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2023-08-07 06:05张京辉
建材与装饰 2023年24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工程项目质量

张京辉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0 引言

基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复杂性,需要加强对工程现场的有效管理,保证稳定合理的现场施工秩序,才能够提升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果。锡林浩特市公建项目采用EPC 总承包模式、由设计单位牵头,项目本身已于2022 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和回填土工程,接下来需要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地上景观工程的施工建设为主。回顾2022 年建设过程,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且存在深基坑工程及两台塔吊同时运行,安全任务成为当时的重中之重,在保障安全情况下、克服当地三次疫情的影响,保质保量完成主体建设,这个过程是需要回顾总结与分析,对以后提升项目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影响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因素

2022 年,锡林浩特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10 个,总投资202.7 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2.3 亿元,涵盖新能源、装备制造、社会事业、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民生项目——锡林浩特市振兴幼儿园破土动工如图1 所示。

图1 民生项目——锡林浩特市振兴幼儿园破土动工

在锡林浩特市公建项目的施工建设中,与其他项目施工管理是一样的,都主要会受到资金、成本、安全以及质量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又有不同之处,就是该项目采用的是EPC 总承包模式,并且以设计单位为牵头方。

具体而言,资金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基于资金本身是施工现场各项施工内容开展的主要依据这一前提[1]。资金是否能落实到位、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是否能确保专款专用,都会通过项目风险的方式作用于施工现场,进而限制或影响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

成本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锡林浩特市公建项目从2022 年开工以来,受到全国疫情影响及地域限制,在建筑施工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材料供货周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运输仓储的成本也有了明显提升,容易因成本超支而限制现场施工管理方面成本费用的支出。

安全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2022 年主要是深基坑及塔吊工程两个重大危险源,今年更多是二次结构、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地上景观工程为主的交叉作业,此过程设备众多、人员众多,且分属不同班组,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容易增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EPC 模式之下,设计、施工两个单位组成的项目部,不仅会完成正常的安全工作,还会分别会从两个单位的内审要求完成安全督导、检查,无形当中为安全施工上了双保险。

质量因素能够对施工现场管理产生更为直观的影响。工程项目的结构质量、观感质量、使用质量都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需要达到的目标[2]。锡林浩特市公建项目的结构质量已经全部验收合格,观感质量主要集中于景观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使用质量以设备、电气安装质量、装饰装修的垂直度、平整度、空鼓率等内容为主。EPC 模式最主要目的是把设计理念贯穿到施工过程中,不断的检查、修正、整改,使最终成品完全要符合设计目标。

2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的分析

为提升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需要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在安全、质量、进度方面协调一致、达到最佳平衡。基于此,本文结合锡林浩特市公建项目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能够优化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和效果的有效措施。

2.1 发挥EPC 项目管理模式优点

EPC 项目指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工程,在该模式下,设计院能够行使部分甲方的权利,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能够在充分尊重和遵循设计理念的前提下,确保最终的工程项目能够体现设计理念和风格。且在应用这种项目模式的过程中,通过对合同关系、利益关系以及工作关系的整合,能够有效简化实际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流程,让设计、采购以及施工方之间能够形成一个高度协同的利益统一体,从而在工程建设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本文中所举的工程案例就主要应用了这一项目模式。EPC 项目模式如图2 所示。

图2 EPC 项目模式

传统模式下的工程项目存在较为明显的投资风险、工期风险和管理责任风险等具体的风险内容,EPC模式下,牵头方对投资、工期、质量、安全等负总责,业主可以将传统模式下的风险全部以合同约定转嫁给牵头方设计院。由设计单位来协调施工承包商和供货商,这一功能是传统模式下的业主难以做到的。因而从这一方面来看,建筑工程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应用EPC 项目模式的方法,满足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和施工建设的质量要求。

2.2 制订资金和成本计划

资金成本主要是从项目经济效益的角度,探讨能够以更优惠合理的资金成本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以制定更完善的资金和成本计划的方式,为各项现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对于资金计划的制定,需要基于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要求,在资金收款方面,仔细研读合同付款条款,及时办理请款手续,积极沟通代建单位及建设单位,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制定每月收款计划,预算人员需提前与现场审计、监理沟通,确认每月工程量,及时走申请付款流程[3]。对于项目施工进度的规划也需要在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施工进度计划应服务于请款计划,每月保质保量完成计划请款节点。在资金使用计划方面,项目编制2023 年的资金计划,并要求施工单位每月按照实际进度计划上报资金计划,包括材料资金、劳动力资金、安全资金、管理资金、专业分包资金及其他,由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资金计划。

对于成本计划的制定,该项目具体包括材料、劳动力、机械、管理、办公以及安全六个方面的成本内容。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成本计划的技术内容部分,应使用项目组织管理手段,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材料损耗率、减少不合格产品;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合理安排综合进度计划,缩短施工工期,从而减少机械租赁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通过设计深化降低施工成本,通过施工排版降低材料损耗。在过程控制部分,应确保质量控制到位,加强现场管理,合理组织材料进场,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规划堆放,减少二次搬运和损耗;在施工前以及施工中应严格基于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避免材料浪费和滥用。在各类施工要素的成本控制上,应注重加强人工费用、机械费用以及材料费用成本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建立费用支出审核制度,由项目经理按月主持召开成本分析会,计算脱离目标成本的偏差,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

2.3 落实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中,还需要落实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才能够为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工作的开展依据[4]。在安全生产制度方面,工程项目应在保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以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方式,成立以EPC 项目经理为组长、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安全组织机构如图3 所示。

图3 安全组织机构

在此基础上,还应重点从安全例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制度等方面来对安全生产制度内容进行健全和完善。在现场施工的日常安全检查部分,也需要配合日常检查、周、月度、专项检查的频率,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危险作业审批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审批和实施情况等方面的检查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工程项目的整改与验收,对实际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且短时间内无法整改完成的,项目部应对责任单位下发重大安全隐患局部停工整改令。在安全隐患彻底消除之后,再恢复生产,图4 为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图4 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2.4 加强现场施工要素的管理控制

对于工程现场施工要素的管理控制,是提升现场施工质量效果的有效措施。

在施工人员方面,要做好对施工劳务队伍的选择和管理。每选择一个施工队,先进行样板施工考核,样板施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大面积施工,劳务班组进场前要与项目部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工人班组应建立自控质量管理系统,由项目部组织每月一次的质量评比。

在施工材料方面,要着重在采购前必须报甲方、监理封样认可,在进场后经过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对材料和设备的各类有效证件进行检查,特别注意对防火材料、对室内环境会产生污染的材料、黏结剂、防水材料及结构受力性材料的检测,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

在施工顺序方面,需要每道工序都需按有关规范和工艺标准认真操作。项目部有关人员要随时检查监督工艺工序的执行过程,制止违规操作。每道工序开始前,由技术负责人编制技术交底并向相关一线管理人员交底,一线管理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讲清部位、尺寸、标高、做法、质量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并要有文字记录。

2.5 注重现场验收制度的落实和成品保护工作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中,还需要注重现场验收以及成品保护对管理效果的影响。以规范现场验收工作制度的方式,需要在现场每项施工内容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在现场施工完成并自检验收合格后,需要基于“三检制”的要求,在进行复验的过程中提升对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和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的验收和检查。对于未达到质量检验标准的部分,不能进行下一工序。

在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之后,还需要在工程验收以及交付之前,做好对建筑物成品的保护工作。从现场施工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混凝土等材料在完成施工后还需要经过及时的养护处理,才能够真正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因而在这一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强建筑项目成品保护交底的反思,由现场施工管理的人员负责相应的保护工作,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交叉施工现象对建筑成品质量和呈现效果产生影响。对于施工中发现的未能达到质量检验标准的部分,需要在公司技术质量部的人员对相应问题进行技术分析和检查之后,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依据该方案来改善和提升实际的施工效果,再由技术质量部监督检查,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效果[5]。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对提升项目整体的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需要在考虑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更完善的资金和成本计划为现场管理提供依据,并通过落实现场管理制度的方式,配合对于各类施工要素的管理,在项目完成后也需要基于验收合成品保护来保证现场施工的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工程项目质量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质量”知识巩固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质量投诉超六成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