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龙庙村 山水里的文脉传承

2023-08-15 02:12编辑吴启军本刊资料
优雅 2023年8期
关键词:宜兴书院山水

编辑:吴启军 图:本刊资料

龙庙村位于江苏宜兴湖滏镇西南方向约5公里处,以其独特的中国传统江南民居建筑而闻名。宜兴古属常州府,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山水秀丽。宋代文豪苏东坡曾多次来到宜兴,留下诸多诗词佳句,其中“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成为宜兴山水的代言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当地政府决定在村中修建乡村剧院和书院,以推动乡村文化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当自然光线和观察距离发生变化时,剧院会呈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

聆听大自然剧院的交响曲

观演在传统意义上是一项具有“仕绅化色彩”的活动,它遵循特定的形式和礼仪,面向有限的人群,并需要专门的场所为其服务。龙庙村剧院希望创造一个属于乡村所有村民的文化场所,让多样化的社交能够在此处自然发生。基于龙庙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剧院设计没有采用“封闭盒子”式做法,而是将其打造成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自然剧场”,为人们开启一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视觉盛宴。

剧院的空间布局以庭院为核心,建筑如同枝叶般渐次向周围展开,仿佛一颗生生不息的树。空间细节处,通过开合、疏密、虚实的变化和对比,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感官情绪和空间体验。当人们从茶田小径踏入入口广场,再来到庭院,空间层次的不断转变,不同的景观视野接连展现,实现真正的步移景异。剧院的每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融合诗画的艺术手法,宛如一幅妙笔生花的山水画。这幅画卷中,自然的意境与乡村文化的内涵相互交织,将人与自然、文化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剧院的每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融合诗画的艺术手法,宛如一幅妙笔生花的山水画。

剧院内高达21米的落地玻璃幕墙可实现两种舞台模式的自由切换。

宜兴以竹海闻名,又以“陶都”享誉海内,因而竹、陶文化是剧院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剧院外立面以“陶”为主题,采用宜兴当地烧制的釉面陶板。天青色釉彩具有凝脂的光泽,随着自然光线和观察距离的变化,建筑会呈现出微妙、动人的色彩变化。剧院室内设计以“竹”为主题。观演厅墙面选用天然竹纤维制造的材料,可加工为板材、竹条等多种形态,具有优越的环保性和美观性。

剧院内部可容纳500余人,包含独立休息区、排练室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设施。观演厅的主舞台上,高达21米的落地玻璃幕墙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玻璃幕墙可实现两种舞台模式的自由切换,透明模式下,自然景色被引入舞台之中,仿佛让观众置身于山林之中,开启一段独特的观演体验;镜框模式,则可通过落下幕布,满足戏剧演出定制化的布景需求,为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享受。观众席的530个座位巧妙地利用原始地形高差布置,与外部沿山而上的道路相呼应。得益于精细化的声学工程设计,这个富有特色的观演厅不只是用于戏剧演出,还适用于小型音乐会、会议报告、电影放映等多种活动场景,可满足村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

书院是龙庙村村民浸润心田的文化载体,展示传统文化魅力和书写人生的舞台,成为民间文化融合与传承的象征。

一方书院穿越烟雨江南

龙庙村书院是一片江南庭院式建筑群,包含乡村大学、文化艺术中心、生活书店、小镇食堂以及多间生活教室。远眺书院,粉墙黛瓦、砖雕门楼、桥廊楼亭……它们以宁静的姿态与龙庙村的山水交融,像是泼墨而就绘成的一幅天然画卷。入口处有一个富有东方诗意的圆形天井,透过圆形洞口可瞥见山林。往前走可见层层叠叠的流水和古朴苍虬的黑松,似乎再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中央水院的设计灵感来自苏州留园,巧妙借景于山水自然,经过匠人的静心雕琢,打造出一个唯美而又富有诗意的江南园林。室内空间以清浅淡雅的传统缟白为主调,同时点缀着墨色、朱红、雅灰等古韵色调,古雅秀逸的气质自空间的细节中悄然生发。

龙庙村致力于将艺术融入乡村生活,每年不定期通过剧院和书院举办舞台剧、音乐会、“乌镇文化讲堂”、“书院讲谈”等系列文化活动,为村民和游客们提供一个欣赏和参与艺术的机会。此外,龙庙村书院还设有书法、绘画、太极、瑜伽、摄影、古筝、声乐等十几种特色课程,让村民们有机会学习和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种文化的融入也为龙庙村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希望亲身体验这个独特的乡村艺术氛围。

中央水院的设计灵感来自苏州留园,巧妙借景于山水自然,经过匠人的静心雕琢,打造出一个唯美而又富有诗意的江南园林。

猜你喜欢
宜兴书院山水
朵云书院黄岩店
爱在一湖山水间
宜兴釉陶
山水之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白鹿洞书院记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