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甘肃灵台蛟城庙长寿殿壁画二十四诸天像初探

2023-08-14 03:35曹敏
东方收藏 2023年6期

基金项目:甘肃省2020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平凉道教壁画调查与研究》(GWJ202045)

摘要:甘肃灵台蛟城庙长寿殿壁画是平凉地区清中期代表性佛教、道教融合艺术遗存,主体为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壁画保存完整、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技法娴熟,其神像文武兼备、男女各异、个性鲜明。其中,二十四诸天尊格选择与一般斋天科仪有所不同,诸多造型均以道教神祇典型形象出现,并将佛教摩利攴天以道教斗姆元君的形象展现出来,这些都是佛道艺术融合及世俗化的典型例证。

关键词:甘肃灵台;蛟城庙;清代壁画;二十四诸天

一、蛟城庙现状及研究背景

蛟城庙位于甘肃灵台县新开乡华掌村,1981年被灵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院整体建筑坐北面南,南北长35米,东西宽16米,分布面积560平方米。庙院正门开于南侧,四周围墙及院落于2019年起進行修缮。庙院北端为长寿殿,东端为雷祖殿,西端为娘婆殿。长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乐师琉璃佛、功德无量佛及肋侍菩萨、弟子塑像,殿内梁上悬挂“长寿殿”牌匾,落款为“乾隆岁次丁酉”,殿内东西两侧有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和共命鸟彩绘壁画。据传,蛟城庙于魏晋始建,规模颇大,香火连绵,后毁于火灾,清乾隆时期重修。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蛟城庙曾作为学校使用,该壁画被敷涂上一层泥灰,近年来壁画渐渐隐现,守庙人遂逐步清理、揭取泥灰,壁画才得以重见天日。从现场看,该壁画保存较完整、色彩艳丽,为平凉地区少见的保存较好的清中期壁画之一。

二、二十四诸天的形成背景

诸天从《梨俱吠陀》等古老传说中生成,在印度文化语境当中,天是神的别名,“诸天 ”亦称“诸神 ”或“尊天 ”。其由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先后由南北朝时的十二诸天,加入坚牢地神、菩提树神两位诸天,增至十四诸天;至北宋时期,又加入韦驮天、摩利攴天,增加至十六诸天;南宋行霆《重编诸天传》中又先后补入娑竭罗龙王、阎魔罗王、日天、月天,形成二十诸天规制;直至元明时期,又逐渐增加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和紧那罗王,充实为二十四诸天甚至二十八诸天等规制,形成了中国本土佛道融合的诸天,形象也演变成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和王妃贵妇的模样。由于佛家典籍自唐代以来对诸天形象的表述难以统一,画师也各有时间、空间、师承、认知上的差别,因此各地的二十四诸天形象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有的甚至根据需要对诸天人物进行增减,如四川蓬溪县慧严寺大雄殿明代壁画二十四诸天中加入了雷公江天君、电母秀天君和吕祖吕洞宾的形象。可以看出,《诸天礼佛图》的审美特点个性纷呈,承载着当地文化传承的功能。通过综合比较,笔者认为,蛟城庙长寿殿壁画二十四诸天部分排序、人物、形象并未严格按照佛教传统典籍记载进行绘制,而是融入了道教元素和神祇形象,为灵台地区清代中期佛道艺术融合及世俗化研究提供了典型例证。

蛟城庙长寿殿壁画单侧面积21.35㎡,通壁一体,两侧壁画共42.7㎡。本文在文献资料和实物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壁画中二十四诸天形象进行重点解读。

三、蛟城庙长寿殿二十四诸天壁画辨识

为方便论述,笔者将按照先东后西、由北向南的顺序,逐一辨识蛟城庙长寿殿诸天的特征与名号。

东1,功德天。功德天又名吉祥天,父德叉迦,母鬼子母。《陀罗尼集经》中记载,功德天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施无畏印,身上着天衣,头上戴花冠,颈项上佩戴璎珞饰物,华贵雍容、珠光宝气。也有左手持莲花、右手执如意珠者,在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形存在差异。蛟城庙长寿殿东1形制基本符合记载,右手执宝珠,左手执杯状物品,可初步推定为功德天。

东2,观世音菩萨。灵台民间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为左手持净瓶,右手执杨柳枝,与东2形制相符。但二十四诸天中并无观世音菩萨,也没有发现国内其他《诸天礼佛图》中出现过观世音菩萨。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因度化对象的差异,观世音菩萨能够以帝释、紧那罗、梵王等各种化身来普度众生。因而,推测东2或为帝释天或紧那罗王。

东3,待考。东3作仙女造型,头上有极为复杂繁琐的装饰物,胸前佩璎珞,身披青纱,赤足裸臂。双手持一类似于画轴状物,轴上系红带,与诸天形制差异较大,无法准确辨识。

东4,菩提树神。菩提树神多以女性形象出现,是守护菩提树的天神,被认为是佛教最早的护法神,“由此神守护如来成道之处菩提树,故以立其名 ”,其通常形制为手持树枝。蛟城庙长寿殿菩提树神形象却为身披树衣,手持朝笏,长袖悬垂,裙裳叠影,别具一格。

东5,紫微大帝。紫微大帝又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根据《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有关内容,紫微大帝形象为古代帝王像,身上穿着朝服,头上佩戴冕旒。蛟城庙长寿殿紫微大帝为典型的道教神祇造型,头戴冕旒,面庞红润,五缕须,双手持笏板,腰间佩玉璧,与记载的形制相符。

东6,阎摩罗王。阎摩罗王又称焰魔天、阎魔罗王,在印度神话中,他是掌管地狱的主人,经过与中国佛教、道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融合后,逐渐生成中国文化特色较为鲜明的“阎王爷”,并演化出“十殿阎王”的说法。蛟城庙长寿殿阎摩罗王为道教神祇造型,头戴冕旒、黑衣红鞋,宽袍大袖,面黑虬髯,浓眉巨目,表情愤怒,双手持笏板,与当地传说形象相符。

东7,大黑天。大黑天梵名摩诃迦罗,又名大胜夜天,一般被认为是坚牢地神的化身。《别尊杂记》等书籍中记载其形象为:火红色头发向上竖起,青黑色的身体,面部表情极为狰狞愤怒,有三头三眼六臂,嘴中两颗獠牙向上凸出,发髻为一条蛇,耳铛臂钏,双手合十,向内下垂,手中宝剑横放在膝盖上。蛟城庙长寿殿大黑天形象为身青黑色,头发上竖,表情愤怒,三头六臂,正面三目,虬髯跣足,粗犷彪悍,手持锤、镜、戟、铃、剑,部分特征和记载相符,推定为大黑天。

东8,风天。风天本为印度之风神,与日天、火天并称“吠陀三神”。蛟城庙长寿殿东8人物身着甲胄、套穿罩袍、头戴发冠,双手横持月牙戟,为武将装束。经与国内其他知名寺庙二十四诸天造型对比,手持月牙戟者唯有大同善化寺风天造像,故将其推定为风天。

东9,韦驮天。韦驮又名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韦天将军,本为古印度战神,传入中国后,自唐代始一般寺院皆供养此像,成为寺院的主要守护神。据唐代道宣记载:“天神姓韦讳琨,南方天王八将之一臣也 。”韦驮像一般有两种姿势:一种为一手执杵拄地,另一手放于腰部;另一种为双手合十上举,似僧人礼节,横杵于手臂内侧,蛟城庙长寿殿韦驮即为此种造型。

东10,罗刹天。罗刹天源自古印度神话,在天龙八部诸位护法神中,其属于鬼部之神。蛟城庙长寿殿罗刹天头戴发冠,身着盔甲,面黑虬髯,吊眉环眼,右手收剑于手臂背部,左手掐诀于胸前。经与大同善化寺诸天比对,武将形象且手持宝剑者,除形象鲜明的增长天王外,只有罗刹天,依此推定此像为罗刹天。

东11,广目天。据《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记载,西方广目天王眼球外凸,身穿战甲,为武将装扮,左手中托宝塔,右手中执一条龙。当地民间流传与记载有异,有说广目天王手中捉蛇或花狐貂。此像虽右手持剑,但左手捉蛇,应为广目天无疑。

东12,持国天王。记载中的持国天王有三种形象,《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载其身体为青色,紫色头发,表情狰狞愤怒,身着红色盔甲,手持大刀;《陀羅尼集经》载其穿着天衣,左手下垂,手中持刀,右手掌中托宝珠。唐代以后出现手持琵琶的造型,蛟城庙长寿殿东方持国天王即为此造型。

西1,摩利攴天。摩利攴天为跨越佛道两教文化的神祇,在佛教中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为一天女形象,手执莲花,头顶宝塔,坐在金色的猪身上。此菩萨在道教里称为斗姆元君,为道教的先天大神。据《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记载,斗姆元君就是摩利攴天,出世在天地开辟之前,住在西洲天竺国。据《北斗本生经》记载,斗姆于龙汉祖劫在玄明真净天修行玄灵妙道,殷勤侍奉元始天尊,生九子,乃为北斗九皇大帝。《道藏》收录的《先天斗姆奏告玄科》中,其全称中有“摩利攴天大圣”字样。道教中斗姆元君形象为八臂或六臂,中两手结印,其余手持各式法器,其中一手托日,一手托月,和蛟城庙长寿殿西1形象较吻合,可定为摩利攴天。

西2,鬼子母。鬼子母又名诃利帝母、爱子母,原本是以别人子女为食的恶神,后来受到佛陀点化,转变为守护小孩的神灵,当地民间亦认为其可保护幼儿,守护妇女顺利分娩,其多以环绕或怀抱孩童的形象出现。蛟城庙长寿殿鬼子母身穿白衣,颈戴璎珞,庄严慈祥,怀抱红衣孩童,特点较为鲜明。

西3,待考。西3作女性神祇造型,头饰繁复,胸前佩璎珞,双手手腕佩珠饰,身披蓝纱,赤足裸臂,双手持一类似于如意状物,镶嵌红白宝珠,无法准确辨识。

西4,月天。月天又名宝吉祥天、大白光神,据《妙法莲华经玄赞》记载:“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明代以后月天多以女性后妃、贵妇形象出现。蛟城庙长寿殿西4造型为女性形象,双手持笏板、肩披白色云肩的特点突出,与四川蓬溪县慧严寺月天所披银色云肩相似。在明代,女性把云肩作为贵重礼服上的装饰物,四川慧严寺壁画中月天所着云肩质朴无华,其余诸天均无此造型,据此可推断此像为月天。

西5,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原为道教崇奉的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贵贱和官职,民间供奉庙观者众多,每年农历三月廿八为其祭祀日。唐、宋、元三朝均对其有褒封,他在唐朝时受封“天齐王”,宋朝时受封“仁圣天齐王”“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元朝时受封“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其一般为帝王像,颌下飘垂三绺胡须,手捧玉笏,足蹬云头鞋,与蛟城庙长寿殿西5形象较吻合。

西6,日天。日天又名宝意天子、宝光天子,据《妙法莲华经玄赞》记载:“观音名宝意,作日天子”,说其为观音菩萨所化法相。日天在民间庙宇中往往以帝王形象出现。蛟城庙长寿殿西6头戴冕旒,双手持笏板,五缕须,与月天姿势相近,符合日天、月天通常以对应组合方式出现的规律,可定为日天。

西7,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又名摩醯首罗天、伊舍那天。蛟城庙长寿殿西7三面六臂,身上肌肉贲张、头发赤红上竖,跣足红须,表情愤怒,腰系裙裳,手中分别持铃、矩尺、弓、箭等物,与大同善化寺大自在天造像较为相似,可定为大自在天。

西8,散脂大将。散脂大将,梵名散脂修摩、散脂迦,又称“密神”。据《散脂大将传》记载,在二十八部鬼神中,最为威武雄伟的就是散脂大将。其是鬼子母的二儿子,智慧灵聪,统率无量药叉;也有说其为鬼子母丈夫。其形象为披甲胄武将,手持三叉戟。蛟城庙长寿殿西8为披甲执戟的武将形象,与记载较为相符,可定为散脂大将。

西9,雷神。雷神是在中国民间有广泛影响的道教神祇,《山海经·海内东经》里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头人身,鼓其腹则雷。”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的形象为龙,后为龙头人身,再发展为纯粹的人形,民间广为流传雷神拥有三只眼睛。在今天的庙观中,雷神造型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竖发蓬头、愤怒狰狞、披铠挂甲、手持大斧;另一种为髭须披甲、左手结印,右手持锤,脚下踏鼓。蛟城庙长寿殿西9造型为赤须红发,面有三目,表情狰狞,披甲跣足,手持大斧,与记载的雷神造型相符,可定为雷神。

西10,密迹金刚。密迹金刚又称金刚密迹力士,因为知道如来所有的秘密,又因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知,方得此名称。据《大日经疏》记载,秘密主,即夜叉王也,执金刚杵,常侍卫,其主要特征即为手持金刚杵。蛟城庙长寿殿西10造型为披甲武将,手持鞭、杵类兵器,可暂定为密迹金刚。

西11,增长天;西12,多闻天。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据载其形象有三种:一是《陀罗尼集经》载其衣服、甲胄与持国天大致相同,右手中执矟;二是《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载其全身为红紫色,头发为绀琉璃色,表情狰狞愤怒,身穿盔甲,一手持金刚杵,一手叉腰;三是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其造型特征为手持宝剑。蛟城庙长寿殿西11双手持宝塔,民间普遍认知托塔者应为北方多闻天王,但西12却手持多闻天王更具特征的宝伞,应为多闻天王无疑,以此推断西11应为增长天王。

四、蛟城庙长寿殿二十四诸天的绘制年代

蛟城庙长寿殿牌匾落款时间为“乾隆岁次丁酉(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据笔者判断应当为蛟城庙长寿殿建成36年后所挂。长寿殿两根竖梁上分别题记“峕乾隆四年无射本里增广生员郭文周一木”“峕乾隆肆年本里增广生员郭文周又一木”,可看出灵台增广生员郭文周捐赠竖梁时间为乾隆四年(1739),此时长寿殿应为筹备修建或修建未封顶阶段,不具备绘制壁画的基本条件,而横梁上题记“大清乾隆岁次辛酉宝…… 画匠张满 吉日立”,据此可看出长寿殿封顶应为“乾隆岁次辛酉”(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且已有画匠张满的姓名,应为已完成壁画绘制。据此可推断蛟城庙长寿殿壁画绘制时间应为乾隆四年至乾隆六年,即公元1739年至公元1741年间。

参考文献:

[1]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1660.

[2]袁志伟.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考辨[J].世界宗教研究,2011(04):31-47.

[3]姜守诚.十王信仰:唐宋地狱说之成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09):81-87.

[4]黄文智.高平铁佛寺二十四诸天考辨[J].中国美术研究,2020(01):59-66.

[5]杨小晋,刘显成.四川蓬溪县慧严寺大雄殿明代壁画初探[J].四川文物,2016(03):78-91.

作者简介:

曹敏(1984—),男,汉族,山东临清人。大学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设计及壁画文物研究、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