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地区汾河流域明清戏台文化研究

2023-08-14 03:35高飞娟
东方收藏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研究

摘要:戏台是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依托戏曲表演而生的文化建筑。从古至今,古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更是研究戏曲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对晋南地区汾河流域一带明清时期戏台建筑形制、建造结构和装饰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归纳出这一区域明清时期戏台的文化特点。

关键词:晋南地区;汾河流域;明清戏台;文化研究

戏台,引用《中国古戏台建筑史》[1]中罗德胤先生给出的概念:“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建筑。”他的这一定义,对中国戏台建筑的发展、作用及空间准确明了地进行了诠释。顾名思义,戏台即供演戏使用的台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建造特征,其分布特点极其广泛,从南到北,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区平原,有人类聚集的地方就会建造戏台,以满足人们精神信仰的需求。中国传统戏曲种类繁多,戏曲的多元文化可称为“戏台文化”,可以说戏台就是中国人的剧场。古戏台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它们静静地展示着传统的剧场形态,含蓄地呈现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种类戏曲的艺术特征,也联系着古往今来、东南西北的戏种戏俗,为研究古典戏剧的表演形式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古戏台见证了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也目睹着古人最鲜活的民俗生态,对戏曲发展起着重要的传播和传承作用。

一、晋南地区汾河流域古戏台概况

晋南地区泛指山西省南部,主要指运城、临汾两市,该地区是运城、临汾盆地形成的自然地理区域,有着较为完整、连续的行政区划,是西进关中、南下中原的战略要地。这一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挥了区域节点的作用,形成了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与文明互鉴的活跃局面,并保留了数量庞大、内涵丰富的古建筑实物遗存,戏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因地域、气候、文化、物产、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各地的戏台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本文主要以晋南地区汾河流域的新绛、稷山、河津、万荣四县古戏台为例,分析明清时期汾水流域戏台的建筑特点。

晋南地区汾河流域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戏台均为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这一时期戏台的共同特征,也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背景下的宝贵遗产。本文选取该区域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古戏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在结构、形制、装饰等方面关联性的分析,总结出这一区域古戏台的建筑特征和建造特点,认为其具有鲜明的关联性和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表1)。

二、晋南汾河流域明清戏台建筑特征分析

(一)建筑形制及格局

戏台,又称乐楼、戏楼。戏曲最初的演出场地十分简便,画地为场,艺人演出,众人观看,即撂地为场。后来观众增多,场地拥挤,观看困难,渐渐出现了宛丘和露台。再后来,在露台上加了顶盖以遮阳避雨,乐楼舞庭便应运而生了[2]。

晋南汾河流域明清时期戏台的外观特征大体相似,多为倒座式,由庙宇戏台演变而来。庙宇戏台的正面对着神殿,意为给神唱戏,朝向为坐南面北。为方便人们看戏,其形制多为建在高出地面1米左右的砖石台基之上的木结构建筑,格局形式丰富多彩,由早期的四面围观到三面围观再到一面观,开间则由金元时期的一间到元末明初出现的三间以及清代的五开间。形制有前台与后台为两座建筑连为一体的“双幢竖联式”,还有两侧建有耳房的“三幢并联式”“台口前突式”(双幢并联式变体,将前台变窄凸出来,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起到互动的作用)及山门戏台,更有上下“双层上下联式”层次感鲜明的建造形制等(表2)。

(二)梁架结构及墙体屋面特征

明清时期,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提升,看戏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戏台建筑的营造手法、梁架结构因此有了共性的特征。因戏曲内容在后期发展为两军对打的场景,其所相应的戏台也不得不逐步扩大,前后台有了明确的划分,一些戏台的后台甚至比前台规模还要大[3]。此时晋南地区汾河流域一带古戏台梁架结构的共同点是普遍使用移柱造、减柱造手法,前檐将明间两柱分别向次间方向位移,减少内柱的使用,以便增加台口和后台的使用面积,为唱大戏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空间。在进深方面,为三架、五架或七架梁对前后单步梁撤上露明式构架。屋面多为“单檐悬山顶”(明代)、“单檐硬山顶”(清代)及“组合式屋面”,屋顶为灰陶筒板布瓦覆顶。

新绛的绛州大堂——乐楼较为特别,主楼明间北出抱厦一間,一层为前出廊、单檐悬山顶,二层为歇山顶。在建筑结构上,主楼、围廊与抱厦有机结合,这在晋南现存古戏台中较为罕见。其设计构思巧妙,有独特之处,是“组合式屋面”的典型实例(表3)。

在墙体方面则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前檐山墙呈八字形,似喇叭状,能更好地将声音向外传递,起到扩音效果。这一做法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三)装饰特点及工艺技巧

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黄金阶段,剧种、曲种、演出形式可谓鼎盛,各地的戏台建筑也跟随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内部装饰装修及工艺技法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从最初稍有装饰、近乎简陋到繁杂装饰、极尽奢华。后期的戏台,从讲究实用的柱础到雕刻精美的隔断,从名人志士题写的匾额到平仄协调的楹联,从装饰性极强的雀替到交错复杂的藻井,把民间艺人的创造思维和艺术积淀都镌刻在古戏台的一砖一石之上。但在这看似变化巨骤的面目之下,不变的始终是一个审美趣味复杂、艺术气质对立、充满矛盾的神庙戏台:神秘与直白、典雅与庸俗、质朴与豪奢等[4]。

晋南地区汾河流域明清时期戏台在装饰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明代相对古朴简洁,到了清代丰富多彩的雕刻手法出现,木、砖、石雕工艺相结合,高浮雕、镂空雕、层雕、浅浮雕、线刻等雕刻手法涌现,雕饰物有花卉鸟兽、人物故事、词牌楹联等内容,立体感、层次感、动态感强,层层叠压、层层半隐,工艺精湛、技法高超。雕刻后的构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特别是镂雕、浮雕技术运用尤其精湛、美轮美奂。而雕刻技法的运用,以万荣荣河吕祖庙戏台具有代表性,其额枋、斗栱、雀替、梁架的雕刻均特别精美,浮雕和透雕工艺同步使用,石雕和砖雕参入其中,增加了这一建筑的灵动与活力。从审美角度看,凡是能够雕刻的部位都细致入微地进行雕琢,构图巧妙、寓意深刻、工艺精巧,在当地古建筑中属上乘之作(表4)。

三、结语

通过对晋南地区汾河流域有代表性的明清古戏台进行综合分析、梳理汇总,结合相关参考资料,其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建筑形制及格局上看,有双幢竖联式、三幢并联式、台口前突式、山门戏台及多层上下联式等形制,格局三间五间不等,观赏角度为仰视“一面观”,普遍为倒座式。形制和格局随着人们观戏的需求在不断演变。

2.从梁架结构和屋面墙体的建造特点来看,为了更好地服务戏曲演出需要的空间和提升观者赏戏的视听觉享受,减柱造和移柱造及前檐“八”字分墙普遍应用,屋面由悬山到硬山,还有特殊的组合式屋面。梁架结构的科学改进、屋面墙体的巧妙演变,是古代工匠巧妙应用力学与美学的产物。古戏台的营造形式在这一区域也体现出创新和传承,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从装饰特点及工艺技巧来看,明清时期晋南地区汾河流域的古戏台实现了由简朴到华丽的变身;到了清中晚期,精湛的木、石、砖雕工艺技法的运用,体现出晋南地区雕刻工艺和社会审美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研究古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及演变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

总而言之,古戏台的发展、演变、繁荣和兴盛,是我国戏曲文化发展的产物,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实物,它不仅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而且其本身就是研究古建代表性领域的活标本。我们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戏台,为继承发扬中国古建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景宏波.芮城乐楼戏台小考[J].文物世界,2011(05):37-39.

[3]薛林平,王季卿.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319-323.

[4]徐力凡.明清古戏台建构的装饰性与南北对比研究——以山西神庙戏台和徽州祠堂戏台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高飞娟(1979—),汉族,山西新绛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概述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文本、载体与景观
理论的终结与新生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群体的文化研究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立体供给系统
斯图亚特·霍尔和“种族”
试析布尔迪厄“反对文化研究”的文化批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