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植物病虫害分类及防治技术探讨

2023-08-09 06:54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李永玲邵胜春潘建波
河北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害虫病虫害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 李永玲 邵胜春 潘建波

前言

园林植物在城市、家庭、乡村道路等情境中发挥着显著的生态作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随着园林植物规模发展,病虫害问题更难以防治和治理,由于植被大规模种植,如果发生病虫害问题,对于园林植物规模发展种植与管理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现代园林植物管理中,大量使用传统农药,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害虫天敌种类与数量大规模减少,除了针对常见病虫害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外,还需要从宏观层面制定病虫害治理策略,实现园林植保可持续发展。

1 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针对性防治措施

1.1 植物病害

目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分类及防治方法:

(1)锈病,最常见于蔷薇科花卉以及香石竹等园林植物,患病表现初期叶面出现桔红色小斑点,后期叶背有灰色长苗状菌体;防治措施为土壤消毒;环境清洁;控制湿度;加强通风;喷1~3 次波尔多液。

(2)立枯病:植物患病之后,最初近地表层会出现烫伤状表现,最后植物变软倒伏地而死,多见于化肥播种幼苗,目前针对该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为土壤、种子消毒;盆土不宜太湿;加强通风采光,控制空气温度;盆土表面撒草木灰。

(3)软腐病,最常见于草木花卉,患病表现为叶面、叶柄、花茎上出现水浸壮斑,而后萎蔫下垂,防治措施为土壤消毒;控制浇水和空气湿度;剪除病枝,剪口涂硫磺粉或代森锌;喷波尔多液。

(4)露菌病,常见于各种草木花卉,疾病表现,早期园林植物会出现显著轮廓不明显的白斑,在疾病后期则会长出白色细毛。防治措施为加强通风;控制湿度;病前喷3 次波尔多液。

(5)炭疽病,疾病常见于各类观果花卉,疾病表现为果成熟前果皮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果成熟后硬化,防治方法,在谢花后喷1~3 次波尔多液,喷0.5%石灰硫磺合剂。

(6)球茎软腐病,该疾病常见于各种球根花卉,植物在患病之后,疾病表现为茎基部开始腐烂而后萎,地下部分变软腐烂,针对性防治措施为土壤消毒;控制浇水;根颈处放代森锌或赛力散。

(7)黑锈病,该疾病常见于菊科花卉,疾病患病表现,早期出现叶面膨肥斑,破裂后飞黄粉,最后变黑色斑块,防治措施为加强排水;充分日照;加强通风;喷波尔多液。

(8)黑穗病:疾病最常见于川谷,疾病表现,花穗早期出现肿胀呈灰白色病包,后期破裂飞黑粉,防治措施为土壤消毒;播种前种子浸波尔多液消毒;控制浇水;降低湿度。

(9)叶斑病:该疾病常见于各种花卉,疾病表现,叶面上出现黑色斑点,防治措施为严忌叶面上喷污水;降低空气湿度;喷0.05%代森锌。

(10)树脂病:观赏桃树近年来较为火热,树脂病在桃树中为重要病害,疾病表现,用山桃作砧木板,干上常出现深黄透明胶体。防治措施为冬季喷2%~4%石灰硫磺合剂;出现后刮取胶体,伤口涂柏油。

(11)褐斑病:疾病常见于兰科花卉,疾病表现,叶面出现褐色凹陷斑点,后期变灰色,干焦,防治技术为注意荫蔽和提高空气湿度;喷波尔多液。

(12)白粉病,疾病常见于蔷薇科以及菊科花卉,疾病表现,叶子两面出现白粉,防治措施为搞好环境卫生;降低湿度加强通风日照;病前喷1~3 次波尔多液。

1.2 植物虫害

目前常见的虫害包括:

(1)煤烟病,煤烟病常见于温度花卉,该疾病主要是由介壳虫分泌的蜡所导致,因此归类于虫害,疾病表现,因为蚧壳虫分泌物质,花卉叶面气孔被堵塞,出现黏着黑粉。防治措施,加强通风透光,控制空气湿度;杀除蚧壳虫;喷射清水进行冲洗。

(2)盾介,盾介特征为褐色且扁平,呈盾型,壳上具有代表性的横条纹,常见于园林植物的果实、枝叶上面,通过吸取养分存活,是烟煤病的主要媒介,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通风;喷20 号石油乳剂加0.03%1059 或1605;喷0.5 度石灰硫磺合剂;喷2.5%溴氢菊脂乳油2000 倍;每平方米滴3~5 克敌敌畏并密团熏15~20分钟。

(3)吹绵蚧壳虫,该害虫特征,体长在5mm 左右,全身有白色纤状毛。常见于园林植物的果实、枝叶上,通过吸取养分存活,是烟煤病的主要媒介。防治措施包括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通风;喷20 号石油乳剂加0.03%1059 或1605;喷0.5 度石灰硫磺合剂;喷2.5%溴氢菊脂乳油2000 倍;每平方米滴3~5 克敌敌畏并密团熏15~20 分钟。

(4)蚜虫,目前园林植物中,常见的蚜虫包括卷叶蚜虫、寄生蚜虫及蚜虫三大类,蚜虫体态接近,但颜色存在一定差别,常危害植物嫩芽、植物叶背,吸食营养、生产虫瘿、使叶卷曲。防治措施为控制空气湿度,加强通风;喷0.07%~0.1%乐果;注意早期防治。

(5)绿尺蠖,体态特征,长度3cm 左右,至今3mm,呈圆条形,体表绿色,常见于豆科园林植物,吃叶子、防治措施为喷洒0.07%~0.1%乐果。

(6)青虫,体态特征径2mm,长2cm,圆条形,绿色,成虫蝶状,全身有白粉,防治措施为喷洒0.07%~0.1%乐果。

(7)食心虫,体态特征,长度2cm,粉红色圆条形,主要见于果实类林木,潜入果实吸取营养。防治措施为早期喷0.1%乐果。

(8)毛虫,毛虫的种类较多,均呈条形,有长毛,对园林植物的根、果实、枝叶均会啃食,防治措施为喷洒0.07%~0.1%的敌百虫。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不同防治类型治理策略

2.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与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用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办法包括喷洒性外激素及保幼激素、微生物制剂应用以及释放天敌等措施。

(1)激素防治方面,主要包括保幼激素以及性外激素,其中保幼激素又被称为返幼激素,该类激素能够让害虫保持幼虫形状、促进成虫卵巢发育,保幼激素作为杀虫剂多是选择昆虫在正常情况下不存在激素或只存在少量激素的发育阶段(幼虫末期和蛹期)中使用过量激素,抑制昆虫的变态或蜕皮,影响昆虫的生殖或滞育[1]。而性外激素又被称为性信息激素,目前性外激素可通过人工合成,性外激素使用基于害虫控制、害虫监测两个目的,通过性外激素防止害虫,达到直接诱杀、干扰交配两种效果。

(2)微生物制剂,目前用于园林植物虫害的微生物制剂常见绿僵菌、白僵菌、浏阳霉素、核型多角体病毒、弥拜菌素、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等,而微生物制剂的杀虫原理主要为直接感染、阻碍害虫生长发育、激活虫体免疫系统等[2]。通过直接感染害虫,在害虫体内生长繁殖后分泌毒素,导致害虫直接死亡;通过激活害虫免疫系统,诱导害虫产生特定免疫反应物、酶类物质,增强害虫免疫力以导致害虫死亡;通过抑制害虫食欲与营养吸收,影响害虫生长发育,达到杀虫目的。

微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病害则能够调节植物生长、改良土壤,提高园林植物的品质;目前常见的病害防治微生物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粮酒酵母、侧孢短芽孢杆菌等。目前微生物菌剂用于病害防治的主要功能包括:①抑制或杀灭细菌,微生物菌剂当中含有大量人工扩繁的有益菌,有益菌在进入土壤之后,在条件合适的情况能够快速繁殖,从而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种,能够有效抑制病菌繁殖。同时有益菌在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溶菌物质,也能够有效杀灭其他病菌,对于立枯病、纹枯病、根腐病、猝倒病、黄萎病等有显著效果[3]。②促进园林植物生长,经人工扩繁的有益菌在成为优势菌后能够分泌激素内物质以及酶类物质,例如生根素、几丁质酶等,达到改善土壤环境的目的,对于园林植物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③改良土壤,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种之后,大量繁殖所分泌的多糖物质能够作为土壤团粒粘合剂,从而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释放分级,从而改良土壤。④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种之后,可以利用有机物质大量繁殖,生成腐殖酸,与肥料和土壤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螯合肽化合物,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3)释放天敌,以虫治虫是绿色防控的重要内容,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引入主要害虫的天敌,达到治疗虫害的目的,利用天敌昆虫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生态环境友好,利于森林生态修复,可形成天敌野外种群,能有效增加林间天敌数量,压低害虫虫口密度,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害能力,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目前我国常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的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

2.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一项基本防治办法,性价比极高,在农业防治中,根据栽培方法以及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能够创造利于园林植物生长但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农业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提高田园卫生条件,随着园林植物种植的不断发展,田园卫生问题被逐渐重视,现今被作为病虫防治措施提出,提高田园卫生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来源,能够改变虫害生存环境,从而降低虫害发生;(2)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苗,提高园林植物健康程度,能够从源头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3)以虫治虫,园林植物管理过程中,通过分析当地常见病虫害种类情况,引入天敌菌类和益虫,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4)改变栽培措施,通过改变园林植物的种植方式,加强土水肥管理,合理搭配向阳喜阴,从而增强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4]。

2.3 高抗品种的选育以及应用

高抗品种的选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不同的品种对于病害具有不同的抗病性,因此培育并且有效利用不同抗病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当地流行病虫害的患病率。高抗品种目前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广泛搜集抗病种质资源,分析当地病虫害情况,针对病虫害来对种质资源加以利用和培育,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对于园林植物管理而言,必须要对抗病品种有充分且科学的认知,抗病对何种病害、虫害具有抵抗性,但对于其他流行病虫害不一定具有抵抗性,甚至抵抗性会更弱,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导致陈旧的抗病品种变为抗病品种,反而对于园林植物的生产培育造成毁灭性打击[5]。因此,在高抗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中,需要以病原物动态作为重要基础,合理的选取并使用优良品种。

2.4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着重研究应用的一种防治措施,但应用形式较为单一,且应用并不广泛。目前主要的物理防治措施包括利用害虫趋光性来悬挂黑光灯或高压灭虫等直接诱杀成虫的;而当前热处理、射线照射、超声波处理插条、种子则可以起到消灭病原物和害虫的目的。以及树干刷胶、绑塑料袋等,都属于简单的物理病害防治措施。目前物理防治的更深层应用方法处于研究阶段,期待在未来有更多有效科学的物理防治办法提高病虫害防治率。

2.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中,目前常见的杀虫种类包括灭幼脲、爱福丁、锐劲特、吡虫啉;杀菌种类包括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粉锈宁等,过量的农药使用会对土壤和水域造成污染,同时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但是合理的在预测预报前提下正确用药,同样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园林植保工作当中,主要通过熏蒸、喷雾、毒笔涂环、蛀空注射。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新思路下,提倡以其他防治方法为主,化学防治方法为辅,最大限度减少化学药物对于水域土壤以及空气的污染。

2.6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政策管理下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我国对于植物及其产品有着严格的检疫管控条例和法令,对接穗、苗木和种子等繁殖材料实施管控,以达到降低高危病虫草害传播的目的。现阶段的植物建议工作时禁止危险性病虫草害跨国、跨区域传播,严格禁止病虫草害向未感染的地区进行传播。对于园林种植而言,应积极配合植物检疫,及时划分“疫区”和“保护区”避免园林进一步受到病虫害感染,对于检疫出感染有害的种子、苗木以及繁殖材料,必须要急性消毒处理,而针对暂时无法确定的,一定要隔离开来,分离培养,等待肯定的结果后方能处理。

3 结语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复杂,除了针对不同病虫害需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外,还需要掌握不同类型防治措施的技术以及理论措施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综合分析,针对病虫害问题,防治策略应以生态学为重要基础,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防治方向,降低以往化学防治为主的思路,积极引入绿色防治方法,提高土壤环境质量,解决病虫害问题。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害虫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