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8-09 12:07徐菁王静
区域治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融合度省份耦合

徐菁,王静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金融贸易学院

制造业行稳致远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尤其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制造业对国内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近年来,制造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人口红利”优势逐渐褪去,低端制造业大量外迁;另一方面,受制于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输出限制,高端制造业发展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制造业面临“内忧外患”,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与此同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并不断渗透至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21 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20 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 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38.6%。当前,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众多制造企业的战略选择。为此,本文以黄河流域九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融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为黄河流域制造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一、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测度

(一)测度方法

本文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该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事物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共涉及3 个指标值,即耦合度C 值、协调指数T值和耦合协调度D 值。三个指标值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结合耦合协调度D 值和协调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最终得出两项的耦合协调程度。

(二)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为了测度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两大评价体系(见表2),分别用于评价流域内省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制造业发展水平主要从经济效益、创新效益和绿色发展三大维度进行评价,包括3 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另外,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从数字基础、数字应用、数字发展三大维度进行评价,包括3 个一级指标和8 个二级指标。相关指标数据主要源于2017年-2021 年黄河流域九省份(包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省域《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部分缺失值通过移动平均法进行填补处理。

?

(三)结果分析

从黄河流域整体来看(表3),尽管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度逐年递增,但整体水平偏低,2013 年融合协调度为勉强协调;2014 年-2019 年均为初级协调,2019 年之后,融合协调度达到中级协调。

将流域内各省份融合度分别计算,从纵向来看,2013 年-2020 年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水平逐年提高。另外,从横向来看,流域内各省份融合水平差异较大,出现不均衡的发展分布,上游省份较中下游省份偏高,其中黄河下游省份的山东省融合度最高,已达到中级协调;其次为四川、河南、陕西,达到初级协调;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协调水平偏低,属于基本协调水平;青海则为轻度失调。

二、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因素分析

(一)模型构建

为进一步分析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影响因素,构建计量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i 表示第i 个省份,t表示第t年,iμ反映个体效应,tν反映时点效应。

因变量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度(D)。自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力度、市场化水平、对外贸易发展、金融支持力度,分别对应指标:人均GDP(gdp)、教育和科技支出/财政支出(gov)、樊纲市场化指数(mar)、进出口贸易额/GDP(tra)、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GDP(fin)。这里为尽可能避免多重共线、异方差等问题的负面影响,指标均选择相对指标,另外实际模型形式选择双对数模型。

(二)结果分析

选取2013 年-2020 年黄河流域9 省份相关指标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1)为混合模型,(2)为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模型,(3)为时点固定效应模型,(4)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5)为随机效应模型。尽管模型(5)的可决系数不高,但5 个模型均通过了经济意义检验和模型显著性检验,说明变量引入较合理全面。另外,结合 Chow 检验和Hausman 检验结果,最终确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4)为最优形式,对比可决系数也能再次验证该模型相对较好。

由模型(4)的回归结果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在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在1%和10%下对融合度有显著影响,且均为正向影响,这说明市场主体是推动当前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力量;经济高速发展又使得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进一步进行数字化升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支持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对外贸易发展均对融合度的影响不显著,前者的不显著可能与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时滞性有关,使得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短期效果并不明显,而后者对外贸易发展得不显著则可能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有关。

?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黄河流域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黄河流域九个省份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虽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流域内各省份差异较大,山东达到中度协调,四川、河南、陕西达到初级协调,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属于基本协调水平,青海则为轻度失调。另外,根据耦合协调度因素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在、市场化程度对协调度有正向、显著影响;而财政支持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对外贸易发展三因素则不显著。

(二)政策启示

优化顶层政策设计。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政府要不断完善制度环境,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支持保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保障;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创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推动区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涉及方方面面,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这使得部分企业缺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因此增强中长期贷款是激发企业改革创新的必要保障。金融政策制定及监管部门应建立相关考核激励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适当增加对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并保证资金精准流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领域。

猜你喜欢
融合度省份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重庆市产业融合度分析
京津地区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融合度评价: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