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23-08-05 08:5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王帅静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3期
关键词:廉政党员政治

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王帅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是培养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方面,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带动学生及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不断增强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推动教学科研创新方面,高校党建工作有利于搭建沟通平台,强化教学科研交流合作,促进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相互融通;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方面,高校党建工作通过加强师生的道德教育和精神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校师生的道德素质、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从而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境界。

一、高校党建工作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主要可概括为组织与制度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方面,本节将论述两个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演化驱动力。

(一)组织与制度建设工作。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核心,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党员干部履行自己的职责。

当前,党组织建设中的部分工作需求与互联网能力供给匹配,存在较大的互联网化需求与潜力,主要包括:1.党员管理。包括党员入党、转正、考核等程序和标准,以及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思想汇报等要求。2.党风廉政建设。包括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反腐倡廉等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约束。3.党员教育和培训建设。包括新党员入党教育、党员继续教育、党员干部培训等,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都存在互联网化演进的必要性问题。1.党员管理工作,其目标是对高校党员基础数据的管理维护。高校党员管理具备典型的数据堆叠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群体党员数据量与管理维度不断增多,数据维护及相关程序维护管理难度增大,导致数据量随时间逐步滚动庞大而管理人员手段不足的矛盾。2.党风廉政工作,其目标是实现廉政教育与廉政监督。高校作为小型的社会空间,其内部信息相对封闭,从而廉政教育与监督可能存在漏洞,最终导致廉政失察,形成各类贪腐事件的发生。3.党员教育和培训,其目标是实现相关制度宣贯培训。高校党员教育和培训对象通常具备较高素养,对教育培训资源的可获性、丰富程度、质量、时效性均存在较高要求,体现为党员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能力供给不匹配的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党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境和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非互联网化的思政工作方式逐步展现其缺陷,具体分析如下:1.思政工作对象的互联网行为演化。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高校新生代青年在此时代环境下,其行为和需求已产生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如下:(1)移动化,即信息接受的媒介从传统书籍转向移动设备。新生代更倾向于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社交、购物、学习、娱乐等。(2)立体化,即信息接收的形式从文本向多媒体演化。主要是从纸质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演化。(3)社交化,即信息接收的对象从单一家庭与学校教育向泛社交化媒体演化。具体表现为对社交网络的需求强烈,主要基于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同时更为重视虚拟社交的作用,并依赖于媒体的个体化魅力组成特定圈群。2.传统思政工作方式的适应性缺陷。随工作对象的行为演化,非互联网化的传统思想教育工作势必面临适应性问题。首先,教育新型媒介不足,缺乏移动性与立体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典型依托于开展思政课程,受限于书籍与课堂的时空限制,相对移动化、多媒体立体化的高校对象习惯,不利于信息共享、反馈,其传播渗透力有限,往往需较长时间才能真正产生作用。其次,脸谱化语言范式过强,缺乏社交性。主要体现在语言范式僵化,IP化社交属性缺失,呈现脸谱式说教特点,即:(1)立场明确、导向性过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立场和政治导向,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灌输意图过强。(2)过于强调集中宣传、再现经典。在脸谱化语言表达中,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集中宣传和再现经典,以期传达思想政治核心价值观和理念。(3)大家长式温情呵护、关爱教育。以温情呵护和关爱教育的宣传特性,传播政治思想,而非基于平等对话与探讨框架。

因此,思想政治的互联网适应性问题,主要是教育新技术媒介的缺失及脸谱化语言特征造成传统思政工作面向对象的传播劣势,最终表现为:1.缺乏互动性。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互动性,难以与用户建立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影响效果。2.抵触心理较强。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起用户的抵触心理,难以产生积极的效果。3.宣传效果差。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信息量大、环境复杂,脸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效果往往较差。

当前,面对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新生代青年,高校党建从媒介技术手段到语言体系的建构适用度较低,甚至在外部政治力量渗透的宣传手段下存在劣势,亟须互联网化创新演进。

二、党建工作互联网化创新方向研究

基于传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缺陷与演进必要性分析,结合互联网能力与受众需求,可探索提出若干基层党建工作的互联网化创新方向。

(一)组织建设管理工作的互联网化创新。1.组织管理高效数字化。管理工作全面数字化是高校基层党建的互联网创新基础,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服务保障、提升工作品质,通过建设数字化党员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首先,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党员基层数据管理,将党员的基本信息、入党时间、思想汇报和个人履历等重要信息集中管理。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修改、备份和恢复党员信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开发智能化应用软件,如党员党费管理系统、党员考核评估系统等,为基层党组织提供管理和服务支持,提高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2.廉政教育泛在化与监督透明化。互联网在某种程度打破了高校的固有圈层,既提供了廉政教育的新通道,也使相对封闭高校运行环境存在了外部互联网舆论监督及大数据反腐的可行性。在廉政教育方面,建立廉政教育资源库并定期推送热点反腐案例,注重教育资源的积累及案例的传播性,实现基层泛在化廉政教育;在廉政监督方面,作为“第四公权”,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互联网具备了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权力和影响力,加之信息传输速度快,信息共享效率高,使高校学术不端、违规招生、腐败问题、不当事项处理及特权等问题得到有效监督,从而实现高校党建的廉政监督职能。此外,大数据的引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内部自查自纠能力,通过多数据交叉等手段,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廉政风险。3.学习交流平台化。建设数字化党员学习与交流平台能够实现组织活动的在线化安排和开展、思想引导的在线化学习等等。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党建工作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联网化创新。主要内容如下:

1.创建互联网语言体系的新型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为适应互联网特性,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转型,其语言模式需创新改进。(1)去中心化与建立社交媒体化特性。官方媒体身份存在中心化特征,与个体化IP存在天然可接受度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交媒体平台应采用更为个性化、社交化的风格。通过建立个体化形象及增强互动性,使教育受众产生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立体化、人性化。(2)去样板化与建立语言平民化特征。互联网用户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改变样板化模式,在简短精练、直白易懂的基本要求中,激发用户兴趣并快速传递信息。(3)去说教化与建立平等语境。作为一种教育性质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语言特征须在去说教化的同时保持立意鲜明,引发受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关注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4)去单一化与建立立体化媒介。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结合,可以增加信息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进一步提升传播内容的易受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一访二联三谈”制度,即要求高校的党员干部每年要进行一次走访、开展两次联系活动、举行三次谈心活动。该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鼓励更多党员投入到服务一线中来,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党员与非党员关系、党员之间的关系的融洽,以情感沟通、政策引导、精神关怀、学业指导等方式促进彼此共同进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因人而异,提高效率,走访和谈话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让受访者和约谈对象的内心感受到温暖。例如,可以根据受访对象的年龄、兴趣爱好等信息,寻求适合的谈话角度,结合自身的经验与实际情况,采取组织选定和个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把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兴党业贯穿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模式。各高校要根据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模式。高校可以搭建校内网络平台,利用易班工作站、微信小程序等,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例如,高校基层党员可以利用“学习强国”APP录制微党课、微视频等内容,增加宣传途径,完善积分制学习制度,将一些项目设置成需要积分兑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利用易班工作站开展党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增加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积极宣传榜样事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互联网特色予以融合,从而提高基层党员的自我认同和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各高校还要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及时发现敏感词汇和有害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不良信息的错误引导。以H学院为例,该高校为了能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学校公众号设立了“数字人理论速递专栏”,借助当下流行的AI技术,创建数字化场景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符合青年党员个性需求的教育理念和宣传方式,切实提升青年党员的学习动力,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生动的理论学习渠道。在此次主题教育过程中,创新设立了“数字人理论学习助理”,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持续播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意义,展现该校主题教育开展的最新情况。

3.引入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面向群体的高度互联网原生化决定了新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从教育实践角度看,主要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为应用方向,这是在互联网基于文本、图片、视频之外的进一步维度拓展。当前,前瞻性引入高质量的VR技术资源,将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度,主要有以下应用方式:(1)革命历史场景再现。通过使用VR技术,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和场景,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战争场面,以帮助高校青年群体深入理解党史和革命历史。(2)虚拟空间党建活动。基于VR技术,构建虚拟党建活动场所,如党员集会、组织生活会等,打破地理限制,积极探索线下党建活动线上化。促进党建活动。尽管VR技术在党建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VR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将会成为党建教育和管理的新型方式和有力工具。

三、结语

本文针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展开了研究,并针对基层党组织与制度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大核心工作内容,提出了基层党建管理全面互联网化的建设方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互联网新生代的教育语言体系建构与引入新技术的建议。

猜你喜欢
廉政党员政治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廉政之歌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