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游戏中的材料投放策略

2023-08-05 02:37浙江省绍兴市机关幼儿教育集团何婷婷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7期
关键词:积木建构意识

浙江省绍兴市机关幼儿教育集团 何婷婷

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建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合理地投放材料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协作。本文从材料投放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当前建构游戏中材料投放环节容易出现的误区,并针对现象提出四点策略,以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谈意义,作用“大”

1.增强合作意识

科学地投放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其团队精神。在建构游戏中,有些任务是幼儿无法单独完成的,需要幼儿具备与他人协作的意识,进而和同伴一起完成搭建任务。而科学地投放材料则能够促进这一过程,比如,积木的体积、重量较大时,幼儿就会意识到无法独自拿起积木,需要和同伴进行合作;当幼儿手中的材料种类不一样时,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能够学会与同伴交换材料或一同使用材料,从而产生合作意识的萌芽,为培养合作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沟通能力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需要互相交流才能共同完成搭建任务,而合理地投放材料就如同催化剂,能够促使幼儿之间更加充分沟通。比如,当材料种类丰富、辅助材料较多时,幼儿之间需要互相协调,沟通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若投放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纸杯、纸盒、水瓶等)时,则会引发幼儿的讨论,促进幼儿探讨这些生活常见物品究竟有什么用途。这样,幼儿之间的交流会更加充分,能够有效提高其沟通能力。

明现状,问题“多”

1.偏离幼儿生活

所谓材料投放偏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一方面是指所投放的材料还未出现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或者出现的次数较少,在游戏中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该类材料超前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比如,一些结构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道具(如魔方)等材料可以作为空间搭建道具出现在建构游戏中,而其本身所具备的玩法属性则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是指所投放的材料过于幼稚,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或是材料过于落后,无法对幼儿的生活产生影响,导致幼儿无法对这类材料产生共鸣,难以激发其游戏行为。比如,一些较有年代感的mp3、键盘等,这类物品落后于时代发展,幼儿对其了解甚少,因此对幼儿来说实际意义不大。以本园为例,经过统计,我们了解到在本园所有班级的建构区域中,有30%的班级出现了魔方,有20%的班级出现了收音机,这些材料不仅与建构主题无关,且偏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不利于游戏活动的开展。

2.偏离活动主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往往会出现偏离活动主题的现象,即:所投放的材料与主题要求不符——投放一些无关材料或缺少重要组成材料。比如,在幼儿搭建汽车时提供大量雪花片,导致幼儿无从下手;或是在幼儿搭建房屋时提供过多圆形积木,造成房屋无法堆立起来的情况;再比如,搭建机器人时缺少至关重要的“天线”,使得搭建过程不流畅,幼儿就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搭建的机器人和老师搭建的机器人不一样呢?”以此引发幼儿之间的争论,影响活动效果。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幼儿感到茫然无措,引发一定的焦虑情绪,影响到幼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笔者在组织一次有关汽车主题的建构活动时,由于充当汽车轮胎的圆柱体积木数量不足,只能用正方体积木替代,由此也带来了选材偏离主题,幼儿在搭建过程中有些迷茫等问题。

寻策略,思维“广”

1.家园合作,让材料生活化

幼儿自出生以来,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家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会给孩子的启蒙带来深刻影响。因此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一方面能够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提升沟通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家园之间的距离,获得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协调发展。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家长充分沟通,使家园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构建材料,并且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可以引导孩子根据构建主题设计材料制定计划;回到家中和家长一起找一找哪些废弃物可以用到这次建构游戏中。通过家长配合寻找材料,材料会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首先,材料的选择应该以低结构性材料为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充分让幼儿参与到整个寻找材料的环节中,并承担一定的分工,与家长合作完成材料的收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帮助者,还是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者和引导者。

2.自主协商,让材料规则化

任何游戏都需要一定规则的指导,建构游戏也不例外。幼儿在合作完成建构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因为规则意识是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基础,能够帮助幼儿培养文明习惯和养成社会秩序感。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幼儿自主协商的机会,让他们自行制定使用材料的规则,建立规则意识,从而促进其合作行为的发展。例如,针对积木类建构游戏,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让幼儿自行讨论搭建规则:可以规定使用什么样的积木、不能使用什么样的积木,把规则制定权交给幼儿;利用一些精美的图画,结合文字内容,把幼儿共同制定的规则粘贴在墙上,一方面能够提示幼儿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展示幼儿合作的成果,更能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3.活用图示,让材料有序化

在开展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有时会因为材料数目过多而无从下手。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暗示,因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一些思维导图来引导幼儿顺利完成建构任务,并给予幼儿充足的讨论时间,让他们通过探讨了解图片的作用。例如,在数学类建构游戏中提供不同序列的瓷砖图片,让幼儿自由拼凑。游戏开始前将幼儿分组,并留一段时间让幼儿探讨这些图片应该怎样拼凑、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拼凑,利用富有规律性的图片引导幼儿拼凑出具有美感的图片序列。在工程类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纸笔,让幼儿分组协商,绘制设计图,再通过合作共同实现图纸中的设计方案。灵活运用图示,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合作完成任务的欲望,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在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4.结合情景,让材料生动化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载体,新颖、丰富的材料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将材料设置于情景之中,让物化的环境蕴含丰富的情感内涵,以此激发幼儿的合作热情和愿望。例如,教师可以在建构游戏中提供幼儿好朋友的照片,创设“我是宠物小行家”的搭建任务。幼儿两两一组,互相根据对方的照片,运用积木给好朋友搭建出小宠物的形状。在建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与好朋友商讨,询问对方喜欢什么小动物;其次指导幼儿选择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根据好朋友照片的风格搭建出适合好朋友的小宠物;最后提醒幼儿邀请好朋友来参观为他设计的宠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一方面能够在情境中与同伴充分沟通、相互协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充分运用生动化的材料,怀着兴奋的心情为好朋友搭建小宠物,增进与好朋友的感情,提升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合作是一种深刻的美丽,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够激起美丽的浪花。正如叔本华所言:“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寻找更多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机会和方法,不断完善建构游戏的过程,利用材料投放来激发幼儿的合作精神,为其合作能力的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面对目前建构游戏材料投放领域的诸多不妥之处,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砥砺前行,以实际经验为基础,探索寻找出更多改善目前现状的策略,帮助幼儿在建构中领悟合作之美、绽放合作之花。

猜你喜欢
积木建构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建构游戏玩不够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有趣的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