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浅析

2023-08-10 03:54黄克秋
新农民 2023年20期
关键词:智慧型种植业农作物

黄克秋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山东 单县 274300)

近些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现代信息时代背景下,农业种植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则需重视无人机、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合理科学地应用智慧型农业技术。但需注意的是,智慧型农业发展现状尚且存在一些困境,比如: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社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复合型技术人才短缺等[1]。为解决现状问题,充分发挥智慧型农业技术的作用,促进农业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本文围绕“智慧型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1 智慧型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分析

智慧型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即将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合理科学地应用到传统农业当中,通过现代化技术、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控制,使农业生产活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及无人化等,将智慧型农业的“智慧”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效益水平的全面提高。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智慧型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有助于农业种植业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及发展的大背景下,智慧型农业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且在农业种植产业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从智慧型农业技术的类型层面分析,涉及: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一方面,在各项智慧型农业技术有机融合应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农业种植工作的不足,使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得到有效优化,进而有助于农业种植业发展。另一方面,在合理应用智慧型农业技术的基础上,使传统农业种植的繁琐劳动作业变得简单化,可以有效控制人力成本,并通过现代化科学设备的应用,科学分析判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监测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相关问题,对农作物及时补充所需养分,使农作物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生长。以其中的电子传感技术为例,合理应用到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有助于农作物种植监测效果的提高[2]。与此同时,合理应用大数据采集技术,有助于改良农田作业方式方法,进一步结合高新科技数据化管理技术方法,能够将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及科学化特点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此外,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优化农业种植产业模式,使农业产业链得到有效深化,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总体而言,合理应用智慧型农业技术能够使农业种植业现代科技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可见,在农业种植业中,智慧型农业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1.2 有助于农业种植业管理工作的创新

从农业种植业发展角度考虑,在革新技术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型农业技术的有效支持下,使农业种植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得到有效实现。比如,在合理应用智慧型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可通过电子传感器反馈的有效信息,进一步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将真实、时效性高的农业种植数据获取出来,为农业种植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3]。显然,在此情况下使传统农业种植业管理方式方法得到革新,可以改进传统管理人工作业压力大的问题,在智慧型农业技术的合理科学应用下,可以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各项信息数据实时监测,比如土壤酸碱度、空气温湿度、需水量等等,并合理调控相关指标参数,使农作物管理体现出现代化及科学化的特点优势。此外,从实践工作来看,将智慧型农业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农业种植业管理工作过程,可以使传统复杂、繁琐的田间劳作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种植业管理工作更加精准、科学,在实现管理工作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有助于农业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

1.3 有助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一体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从农村农户层面分析,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既能够使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又能够使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传统工作模式下,农作物种植生产之后,需运输至市场进行售卖,或者和门店商铺构建相应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完成农产品的销售。在传统生产、销售工作过程中,农民投入的时间及精力较多,且经济收益不够高。而在智慧型农业技术的合理科学应用条件下,能够使农业生产、种植、销售有机联系起来,使农民在种植、生产及销售等工作环节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比如,在农业种植作业开展期间,考虑到农作物销量偏低的问题避免出现,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监控;同时,还可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农业市场的动向及发展需求。通过现代软件技术对农产品市场行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对各项农产品的市场优势加深了解,进而有助于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动向,对农作物种植模式进行合理调整及优化,在提升农作物质量及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网络自媒体渠道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自媒体、抖音自媒体等,可以提高农产品影响力,扩大销售范围,为农民创收提供有效支持。总体而言,在合理应用智慧型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有助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一体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所以,需做好促进智慧型农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2 智慧型农业发展现状困境分析

智慧型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显著,但从现状来看,我国各地区智慧型农业发展尚且面临一些困境问题。总结起来,主要困境如下:

2.1 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

从现状来看,国内各地区农业生产主体以中小农户为主,在农户规模上偏小,同时存在资金缺少,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现象。比如,在资金缺少的情况下,难以引进现代科学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活动仍采取传统管理模式方法,使农村农业生产智慧化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进一步使农产品结构出现不合理的问题。比如,缺少智慧型农业技术、现代化管理方式方法的支持,使农产品中大路产品、低档产品、普通产品、原料型产品增多,而高档、专用、深加工、优质产品则偏少。在农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的情况下,会加深市场供需矛盾,导致农产品滞销或者难销,长此以往,使农村农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农村农业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

2.2 社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现状下,国内各地区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尚且有待完善,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在农业服务工作开展期间,易出现一些不良事件,比如“坑农”事件、“害农”事件等[5]。与此同时,在农业社会服务法律体系方面,尚且有待完善,执法效果不佳,难以为农民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支持,从而使智慧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智慧型农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难以提高农民满意度。

2.3 复合型技术人才短缺

在智慧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少不了现代化农业专业人才的支持。但从现状来看,发现我国在农业复合型技术人才方面比较短缺,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各地区农业从业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农户虽然在农业知识方面比较丰富,但是应用智慧型农业技术的能力不足,或者部分农户存在对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不甚了解等情况,从而使智慧型农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6-7]。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高新人才进入城市发展,而农业方面的现代化人才数量有限,且肯留守农村的技术人才更加少之又少,在此情况下便难以满足农村智慧型农业发展对人才的渴望及迫切需求。此外,在智慧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及单位的培训力度不足,难以与时俱进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在缺少人才支持的情况下,便难以促进智慧型农业产业发展。

3 发挥智慧型农业技术作用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分析

为解决智慧型农业发展现状困境问题,需发挥智慧型农业技术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有效策略。总结起来,主要策略包括:

3.1 构建完善的智慧型信息平台,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为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需构建完善的智慧型信息平台,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结构的优化。一方面,基于农业种植工作开展过程中,合理应用智慧型农业技术,得到所需的农业信息资源,在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确保农业生产工作人员能够合理应用,提高农业生产工作效率。对于农业科学领域科研工作人员等,对智能信息平台合理应用,获取准确、真实、完整、具有时效性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农业科研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8]。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农业种植农户,可借助智慧型信息平台,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在相关专业人才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作业,使农作物产量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且,智慧型信息平台可以整合相关农业种植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共享、利用,可以持续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减少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带动农业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3.2 通过资金扶持及政策倾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为充分发挥智慧型农业技术的作用,促进农业种植产业发展,还有必要通过资金扶持及政策倾斜等方式,对社会服务体系加以完善。一方面,对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基于智慧型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需颁布并落实智慧型农业技术推广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和当地农业企业构建良好的协作关系,使农业企业及农户在农业种植活动开展期间,活动资金能够维持充足。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工作的推进,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为农户提供农业种植资金扶持,引进智慧型农业技术,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使农户能够将智慧型农业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种植过程当中,提高农户对社会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农业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培训教育,培养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

为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需重视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及农业企业可通过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培训活动,组织农业种植生产工作人员、农民积极参与其中,学习智慧型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技巧方法、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等,通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水平,确保能够在智慧型农业种植生产工作中发挥出作用。同时,农业农村部门及农业企业需加强与农业高校的合作,定期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为农业种植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储备人才。此外,在满足农业种植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引导农业种植工作人员,合理利用智慧型农业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目标。比如,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智慧型农业技术的应用,明确智能化生产模式,构建智慧型信息平台,进一步对气象监测系统进行构建,使农业种植工作人员可以对种植区域气候环境进行实时预测及监控,使自然灾害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9-10]。在智能化监测的基础上,提供真实、可靠、准确、时效性高的气象数据,由工作人员进一步落实有效防控治理对策,确保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降至最低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型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业产生的影响较多,能促进农业种植业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创新能也种植业管理工作,并实现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一体化服务。但因智慧型农业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构建完善的智慧型信息平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培养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并实现智能化生产等,以此使智慧型农业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种植业稳步、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型种植业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智慧型万吨站成样板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