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纪录片建设性表达中的美学探析
——以《人生第二次》为例

2023-08-13 14:10吴雨纯
声屏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纪实纪录片美学

□吴雨纯

近年来,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不断凸显,更加注重正向价值的传播、重大主题的宣传,呈现叙事去中心化的特征。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现实题材纪录片凭借自身贴近性、真实性的特点,实现了较强的传播效果。现实题材纪录片重在关照社会现实,反映社会问题,反思社会现象,进行建设性表达,总体上统一在中国梦语境下的“奋斗美好生活”的主题框架内,表现主体大多为普通人,小人物与大时代互为映照,总体基调积极向上,即使是对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呈现,也是以矛盾的解决为叙事线索和动力,在价值取向上偏向建构主义的特点。[1]

目前,现实题材纪录片已做出很多尝试,如《棒少年》聚焦边缘儿童群体,通过聚焦公益组织对儿童的教育以实现孩子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与他者认同,展现棒球少年的蜕变和家国同构的构建。《城市梦》以戏剧化、幽默化的叙事风格通过聚焦城管与商贩之间的长久矛盾来体现城市与乡村伦理流变的社会命题。在微纪录片领域,央视出品的《分秒人生》,通过对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群体的深入记录,生动讲述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新兴力量对于自我价值的建构及其对城市发展、经济运行的意义。现实题材纪录片往往从普通人视角切入,以小见大,呈现出温暖的人文关怀气息,对国家、社会和公众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美学表达主要围绕政治美学、传统美学和纪实美学展开。政治美学主要是以国家主流价值为导向,借助影像发挥宣传和育人的作用,传递价值理念,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观众对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认同。传统美学是借助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将古典之美融入影像记录,展现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特征。纪实美学是通过聚焦现实生活和时代变迁,反映出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以达到触动观众、引发思考的目的。

在系列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中,相比于第一季《人生第一次》关注人一生中从出生到死亡的12 个重要的人生节点,第二季更多反映出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值得思考的矛盾与冲突。正如导演所说,在创作阶段他们遇到了新冠疫情,发现人生中的好多事情并不像“第一次”中那样温和,更多事情的发生都是突如其来的。人生不仅仅是浪漫和美好,一个个意外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意外就像人生河流中的巨浪,一下子就能让人明白命运是多么无常,因此我们要不怕风浪,不惧重来,努力学着抗争与和解,学着战胜恐惧,去找到爱。通过对社会问题、人生价值的发现与观察,这部纪录片通过这三种美学表达,将现实生活与时代命题相融合,创造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的美学记录范式。

政治美学:潜移默化,以小见大

政治美学,就是将政治和美学两个不同的学科视域相融合。政治作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会牵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2]从纪录片角度来看,就是试图通过影像创作表现政治上的正确性和目的性。

2022 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纪录片创作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统筹协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还指出新时代纪录片发展应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在当下,纪录片应将建设性表达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社会问题进行建设性表达,引导观众对主流价值的接受与认同,强化对于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现实题材纪录片不同于政论文献纪录片,政论文献纪录片以“献礼”为由头,注重宏大叙事,而现实题材纪录片多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往往从个人视角切入,以小见大,借由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的个人经历反映大时代的变革,在润物细无声中呈现中国共产党与国家的政治成就和辉煌历程。在系列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中,政治美学的表达往往是从情感铺垫入手,通过纪实段落中的感人细节和现实矛盾的串联,让观众深刻感知人物与故事并深入共情,在叙事细节上展示主流力量对于个体的帮助,最后通过圆满的结局进行政治性的升华。《圆》这一集通过亲生父母、被拐孩子、公安民警三个视角体现被拐家庭在寻亲中的困难、不易与团圆后的久违幸福和现实矛盾,其中最后一个视角就是从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队长王子强,以他亲身参与负责处理拐卖儿童案件的经历进行讲述,短片以警察的亲历视角带观众了解每一个被拐家庭团圆背后公安机关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尽管仍旧是从个人视角出发,但由于公安机关民警的特殊身份,寻亲故事得以从更加客观、更加宏观的视角进行叙事,解密该犯罪案件发生的全过程,客观展示办案流程与犯人自白。同时将视角从单个家庭投放到所有被拐家庭,通过他所亲历的多个案件结局带领观众知晓拐卖儿童给多个家庭带来的变化,审视此类犯罪行为为社会带来的危害。片尾字幕通过呈现公安部部署全国开展“团圆行动”、目前的有效成果和各机关对于拐卖案件的关注,体现党和国家坚决打击拐卖犯罪,真正落实促进被拐家庭团圆,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

在《立》这一集,主要聚焦城市外来劳动者融入城市实现梦想的故事,通过人物的讲述和镜头的拍摄使观众关注到深圳工会“圆梦计划”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资助,并通过一条结尾字幕体现该计划的持续时间之久、实践效果之好,真正帮助了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外,《缺》这一集中的社会公益组织、《是》这一集中的法理与人情相融的检察机关都彰显出了和谐、积极、有秩序的社会氛围。

由此可见,现实题材纪录片中的政治美学旨在展示通过国家、社会的扶持力量给予人民有力的依靠,即使现实中遇到困难,但在外在支持与内在努力的双重加持下,我们一定可以跨过难关。该纪录片借此逻辑巧妙进行政治性的中心表达,展示出温暖的现实主义基调,让观众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统美学:意象阐释,以诗喻理

传统美学是指承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具有情感内倾性、表意象征性、强调内化与体悟的审美情趣。传统美学观念长期植根于民族文化与审美表达中,符合传统美学的表达更符合本土观众的接受与认知范畴,易于引起观众的欣赏与共情。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纪录片也正处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叉点,这就需要利用传统美学展示和服务表达,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在所有纪录片类型中,体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主旨的多是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丰富的人文资料、历史资料可以为传统美学的丰富表达提供更多的视听载体。但在现实题材纪录片中,极少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高频出现和创新应用,但该类题材纪录片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元素进行叙事和表达。“意象”范畴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基于东方民族审美思维方式和艺术实践方式的共同性,“意象”范畴及本质特征体现出鲜明独特的东方美学精神。[3]意象具有可交流、可对话的属性,在不同的语境下意象可以被赋予延伸性意义,独具东方美学的隐晦意味。因此,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可以深度利用传统美学中的意象进行美学表达。

在系列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中,在整体架构上,导演选取圆与缺、纳与拒、是与非、破与立这四组对立的命题意象,以二元对立的形式来阐述骨肉亲情的重逢与别离、身体残缺与容貌焦虑、出狱改造与等待正义、挣脱婚姻枷锁与改变命运的四组人生辩题。导演巧妙运用意象作为分集标题,在每集开头通过意象阐释、利用诗歌来比喻故事内核或分集主旨,并用一句主人公所说的话来做进一步阐释,将传统表达与现代表达融合。如在《纳》这一集里,导演用“接纳”表示身陷残疾的主人公决定接纳轮椅、接纳残疾人的新生,并用“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来比喻即使身体残疾,只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接纳与面对,一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的精神内核。在《破》这一集中,用“破”表现“离婚”这一社会现象和“生活新突破”的内在含义,用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出选择挣脱婚姻枷锁的人所经历的困难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在与其二元对立的《立》这一集中,导演通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来比喻外来务工人员想要通过继续教育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自立自强之品德。这样的美学表达既强化了纪录片主旨,又增添含蓄神秘的传统美学色彩,将传统美学融入表达中,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意趣,能够深化表达深度。

由此可见,传统美学能够为现实题材纪录片表达带来新巧思、新力量,以传统美学为载体进行主旨内化与独特表达,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表达相结合,在影像呈现中丰富文学色彩,深化思想内涵,使整体表达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

纪实美学:以人为本,记录真实

纪实美学意图记录真实,还原生活本质,最大程度贴近真实。“观察视角、跟踪记录是纪实美学的核心元素。”[4]现实题材纪录片更倾向于深入探究社会民生热点及背后的人文情怀,作品始终以个体化的发散性视角,通过大众化、平民化的叙事语言,聚焦小人物的现实世界与情感表达。纪实美学用深刻的观察、真实的记录、细节的串联去叙写人性话语,塑造人物情感空间,用纪实主义镜头语言记录其中的人性光辉和理性思考。

系列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的选题主要将视角放在当下人们关心的议题上,涵盖儿童拐卖、边缘人群、困境儿童、身体残缺、容貌焦虑、原生家庭、公平正义、自我救赎、婚姻生活等具有热度的话题,选题范围广泛而复杂,涉及亲情、教育、法制、公益、体育、医疗、文化等方面。该片通过深度挖掘、细致观察、精妙剪辑来实现对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亲情边界、婚姻观念、人生价值等客观与理性的探讨,但在现实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又彰显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与人性光辉。

《圆》这一集不仅聚焦被拐家庭重聚后的团圆幸福,还记录了被拐孩子在原生家庭和抚养家庭中的抉择与无奈,让观众体会到被拐家庭遇到的种种现实,其中原生家庭母亲对于孩子选择的尊重与爱护让观众体会到亲情的力量,也让观众重新思考久别重逢的团圆背后的抉择和情感。《缺》这一集聚焦因为原生家庭破碎或没能力抚养的青少年,通过对他们心理、生活状态的记录体现出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多深的负面影响。另外,通过对公益组织负责人柏翔对于孩子们全身心的爱、呵护、教育,彰显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公益的力量。《纳》记录了终身残疾突然发生在一个年轻人身上,展现他在家人、朋友帮助下积极面对,寻求独立的乐观心态和不屈精神。《拒》聚焦容貌焦虑和整形行业,反映现实焦虑与商业化现状,并彰显以还原美貌、帮助树立自信为原则的一类职业医生的专业精神与操守。《是》与《非》聚焦司法领域,记录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服务的检察机关和信任法律、期待公平正义的申诉人的故事以及犯人出狱后对于亲情纽带、未来规划、个人价值的重塑与期待。《破》与《立》则对准新时代女性,她们有的勇于挣脱不幸的婚姻,追求个人幸福,有的不甘在流水线做工,通过自学改变命运。尽管她们遭遇了种种意外,有很多纠结与委屈,但都选择用爱、善良、勇敢、乐观去抗争与和解,接纳现实,勇敢面对。

系列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立足现实生活中真实又尖锐的议题,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索中探寻人性的多元与正面力量。而现实题材纪录片也可以运用纪实美学表达路径,深入社会议题背后的内在逻辑,将纪实影像转化为公众和社会的反思,并在理性思考中展现温暖的现实主义基调并试图转化为改变社会的现实力量。

结语

系列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作为现实题材纪录片中的代表,巧妙运用多种美学表达,利用政治美学、文化美学、纪实美学三种元素实现了建设性表达,深入社会问题,反映真实情感,在理性探讨的同时兼具人文关怀,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根据该纪录片,人们也可以归纳出一种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美学创作范式,即可以从政治美学、传统美学、纪实美学三个维度去进行建设性表达,以平实自然的观察视角对普通人进行聚焦与放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艺术创作统一于时代命题中,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人文关怀和理性探究之中,即建设性表达要观照社会现实,呈现出温暖现实主义基调。在三种美学表达的融合中,创作者应当基于新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不断创作出满足社会需要、公众需求的影像作品,不断开拓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记录范式,助推现实题材纪录片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纪实纪录片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砚边纪实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纯白美学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妆”饰美学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