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

2023-08-16 07:44宋先锋,贾志远
乡村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烘干机产地粮食

粮食产地烘干是保障粮食品质、减少粮食产后灾后损失、确保粮食丰收到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因此,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此,农业农村部等6 部门于2023 年5 月9 日发布《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着力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

《意见》明确,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规范引领、科技支撑,绿色发展、保障安全的原则,力争通过3 年左右时间,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建成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烘干能力基本满足全国粮食产地烘干需求,应急烘干作业能力齐备,粮食产后损失显著下降,粮食产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意见》提出了5 项主要任务。一是优化粮食烘干能力布局,要求各地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生产情况和补足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的需要,统筹已有烘干设施装备的改造提升和新增烘干能力建设,统筹各类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经营主体、粮食加工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资源,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确定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布局和规模,构建烘干点与烘干中心相结合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二是推进粮食烘干设施装备规范建设,提出分品种、分区域推广应用适宜的粮食烘干机与储粮仓,建设标准化的粮食烘干中心(点)。例如,黄淮海地区玉米、小麦和大豆烘干以连续式烘干机为主、循环式烘干机为辅,适度发展烘储一体化储粮仓;小麦与水稻轮作区域重点发展循环式烘干机。三是发展节能高效绿色技术与装备,提出因地制宜采用热泵、电加热、生物质燃料、天然气和太阳能等热源,推进粮食烘干燃煤热源更新改造,2025 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完成粮食烘干散煤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加快研制新型热源和清洁能源机型,提高机具热能转化效率。推进对现有粮食烘干机进行环保节能升级改造,确保达标排放。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不同粮食品种和不同粮食用途,开发创新利用自然空气、太阳能的新型粮食烘储一体化技术,降低烘干作业成本,提高设备使用率和粮食储藏保质增值能力。加快与烘干储粮设施配套的环保型清理、输送、除尘设备和多功能粮情测控装置的研发、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烘干仓储适配技术绿色发展。四是提高烘干设施装备信息化水平,提出加快信息化技术与烘干储粮设施装备相融合,提高烘干设施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广粮食烘干作业量自动计量、水分在线测量、烘干机作业情况和储藏粮情信息化监测等技术,实现作业服务信息在线感知、生产精细管控、运维高效管理。五是增强烘干作业服务能力,提出引导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及仓储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机制,提升设备共享与服务能力。培育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农机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购买+农民租用”等粮食产地烘干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烘干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引导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将具备条件的烘干服务组织列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鼓励其按照平时和应急结合的原则积极承担应急救灾任务,探索灾害性天气下的烘干服务模式,提高烘干应急保障能力。同时,引导粮食烘干作业服务向油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设施装备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

《意见》明确,将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构建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加大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力度,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意见》提出,积极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和做好用地保障,对于直接依附于作物种植主业,必须与主业同步建设,无法分割独立存在的烘干晾晒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对于不直接依附于作物种植主业,可以独立存在并集中建设,提供工厂化烘干服务的烘干中心(点)纳入建设用地管理,地方加大对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力度。

猜你喜欢
烘干机产地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警惕“洗产地”暗礁
我的粮食梦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自动足部烘干机的设计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太阳能藏毯烘干机的研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