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现状与提升路径调研
——以杭州市上城区青年路社区为例

2023-08-14 08:55团杭州市上城区委
中国共青团 2023年13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组织共青团

文 | 团杭州市上城区委

基层是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基础。近年来,习近平同志亲自审定同意《关于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指导意见》,团中央相继部署了三轮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上城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在第二轮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取得了优异成绩。近日,党中央发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为了进一步巩固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成果,团上城区委以辖区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为试点,通过“线上问卷调研+线下实地走访”等方式,发起“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专项行动,自去年11 月起,已开展3 轮社区青年工作摸底调研,着力破解“组织方式单一、工作方式陈旧、大局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探索打造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建设样板。

青年路社区紧邻杭州西子湖畔、湖滨商圈,总面积0.17 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居民1582 户,14—35 周岁常住青年人口1271 名。社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青年摸底调研,累计回收问卷1218 份。其中,调研对象低于14 周岁或高于35 周岁的65份,不在社区范围内居住、工作或上学的111 份,符合团中央要求的有效问卷1042 份,基本实现社区14—35 周岁常住青年人口全覆盖。在深入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试点社区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通过网格发动、组织推动、骨干牵动等方式进行。一是聚焦网格化管理,保障调研基本面。社区5 个网格全部建立网格团支部,网格员担任网格团支部书记,组织发动业委会成员、单元楼楼长以及志愿者等通过走访入户、张贴海报等方式,保障社区常住青年调研全覆盖。二是突出组织化撬动,激活调研加分项。发挥社区下辖团组织、青年社团以及社区少工委、青年社会组织等组织枢纽作用,通过网上青年社群、面对面发动等方式发动团员青年填写问卷,持续扩大调研覆盖面。三是实现精准化直达,提升调研全面性。由团区委班子带头,60 余名直属团干包干下沉,特别是发改、商务、人社等领域对口调研,用好湖滨“晴雨合伙人”队伍力量,重点联系志愿服务、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领域负责人,精准化发动对应领域、圈层、特征的团员青年填写问卷,不断提升调研全面性。

(二)调研对象。我们将此次调研对象主要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社区范围内居住、工作或上学的14—35 周岁青年群体,通过人口数据库及留底排摸1042 人。第二类是以社区为圆心辐射周边商圈、楼宇、重点企事业单位的青年,下沉走访青年1088 人。我们将前者作为社区服务的主体对象,将后者作为社区共青团可辐射范围内的服务对象。

(三)基本情况

1.青年基础情况

在底数信息方面,25—30 周岁青年占比高达46.1%,有58.9%的受访青年在本社区居住。在政治面貌方面,青年团员276 人,青年党员149 人。在职业分布方面:在校学生、私营企业/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企业青年成为社区青年主力人群,占比达40%以上,新媒体从业者、网络配送员、自由职业等新业态青年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人群力量。在受教育程度上,本科以下占比高达60%,也与周边主体业态及青年分布相适应。

2.共青团工作基础情况

图| “晴雨合伙人”

45%的受访青年听说过青年路社区团支部,仅有20%的受访青年对青年路社区团支部的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66%的青年对团组织身份角色模糊、86%的团员青年对实体型、功能型团支部的作用认知有限。

3.青年需求排摸

呈现差异化、个性化特征:53.5%的受访青年需要创业指导、技能培训、职场沙龙等促进职业发展的服务,24.6%的受访青年需要幼儿托管服务,24.3%的受访青年需要老人照料服务,27.8%的受访青年需要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类活动,10.7%的受访青年需要提供参与社区治理、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其中,33.3%的受访青年希望活动安排在工作日午休时,36.1%的受访青年希望安排在工作日下班后,51.7%的受访青年希望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

二、试点社区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线调研排摸,试点社区团组织在组织方式、项目实施和资源筹措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一)组织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有限。当前,传统组织设置形式与城市社区发展形态存在不适应现象。一是以团支部为主的传统组织形态覆盖面欠广。青年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网络化生存明显,青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主动选择组织分化程度加深。调研结果显示,在276 名团员青年中,只有129 名团员青年的团组织关系在青年路社区团支部,约占46.7%。可见团支部的组织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目前吸纳的团员青年数量还不够饱和,传统的团支部已经无法实现组织、工作全覆盖。二是以团支部为主的传统组织方式组织力不足。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青年没有听说过青年路社区团支部;同时,有部分受访青年表示青年路社区团支部“没有存在感”。一方面可见团支部的社会影响力和组织号召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团员身份意识不强、团干部获得感不足,组织与团员、青年的关系不够紧密;另一方面,因为青年思想行为和流动聚集特点,导致对团支部的组织归属感不足,表现出“组织找不到青年”趋向,团组织对青年群体“存在感”提升机理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青年需求与社区团的工作存在不相衔接的矛盾。当前,青年的社会利益诉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特点,传统惯例下的社区共青团工作稳定性受到冲击。一是社区团的工作内容无法满足青年多样化需求。调研结果显示,青年需要烘焙、摄影、瑜伽、爵士舞、户外运动、非遗文化等方面的个性化活动,反映出社区团的工作项目设计不够精准,需求把握不够匹配,已有的社区团的工作内容还不全面。二是青年参与社区团的工作内在动力不足。社区团的工作类型不够新颖、时间匹配程度不高、互动体验感相对较差,导致青年参与社区团的工作的意愿和动力有所降低,仅有22.6%的受访青年希望担任组织策划人员。这充分反映了青年面对团的活动缺乏意愿兴趣,参与甚至主导社区团的工作的内驱动力相对不足。

(三)社区团的工作项目内容形式时代感不足。一是工作手段较为单一,政治功能发挥有限。往往以集中学习、主题演讲等方式进行,仅有20.9%的团员青年参加过团员教育评议,13.2%的团员从未参加过社区团组织组织的团员大会、年度团籍注册、主题团日等活动,反映出社区团组织在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等基本组织制度时存在规范性、严谨性不足等问题,基本政治功能发挥日渐弱化。二是与青年需求契合度不够,社会功能较弱。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以及青年需求结构的变迁,社区团的工作项目难以有效融入青年生活,创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手段和路径不够丰富。调研结果显示,55.7%的青年提出需要学习成长类社团活动、42.1%的青年提出需要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42.5%的青年提出需要体育类社团活动。与之对应的是社区团的工作在这些方面仍然存在空缺,工作项目的社会功能还不够强。三是工作项目品牌力不足,共青团味不浓。结合调研结果呈现的青年普遍更关注职业发展、养老托幼、社会交往、文娱体育等个人发展需求和日常生活需要,说明社区团的工作品牌在重点关注青年群体发展、贴合青年特征方面仍有不足,存在品牌少、作用发挥不明显、青年味不浓等问题,存在以党建工作替代团建工作现象,没有形成共青团特色的工作品牌体系。

(四)社区共青团资源筹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社区共青团主动向党政、社会筹资源、从青年中找帮手的路径不够多、举措不够实,导致资源筹措效果不够明显。一是资源筹措路径不多。社区团的工作呈现“单打独斗”局面比较明显,依托党政资源、社会资源策划、落实团的工作项目办法不多。二是资源整合水平不高。社区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激活和有机融合的能力较为薄弱,将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的能力依旧欠缺。三是规范使用资源能力有限。社区对于资源规范使用、绩效评价、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社会化生存能力仍有所欠缺。

三、试点社区的改革路径

下一步,青年路社区将着力打造湖滨“晴雨合伙人”这一核心改革项目,从组织化、青年化、项目化、制度化、社会化5 个方面系统构建试点社区青年群体参与社区团的工作的有效路径,不断激发社区团组织活力,强化社区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组织化路径:支持青年主导的新型团的组织形态发展,提供组织化参与平台。针对“10.9%的受访青年在填答问卷前没有听说过青年路社区团支部,14.0%的受访青年对青年路社区团支部的工作感到不满意”方面调研结果,重点做好3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支持和引导湖滨“晴雨合伙人”中各领域青年达人基于地缘、趣缘、业缘机理逻辑等广泛发展建立共青团主导的学习社群、兴趣小组、服务队、议事会等团属青年社团或功能型团组织,精准把握、迅速回应社区青年工作、生活和社交场景中高频需求,满足青年社会参与、社会互动的需要。二是推动湖滨“晴雨合伙人”中社会组织负责人在社区培育孵化为民服务类、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类、文体兴趣类的社区青年社会组织。依托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广泛吸引社区青年社会组织入驻,为其提供培育孵化、活动场地、培训服务等。对于在社区范围内已成立的、青年活跃度高的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可予以直接吸收。三是加强对现有组织的规范指导和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政策保障等方式,推动团的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青年参与、培育社区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和倡导团的组织引领青年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打造活动品牌和工作项目,为社区青年参与社区团的工作和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持和保障,努力将青年对社区团组织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图| “青年共富”基金

(二)青年化路径:组建青年广泛凝聚的社区团的工作队伍,营造青年化参与氛围。针对“31.7%的受访青年希望担任社团或服务项目负责人,22.6%的受访青年希望担任组织策划人员,93.7%的受访青年表示愿意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服务社区居民群众”方面调研结果,我们将积极探索构建专兼联“三位一体”社区团的工作力量选配机制。按照大社区团委的建设方式,将社区团支部升格为团委,将由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兼任社区团委书记,按照组织架构配备兼职副书记和包联工作力量。一是专职工作力量方面。联动区委组织部开展全区街道团干部综合比选,将全区最优秀的90 后年轻干部选配到湖滨街道团工委副书记的岗位上来,兼任社区团委书记。原来社区团支部书记任社区团委专职副书记。二是兼职工作力量方面。深化县域基层组织改革成果,依托“1+2+max”基层团的工作力量配备机制,广泛吸纳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到社区兼职。实行“第二团支部”报到机制,注重使用团内兼职、政治激励等方式挖潜辖区内在职在学团员青年到社区兼职。三是包联工作力量方面。吸纳社区网格员、业委会成员、团代表和社会各领域青年能人加入湖滨“晴雨合伙人”队伍,在社会公益、创新创业、文化传承、基层治理四大方面形成功能群体,作为社区团委包联工作力量。

(三)项目化路径:打造紧贴青年需求的社区团的工作项目,形成项目化参与模式。针对“青年需要社区团组织提供的服务和青年的社团活动需求”方面调研结果,在以下3 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梳理“四张清单”。多渠道收集党政中心、社会和青年的“需求清单”、完善梳理团内支配使用、团外联合统筹的“资源清单”,设计形成符合社会需求、青年广泛参与的“项目清单”,明确团的干部、代表(委员)领办并负责到底的“责任清单”。二是突出政治功能。一方面,突出组织化落实好“三会两制一课”等,持续强化社区团组织政治引领。另一方面,找准社区团的工作与党政工作任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创新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青年投身经济稳进提质、城市亚运保障等中心工作。三是强化社会功能。聚焦青年创业就业、婚恋交友、文体活动、“双减”托育、志愿公益等急难愁盼需求,注重快递、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联系服务,依托青年服务阵地设计青年特色鲜明的工作项目,做实青年民生“关键小事”。

(四)制度化路径:构建“平战结合”的工作机制,提供制度化参与保障。针对“33.3%的受访青年希望安排在工作日午休时,36.1%的受访青年希望安排在工作日下班后,51.7%的受访青年希望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方面调研结果,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在“平时”,充分发挥由团代表、青年居民代表、青年业委会代表等组成的湖滨“议事合伙人”作用。健全完善常态化可持续的“民情报送—处理反馈—效果评估”工作机制,依托团代表联络站、枢纽型“青年之家”等线下阵地开展居民议事活动,定时定期开展“网格走青、青心融聚”大走访行动,做好社情民意上传、政策指令下达。二是在“战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网格+楼栋+辖区单位”“党员+团员+‘晴雨合伙人’”的“五横三纵”组织动员体系作用,依托互动型网络社群、数字化应用场景等载体,不断延伸基层治理参与触角。进一步建立健全“战时”动员范围、任务分工和应急响应机制,推动实现平战快速转换,确保作用有效发挥。

(五)社会化路径:提升资源筹措的工作能力,创新社会化参与方式。针对“有53.5%的受访青年需要创业指导、技能培训、职场沙龙等促进职业发展的服务,55.7%的青年提出需要学习成长类社团活动”等需要资源支撑的青年需求,我们将以打造湖滨“晴雨合伙人”项目为契机,吸纳、整合社区范围内人、事、物全要素资源,构建队伍、资源、项目全方位共建共享共治工作格局。一是利用党政资源赋能。将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嵌入社区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中心工作当中,强化“幸福邻里坊”等阵地平台、工作品牌统筹赋能。二是深入挖掘团建资源。转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采用结对共建等方式撬动辖区青联企业、团属社会组织、行业团建联盟等人员、阵地、资金、项目资源,充分挖掘团内资源向试点社区引流。探索团费支撑工作项目运作路径,支撑操作性强、实施面广、受益人群多的社区共青团工作项目。三是广泛募集社会资源。探索以公益基金筹措社会资源的方式,发挥湖滨“晴雨合伙人”青年工作骨干、青年组织和标志性工作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项目自我造血,广泛联系带动更多项目、更多资源和更多青年。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组织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