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023-08-04 16:16谭嘉慧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5期

谭嘉慧

【主题解读】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有着一条漫长坎坷的路。正如雨果所说:“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在这条崎岖的路上,我们会面临泥泞满地,我们会多番跌倒,但是正如同婴儿在学步过程之中必然会跌倒,我们的人生就是与困难奋斗着成长。

“奋斗成长”主题作文,聚焦于励志素材,聚焦于个人的成长,可以包含的主题词有梦想、挫折、毅力、醒悟、竞赛、坚持……这类主题作文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好是抒写自己真实的经历和奋斗之后的成长变化,更能打动读者。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怎样的奋斗才能达到更好的成长?就让我们看看成长路上奋力奔跑的人们吧。

【高分技法】

技法一:拉长镜头,聚焦奋斗过程。

经典示范:

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

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去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是600页。每天晚自习近4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度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上高三之前,老师对我说:“你的目标是清华和北大。”我知道,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有上北大或清华的可能性。这不是句空话和豪言,而是种规划和实施。

从暑假开始,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这期间,我个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还有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都在规则范围内做了大量努力。最终,在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在规则最宽容和最谨慎的60分优惠条件下,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蒋方舟《高三,不相信传说》片段

技法阐述:

拉长镜头,聚焦奋斗过程。其实就是将文章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奋斗过程之中,以大量篇幅对奋斗过程进行具体描摹。这种方法能让主人公奋斗时付出的努力更具真实感,也让读者对奋斗的重要性更有感触。

例如《高三,不相信传说》一文中,作者将自己的高三奋斗过程具体展现,如自己如何对各门学科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安排,又如在弱势科目数学上下载多达600页的试题,每天学习4个小时等等,这些作者奋斗过程中的努力细节,最能让人体会到她在高中学习之中超人的付出。

技法二:前后对比,凸显成长变化。

经典示范:

如今我已年近花甲,手摇车是早就摇不动了,“透析”之后连一般的轮椅也用着吃力。上帝见我需要,就又把一种电动轮椅放到我眼前,临时寄存在王府井的医疗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时看见了,标价三万五。她找到代理商,砍价,不知跑了多少趟。这东西有趣,狗见了转着圈地冲它喊,孩子见了总要问身边的大人:它怎么自己会走呢?这东西给了我真正的自由:居家可以乱窜,出门可以独自疯跑,跳舞也行,打球也行,给条坡道就能上山。时隔三十几年我居然上了山——昆明湖畔的万寿山。

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谁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坐在山上,眺望地坛的方向,想我曾经的那些想:“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但这不仅仅是说,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了多少;更是说,譬如“经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祷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

——史铁生《扶轮问路》片段

技法阐述:

前后对比,凸显成长变化。前后对比并非毫无重点,而是抓住奋斗前后变化最剧烈的点,对其进行详细的刻画。这样的手法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奋斗带来的成长巨变,给读者带来更大的冲击。

在《扶轮问路》当中,史铁生最为明显的成长变化来自于思想层面。作者聚焦于成长前的迷茫與成长后的清醒、好奇而平和,从曾经的病弱与迷茫,到真正理解了人生路途的真理,自己从一个肉体离不开轮椅的人真正变成了对生命热爱、不断求索的人,成长前后变化非常剧烈。

技法三:议论升华,拔高感悟立意。

经典示范:

“如何一跃而出孤独的旋涡?”——“独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这很好理解,所谓独立,不单是身体有“独自”行动、生活的能力,我想更深层次,是精神上拥有一种自我的意识,不再靠“依赖”而巩固自己的基底,就好比春笋,栖于高邈林木之下,郁郁而生,终有一天,会在无数能量的驱使下,独自大吼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因而,一如《独而不孤》中所说,独立是“把孤独作为获得欣赏事物、获得逍遥艺术和创造新生活的机缘”。

如果说,身体的独立,是为了生活,那么这种精神上的独立,打磨出的,便是一个自主的、完整的世界,一个丰富了智慧却仍然能兼容并包的境地。杨绛曾云:“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想,这即是精神独立最后的认知与发现。在道德的前提下,拥有一颗“中通外直”的心,或许才能在这片“自己的世界里”,捕捉到那些智慧的颤动,如:“把不断充斥的‘喧嚷留给每一次独立的思考”,在次次发现中,那个自强的人格,终于在“独”的光辉下,显出轮廓。

“独”字,有如一只仰望星空的秋虫,在一片被它“独自”建立的天地里,“孤独”地思考,至于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成为了精神“独立”的苦行。之前说过的那“半个自己”,或许,就是一个完整而独立人格的倒影吧,找到“独立”,亦相当于,看到了那“半个自己”。

——卢彦婕《把“独”活成一种自强》片段

技法阐述:

议论升华,其实就是以议论为手段,有逻辑的论述和有说服力的材料支持,让成长的经验并不仅限于单一的故事或者是个人,而是拔高感悟立意,让内涵更深刻。

例如《把“独”活成一种自强》一文中,把身体与精神上的独立分别议论论述,说明身体上的独立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也引用大量名言名句用以说明精神独立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这种议论让独立的内涵更为丰富,使得文章的感悟与立意更高一层。

【金题演练】

閱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成长”一词的解释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会促你成长,无论这份经历是幸福甜蜜,还是痛苦忧伤;每一次的成功会让你成熟稳健,每一次的跌倒会让你坚韧顽强;成长有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有时却只是在一瞬间……

读了以上材料,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或者生发出怎样的联想?请选择最适合自己表达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高分示例】

那里有最美的风景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初级中学213班 谢玲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题记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在我的初中生涯中,数不清的是试卷、练习册和笔记。我曾一度强占班级第一,内心总是想不断努力,攀上最高峰,一睹最美的风景。

昙花一现,等待了整个白昼,蝉鸣一夏却蛰伏了好几个四季。那么稳拿第一的我,又付出了多少呢?我刚入初中时,对课本,对老师,对知识总是充满了好奇与欲望,它们就像个神奇的宝箱,你在拿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可是一接触时,它们总能带给你惊喜。就这样,怀着对知识的好奇心,我开始了奋发学习的征程。

记得一次期中考试,结果一出,班里一片怨声,个个愁眉苦脸,像打了霜的茄子一样,头顶上是乌云密布。可偏偏奋发学习的我却考了700多分,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看着试卷上的高分和那一个个鲜艳的红勾勾,内心像是有一束烟花在开放。周围同学的赞美声,让我像一只高贵的天鹅昂起自己的胸膛。从那时,我开始意识到你对学习付出几分努力,它就会馈赠你几分成就。

我一直认为仰望是一个不应出现在少年字典中的词,作为少年的我们都是爬山的人,有人奋发向上,离终点只差一步,有人自怨自艾,在山脚躇踌不前,有人想走捷径,却发现绕了一大圈回到了原点。

作为攀登者的我,已经开始向终点发出挑战了。我不断刷题,巩固知识点,将数学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于是登到数学的半山腰,山路越来越平缓,山顶前的满分在向我招手。我每天背单词,刷语法,听听力,已然甩了许多人一大截,离山顶只有一步之遥。我不断地背文言文,背诗词,做阅读理解,我看到了,我看到语文的桂冠在向我微笑。于是,就这样在初中三年的历程中,我已然成为一个奋斗的攀登者,越过一个个小山丘,向主峰发起了挑战,不断铸造成就。

山峰高处的风景是无法让人忘却的,因为忘不了,忘不了登顶高峰时,向上仰望是一群不断闪烁的群星,一大堆碎星聚集在一起,照亮我前行的路。向下俯视是一座座巍峨的山丘映入眼帘,霞光倾泻万山,为其披上金黄外衣,山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山坡下是满路的泥印,那一步步是坚定的信念,望着那满路的痕迹,我突然意识到:高处的风景其实不是“一览众山小”的虚妄,而是艰苦攀登后的坦荡。

当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光芒,我终会登上学习的山峰,一睹最美的风景。

【评点】

本文选材于作者日常学习过程之中的奋斗历程。先拉长镜头,详细描摹了自己每天在学习上所付出的点点滴滴的努力,刷题、背书、阅读等等这些努力都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奋斗过程。而她在努力前后所处的高度对比也更能凸显她为学习而付出的诸多努力。但她并未停留于此,在文章末尾,作者以议论让文章不仅限于得到成绩的快乐,更写出了自己享受奋斗后的坦荡,让文章内涵更为丰富。

觅答案劈风斩雪也不算荒唐

长沙市怡雅中学C1801班 章斯涵

风,翻滚着,怒吼着。雪,飘零着,散落着。风与雪在花白的战场上咆哮着,凛冽着。素衣少年手持狼毫墨笔,像剑一样朝风雪挥去。墨,是滚烫的,在风雪主宰的宣纸上,少年不退,用他的每一滴墨水驱散着,融化着这千尺寒冰。最终,一道光撕裂了这片凛冽,风和雪在欢呼着,雀跃着。

数学,是我学习生涯中的凛冽之地。我不敢踏入,生怕这刀子般的风雪把我划伤了。

每次数学课,我总是逃出来,观望着这群风雪中的少年。有的人刚走几步,就被冻住了;有的人勉勉强强地走了一半;而有的人却如千里马般,冲出了这风雪牢笼。

为什么要学数学?如此艰难,如此耗费心神。为什么有人却把它看作一种乐趣?

我决定去试一试,去体会一下他们得到了什么。

我开始踏入这片极寒禁地。手持墨笔,在纸上挥洒着。刚走几步,这深入骨髓的寒意就试图把我击退。我便持笔,在这凛冽的天地间,画上一条条辅助线,写上一串串数值、比例关系,以此为网,笼罩在这片苍白上。网破了,便再织一张。刺骨的寒意似乎没有被劝退,凛冽的风雪也在空中咆哮着,挑衅着。在风雪中,我无数次倒下,无数次被冻僵,无数次被击退。但我又点燃心火,把自己所有的能量和热血都融进这滚烫的黑墨,在方寸之间挥洒智慧,在天地之间绽放光彩。

历经半个多小时,这片黑暗的土地终于被冲破了,一道道光射了进来。每一次落笔都从原来的空洞变得有意义,每一次思索都因这道光变得更有价值。点点墨滴如星光,片片雪花如银河,这片原本没有生机的土地就如放了烟花一般,变得璀璨,变得梦幻,变得诗情画意。

解一道题,为觅一个数字、寻一个道理而殚精竭虑。看似荒唐,实际在你解决难题时,每一串空洞的数字都有了价值的回响,每一次努力都会如鲜花般绽放,你收获到的远比想象的更多。不仅仅是白纸上的红色成绩,是下一道题的肆意挥毫,还有那成功后更加芬芳的面容,那都是历经过磨难的愈发强大的心灵。这些美妙的东西会如光一般,照亮你的未来。

【评点】

作者将关注点聚焦在解决难题上,把自己攻克数学难题的奋斗过程拉长并加以描述,让人从阅读感受上就感知到奋斗的不易。而解决难题前的犹豫与害怕和解决难题后的享受与大悟,更能凸显成长的变化。最后作者同样也不仅仅停留于数学难题的解决上,而是以议论升华主旨,作者的收获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更是成长后强大的心灵,是面对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