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糖尿病相关眼病吗

2023-08-12 04:00刘荣春
家庭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肌麻痹视神经微血管

刘荣春

在眼科门诊,经常会有中老年人因双眼视物重影(复视)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患者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出现了病变。

双眼运动不协调,导致一个物体被看成两个,走路只能闭上一只眼才不至于摔跤。当患者被告知有可能是糖尿病所导致的眼肌麻痹时,患者会不解地问:不是说糖尿病只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吗,为什么还会引起视物重影?

其实,糖尿病患者由于全身糖代谢紊乱导致的慢性炎症性微血管病变,眼睛的各个部分都会成为糖尿病侵犯的目标,可以引起一组严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并可致盲的眼病,其中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相关眼表病变、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等。

首先,我们聊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国目前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为9240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两大阶段,非增生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如果出现视网膜增生性病变,新生血管可在数周和数月内快速进展,从而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而新生血管膜极易造成眼内活动性出血和机化,导致患者视力预后差,甚至永久性视力丧失。目前推荐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每半年检查眼底,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每月检查眼底,以便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光凝、玻璃体腔药物注射、玻璃体切割手术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须做到全程监测,很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监测眼底变化,一旦發现视网膜病变,及时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延缓病变发展的进程。

第二,我们聊聊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病变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存在,主要有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盘病变。多表现为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晚期可出现视神经萎缩。治疗首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其次,使用大量血管扩张剂、活血化瘀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急性期可以使用少量激素,减轻视神经炎性水肿。

第三是糖尿病性白内障。这是一种常见疾病,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致盲眼病。很多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混合性白内障,但发病早,进展快。二者不易鉴别。白内障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普通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研究发现,白内障手术有可能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术前术后血糖一定要控制在5.5~10毫摩尔/升。二是手术时机的选择,如果白内障病变已达中度但仍能看清眼底,应先处理眼底病变;如果白内障严重以至于无法看清眼底,应先做白内障手术,术中或术后马上检查眼底,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由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易出现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情况,术前、术后用药一定要严格。术后一定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复诊。

第四是糖尿病相关的干眼。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微血管损伤和神经损伤,引起泪腺、睑板腺、结膜角膜受损,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的稳定性下降,引起眼部干涩不适、角膜炎等。可给予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物理疗法等措施。

最后说说本文开头提到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由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的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受到损害,患者的一条或多条眼外肌运动不协调引起复视。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药,大部分患者可以痊愈。

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您及家人患有糖尿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而且不要只想到做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以免误诊误治。

猜你喜欢
肌麻痹视神经微血管
226例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观察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