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当前水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2023-08-14 11:14赵全张霄
区域治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水处理水体

赵全,张霄

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引言:在工业发展建设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了民众的关注。在所有环境污染问题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如果这两项工作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不仅会影响到后续工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民众的身体健康。虽然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渐趋成熟,但其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运用,却未能达到既定目标。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并未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仍然给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环境保护部门希望能够通过科学监测机制的运用,全面提升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效果,这能够让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水及大气污染的具体现状分析

(一)水污染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导致水污染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生活污染之外,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是让水污染问题迟迟无法得到解决的重要因素。在具体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果企业在排放污水之前并未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污水排放到河流出现明显的水质问题,大部分工业废水中都含有超标的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到河流,就会使得河流水域发生富营养化问题导致河流附近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而在农业生产阶段,如果农业种植人员使用了过量的化肥原料和农药,那么化肥或农药中的成分就会缓缓从土壤渗入到地下水中,给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影响。生活污水当中也还有一定的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生活废水一旦排放到自然水环境当中去,那么也会影响到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因此水污染问题值得引起重视,解决水污染问题是保障人民群众用水安全的重要方式和策略[1]。

(二)大气污染的分析

除了水污染问题之外,大气污染问题也值得引起关注。就目前而言,造成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超出额定标准,导致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另一种是诸如煤炭等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烟尘,影响到周边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民众的私家车占有率也呈现出了不断增多的倾向,如果不采用强制措施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那么由于汽车尾气过量排放而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影响到全球气候,这会直接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具体作用分析

(一)能够提升污水处理水平

虽然我国各个地区都已经成立了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优化各项技术和操作水平,那么污水处理厂就能够更轻松达到污水处理的既定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环境监测技术,能够让污水处理厂按照既定方向指引完成污水处理设备的采买工作,且污水处理岗位人员也会在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渗透过程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操作能力和水平,这能够让污水处理的各项工序流程变得更为科学合理,后续的污水处理效果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2]。

(二)能够降低水污染的概率

虽然在污水排放过程中已经添加一系列污水处理技术,但如果污水处理过程缺乏必要的监测,最终污水处理效果是否达标是难以得到保障的。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进行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能够让污染隐患得到更进一步的控制,在具体的环境监测技术使用过程中,后台工作人员不仅能够对水源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够在水环境质量不达标现象出现时,及时发出警报进行关键信息的回馈,帮助环境污染治理人员完成环境考察分析的工作,这能够让水污染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让使环境变得更为稳定健康。

(三)能优化大气污染的防治

如果能够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使用环境监测技术,那么工作人员就能够通过后台收集到各类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关键数据信息相比较其他路径和流程所获得的监测数据信息而言,环境监测技术所检测出的数据会更加真实可靠,这能够让后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还能够让工作人员对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跟踪,工作人员可通过阶段性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来判断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程度,让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更进一步的解决。同样的环境监测所获得的数据,也是后期进行污染事故处理和纠纷处理的最重要依据。环境监管部门可通过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获得更多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关的数据档案,对导致相关重大污染事故出现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必要的责任追究,让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合理控制[3]。

三、环境监测技术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生物监测技术的优化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是环境监测过程中运用最为广泛,使用前景最为优良的一项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不仅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当中的重要组成,生物芯片技术甚至流式细胞测定技术,也是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其中经常被用在水质监测方面的生物监测技术是芯片技术,在芯片技术使用过程中,后台监测人员可通过微生物的变化了解当前水体中的细菌含量,因此该项技术具有范围广泛的监测特征,也有较为强大的鉴定能力。而生物传感技术,则通常是在监测水体元素的过程中进行使用的。如果水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污染物或赤潮现象,那么进行生物传感技术的运用,可从侧面起到保护水质的效果。

当然,生物传感技术除了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进行使用之外,在大气监测过程中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运用生物传感技术来实时监测大气污染情况,是能够从侧面优化空气质量,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而流式细胞测定技术,也能够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监测过程中进行使用,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可全方位地测定浮游生物对海洋群落的贡献。在具体监测过程中,有助于后台监测人员充分了解水体中具体化学元素含量和生物细胞含量,这能够让实体监测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提升[4]。

如果在水体污染检测过程中,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那么后台数据监测人员可通过检测单细胞 DNA 的生长情况来了解水体污染的具体现状,这能够为环保政策的优化和落实提供一些数据方面的经验信息。而实际上在生物监测技术使用过程中,后台监测人员还可以植物对大气污染指示作用为切入点,进行一些能够反映生态系统受大气污染影响程度的生物监测技术的运用,这也能够让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二)3S 技术的合理优化应用

3S 技术是大气污染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环境监测技术。这里所谓的3S 既包括了GPS 这种可快速进行目标定位的空间识别技术,又包括了GIS 这种可通过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多时空来源数据分析应用的技术,还包括了RS 这种可快速提供地表环境物理几何信息以及各类变化情况的数据传输技术。在3S技术连用过程中,GPS 和RS 技术能够为GS 技术的发挥提供更高质量的空间数据来源,而GIS 技术可通过高效处理数据信息来指导RS 和GPS 完成全方位立体的数据采集工作。

由于大气污染过程中导致污染问题出现的源头和种类有所不同,不同区域内的污染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化特征,因此单纯使用遥感技术所能够获得的数据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如果遥感技术已经失真,那么想要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价模型会显得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需要结合遥感图像以及地面监测所获得的一系列关键数据信息,进行更清晰可感的解译标志信息运用。通过植物对大气环境的具体指标来判断当前大气环境的具体污染程度,以及后续可能产生的扩散影响。

具体说来植物叶片可通过反射红外线的方式来反映大气污染的具体程度,如果大气污染较为严重,那么植物叶片在彩色的红外照片上的色泽与正常叶片的色泽相比较而言会有明显不同,因此后台数据监测人员可通过GIS 平台,进行必要的数据空间分析和信息评价,借此来精准判断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5]。

当然,3S 技术也不仅仅能够在大气污染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具体的水体污染监测过程中,使用3S 技术能够合理区分不同水体污染过程中悬浮物或污染成分的浓度,悬浮物和污染程度的浓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的密度颜色,甚至会影响到水的反射波谱能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只要获取遥感图像,就能够充分了解不同污染程度水资源的色调形态和纹理。譬如由于浮游植物过度繁殖而出现负污染问题的水体在遥感成像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浮游植物叶绿素影响,因此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近红外光陡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富营养化的水体不仅会具有植物的光谱特征,还会具有水体的光谱特征,因此这一波段的水体会出现红褐色或紫红色现象。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使用3S 技术,那么就可获得更为精准的污染水体光谱信息,这能够帮助监测人员获得有关污染源和污染面积甚至浓度方面的各项数据,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

(三)遥感技术的全面优化应用

秸秆技术是环境监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相比较其他类别的环境监测技术来说要看技术,具有获取信息效率极高,适应性较强且监测范围极广,等重要的优势特征,如果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进行遥感技术的使用,那么后台数据监测人员便可通过该项技术,获取包括叶绿素a 以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在内的各项关键数据信息。因此相比较其他监测技术来说,遥感技术是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它能够在水体浑浊度检测,泥沙污染检测,甚至水体热污染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而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展开过程中,遥感技术能够精准捕捉化学工厂在气体排放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类过液态粒子,也能够精准捕捉人类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燃烧或自然火灾事故过程的一系列构成要素。运用激光,雷达遥感技术,能够帮助后台数据监测人员全面分析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参数变化情况,帮助数据监测人员了解大气参数变化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地面基础雷达系统也能够发挥作用,技术人员可结合辐射计,太阳光度计等其他类别的遥感技术,进行臭氧或颗粒物质的有效测量和监控,这是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最有效手段[6]。

(四)计算机技术合理优化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渗透,环境监测人员开始在具体的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借此来改变原有的环境污染治理流程和理念,希望能够让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参与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人员会在具体的环境监测过程中,使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PLC 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使用过程中,后台监测人员可通过传输网络或基站等一系列上层的传输传感器和节点完成数据捕捉和监测工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数据库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还是处理器模块,都能够发挥作用。

而在PLC 技术使用过程中,数据监测人员需要通过这一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进行一些关键数据信息的测量与回传工作,通过运用PRC 技术来实时掌握目标监测区域内的水质信息,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远程环境监测的目标,让环境监测工作稳步推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过程中,使用环境监测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降低污染防治工作的人力资源耗损度,还能提升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环境监测技术的优化运用,能够让参与防治工作的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获得更为详尽的,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关联的数据信息。让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污水处理水体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