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策略和路径研究

2023-08-08 00:14陈丹鲍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新形势研究生

陈丹 鲍霞

[摘 要] 基于国际新形势和新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世界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出现多种新的模式,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应紧跟国际形势的步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需要稳步推进,总结原有国际合作背景以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通过适度更新策略、开辟新路径、变革国际合作交流形式等方式,推进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再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形势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山东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我校研究生海外交流探索与实践”(GJYJY202008)

[作者简介] 陈 丹(1984—),女,河北邢台人,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科长,讲师,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研究;鲍 霞(1977—),女,山东莱阳人,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4-0161-05[收稿日期] 2022-05-09

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背景

21世纪以来,研究生教育被全球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世界高水平大学致力于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1]。各国大学的结构和组织虽因国情而异,但其所从事的工作和传播的知识却具有普适性和国际性。虽然大学归各国所有,却被看作最具国际化的机构之一。过去20年,国际化甚至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首要发展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然需要人才的跨国流动,国际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2]。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高水平大学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目前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300万人。70余年来,研究生教育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探索中创新,在曲折中成长,实现了伟大的历史飞跃。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型的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逐渐完善,教育格局的不断打开,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我国各高等院校肩负国家使命,相继开展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科技技术研究,深入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开办一批示范性、引领性的中外合作学校,开展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将优秀学生派往世界各地,促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4]。我国高校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了一系列合作平台,也支持中外学校之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同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5]。

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国际合作与交流,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水平[6]。当前,研究生国际交流模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完成;二是研究生短期外出交流,这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国际交流方式;三是研究生作为交换生,学生可以选择对口学校的对口专业,专业契合度高;四是聘请境外高水平导师,参与研究生科研团队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境外导师定期在国内开设研究生课程,既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又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五是高校围绕重点研究领域成立中外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六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将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派到企业做项目进行长期合作[7]。

国际化已成为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8-10]。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培养标准国际化的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尚且缺乏经验,如何树立国际型人才观,快速摸索出一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道路至关重要。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新的高度决定了新的培养模式,新的国际化思维重新构建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标准,因此需要学校具有更加广度和深度的视野,去审视、分析、研究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研究生教育模式。

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要求我们坚持用全面、辩证、長远的眼光正确看待应对各种矛盾挑战,及时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关键是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就是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要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我们国家的教育现在承载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然而研究生教育占比还很低,研究生教育也要对外开放,所以必须坚持执行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交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也提出,要在新发展格局下,更加主动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致力于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眼下要彻底改革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障碍,健全研究生海外交流教育相关领域法律制度,激发教育活力并推进成熟定型,打造研究生教育新高地,将我国研究生教育推向国际化,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研究生人才[11]。

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

目前新形势下,国际交流合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量国际访学项目以及学术会议无法有序开展,使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新的考验。

(一)国外访学人次大量减少

由于目前新形势,不同国家出入境管制政策也各有不同,整体上都非常严格,多数高等教育海外交流项目受到影响。国际教育相关人员无法出入境,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海外交流学习的主要障碍,给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带来巨大的挑战。马金森估计,高等教育国际流动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彻底恢复[12]。世界正经历大变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使得国际环境日趋紧张,也间接影响了留学环境和留学意愿,使得国外访学人次大量减少。全球经济下行导致全球中产阶级的规模明显收缩,具有参与国际流动经济能力的学生数量也在减少,从而导致潜在的留学生数量减少。

(二)国际学术会议从线下转向线上

新形势、新背景下,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是转变教育观、加速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数字化远程沟通开始发挥作用,使得国际学术活动及会议的开展开辟了新的模式。

在线教育被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如云课堂、腾讯会议、Team教学、在线文档等平台成为在线教育的主要技术支撑,确保远程沟通、交流合作的连续性。在线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精准、更具实质效益。未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在线国际合作交流将进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常态化运行。

(三)研究生教育趋向虚拟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本国远赴他国进行国际交流学习,从而拓宽国际视野,可带动全球学生的流动性。在新形势下,教育国际化逐步趋向虚拟国际化。而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为虚拟国际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为教育国际化开辟新路径——研究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到境外教育。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开始不断登录虚拟留学、虚拟实验等学习平台,国际化相关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海外交流中,虚拟网络会议也逐步出现在各大国际交流合作会议中。

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形式

新形势下,全球高等教育积极求变,寻找多种更有效、更可行的模式或方法,从而继续实施和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一)在线国际化

线上教育平台的发展为各国高校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化,它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延缓了跨国教育交流的停滞进程。各国积极转变观念,不再将线上教育视为传统教育的附属物,开始积极接受其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产品,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强调,我们将积极推动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配合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协同办学,实现共同发展。我们还将扩大在线教育国际辐射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和机构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工具。借力“中国教育云”,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推广平台[11]。政府要立足我国高校一流学科和特色专业,加强课程群建设和教师国际化授课能力的提升,引导高校将国际在线课程纳入专业培养方案,提升在线课程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课程平台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运营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课程认证。同时,加大跨境在线教育治理方面的力度,拓宽境外远程学历教育的准入资质,推广在线教育资源合作办学试点,快速在线课程学习、考核结果的认证,完善慕课平台监管条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明确管理规则[13]。还要进一步深化与全球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加强在线教育议题上的国际协同,积极参与和引领世界性、区域性在线高等教育标准规范的制定[14]。高校也应积极研究制定有关留学生、出访交流学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平台注册、线上面试、线上授课、线上讨论、线上考试、线上论文答辩、电子化资料存储等方面的完整流程与管理规章,做好教师跨境教学的支持服务和质量管理,探索线上跨境合作新形式。

(二)虚拟国际化

虚拟国际化主要是借助通信技術,实现高等教育机构的数字化发展,其特点是国际性、跨文化性和全球性,面向全球学习者,将国际化进程与高等教育机构的数字发展相结合,为全球学习者提供跨国学习机会。不仅保证了不同形势下国际教育的持续开展,同时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

传统教育模式难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比如家庭困难的学生因经济问题极难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行动不便的人,因为自身条件受限无法参与跨国流动。但虚拟国际化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教育公平的有效方法之一。虚拟国际化降低了部分经济成本,这样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教育活动中来。

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发展迅速。比如,很多知名学校举办了免注册费用的线上学术会议,邀请世界著名学者做前沿报告。虚拟国际化创造了新的跨国合作学习与研究的机会,并衍生出了新的实习方式——全球远程实习。此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实习选择机会。全球远程实习更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甚至有机会获赴境外工作。

虚拟国际化为国际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最主要的弊端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无法在本土切身感受与传递他国教育文化。虚拟国际化模式中,高校仅招收了国际学生,却没有真正开展充分的跨文化学习与交流,其实这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无法培养学生的全球生存技能和工作能力。全球化智库国际教育课题组研究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存在很大差异,即便在美国这样整体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其内部也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许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国际学生在参与远程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缺少互联网访问途径、网络速度慢、设备不稳定、移动数据开销过大、学生本身数字素养不高等诸多问题,从而落后于其他学生。此外,虚拟国际化也使得非正规线上课程泛滥,增加了各国政府的监管难度。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进一步开展虚拟国际化理论研究和加强实践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今后要更加关注国际化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此外,在新形势下,学生将拥有更多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教育形式。

(三)在地国际化

在地国际化是指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包括建立合作网络平台、讲授国际化课程、协议学分互认、两地学生沟通交流等[15]。高校利用现有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校园,让全体学生切身感受并参与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朝向高层次、国际化目标而努力[15]。在地国际化因其“在地”(不依赖人员的主动流动)和“普惠”(全体学生均可受益)的优势,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地国际化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有近60%的欧洲大学将其纳入学校战略规划[16]。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前景广阔,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具备开展条件,但其深入推进还需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15]。未来有必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校系统性地制定和实施在地国际化战略,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将在地国际化评价纳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在地国际化的落地实施;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建设,把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纳入高校通识教育;进一步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趋同化”乃至“一体化”管理体制,打造在地国际化环境;探索高校内部乃至区域内国际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各部门协同打造国际化校园,系统推进在地国际化发展。

(四)本土学习

本土学习是一种国际化学习实践。本土学习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中国高校推动的“就地消化”式本土学习;第二类是主要由美国高校发起推动的不同模式的本土学习。这些学习方式都体现了不同高等教育体制的特点。中国留学生因基数庞大,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更加适合开展本土学习。我国教育部宣布中外办学机构可适当招收特殊情况赴境外就学受阻的学生。如:允许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适当增加招生名额,为出国受阻的学生提供国内就学机会。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录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出国留学生,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为学生提供国内求学机会。而美国发起的本土学习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飞地”模式,这种模式的本土学习基础是大学的海外分校和海外中心。第二种是基于校际协议的交换模式,由于“飞地”模式对海外布局基础的高要求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与本土大学进行学生交换成为一种可行且恰当的选择。第三种是分散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参与的院校和学生呈分散状态,因此衍生出一种新组合形式的学习方式,即将“国际”和“本地”要素有效结合,通过在线学习本校课程和线下学习本地大学课程开辟新的学习渠道。

本土学习是高校国际化的一种新型实践,构建了实体校园与虚拟空间相交叉的新的国际化空间,为解决留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结语

教育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国内外新形势下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相关策略落地时,可考虑线上开展相关理论课程授课和实验方法,制定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学分互认制度。将研究生参加线上国际交流会议纳入培养环节,作为考核其学术交流能力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精准派出,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用以保障学生在外的安全及学业顺利推进。

各种方式、方法应运而生,云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国际教育交流的蓬勃发展。这些创新性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生教育合作方式将推动全球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本土学习、在地与派遣相配合,兼顾传统国际化形式与新兴国际化教育形式,共同推进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開放。

参考文献

[1]陈玥,翟月.21世纪以来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哈佛、剑桥、伯克利和墨尔本四所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7):104-114.

[2]荣军,李岩.澳大利亚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272-274.

[3]罗尧成,束义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58-63.

[4]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21-24.

[5]李廉水,盛济川.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阅江学刊,2017,9(1):40-47+145.

[6]王兴华,周祖鹏.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1,10(17):92-95.

[7]陆乃彦,史华伟,王胤,等.推动双学位项目促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1):138-139.

[8]吴滨江.本世纪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及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1,4(5):377-380.

[9]左言富.中医药在世界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江苏中医药,2005(5):1-6.

[10]唐国华.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现实要求、实现路径与政策措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26):1-4.

[11]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EB/OL].(2020-06-23)[2022-04-1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6/t20200623_467784.html.

[12]MARUINSON S. Global HE as we know it has forever changed[EB/OL].(2020-03-26)[2022-04-11].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cn/blog/global-he-we-know-it-has-forever-changed.

[13]秦琳.如何应对“混合留学”时代的到来[N].光明日报,2020-12-17(15).

[14]韩亚菲,秦琳,蒋凯.变局与破局: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与应对[J].大学与学科,2021,2(3):80-90.

[15]張伟,刘宝存.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7(3):10-17+120.

[16]ANDREE SURSOCK.Trends 2015: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European Universities[R].Brussels:European,2015:45.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and Path of Graduat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HEN Dan, BAO Xia

(Postgraduate Depart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5035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new environment, a variety of new mode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world higher education have emerged. Under the current new situ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needs to be promoted steadi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riginal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promot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to a new level by moderately updating strategies, opening up paths and reforming new form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new form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新形势研究生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