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主要做法

2023-08-14 07:19曹先伟
山东水利 2023年5期
关键词:寿光市水系河湖

曹先伟,王 赛

(寿光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寿光 262700)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有大小河流37条、湖泊(湿地)2处、水库3座、干渠1条。近年来,寿光市以“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创建全域美丽幸福河湖”为主抓手,加快补齐防洪短板,全面提高河湖管护水平,多措并举修护河湖生态环境,通过美丽河湖建设[1-2],区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 坚持标准化打造,优化水系布局

1.1 全域统筹设计

寿光市按照“全域统筹、长远规划、系统治理”的原则,把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作为最根本保证。委托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各项水利工程进行了全域统筹规划,确保了规划最科学合理。

1.2 提升防洪标准

对弥河、丹河、小清河等重要河道按照50年一遇标准实施防洪治理。治理后,弥河设计防洪流量达到5980m3/s,超过原有标准1050m3/s;丹河设计防洪流量达到1315m3/s,是原来的3倍多。针对往年河道穿堤涵闸与堤防结合处出险多的问题,将穿堤管涵全部变更为穿堤箱涵,在建筑物两侧各增加水泥刺墙2.5m,迎水面两侧分别用浆砌石护砌30m。

1.3 实施应急工程

为应对超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提前考虑河道超水位运行情况,寿光市投资1.7亿元建设了弥河分流应急分洪区工程,总蓄水量7300万m3,有效缓解超标准洪水给弥河堤防及周边地区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投资1.12亿元建设了丹河寿济路分流工程,总长17.1km,不仅能缓解丹河超标准行洪压力,还能兼作引水灌溉渠道扩大灌溉面积,也可对地下水回灌补源。

2 坚持系统化治理,提升水系品质

2.1 强化河湖管护履职

寿光市建立了全覆盖的河湖长组织体系,设立县级河湖长16名,镇、村级河湖长670名。另外,还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形成了“领导带头、镇街主抓、多方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严格落实河湖长巡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督办函,每份督办函都有专人跟进,形成了“发现-交办-整改-回访-销号”问题处理闭环机制,有力推动河湖问题妥善解决。

2.2 狠抓河湖“四乱”治理

近年来,寿光市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2-3],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将清理整治重点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同时,取缔沿河两岸50m范围内一切形式的垃圾堆放点和畜禽养殖非法排污口。推行污水处理厂、管网与河湖水体一体化、专业化运行维护,保障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3 开展河湖系统治理

2018年以来,寿光市先后投资100余亿元实施了冬春水利建设会战4大水利工程、弥河丹河防洪治理工程汛前部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等。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河湖防洪除涝减灾能力,为创建美丽幸福河湖打下坚实基础。

3 坚持全域化管护,保障水系安全

寿光市聚焦“水利设施管护难”,探索形成了“一平台三体系”运行管护模式,促进了水利工程由“重建轻管”向“重建强管”转变。2021年8月,弥河、丹河、塌河3条河道的堤防标准化管理通过潍坊市标准化管理评价。2021年11月,“寿光市智慧水利公共服务平台”荣获全国首届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及最佳人气奖。

3.1 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

依托大数据资源,搭建了寿光市水利工程智慧化管理平台,全面推行动态监管、实时管护[2]。该平台主要有智慧水利公共服务、河道管护调度和手机巡河巡坝3个板块。在智慧水利公共服务板块中,将该市水利行业各相关信息化系统全部接到了智慧水利公共服务平台上,通过一个大屏幕就能调度各个河道实时情况。在河道管护调度板块中,可以通过智慧河湖平台和无人机等,对寿光全境水利项目和工程实时监控、调度。在手机巡河巡坝板块中,通过该板块自动记录管护人员的巡查时间、轨迹、距离等,并分析巡河是否在所负责区域,全面提升了水利工程管护的应急处置能力。

3.2 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

寿光市建立了“专业养护+行政监管”的机制,投资10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定了5支专业管护队伍对弥河、丹河、塌河、小清河及防潮堤进行专业化的维修养护,尤其是防汛期间,及时组织管护队伍对堤防雨淋沟进行整修,对拦河闸坝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调度,确保了河堤防线安全。另外,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水政巡查队伍,负责对重点水利工程分片监管和考核,考核成绩与维修养护费用挂钩,确保了专业养护队伍工作扎实有效。

3.3 完善社会化管护机制

寿光市坚持水利设施“人民建、人民管”,创新实施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河湖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市、镇、村3级志愿服务队,在弥河、丹河、塌河的闸坝管理所设置了幸福河湖志愿服务站,引导社会志愿服务团队有序进驻、认领堤段。组织340余名幸福河湖志愿者长期开展巡河活动,为全民参与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4 建立实战化应急体系

围绕“确保水利设施安全度汛”的目标,创新实行“战时机制、一线准备”的应急防汛体系,将工程建设期间的水利建设指挥部就地转变为防汛指挥部,所有包靠干部整体纳入防汛体系,负责所建设工程的防汛工作。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做好队伍集结和抢险工作,制定了防汛应急抢险分级应对方案,进一步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4 坚持生态化提升,扮靓水系景观

4.1 提升水系绿化

在满足防洪排涝功能的基础上,投资470万元绿化丹河河滩14km,绿化面积120余公顷。投资5600余万元对弥河水系及金光街大桥两侧约27hm2护坡、河湾、河汊进行修复改造,实施了绿地景观工程,营造了水清河美的良好水环境和水生态[1]。

4.2 开展生态补水

结合寿光市实际,充分利用弥河上游来水,制定生态补水方案[2],对丹河、丹河分洪、东张僧河、西张僧河、营子沟等河流进行补水。2021年以来,共计调水约3000余万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另外,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提升河道生态功能。

4.3 注重文化内涵

完成了辖区内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矢量数据成果校核修正和33条河流“一河(湖)一策”方案修编工作。建设了寿光市水利发展馆,全面展示寿光市水利事业发展和美丽幸福河湖创建成果。在河流两岸建设河流文化宣传栏41个、亲水设施5处,积极宣传河流文化。巨淀湖及弥河、小清河、织女河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0个镇(街)被评为市级全域美丽幸福河湖镇。

5 成效

5.1 畅通了河系脉络

寿光市在对水系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水景观进行布局的同时,也对寿光市的河道、沟渠、湿地建后管护机制建设进行了布局,做到建设规划合理、建后管护到位,发挥长效机制,完善了“田连渠、渠连沟、沟连河、河入海”的防洪除涝体系,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目标。

5.2 实现了系统治理

寿光市通过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区域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提高了水系的流动性、连通性,增强了水资源调配的机动性,增加了供水通道,增强了对特枯水年、连续枯水年以及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弥河水通过东西张僧河进入下游骨干沟渠,极大地改善了寿光市北部1.13余万公顷农田的灌溉条件。河流水系得到水源涵养和回灌,大大提升了地下水位,地下水平均埋深由2016年1月的26.99m上升到2021年11月的14.23m。

5.3 带动了乡村振兴

通过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改善了供排水条件,完善发达的水系促进了寿光农业发展。结合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寿光市在主要河岸两侧栽植了垂柳、银杏、柿树等树木,增加了体育器材,建设了休闲广场,配备了步梯、小桥、木亭等游憩设施,两岸花田、菜圃、蔬菜大棚镶嵌其间,有效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4]。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成为农业增收的“稳定器”,也成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寿光市水系河湖
2021年寿光市玉米品比试验分析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及其附近菜市场食用菌(鲜品)价格(2022-04-27)
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市场食用菌(鲜品)价格(2021-02-25)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