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青少年心血管疾病

2023-08-09 14:11吴永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血管心肌梗死心肌

文/吴永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形成的,心血管疾病也不例外。疾病发生的前期,必然存在一定的诱因。如果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就要从青少年时期避免该病的诱发因素。比如,在饮食上,很多青少年存在暴饮暴食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时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一旦轻视这些因素,久而久之容易导致疾病发作,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扼杀在初始阶段。

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与老年人群相比较,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更复杂,并且大多都是因为饮食不洁、生活不规律所致,下文总结了主要原因:

1.饮酒与吸烟

吸烟人群极易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致死性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数据统计显示,吸烟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肺癌高,并且疾病在首次发作时,猝死的风险性较高。同时,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因此,青少年必须远离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2.长时间熬夜

如果长时间在凌晨2 点以后入睡,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长时间熬夜也会导致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机体免疫力下降,这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3.久坐不动

当代青少年因为学习、补课、工作等原因,运动时间明显减少,经常出现久坐不动的情况,导致脂肪大量堆积,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4.过度肥胖

肥胖人群的体内会储存大量的脂肪,而脂肪会在血液中沉积,导致血管逐渐狭窄,对心脏与大脑的血液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5.饮食习惯

青少年在饮食上更偏爱甜食、咸食、油腻性食物,过多摄入高糖、高油类食物容易引起肠胃疾病,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6.压力过大

情绪化或压力较大的人更容易患上动脉硬化。如果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就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出现血管痉挛症状,进而使血管内压力上升,损伤到血管内皮组织,最终形成动脉硬化。

二、青少年易患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性改变,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堵塞,影响心肌正常供血,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继而诱发的一种心脏病。对于青少年来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健康状态等,都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如果精神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生理上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无形中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剧烈运动、暴饮暴食、情绪刺激等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心肌内血流供给出现持久性中断,出现心肌坏死。青少年出现心肌梗死往往是因为过度劳累所致,如果学习或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在大量消耗体能后,就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血管扩张出现问题,继而导致短时间内心脏缺少血液供给。而缺血缺氧症状会诱发动脉痉挛,继而使心肌缺氧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出现心肌梗死。

三、心血管疾病早知道

虽然心肌梗死的发生比较突然,但是在发病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①听力突然下降或双耳失聪;②脐周疼痛,如果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出现此种症状后,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③脚底像针扎一样刺痛;④左腿出现酸麻胀痛症状;⑤胸口突然感觉有束缚感,就像被胶带缠绕一样;⑥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突然出现头晕或者长期头晕;⑦高危人群突然出现肩背部疼痛;⑧左上肢无力,此种症状并不是个别患者出现,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都会出现左上肢不适、左侧肩胛骨酸胀的情况,有时用不上力,在检查时会发现心肌缺血,服用药物之后症状会明显改善或消失;⑨突然乏力、变懒,此种症状在青少年当中比较少见,个别患者会出现嗜睡、乏力的情况。在生活中,青少年一旦出现了胸闷、胸痛症状,就要立即拨打120,原地不动等待救援人员,千万不能忽略症状或者听信偏方,这样会导致病情延误,对心肌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四、预防心血管疾病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

控制钠盐的摄入。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并减少钠的摄入量,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6g 以内。烹饪食物的时候,尽量少放钠含量比较高的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等;避免或者减少食用钠盐含量高的加工食物,如腌制品、火腿与咸菜等。饮食上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钾含量高的食物。

合理选择膳食。尽量选择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并选择低脂奶制品来限制胆固醇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控制体重。应该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之内。18 岁以上青少年的身体质量指数在18.5 ~23.9 kg/m2内属于正常范围,男性的腰围应该控制在90cm 以内,女性的腰围应该控制在85cm 以内;18 岁以下青少年由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质量指数不能准确评估青少年健康状况,建议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可以绘制生长曲线或与同龄同性别的孩子进行对比,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坚持体育运动。每周至少进行4 次中强度运动,如游泳、步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天累计30 ~60 分钟即可。在工作、学习之余,应该有意识地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此外,应该保持心情愉悦,每天要保证有7 ~8小时的睡眠时间。

定期体检。体检可以更好地了解身体状况,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如果体重超标,应该注意控制体重;如果经常出现胸闷症状,就要留意是否存在心血管问题。

总之,青少年心血管疾病不容忽视,疾病对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的威胁。青少年应该认识到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性,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与饮食习惯,从根源上杜绝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血管心肌梗死心肌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