,得到香蕉最高产量对应的控释肥掺混比例为68.2%。

图3 香蕉产量与控释肥掺混比例的关系

2.3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对香蕉品质的影响

香蕉果实催熟后采样进行品质的测定,结果见图4。 从图4 可知:控释肥不同掺混比例对香蕉品质的影响不大;不施氮肥会显著影响香蕉的果实品质,处理6 的香蕉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图4 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处理的香蕉品质

3 结语

(1)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对香蕉的生长性状如株高和茎粗的影响不大,但适宜的控释肥掺混比例能促进香蕉的生长发育,可提早断蕾,有利于香蕉提早收获,其中以控释肥掺混比例为50%的处理对提早断蕾的效果最明显。

(2)适宜的控释肥掺混比例能改善香蕉的产量性状,其中以控释肥掺混比例为50%和70%的处理效果较好,单株果指数、果指长和果指粗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单果质量明显增加,与处理5 相比,3 年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0.91%和10.89%。控释肥与速效化肥掺混施用,既能提高增产效果,又能降低施肥成本。 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香蕉获得最高产量的控释肥掺混比例为68.2%。

(3)不同控释肥掺混比例对香蕉品质的影响不大,但不施氮肥会显著影响香蕉的果实品质,缺氮处理的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因此在香蕉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氮肥的施用。

猜你喜欢
单果香蕉尿素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快手香蕉饼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
适合在南方种植的鲜食枣品种
瓶里有香蕉
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