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公共关系指向哪里

2023-08-04 09:26钱超
国际公关 2023年9期
关键词:巴塞尔艺术展画廊

钱超

穿梭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正如漂泊者般聚集在2023年3月份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他们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创意,将艺术融合成多姿多彩的展览。在这个艺术盛宴上,人们可以目睹来自Emily Kame Kngwarreye的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沙漠风景摄影、Hans Hofmann的冲击人心的抽象绘画和Niki de Saint Phalle的充满鲜明色彩的女性形象雕塑。展览的公关方式也充满创意,从线上展览、社交媒体到现场互动活动,每个细节都展现出艺术的独特魅力。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成功面临着许多挑战。主办方需要克服各种安全和健康问题,同时还需要应对政治和文化上的不确定性,比如国家关系的紧张和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市场和文化生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巴塞尔艺术展必须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和策略,以吸引新的观众和市场,并让他们感受到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前面这段文字其实是由ChatGPT写的。当我阅读这段文字时,我不禁想到艺术世界是否正在被AI化?展览公司、画廊和艺术家是否也正在被“Midjourney化”呢?我使用类似Midjourney的AI软件制作了下面这幅艺术作品,你觉得它能成为被收藏的艺术品吗?

今年再次体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展馆依旧是纯白的巨大空间和横幅,以及标志性的VIP存包处。展馆旁边是各种香港本地艺术机构、艺术媒体和受资助的艺术家的展示空间,还有奢华品牌,如宝马展示最新设计生产的电动汽车。在这个艺术、品牌、创意和资本混合的平台上,在多重关系中人们探索和寻求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交流不同的解读和构建新的议题。在全球可能的经济危机和衰退的阴影下,瑞信银行被收购和加密货币暴跌,许多资金寻找安全避险渠道,艺术品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此次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按照原有的公关模式运行。展览前的新闻发布会中,主要策展团队与记者交流并推介展览。曾举办过的场内艺术与艺术家论坛,此次展览中消失了。

巴塞尔艺术展很善于保护和支持他们的贵宾客户。其拥有25人的贵宾联系和负责人,针对来自中东、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地的贵宾客户,他们大多数颇具丰富的艺术策展、艺术基金会管理、影视和行销等工作经验。贵宾专业团队会在展览场地设置特殊私密的VIP空间,让贵宾、藏家及其朋友,和策展人和艺术界内的KOL有更深度的交流。为了扩展VIP的人脉,巴塞尔VIP可以凭借手中的VIP卡免费带领家人及朋友参观展览。而且,在正式开放展览予公众参观之前,巴塞尔艺术展设定两到三天的VIP预展,专门服务签字的藏家VIP。在专业贵宾负责人、私密的交流空间、以及享受某种特权预展中,藏家和潜在藏家享有更多的时间、空间以及渠道去思考艺术品投资的决定。

既然是在香港举办,巴塞尔也非常注重与当地艺术机构交流,并与诸多香港本地机构成为合作伙伴。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香港版画工作室(Hong Kong Open Printshop)等。香港的三所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也与香港巴塞尔合作,在展会获得空间,可以组织学生或校友展示等活动。

香港艺术家林岚的新作《推车派对》(2023)长达14米,由循环再用的旧布拼接而成。这件作品的灵感源自林岚对女工时代的童年回忆,它从六个工业手推车组成的椅子中延伸而来,并且人们可以进入作品形成的内部,自由地休息和倾谈。或许,这件艺术作品在追问香港这座城市是谁的庇护所呢?曾经的香港,现在是什么样呢?在这个公共空间里,艺术作品的实用价值被发挥得更大,它也能够帮助公众重新建立关系的需求。

内蒙古艺术家娜布其带来了她最新的大型装置作品《喷泉:夜晚花园》(2020),它是由塑料防水布制成的喷泉,看起来正在维修,但仍在喷水。这个作品邀请大众反思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并参与一场空间政治的游戏。曾经代表权力中心和空间的雕塑以及喷泉被包裹和覆盖后,大众的意识和与权力中心的关系会被带往何处呢?该作品被赋予了去中心化的意义。

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具有突破性,而且还能够与艺术史的发展联系起来。上海画廊的葛小楠总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艺术看得太过高大上,很多艺术作品的价值产生,往往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笔者与一位来自丹麦的艺术家Kristian Mondrup有过短暂的交流。他希望参观者能够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元素符号与历史的联系。他提到了中国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徐冰老师以明代宋体字手工刻版创作出四千多个“伪汉字”,整体装置由几百册大书、古代经卷式卷轴以及被放大的书页铺天盖地而成。他说这些成千上万的“文字”看上去酷似真的汉字,对于许多外国参观者而言,他们惊叹于汉字的美妙,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书中的文字其实并不存在,完全是艺术家自己创造的。Kristian也解释了自己画作中的符号元素与过去艺术历史的联系,并且在创作Fuzzy Border这件作品之前,他并不避讳使用AI创作底稿。他会在不同的底稿筛选过程中,拼成和绘出自己诠释世界的符号元素。对于AI等科技软件的介入,画廊的考量各有不同,会考虑到艺术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自身画廊的定位。有些画廊对AI创作的作品持否定态度,而有些则鼓励艺术家尝试AI并参与其中。

来自日本的街头艺术家带来了他们的装置艺术、胶制井盖、一只在街头捕获的老鼠,以及装扮成玛丽莲 · 梦露的男子照片等作品。其中的装置艺术品由iPhone、电线、酒、变压器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组合体。观众通过拨打某个电话号码即可打通作品中的iPhone,形成电力供应,点亮旁边的大型路灯。艺术家促使人们反思所丢弃东西的再利用价值,可以作为艺术品,可以发电,并用于环保等方面。

而20世纪初出生的日本尼崎市艺术家白发一雄,他足绘的艺术符号成为受众欣赏身体、精神和自我的交汇点。艺术家白发一雄在他的家乡并不知名,但在海外艺术市场缺名声大噪。他说:“我的艺术行为,是将不可视的精神通过身体行为表现出来。”

黎巴嫩出生的艺术家特蒙娜· 哈透姆的作品“一人笼”(Cage for One),铁制树笼让树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长,以满足某种特定的目标和期望。但是人呢?人是否也会在笼中按照固定模式成长呢?生命是否可以被这样禁锢呢?艺术作品用这种常见的铁制装置,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这种面对面的关系中引起受众的思考,牢笼为谁而设?你是否生存在牢笼中?你的生命在哪些方面被禁锢?你在被禁锢的生命中获得了自由吗?现在你看到了牢笼,那么看不到的牢笼在哪里?

香港巴塞尔依旧享有多种合作伙伴,包括全球首席合作伙伴、聯合合作伙伴、展会合作伙伴、品牌合作伙伴、官方合作伙伴、媒体合作伙伴、文化合作伙伴等。不同的企业和公司被认证为巴塞尔合作伙伴,巴塞尔借助伙伴的专业能力和人脉关系扩展商业版图。即使拥有诸多资源和人脉的此次展览,艺术画廊选择的艺术品仍较为保守,展览中太多的艺术概念重复出现,流行艺术成了固定的打卡符号,艺术品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并没有笔者所期待的,在疫情三年之后的突破和跨越。在大家忙着自拍和拍照的过程中,艺术品成为了装饰品和背景。当然,不同的群体关注点不同,画廊关注的是艺术作品是否会被藏家收藏和变现,这是检验艺术展览价值标准的试金石。

这篇文章到底是由ChatGPT写的还是笔者写的呢?Midjourney辅助的艺术作品是否还具有探索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关系的价值?在AI辅助下的艺术、画廊、展览和观众之间建立的关系中,公共话题、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公共管理、公共关系和品牌等等,这些话题是否还有讨论的价值呢?艺术在这些讨论和重塑的关系中指向了一种消亡吗?其实,这种消亡恰恰是艺术现阶段自身状况的一种显现和再生。

猜你喜欢
巴塞尔艺术展画廊
2023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格莱斯顿画廊展位
多元市场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后移2016·当代水墨艺术展
气球艺术展
画廊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
艺术展讯
艺术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