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特斯拉

2023-08-10 16:37袁帅
小康 2023年22期
关键词:特斯拉工厂

袁帅

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用车成本,让消费者真正得实惠,才能让更多人认可并选择电动车。

特斯拉,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据其近日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生产和交付报告,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交付量再次打破记录,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趋势。在2023年二季度,特斯拉共生产了超过47.97万辆新车,交付量更是超过了46.61万辆,同比增长约83%和86%。这一数据不仅远超市场预期,也在全球范围内创下了特斯拉的交付记录。

同时,特斯拉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今年一季度初,特斯拉率先展开了价格调整,导致小鹏、问界和蔚来等国内新能源车企随之调整价格。

“卷”性能

为保障交通安全,座驾本身的安全性能也十分重要。近日,特斯拉在最新公布的《2022影响力报告》中给出了一组安全数据:Model 3和Model Y目前在全世界主流安全评测机构的碰撞测试中,均夺得了全五星安全评分的“大满贯”——两款车型在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 (NHSTA) 、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 (Euro NCAP) 和澳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的安全评级中,均达到5星认证。

官方数据显示,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给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S在主动安全方面的评分是目前的行业最高分——98分。对此,特斯拉表示优秀只是及格线。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坦言,特斯拉始终在车辆安全方面付出巨大努力,持续提升车辆安全性,会将这2分的差距不断缩减,直至满分。

众所周知,车辆安全一般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是指事故发生前,车辆对于风险的预判能力,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在这方面,记者从特斯拉了解到,Model 3和Model Y全系车型均标配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防避、碰撞预警、障碍物感应限速、盲点监测等及行人、自行车等交通弱势群体的监测功能,还可以通过空中软件更新,用最新的智能技术保护出行安全。被动安全指的是发生碰撞之后,特斯拉会尽可能将车辆风险降至最低。上文提到的这些碰撞试验,主要测试的便是被动安全。

在德国最大的交通协会组织——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的测评中,特斯拉Model 3每千辆车的事故率远低于行业水平,是平均事故率最低的轿车,安全系数远远高于奥迪A5、宝马3系、奔驰C级等豪华车。“公认安全”的沃尔沃,所有车型的事故率均高于Model 3。

“卷”产效

对于是如何做到全球范围内交付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趋势的,特斯拉方面表示,极速的生产效率背后是特斯拉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全新造车思路和产业资源。特斯拉首次实现100万辆汽车下线花了12年时间,第二个100万辆只花费了18个月,而到第三个100万辆时,仅用时11个月。7个月之后,特斯拉全球产量已经突破400万大关,达到又一里程碑。“特斯拉多年来致力于生产制造工艺的精进,通过一体压铸等领先技术精简生产步骤、缩短生产时间。”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几个生产制造环节被整合在一起,平面面积和立体空间被极高效地利用。这种全新的工厂产能解决方案给特斯拉创造亮眼成绩的同时,也不断给其他新能源车企打着样,其开创的一体压铸工艺也在被后来者不断学习、引入。

特斯拉总部曾多次点赞上海超级工厂,“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和“中国速度”至今还被行业津津乐道,这座从建立就贯彻了至高效率的工厂,在设计和制造方面都为行业树立了标杆。记者从特斯拉中国了解到,上海超级工厂从设计过程开始就挑战了很多传统汽车工程的经验,如采用了直线型设计,大幅减少上下、转弯次数,并取消缓冲区冗余设计,制造效率大幅提升。

同时,上海超级工厂高于95%的零部件本土化率,正在带动长三角地区形成汇聚电池、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全生态链,实现产业生态的“安全、自主、可控”。在特斯拉本土化战略下,超级工厂99.9%是中国员工,不断输送新能源汽车人才,为中国智能汽车正向研发体系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人才力量。此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品还热销亚太和欧洲等海外地区,带动了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卷”低碳

今年3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揭晓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三篇章时曾直言: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地球的投资者。我们要行动起来,而不是一味痴心妄想,相信地球可以自发转向可持续能源经济。”如今世界上80%的能源消耗来自化石能源,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负担。燃油车的效率转化有限,仅有25%~33.3%左右,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本身已不可持续。这也是电动化趋势成为行业共识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已經形成了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意识,仅这一转变就可以减少21%化石燃料的使用。在全球车企的参与下,“油换电”已是汽车行业最快、最重要的趋势之一。“秘密宏图”第三篇章指出,“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目标是在2050年前实现能源100%可持续。”

提高能效亦是节能减排,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自其诞生以来就是全球效率最高的电动车之一,其能量效率是丰田卡罗拉的4倍,仅煮一锅意大利面所需的能量,就能让Model 3行驶1英里。数据显示,2021年,特斯拉通过影响更多消费者选择更高能效的电动车,减少了84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将无一进入垃圾填埋场,特斯拉将100%回收利用。从消费者手中回收电池组前,特斯拉会尽其所能延长每个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据特斯拉中国介绍,2022年特斯拉已回收并再利用了300公吨锂,这一数字是2021年的300%之多。

然而“卷王”特斯拉并不满足于只是生产出节能减排的产品,而是将目光转向生产过程也要低碳环保。在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获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秉持可持续设计理念,通过紧凑型工艺布局、精益物流、绿色智造工艺、绿色供应链、“三废” 和余热回收等多种方式,特斯拉为绿色低碳智造提出了新的思路。

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驱动工艺创新,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90%被回收利用,单车制造过程中减少30%温室气体排放,单车制造过程中用水量可减少15%。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涂装车间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全球领先的环保型材料,应用薄膜前处理、免中涂紧凑工艺、全自动静电喷涂及废气集中燃烧系统。传统汽车制造中,面漆和周围结构漆无法同时完成喷烤,但特斯拉创新性地将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不仅节省时间,还降低了9%的能源消耗、9%的二氧化碳二次排放量。

在充电桩的部署上,特斯拉实现了全行业最低级别的成本,相较其他解决方案低20%~70%。其中,通过卡车将相应设施运到现场后直接吊装就节省了约15%部署成本。

除了汽车生产制造环节之外,在能源自身的生产与储存上,特斯拉也有自己的见解。2021年,华东首座特斯拉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落地上海。在太阳能与电能的转化中,它可以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使用的基本平衡。今年4月,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正式落沪,其生产的Megapack第六代商用储能电池每台可以存储超过3兆瓦时的能量,可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据介绍,该产品未来将向全球市场供货。自2016年以来,特斯拉的储能业务保持65%以上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在特斯拉电网级电池和控制软件的加持下,通过存储和调度能源,部分地区电网得以更稳定、可持续。特斯拉预测,未来储能业务将占到全球一年GDP的10%,需要全行业共同投入以满足全人类需求。

同时,特斯拉还在研究如何使大规模应用热泵技术。目前,热泵的安装率同比增长10%,其中约10%用于建筑供暖。特斯拉认为,将来家庭、企业甚至整个工业场所都应转向热泵,得益于至高能效,热泵有望取代化石能源解决供暖问题,并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卷”服务

当下,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建成纵越南北、横跨东西的完善充电网络,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构建起“15分钟生活圈”,让“充电”不但达到如“加油”一样的“两快”优势,即“找得快、充得快”,更多出“省心、省钱”的“两省”优势,让纯电出行体验赶超燃油补能,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仪的出行方式。同时,特斯拉致力于为广大车主打造以家庭充电桩和超级充电桩为主,目的地充电桩为辅,第三方充电桩和通用移动充电器为补充”的全场景充电解决方案,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在各种用车场景下的补能需求,构建起“无忧充电,自在随行”的高品质绿色出行。

在长途出行上,特斯拉构建了贯穿南北、横跨东西的补能生态系统。由此,特斯拉车主无论是踏雪探访祖国最东边的长白山神迹,还是感受西边国门的新疆霍尔果斯异域风情,抑或前往最北边的漠河追寻极光,更或者体验最南边的三亚海天一色,都可以体验到不逊色于传统燃油车所提供的感受。

在服务与支持层面,特斯拉中国坚持直营模式,让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均可直接享受特斯拉提供的高效、透明、便捷的服务。特斯拉通过布局體验店、服务中心、交付中心等直营渠道网络,让购车价格、服务维修项目保持透明统一,不会出现“一店一价、一车一价”的情况,为车主降低了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记者从特斯拉中国了解到,截至2023年7月1日,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直营门店布局超过400家,覆盖中国大陆城市71座。其中,特斯拉体验店及服务中心共布局370余家。随着直营渠道的深入布局,特斯拉将用更高速的响应、更高效的服务,满足更多车主的用车需求。对此,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用车成本,让消费者真正得实惠,才能让更多人认可并选择电动车。”

猜你喜欢
特斯拉工厂
特斯拉Model S Plaid
特斯拉大战爱迪生
小燕子飞进工厂里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科幻画工厂
浦东科投入主飞机中的“特斯拉”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