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循环”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2023-08-16 02:14韩晓雪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韩晓雪

【摘 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不断提高,民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开始逐步转变。本文以“双循环”理论为基础,通过阐述“双循环”的诞生逻辑为基础,简要分析在新时期“双循环”新格局下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需求,并结合城市背景下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双循环”新格局文化旅游发展的新途径,最后以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为例,给出了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发展建议,为新时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循环;文化旅游;城市旅游;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076—03

引言

2020年5月4号党中央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当前形势下,一方面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低迷,另一方面国际旅游市场几乎消失[1],如何正確理解“双循环”新格局下的科学内涵以及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诞生逻辑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欠缺的现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独立自主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此时计划经济手段成为发展国内经济的主要理论依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定,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国际资源服务经济建设,逐步构成了国内经济发展为主体,国内国际经济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总量持续攀升,国际经济循环比重逐年升高。为此,在2020年我国在科学分析当今国内外形势现状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思路由以外循环为主转变为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文化旅游的发展意义

“双循环”新格局形势下,首要目标是刺激国内经济消费,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基础性居民消费产业,在“双循环”的战略目标下,将更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国内、国际旅游产业的恢复和发展[2]。

(一)“双循环”有利于调整文化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传统的文化旅游业的旅游业主要侧重于现场参观和游玩,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传统旅游业存着非常明显的淡季与旺季。在“双循环”的新要求形势下,需要对文化旅游的产业模式、产业维度需不断升级,进而满足全部人民的文化旅游需要,“微旅游”“在线旅游”等新兴模式的推出,依托旅游文化的文创物品的出现,实现了硬产业和软产业的相互融合,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二)“双循环”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流动和国际影响力

在国内旅游循环的大背景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相互配合,逐步实现城乡直接各种旅游要素的自由搭配[3]。当前我国的经济体量主要集中在城市,但是优质的旅游资源主要在偏远的乡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现,促进了国内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从业人员向乡村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国内经济由城市向乡村的整体流动,平衡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乡村旅游文化向城市的渗入,平衡了城乡之间的旅游文化环境 [4]。在国际方面,“双循环”新格局形势下要求文化旅游产业也要保持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在大力发展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引入“元宇宙”“云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手段重构文化旅游新形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文化,提升了我国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走出去”,如“李子柒”系列文化视频在国外网站的播放量已超千万,河南“唐宫夜宴”文化视频也在国外引起轰动反响。

三、当前城市背景下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全国经济发展放缓,文化旅游消费下降

2020年以来,我国和国际上的经济形势发展都受到了巨大的阻力,根据联合国《2021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发布的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的经济萎缩4.3%,其经济的萎缩的幅度超过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同年,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3%,增速相比了2019的6.3%大幅放缓,经济下行的压力明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GDP超114万亿、国民总收入比上年增长7.9%,虽然2021年的增速虽然比2020有一定提高,但是依旧面临原材料上涨、供给侧冲击加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现状问题。在此形势下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受阻严重,2021年文化旅游的主要消费来源国内旅游,约为32.46亿人次,仅为2019年的50%左右,文化旅游消费支出下降明显。

(二)文化旅游景点分散,缺少品牌优势

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历史发展是一脉相承,比如天津的文化就包含着天津文化包含着宫廷文化、漕运文化、港口文化、民间文化和外国文化,皆是在某一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文化。但是与其他城市相比天津仍然缺乏对本市旅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龙头品牌,且与北京、上海相比,文化旅游的住宿和景点也存在规模的差距,目前已建成的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欧陆风韵、小站练兵、津卫摇篮、意奥风情、大沽烟云的八个旅游板块直接衔接也不够完善。我国其他大多数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多数旅游景点规模较小,景点分散,缺少统一的主题旅游思想,致使文化旅游景点的静态展示无法和游客的动态需求形成互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无法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放大效益。

(三)文化旅游创新不足,关注度逐渐降低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促使文化旅游产业的分支逐渐专业化和细致化,部分城市以增加文化旅游景点的路线的方式来促进旅游,但是随着旅游路线的增加,游客的总量缺未有明显的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互联网特征的冲击下,仅靠单一增加景点路线却缺少意识创新,难以适应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势必造成审美疲劳。因此城市旅游也应因地制宜,通过大数据等创新手实现精准服务,进而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通过地区区位计算技术衍生景区资源潜力、通过实时监控技术实现景区人流的动态服务等。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文化旅游的建议——以天津大运河为例

(一)坚持创新驱动思想、以优化供给侧改革促进天津大运河文化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在逐渐淡化单一旅游的需求,对居住和娛乐的旅游要素更加关注[5],Maitland 在文章中也研究了技术、企业战略、政策管制等因素的创新驱动作用[6]。天津大运河文化也应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建立运河景观民俗聚集区、建立运河周边特色公园、建立运河文化艺术区、建立运河夜市等,不断延伸天津运河文化的附加产值。此外还需要借助奥运会、进博会、旅游节等国际平台,加强国际文化旅游的沟通和交流,并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宣传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利用平台[7—8]。多种信息宣传形势的出现,助力了天津大运河文化的智慧发展、生态发展、低碳发展。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文化旅游平台,以线上预约、景区简介、人工互动的形式提升天津大运河文化的科技含量,逐步构建智能化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体系,不断增强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体验。

(二)坚持融合发展思想,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手段实现天津大运河文化走向国际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单一景点或景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9—10],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也应坚持融合发展思想,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打造区域协调的全域旅游新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实现同时间、异空间的文化互动,提升国内文化旅游竞争力和知名度,同时鼓励京杭运河的沿岸省份与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信息互通,完善运河周边旅游空间布局,实现旅游服务成果共享,对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文化旅游战略定位和相应措施,实现旅游资源、旅游要素的自由流通,打造大运河文化的中国品牌,为天津大运河文化走向国际奠定基础。

(三)坚持生态旅游思想,以多种手段协调促进天津大运河文化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津大运河文化也应秉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下,天津大运河旅游项目开发时关注生态防护和定位开发,制定五年、十年旅游开发规划,通过“天津大运河+”商务、艺术、会展、海陆河并举开发等手段,赋予了天津大运河新的文化属性,统筹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实现资源低消耗、绿色集约的健康文明旅游消费观念,进一步促进天津大运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双循环”新格局形势下对文化旅游产业即使机遇又是挑战,如何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成为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以“双循环”新格局形势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为例,提出了引导旅游资源的有序流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以新科技手段赋予文化旅游新的生命力,挖掘旅游需求潜力,培育和壮大区域旅游市场主体等建议,为其他景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鹏,邓爱民.“双循环”背景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5).

[2郑憩.加快推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0(12).

[3]张洪昌.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制度创新[J].当代经济管理,2019(9).

[4]崔晓文.旅游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张广海,高俊.我国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4).

[6]Maitland R.How can we manage the tourist—historic city.Tourism strategy in Cambridge,UK,1978—2003[J]. Tourism management,2006(6).

[7]李萌.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学理探讨[N].中国旅游报,2010—12—31.

[8]彦锋.互联网技术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J].旅游学刊,2012(9).

[9]袁俊,张萌.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构造[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10]高凌江,夏杰长.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及政策选择[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城市旅游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安顺城市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徐州城市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手绘插画在城市旅游文化中的运用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略谈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