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健身服务类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2023-08-14 23:42钱宇轩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类产品客户用户

钱宇轩 顾 冰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4)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全民健身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预计2025 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 万亿元。在此背景下,私教产品等健身服务类产品成为健身类企业业务发展的重点,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健身市场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健身企业,将数字经济与传统健身产业有机结合,健身服务类产品的营销应突破原有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化其营销策略。

一、外部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对国民健身极其重视,国务院印发关于《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的通知,提出把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任务,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并就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作出相应决策部署。

国家体育总局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了“智慧体育”的概念,包括数字体育、数字运动、智慧体育场馆,强调数字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其中的全民健身数字化智能健身,以数字平台为核心且具有全面感知、泛在互联、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智能控制等功能的融合基础设施等概念成为重点。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国民健身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强,将互联网应用于健身领域,用数据赋能健身服务类产品,正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领域。

(二)经济环境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提升2.4%,对GDP 贡献明显,有效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健身服务类产品结合互联网,利用数字经济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社会环境

随着国家对体育健身的重视,大众对于健身的认识也在升级,近年来,健身企业品牌、运动品牌的快速发展,健身设施升级、健身房及专业健身教练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重视健身,认为健身是一种健康投资,健身人群对于专业化健身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同时,网络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使大众运动与互联网联系越来越紧密,也有越来越多的健身人群习惯使用健身APP。在运动健身人群中,社交也成了很多人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属性。运动正在成为一种更加积极正能量的社交方式,约好友一起锻炼,在兴趣社区分享运动心得和乐趣,成为年轻运动达人们的主流社交生活。

从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状况来看,大众越来越重视健身,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健身模式是大势所趋,而在此过程中强调通过互联网进行价值传递,通过健身社交推广健身服务类产品等营销策略,能取得更好的战绩。

(四)技术环境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渗入健身行业,为健身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技术与健身服务类产品相结合,主要体现在通过线上平台打造健身网上社群,为消费者提供在线健身业务,智能健身设备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制定营销策略等。近年来,很多健身类企业将私教等健身服务类产品通过互联网改造健身业务,增加用户黏性。部分健身房开始把战线转向线上直播,以此维系用户关系;通过短视频平台输出优质内容,推出健身专题短视频;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内容输出,推出线上直播课、线上训练营等。

数字技术的成熟,对健身服务类产品的营销是一个利好,促进了传统健身行业向数字经济的转型。

二、基于互联网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制定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定价策略

1.产品策略

私教产品等健身服务类产品应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获取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以此为基础调整产品策略。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开发差异化的产品。

根据用户需求不同,健身服务类产品大致有减脂塑形、增肌、拉伸康复等大类。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健身企业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将用户市场进一步细分,如针对女性用户对自己某些部位需要局部塑形,可开发局部塑形产品;针对初入健身房仅想了解器械的使用用户,可推出器械使用指导课程;针对想提升自己力量的用户,可推出力量提升课程等,从而在更为精准定位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产品策略。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开发差异化产品的同时,企业也应兼顾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包括规范入职流程、构建基于差异化产品的培训和考核体系、通过线上平台上传训练计划、用户课后线上评价机制等,规范日常质量监控。

2.价格策略

在产品定价过程中,根据目标群体的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基于互联网的健身服务类企业,可根据线上平台获得的数据将客户分为中低端客户和中高端客户。针对消费能力有限或者初入健身领域的中低端客户,在定价时应更关注价格的敏感性,可推出低价的体验课程价格,或者包月型的定价机制;而针对消费能力较强且对健身服务类产品黏性较强的中高端客户,可推出相对较高的精品课程和服务。中高端市场虽然在健身服务类产品目标市场中占比较少,但是往往具有较大的黏性,无论在平时续课还是在每次大促活动中,不需要过多推销即能实现销售,且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因此,对于中高端市场的精品定价策略,是定价策略优化中重要的部分,健身服务类企业更应基于互联网数据获取并分析其需求,制定符合这部分消费者的课程单价。

(二)建立动态沟通和促销机制

在互联网环境下,健身服务类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沟通和促销的动态性。具体来说,就是与客户的互动更高效,对策略的调整更及时,根据客户及时反馈调整其营销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1.动态沟通

第一,优化客户端APP 动态沟通。健身服务类企业可将其产品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如约课、进门、售后、社群、集市,都可以在APP 上来实现。可以充分利用APP 的动态沟通功能,通过技术优化推荐功能和社交功能。营销人员可在APP 的每个社交模块驻点,增强与客户的互动性,做到动态关注客户的健身热点,增加客户黏性。

根据用户的评价,对有特点的教练和产品设置特色的标签,更方便让用户获取产品的特点信息。首先,按获得的总评价数对产品排序,筛选出评价多的产品,对其评价关键词汇总,标签化;其次,在产品首页信息中加入相应的评价说明,且标签可点击,点击后进入筛选功能;最后,在产品筛选功能中,加入评价关键词的筛选,例如专业、细心、耐心、服务热情等。对于有专业特长或者具有特色的产品,赋以特长标签,如拉伸、康复、举重、团操等。客户的评价通过标签来体现,能很好地起到评价导购的作用,让客户一目了然地寻找到自己心仪的产品,也让客户的反馈能动态地体现在APP 上。

2.动态促销策略

促销是企业营销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促销过程中,通常对老客户和新客户会有不同的策略。基于互联网的健身服务类产品,可利用线上平台历史销售数据,对用户进行划分,并制定动态的促销策略。

第一,基于老客户的动态促销策略。老客户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促销的主要对象。可通过打折、满减、抽奖等促销方式开展,同时在线下门店和自有APP 上,通过图片广告进行展示。

活动的时间节点和活动的形式可趋于多样化,可根据历次促销期间的用户数据动态调整促销策略,如可在线下活动中设置即时优惠,线上活动中设置常规优惠,给不同的用户不同的选择。在时间节点上,在年度大型促销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历史购买数据,适当调整促销节点,在购买数据较为集中的时间点增设小型促销节点,主要吸引错过大型促销活动又有买课需求的会员。老客户出入门店和使用自有APP的频次较高。因此,促销广告通过这两个渠道投放,尤其是要充分利用APP,在客户进入首页和常用首页醒目位置插入促销信息,不需要额外成本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基于新客户的动态促销策略。新客户对于产品通常需要有一定体验和了解,或者进行多方比较,才会产生购买意愿。因此,在促销过程中,除打折、满减、抽奖等活动,针对新客户,还应重视体验课的后期跟进,教练可通过APP 与新客户有效沟通及跟进。在促销的时间节点上,除大型小型活动外,还应制定体验课后的购课优惠窗口期,在窗口期内购课满一定数额,新客户能获得额外的优惠;客户端APP 可针对老客户转介绍新客户开发分享等功能,新客户购课,新老均能获得优惠的策略,从而提高购课的转化率。

在促销广告方面,针对新客户和潜在客户,企业更应动态了解客户需求,用更直观的方式进行促销提高互动性,APP上通过海报图文等形式,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体验课后跟进,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告知客户促销信息,从而增强和客户的动态互动,获得更好的促销效果,提高转化率。

其次,将3D建筑信息模型上传至BIM系统中,可以准确观察项目中复杂管线节点的具体构造,生成详细的二维平面图,从而指导后续的施工。

(三)建立多样化价值传递方式

渠道是实现将产品到消费者价值传递的手段,健身服务类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定位,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特点,优化价值传递形式。

基于互联网的健身服务类企业除自有APP 中的智能推荐系统外,还可充分利用各种线上渠道,如视频软件、各大商户评价类APP 和社交软件等进行产品推广,由专门的团队维护线上平台的推广,定期更新内容和维护评价,能够有效地将产品价值传递给目标客户。

在线上推广渠道选择过程中,应关注目标人群的浏览特点和偏好。如已经确定健身的群,在获取健身服务产品信息时,习惯使用生活点评类软件来搜索适合他们的产品;很多女性健身人,也喜欢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使用笔记类平台获取相关知识;而一部分潜在客户,是在闲暇时刻通过热度较高的小视频平台和APP,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因此,针对已确定健身的用户,可在生活点评类软件及时更新门店信息,特别是评论区信息的维护,也可通过健身社群鼓励会员在点评中加上图文,点评应注重实效性,尤其是突出企业的特色;针对通过笔记类平台获取信息的女性用户,企业可安排专人定期推出健身笔记,也可邀请健身红人、忠实会员在笔记类平台上定期推出健身笔记等;针对闲暇时刷小视频的潜在用户,除企业自有视频号以外,可在企业平台内部选拔形象气质符合健身人群的人才,推出具有自身特点的视频或者健身在线课程,吸引其潜在用户。

另外,也可借鉴其他行业的跨界推广,与目标消费群体偏好相一致的其他类型网站或者APP 联合,在对应的网站上做一些推广方案,或者联合推广,推出网上推广活动,吸引目标群体的关注。

在线上推广的同时,应注重推广效果的评估,以月或季度为周期,通过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式,跟踪主要用户流量的来源,同时要关注和借鉴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推广方式,进而调整下一个周期的推广方案。

(四)应用大数据制定营销策略

基于互联网的健身服务类企业,应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数据搭建数据库,建立健身服务产品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优化营销策略。

首先,可充分利用本企业APP 和已有信息系统,获取到完整的用户数据和产品数据。其次,应着力从各种渠道获取与营销有关的数据,如从各电商平台获取的后台数据,从各推广平台、社交平台获取的数据,同行的数据,通过工具等采集到的数据等,整合采集各种平台的数据,汇入企业的大数据库。最后,具体的数据除了用户的购买数据外,还可以包括用户的特征、用户消费习惯、城市健身服务产品消费水平、促销数据、定价数据、场馆数据等。

通过大数据的整合,分析消费者需求,并进行用户画像。企业可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消费者不同的性别、健身目标、所属城市等特点进行用户画像,进而分析特有类型消费者的需求。从性别上来分,对于女性来说,她们更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和体态形象,对健身的需求有时比男性更高,但对健身的类别又与男性不同,其减脂塑形的需求较男性要高;而对男性来说,增肌的需求相对来说会更高。从健身目标来看,有些客户健身需要达到身形上的改善,有些客户需要进行康复拉伸,而有些客户健身则是为了获得身心的愉悦。企业针对不同画像的用户,引入诸如综合体能等专项场馆和差异化产品,并通过优化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在客户端推送给特定画像用户,针对性地满足用户对不同健身方式的追求。

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来精准化场馆课程和产品,针对人流和目标群体,智能化布局其线下渠道,精准定位目标人群聚集地,把产品融入健身者日常消费的各个场景中。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库实现精准定价、营销人员管理、营销投放绩效评估等,从而为各项营销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健身服务类产品运营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政策层面非常重视国民健身这一领域,对于应用数字化改造传统体育产业大力支持。此外,国家正处于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将大众健身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是健身服务类产品的发展契机。大众对于健身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结合互联网的健身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热衷;而从技术上来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健身服务类产品的运营和营销,也成为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健身服务类产品的各项营销策略应综合考虑企业运营成本,通过数据分析,在现有营销策略的基础上重视消费者需求,通过动态沟通、产品的价值传递、大数据的应用,来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营销策略优化。

猜你喜欢
类产品客户用户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消费者报告!玩具童车类产品3C认证新规发布,7月1日起实施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2014年7月重点家电类产品进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