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浏与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上)——乐器篇

2023-08-07 01:32王英睿
乐器 2023年7期
关键词:琵琶乐器音乐

王英睿

作为20世纪音乐界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杨荫浏先生的研究所涉极为广泛。先生在中国民族器乐方面的演奏实践、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相关成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器乐首先离不开乐器,乐器是音乐的载体,是始终贯穿于整个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数不多的音乐要素之一;器樂的发展与乐器的创制、吸收与改革紧密联系,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一、演奏实践

杨荫浏自幼年随颍泉道士学笛、箫、笙和胡琴,后来跟阿炳学琵琶、三弦等多种乐器。9岁时,先生还学习过十番鼓。此外,他随堂姐夫张运宽学弹七弦琴,习得《平沙落雁》《渔歌》等曲目。12岁,他进入无锡“天韵社”,拜昆曲清唱名家吴畹卿为师。18年里,杨荫浏先后习得近百套昆曲。除了唱,先生特别注重演习笛、鼓、三弦的伴奏技术。学习琵琶必须遵照规矩,先学各种小套曲,再学大套曲。大套曲的几套曲子以难易程度依次排序,如果前一套没弹好,宁可耽误进度也绝不进行下一套。①正是经过这样近似严苛、扎实渐进的传统音乐训练,先生在唱、奏技艺上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同时也养成了精益求精、异常严谨的治学态度。先生学唱过的90出戏,不仅都能背谱,而且可以弹着三弦伴奏,是真正达到人、谱、器、乐合为一体,化于一身。

大约10岁左右,杨荫浏曾跟随美国传教士郝璐易女士(Louise Strong Hammand)学习钢琴、手风琴,以及和声、对位、复调等西方作曲技术及理论。在接受到最系统、最正宗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同时,先生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又得到了西方音乐的培养。

二、研究乐律,制作乐器

杨荫浏先生上中学期间,就负责为一些音乐爱好者选购乐器,还经常帮助乐器店为琵琶排品,琵琶音不准是经常遇到的难题。为了搞清楚那些艰涩难懂的乐律学的问题,大学(上海圣约翰)期间,他特意选修了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学、机械绘图等理工科目(先生主修的是文科的经济学和英国文学),还跟时任工程学讲师的郭静文先生学习声学和律学。郭静文曾从科学方面出发,实验并研究中国乐器的制造与改进方法。这无疑对青年时期的杨荫浏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杨荫浏又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刘廷芳和丁燮林的帮助,在其指导下阅读了国际上用英文、法文发表的大量有关音响学的书籍,拓宽了眼界。比如,海姆霍尔兹(赫尔姆霍茨)著述的《音的感觉》(赫尔姆霍茨在1863年提出了著名的听觉理论——共鸣说)。

通过几年的自学及钻研,杨荫浏运用几何学原理解决了校正弦线张力误差求得琵琶音准的问题。依此原理,研制十二个半音品位的琵琶终于成为现实。先生将此研究成果绘成“弦乐器定音计”图②、并著述《弦乐器定音记》一书,公开了这个具体、精确而又简便易行的排品方法,这样可以直接应用于乐器厂的乐器制造,造服于民。此法亦可用于月琴、三弦等乐器。③

之后,杨荫浏又研究笛子开洞的音准问题。先生亲自动手挖了几百只竹笛,得出笛子按孔大小及开孔位置与音律的关系,并总结出尺寸数据的计算方法,第一时间把它传授给乐器制造者。此时,先生已能随意制成任何长短粗细不同、高低不同的多调笛子,并制成了六孔笛、六孔箫,及十孔半音阶的箫和笛数十支。④由此可见,杨荫浏不仅是一位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高手,还是制造乐器的高手。

三、收集民间乐器

杨荫浏先生非常重视收集民间乐器。他认为,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这些乐器身上,可以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还可以考察不同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生活关系和文化交流关系。比如,汉武帝时传入的横吹(亦称横笛);汉灵帝时传入竖箜篌;东晋时从新疆、甘肃一带传入“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和唢呐等等。这些外来乐器经过不断地改进,逐渐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杨荫浏与李元庆带领音乐研究所内人员在短时间内组织了几十次民族音乐考察,收集到了两千余件传统乐器(少数民族乐器364件,外国乐器192件)。1954年,他们建立起了中国乐器陈列室,其中包括历朝历代代表性乐器珍品:从7000年前的陶埙、商周时期乳钉纹铎、战国时期虎钮錞于、西汉铜鼓、唐琴“枯木龙吟”、宋琴“鸣凤”琴、大晟钟,到明代火不思、泥金鼓,清代北京“杠房”用大鼓、瑟、阮、琵琶,以及少数民族的各种铜鼓等等。

此外,杨荫浏先生还带领大家进行相关资料建设,比如:1954年到1964年间出版的《中国音乐史参考图鉴》中,乐器就占有重要的一部分。

四、乐器改革

杨荫浏先生熟谙中西音乐,对中国民族乐器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拥有客观的中西音乐文化价值观。因此,对于乐器改革,他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有着自己的判断与策略。

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中、西各自乐器及器乐的历史。

他讲道:“我们音乐中根本没有齐奏,只有合奏。一首乐曲中始终是旋律性非常强的合奏;西洋乐队中各种乐器都保持声部的独立性,各个声部都用不同的和声理论去解释……而中国音乐节奏的转换非常丰富,是西洋的器乐所不能替代的。西洋乐队讲究转调,而我们的乐队是用转换节奏作为特色”⑤。

其二,明白为什么要改革?

先生早就提醒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个性都很鲜明,有独特的音色、艺术韵味。如果一定要按照西方乐器标准来衡量,那么这些特点就成了“缺点”:“音质不纯、音律不统一、音量不平衡、转调不方便等。要实现民族乐队的“交响”,需要求得乐器间的“平衡性”这才要对民族乐器进行改革。

其中乐器改革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效仿西洋乐器能够方便实现转调。先生指出,其实我们民间有很多传统乐器的转调方法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色。比如中国传统六孔竹笛通过演奏技法、指法变化可以实现“笛上转七调”。比如“叉口”这个指法的运用就是保存保留下来的传统演奏技法。采用按半孔和“叉口”两种指法可以解决转调问题,而不必要每转一调就去做一支笛子。然而目前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传统笛子,久而久之,传统笛子演奏技法也就失传了。又比如,文献中记载的筝在唐代的多种转调法目前也已经失传。很多民间乐器都是如此。这也说明过度重视国乐的紧迫性。不要一味只想着改革而忘记了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改革,忘记了我们乐器原来的样子。

其三,强调要突破“框框”,保持民族乐器自身特色。

即便乐器主张改革,先生明确指出:不要受到“平衡性”这个框框的限制,不仅不要满足于现有乐队中民间乐器编制的色彩性,而且要敢于重用民间乐器,重用锣鼓打击乐,以及一些古老的乐器,比如运用编钟等等。要突出他们的特色及色彩性,并且善于挖掘民间乐器的色彩性,同时解决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扬长避短是一个重要原则。

正如杨荫浏先生所说,一谈到乐器,西洋管弦乐队中常用的那些乐器就成为焦点,很难注意到汉族的民间乐器,更少注意到少数民族的多种多样的乐器。而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乐器其实绝大多数都不在这个框框里。必须藐视这些框框。我们要提倡乐器的丰富多样,要重视各族人民所喜欢的、熟悉的各种各样的乐器。

五、理论研究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杨荫浏先生就著有论文《乐器浅说》《琵琶上宜添设柱位说》《琵琶浅说》;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任教授时,他亲自刻写油印,编有《笛谱》《箫谱》《三弦谱》等多种教材。

20世纪30年代,在郝璐易的举荐下,杨荫浏先生担任上海基督教六工会联合圣歌编辑委员会总干事,并参与编辑基督教赞美诗音乐《普天颂赞》。为了能胜任这项工作,先生继续在西方音乐方面的深造,旁听了燕京大学音乐系的作曲、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对来自西方的圣歌在旋律曲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仅用了三年时间,杨荫浏先生不仅高效出色地完成了全部的编辑工作,还积淀了深厚西方音乐修养。

先生自幼熟读大量传统经典,有着深厚扎实的国学功底,故在运用古代文献资料研究中国乐器及器乐时,从容自如、游刃有余。这集中表现《中国音乐史纲》《中国音乐史稿》这两部当代中国音乐史学中的扛鼎之作中。《中国音乐史纲》通过详实、丰富的史料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上古时期的八十多种乐器进行了详实的论述与考释:包括乐器的种类、形制、乐律、演奏方式、应用场合等方面。《中国音乐史稿》中,先生更加强调了乐器、器乐的历史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尤其突出了西域乐器的种类与特点。比如,秦汉时期的排箫、羌笛、笳、箜篌、琵琶等乐器;魏晋时期的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鼓等。翻开《中国音乐史稿》可以发现,书中收录了大量出土乐器的实物照片、画像砖中乐队的演奏图等。

通过演奏以及精研乐器,先生从实践中生发出科学的理论认识,总结出规律。比如通过制笛得到证实,三分损益律是从弦乐器的音乐实践中产生的观点是可信的;在《三律考》中,他以阮咸、月琴、琵琶、秦琴、双清、柳琴等乐器为例,指出这些乐器都是用直的“相”和“品”来节制音歌的振动弦长,要用直行柱位同时兼管几条弦上高低不同的音,就有调和大小音程的必然要求。以此来说明我国古代在实践中早已存在应用平均率的要求。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是杨荫浏先生对待一切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的学术态度。

综上,杨荫浏先生在中国民族乐器上所从事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高超的演奏技术、踏实制造乐器,以及精深的理工科学基础之上的。先生的理论皆是从实践中生发出来,没有说教,很少议论,永远用事实、实例、谱例、音响、图片说话。杨荫浏倾其一生心血,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关于乐器的实物、图表、曲谱、论文及著作,是我们首选的学习资料。先生自身学习中国传统乐器的经历就给我们提供了演奏及教学的一个鲜活样板;先生关于民族乐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经验与指导。

注释:

①乔建中《杨荫浏先生的音乐之路》,《杨荫浏纪念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459页。

②在杨先生的有关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著作中,凡是地道乐器都附有线图和照片。现在音乐研究所内还保存着杨先生解放初期采访乐器所画的100多副乐器图,(均有精密的尺寸和音高的詳细记录)以及20世纪50年代历次采访中,根据实测乐器比例精心绘制的线图158帧。(《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8页,第25到81页。

③曹安和《杨荫浏与音律》,《杨荫浏纪念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7~8页。

④同上。

⑤乔建中《杨荫浏先生的音乐之路》,《杨荫浏纪念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463页。

猜你喜欢
琵琶乐器音乐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学乐器
乐器
音乐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
音乐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