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型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023-08-09 03:53屈会娟沈学善潘海平
耕作与栽培 2023年3期
关键词:紫薯鲜食种薯

屈会娟, 沈学善, 黄 钢, 潘海平, 丁 凡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成都 610066;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成都 610066;3.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 绵阳 621023)

紫色甘薯块根富含花青素,呈紫色,其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癌以及降低血脂等生理保健功能,除具有普通甘薯富含多种维生素、多糖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对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特色产业和推进乡村振兴都有重要作用[1-3]。四川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50万hm2左右,除川西北高原外,其余市、州均有甘薯种植[4]。四川省内紫甘薯育种单位主要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和绵阳市农业科学院,分别选育出川紫薯、南紫薯、绵紫薯系列品种[5-9]。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10],从早育早栽[11-12]、种植密度[13]、优化施肥[14-16]、地膜覆盖[17]等方面研究了紫色甘薯新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但综合栽培技术研究较少。目前紫薯栽培存在五个主要问题:一是生产上缺乏鲜食型优质紫色甘薯新品种;二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未健全;三是栽培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四是紫薯生产季节和种植模式单一,在间套作条件下紫薯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五是贮藏损失率达15%~30%。为此,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集成创新了以“优质脱毒种薯、双膜壮苗、垄作保墒、早栽平插、净作密植、增施钾肥”为主要内容的鲜食型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在川中丘陵区的成都市、南充市、绵阳市开展示范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1 技术要点

1.1 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种苗

鲜食型紫色甘薯品种要求蒸煮食味好,花青素和淀粉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目前,川紫薯7号、南紫薯008、绵紫薯9号、绵徐紫16等鲜食型优良紫薯品种适宜在四川省大面积种植。生产上提倡采用由专业合作社提供鲜食型紫薯脱毒种薯种苗的集中育苗方式。种薯要求均匀,无病虫,无外伤,剔除杂薯。种薯大小以单薯重150~250 g较为适宜。用20~30 ℃温水配成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将种薯放入浸种10~12 min。

1.2 双膜育壮苗

对大面积种植的夏甘薯,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育苗。在塑料大棚用改良式小拱棚育苗。地膜+拱膜双膜覆盖,全覆土殡种。与传统露地育苗方式相比,紫色甘薯育苗采用单层地膜覆盖,可早出苗3~7 d,早齐苗2~6 d;采用双膜覆盖方式,薯苗可早出苗8~11 d、早齐苗3~15 d,能提高薯苗鲜藤产量67.03%,单薯芽数提高62.39%。

对于计划早上市的春甘薯,应早育苗早移栽,可采用电热温床,于1月育苗,3月移栽,7—8月即可挖薯上市,市场价格是晚上市紫薯的2倍以上。育苗期间的管理主要是对棚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出苗前保持苗床温度25 ℃左右,湿度80%左右;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5~28 ℃为宜;当薯苗长至20~25 cm,即可进行炼苗移栽。

1.3 垄作保墒

改低厢垄作为高厢垄作,有利于改善结薯土壤环境。高厢垄作,垄距0.8~1.0 m,垄高0.30~0.40 m。采用垄作免耕简化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甘薯产量,其中0.40 m土层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横坡垄作条件下增密种植有利于提高甘薯产量。垄作、免耕可以大幅提高紫薯产量,特别是免耕措施,增产达57%,垄播沟覆方式的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传统翻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还田、传统翻耕秸秆不还田。

1.4 早栽平插

壮苗平插早栽,有利于培育田间早发优势。大面积紫薯在5月上旬—6月上旬移栽为宜,育苗早的可提早到4月移栽。顶段苗和中段苗紫薯产量明显高于基段苗产量,生产中栽插时应尽量采用顶段苗和中段苗移栽。顶段苗产量比基段苗增产29.5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中段苗产量比基段苗增产15.9%。采取紫薯壮苗平插移栽法,即将5个节段紫薯苗的4个节段平行插入薯垄土中,地面只留顶端段的紫薯苗茎叶。这样有利于增加结薯数量,增加中型紫薯的数量,提高结薯均衡度和商品性。

1.5 净作密植

净作密植有利于提高紫薯花青素、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紫薯净作种植密度60 000~67 500株/hm2,套作种植密度37 500~45 000株/hm2为宜。鲜食紫色甘薯除了口感要好外,外观品质和商品性也是重要的指标。地膜覆盖栽培能够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水保墒,还能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潜在腐殖质的分解,有利于提高甘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加滴灌技术,覆盖地膜后紫薯鲜薯增产7.81%~14.64%,大中薯率提高15%左右,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其中以黑膜覆盖效果最好,不仅遮光效果好,对农田杂草也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1.6 平衡施肥、追施钾肥

增施有机肥,控氮增钾肥,保障结薯营养供给。钾肥是紫薯高产的首要营养因子,施用高钾型复合肥有利于提高紫色甘薯的单株薯重、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和花青素含量。净作施肥量为N 45 kg/hm2、P2O545 kg/hm2、K2O 90 kg/hm2,50%钾肥应在紫薯移栽6周左右追施,有利于紫薯花青素和淀粉含量及产量的提高。起垄时底肥可施用蚯蚓粪有机肥1 500~3 000 kg/hm2,施用高钾型复合肥750~900 kg/hm2。紫薯移栽后40~50 d追施硫酸钾90 kg/hm2。

1.7 增施保水剂

在丘陵区旱坡地配施“施可润”农林保水剂37.5 kg/hm2,可有效缓解伏旱,保障藤蔓正常生长。

1.8 加强田间管理

前期主要应在移栽后3~6周内保障紫薯水分需求,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中后期应及时除去田间杂草。

1.9 适时收获

根据品种成熟情况和市场供求,选择晴天适时收获。田间收获时,按大中小紫薯分捡分装,尽量轻捡轻放,减少残缺断薯。

2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2011—2021年,课题组在四川省甘薯主要种植区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表1),总体增产幅度7.11%~111.01%,按紫色甘薯平均田间收购价2.4元/kg计算,产值在59 580~144 216元/hm2。

表1 鲜食型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不同紫色甘薯品种的新技术示范产量均高于其区试产量或2016年四川省甘薯平均产量(表2)。其中,川紫薯系列品种中的川紫薯6号产量幅度为36 615~50 265 kg/hm2,较区试产量增产7.11%~47.04%。南紫薯系列品种中,四川省选育的第一个紫薯品种南紫薯008产量幅度为24 825~41 085 kg/hm2,较区试产量增产17.70%~94.81%。绵紫薯系列品种中,高花青素全粉鲜食兼用型品种绵紫薯9号,产量幅度为35 070~60 090 kg/hm2,较区试产量增产14.55%~96.28%,尤其是2014年在安州区花荄镇大面积高产示范,鲜薯平均产量突破52 500 kg/hm2,最高产量60 104 kg/hm2,创当年国内紫色甘薯最高产量纪录。另外,省外引进品种紫罗兰的产量为40 980 kg/hm2,较四川省平均产量增产87.12%。

表2 紫色甘薯新品种新技术增产情况

猜你喜欢
紫薯鲜食种薯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紫薯蒸米糕
紫薯鸡蛋卷
紫薯变“红薯”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紫薯抹茶酸奶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