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服务研究

2023-08-15 17:55贾晶晶
中国商论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数据化农产品物流流通

贾晶晶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产业振兴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农产品物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新兴流通方式不断涌现。本文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农产品物流增添智慧基因、“数”“智”赋能,但就当前发展状况看我国农产品物流整体效能仍然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从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特征及现状出发,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推动农产品物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互联网+ ”;农产品物流;流通;信息化;数据化

本文索引:贾晶晶.<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4):-019.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7(b)--0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互联网+”成为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农产品新兴流通方式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产品销售,还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与转型。然而,我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渠道各环节彼此独立,物流信息網络不健全,导致物流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短板更加突出,制约着乡村产业振兴。

1 农产品物流的特征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而农产品可以看成“物品”的一个种类,农产品物流则是以农产品为对象,为满足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

发展农产品物流能够促进农产品流通,节约物流成本,调整供需关系,促使农产品增值。基于物流对象的特殊性,农产品物流呈现不同的特征。

1.1 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对象品种多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多变、水域辽阔,农产品种类丰富。本文以农产品为物流对象,单重较高,我国农产品物流呈现数量大、品种多的特点,且总体规模逐年增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消息,2022年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实现稳定增长,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4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5.3万亿元,增长4.1%。

1.2 流动方向相对单一

农产品物流的流动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因此农产品地理位置、资源分配等因素制约着物流发展。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区域分布不均衡,田头市场发展缓慢,农产品商品化率低。

1.3 农产品物流呈周期性

农产品大多数生长具有季节性,交易具有短暂性、周期性,影响物流市场行情。农产品物流的周期性特征主要基于农产品固有的物理属性导致,因此短期内该特征并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1.4 农产品物流要求高

农产品特性不同,对物流要求也不尽相同,物流过程中相对其他物品损耗较高,且多数属于季节性生产,要求物流运输时效性较高。另外,流通加工、包装等环节会遇到产品的重量分割问题,满足顾客的要求难度增加。

农产品物流同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保证品质安全、减少农产品资源的浪费、提高附加值、提高整体供应链流通效率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目标及路径。这些目标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继而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不断加深应用。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稳步推进。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指出,“2020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为22.5%”“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有电商服务站点的行政村达40.1万个”“2020 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 7520.5亿元,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13.8%,比2019年增长3.8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2021年提高6.4个百分点。本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农产品电商突破交易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农产品网络零售迎来了蓬勃发展,农产品电商的迅速发展必然需要物流的支撑。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农产品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物流过程中的损耗,促使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体现。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企业也依从“互联网+”大环境创新了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但我国农产品物流整体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1 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要完善乡镇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并制定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各部门、各省市地区聚焦市场主体关切问题,积极强化助企服务意识,也相继出台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及相应支持政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2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随着快递进村工程的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我国物流服务网络加速覆盖,农产品物流技术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储存、运输保鲜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3亿元,同比增长15.6%,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8万公里。我国农村物流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快递服务站点不断向乡村延伸,物流服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2.3 农产品市场体系日趋多元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呈现以多级批发市场为主的多层级、多环节的典型特征,基本上形成了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一整套的组织环节。在多层级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中,农户生产商品后由产地农产品经纪商收购,运输至一级批发市场,再由二级批发商等分销至零售端农贸市场、超市、社区生鲜店等生鲜零售终端,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覆盖,规模化、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以零售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农批对接探索多元渠道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以B2C、C2C模式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等正在兴起,流通模式和业态已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值得关注的是,短视频及直播带货成为当下最火的电商风口,“村播”应运而生,通过直播带货、网红短视频推介等新模式,电商经营主体借助网络平台使特色农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但相比传统的多级批发市场流通,新型流通方式的规模较小,仍以批发市场为主导地位。

3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为使我国农产品物流更长远地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则需要全面了解“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面临的挑战。从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 农产品物流标准不统一

农产品从田头到销售者的流动过程中,制定物流标准能够提高物流流通效率,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农产品种类繁多,分类、分级等主观成分较高,误差过大。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中间环节多、链条长,涉及不同主体,流通过程中更多关注个人利益,因此物流标准执行不统一。另外,由于缺乏强制性法律法规增加了监管难度,未能形成协同共促的“全链条”监管体系,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流通加工等造成一定困难,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利益难以协调,最终降低物流效益。

3.2 地区发展不均衡,市场布局不合理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农产品物流市场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交通极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物流网络及体系相对健全,而农村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较缓慢,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农产品集散网点少,物流主要由农村流向城市,导致物流企业成本增加,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和供给规模。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不尽合理,规模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失衡,缺乏统一规划。

3.3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

我国农产品各级市场分布不均,加之农产品物流环节较为繁琐,各参与主体缺乏统一规划,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物流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网络。当前,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内容及质量不能满足需要,农产品物流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周期性强,且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大,很容易受到气候制约,农产品供应波动性大。而供应链供应主体农户对市场需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信息相对滞后,甚至失真,加之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链条信息传输不对称、不畅通,信息断层现象较为明显,沟通准确性受限,极大影响了物流信息协同效应的发挥,最终导致农产品供需不匹配,“牛鞭效应”突出。

3.4 农产品物流规模化、现代化程度较低

由于农产品周期性特点及物流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国农产品物流活动较为分散,难以规模化。农产品综合物流企业通常会持有仓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设备等重资产,形成规模化难度较大。虽然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逐步提高,但整体上建设水平仍有待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仓储设施、交通运输网络、制冷工艺和技术方法水平相对滞后,以常温物流形式为主,物流现代化、专业化较低,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较大。同时,我国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产地初加工的意识并不强烈,品牌意识较弱,品牌覆盖率较低,名优名牌数量较少,导致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市场间的差价,而不是加工增值。

4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和农产品加工提升,已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物流先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产品物流影响乡村振兴的速度和成色,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助于我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4.1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健全农产品物流标准

在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体系规划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农产品物流企业指明发展方向。政府要聚焦主导产业和农民需求,引领农产品物流参与主体不断完善行业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物流相关规则的监督执法力度,监督物流企业规范经营,夯实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助力企业把控农产品品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维护公平竞争高效的物流流通秩序。

推行农产品物流标准对提高物流效率、减少流通损耗、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总结制訂企业标准、地方标准,逐步形成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保证物流技术实施的标准化。一系列标准化系统能为现代化农产品流通提供条件,尤其是要制定冷链物流标准,严格控制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运行状况,确保从车间到运输、仓储、销售各个环节均能实现可标识、可追踪、可定位、可追溯,从全链条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4.2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优化布局

物流基础设施对发展现代物流、提高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互联网+ ”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予以支撑。加强仓储、交通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村网络覆盖面及重视网络维护工作。硬件设施和专业设备是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运营的基础,但资金投入较大,且农产品季节性周期特点,应加大资金支持,加快推动政企共建物流基础设施,发挥政府的公益性职能,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加,必须着眼于质的提高。农产品保鲜期短,便利快捷的运输、合理的流通网点分布对降低损耗、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至关重要。借助“互联网+ ”背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物流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农产品物流中心的选址、规模及配送路径,有效地将现有的物流园区与交通设施相结合,重点建设交通骨干网络,完善“最后一公里”,提倡运输方式多元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水、陆、空运输体系,实现车货匹配、路径优化、仓储信息化、智能化等,最大化地节省物流成本,实现物流村村通,搭建从干线到支线的农产品物流网络。

4.3 加大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随着互联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新一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产生的信息量呈现巨额增长。物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物流参与主体能够随时掌握大量的、实时的物流信息数据,并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物流成本随之下降,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另外,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高度取决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既可以方便农产品物流活动管理,又能对终端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使农产品流通向智慧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了解消费者偏好,更精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变化,有效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整体效率。物流企业要迅速转变运行模式,大力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大对农产品的管理力度,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物流的需求。

目前,农产品物流行业呈现少数大型企业技术投入和应用较全面、先进,大部分民营企业则出于投入门槛、短期效益的考虑,部分环节技术应用未覆盖,或仅覆盖个别关键环节,农产品产地又多位于农村,信息化水平更为落后,农户与其他物流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流通不及时、不通畅,且信息易失真,既增加了物流成本,又使供应链损耗增加。政府应作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利用行政手段引领物流参与主体提高信息化建设意识,应完善推进物流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鼓励各方参与信息化建设,依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渠道,实现整个物流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未来,随着行业政策的推动、市场的充分竞争、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充分运用等,农产品物流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将持续向数据化、智能化发展。

4.4 利用电商等新兴流通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近年来,互联网电商已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作为促进数字化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抓手,电商将推动农产品产业深层次变革。而直播电商作为线上新型消费方式,已成为提振乡村经济动能的新利器。农产品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形式呈现农产品种养环境、种养方式和流通过程等全产业链,带领观众溯源农产品,助力打造农产品名优特产品牌。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电商提升了消费者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对物流效率提出了更大考验,尤其是农产品保质期通常较短。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需要多方发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一是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扶持,为农村电商畅通发展打好物流基础。积极组织产销对接,促进农户、农村合作社与电商企业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比率。二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采用“互联网+农业基地+物流”等模式,线上获得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入城,利用大数据监控生产、加工、仓储、配送、销售各环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打造“上联产地、下联销地”的产销链条,不断壮大农村电商经济,构建货源集约、信息互通的智能化农村物流新格局。

4.5 推动数字化物流运作,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农产品流动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消费者主要分布区域、经常购买农产品种类、购买频率、末端物流的最佳配送路径和方式等信息,合理选择包装形式、布局仓储设施及规划物流中心等。同时,结合新的精准式智能化销售模式,精准营销潜在消费者,最大程度地降低销售成本、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真正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另外,通过数字化物流运作,把农产品供应链各方主体连接起来,更多地参与农产品物流活动,节约交易成本,使农产品实现了专业化和现代化的供应及销售,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塑造名优特产品牌,最终实现农产品增值。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应用能力,建立可实现数据交互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使农产品物流整个产业链的管理实现扁平化、协同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用数字化推动农业产业链优化,从种植到收获到销售全周期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产销精准对接,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和供应链条,建立更加顺畅的沟通渠道,形成更加紧密的购销关系和长效产销对接机制,推动上下游多方配合,提高整体联动性,降低供应成本,各参与主体享受到更多农产品供应链的价值分配。

5 结语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我国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产业迫切需要农产品物流作为保障,农产品物流的不断优化和革新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我国农产品物流提出挑战,但提供更多的是发展机遇,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智能化运作,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解决供需错配,农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参考文献

肖潇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海外文摘·学术,2018(15):28-29.

李江涛.乡村振兴下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J].当代县域经济,2022(9):60-63.

葉伟媛.共同富裕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J].物流科技,2023,46(5):53-54+61.

王刚,古俊杰.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江西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化农业, 2023(1): 53-55.

刘爽.论农产品物流对乡村振兴的正向促进作用[J].物流科技,2022,45(10):83-85+90.

魏霖静,岳建斌.特色农产品物流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与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0(8):71-73.

原瑞玲,翟雪玲.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农村工作通讯,2022(15):19-21.

刘志强.稳投资畅物流,交通大动脉更加强劲[N].人民日报,2023-02-24(6).

夏杰长,杨昊雯.平台经济: 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J].改革,2023(2):14-27.

猜你喜欢
数据化农产品物流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互联汽车数据化媒体服务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双向流通模式在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构建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