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的岭南民间舞蹈创编研究

2023-08-16 03:08姜莹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摘 要】本文基于文化生态背景下,以岭南区域的民间舞蹈为例,就岭南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文化个性、类型及创编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自信与自觉、守根与发展两种诉求下,对岭南民间舞蹈在创编呈现方式加以研究、反思与探析,旨在为关注此话题及相关舞蹈创编者、表演者等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文化生态视角;岭南区域;创编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119—03

引言

民间舞蹈是一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且是一种广泛流传于群众生活中的,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民族色彩的艺术形式,同时还是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文化生态视角背景下,不管何种文化的发展及生产,均离不开其依托的文化环境和物质基础,即便是民间舞蹈也是如此。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及自然资源的具体实践过程,由人民群众进行传承并在传承与发展中进行延续。在文化生态视角下,不论何种文化的发展及生产,均离不开其地缘区域性的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即便是民间舞蹈也是如此。从现阶段的文化生态视角来看,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形式等更为多元,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传承与发展力度不足、相关传承人才较缺乏等,致使每年有很多地方民间舞蹈文化消磨与流逝。因而,应积极保护并大力法发扬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生态,以推动我国民间舞蹈不断创新发展,继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艺术舞台[1]。

一、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岭南民间舞蹈文化个性及类型

(一)岭南民间舞蹈文化个性

1.富含地域性“生活行为”与情感色彩

岭南民间舞蹈表现内容主要以反映当地浓郁且独特的人文历史、地域风情为主,不论是舞蹈表演形式,还是舞蹈动作,体现着当地民众的生活生产、劳动与丰收场景,体现着岭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和意志。例如客家地区的“采茶舞”、广西与海南地区的“舂米舞”、广府地区的“木屐舞”“椰壳舞”、疍家地区的“织网舞”“斗笠舞”等等都是嶺南地区人民生活情境的生动再现,因此,人们的日常生活性成为了岭南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特色部分[2]。

2.富含“自娱与互娱”的情感诉求

民间舞蹈表演者大多为民间民众,舞蹈观赏者也基本为民间普通民众,而民间舞蹈自身就是观赏者与表演者的感情交流形式。岭南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极具自娱性是它的一大重要属性,也只有在依据广大民众的娱乐喜好、娱乐性需求方式上充分结合舞蹈文化内容,才能促进岭南民间舞蹈实现长久传承和创新发展。伴随着岭南民间舞蹈不断发展,舞蹈在自娱性内容上的更新及表现形式也在逐渐增加。

3.极具“民族生态”特色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充分体现我国岭南区域各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及艺术个性。岭南区域除了汉族以外,分布的少数民族类型包括瑶族、苗族、壮族和黎族、满族等五个民族。岭南民间舞蹈在舞蹈创造、表演过程中,不管是舞蹈的表演动作,还是舞蹈服装、道具等,都是从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特定环境中形成,异彩纷呈,极具浓厚的民族品性与格调。

(二)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

1.节庆游艺类

岁令时节,广东地区的群体性民俗型舞蹈(多为瑞兽祥禽舞)种类繁多,格外兴盛。端午节时期,珠三角地区的龙舟赛与舞“旱龙舟”,农历春节、元宵节等广东各地的龙舞、醒狮舞,通过巡游、演舞等活动,寄寓这岭南地区人民的愿景与理想。在潮汕等地区,较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有《鳌鱼舞》以及《英歌舞》等,而在游艺民俗形式的舞蹈表演形式中,多以民间故事传说,以及民间生活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轶事趣闻,表演者通过模仿故事人物的神韵及动作的方式进行展现,表演场地可观广场、固定场所或者走街串巷进行表演。体现出岭南区域丰富且极具特色的游艺民俗民间舞蹈文化。

2.舞具类

在岭南民间舞蹈文化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道具舞蹈文化。粤北地区的瑶族《大长鼓舞》,以及龙门蓝田瑶乡的民间舞蹈:《舞火狗》等,是岭南地区道具舞蹈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声乐辅助道具之外,广东地区还比较时兴大型动物道具舞蹈[3]。以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例,较大型的道具舞蹈种类得到较好集中,而舞蹈种类主要集中在几种较喜庆的大型动物上,如狮、龙、麒麟;据《广东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统计数据可知,在调查研究发现的450种岭南区域民间舞蹈类型中,龙舞就有62个,其中有40个舞蹈种类为麒麟舞;而这些大型动物道具民间舞蹈表演均需应用到大型舞蹈表演道具,因而充分体现了岭南区域民间舞蹈极为丰富的大型动物等道具舞蹈文化。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岭南民间舞蹈创编现状

当前,世界各国均注重自身国家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艺术形式,岭南民间舞蹈的受关注面也变得越来越广。这里主要以具有一定代表的广东高校及职业类院校为参照,

从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与重视程度,对本土民间舞蹈作品的具体呈现效果,以及岭南地区民间舞蹈学科交流平台等方面展开阐述和分析。

第一,就当地艺术院校来说,如: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创编有醒狮舞《校园醒狮》、瑶族长鼓《喊瑶山》等;星海音乐学院创编有南拳《咏春赞》、瑶族舞《心中的歌谣》等;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创编了客家小舞剧《哭嫁》、瑶族长鼓舞《排排瑶寨舞起来》等;潮汕英歌舞《觉醒》等一系列的岭南民间舞蹈作品。但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对岭南传统舞蹈及文化生态的重视度还有较多拓展空间,如:进一步加强对文物汉南越王墓玉雕舞蹈人、澜石东汉彩绘女舞俑群,史料《南粤笔记》《粤东笔记》等历史文化生态进行研究,以此建构宏观的、整体的、动态的舞蹈生态互文发展观。

第二,艺术院校段在岭南民间舞蹈创编方面交流平台建设不足。也并没有在艺术院校学习阶段建设形成相应的岭南民间舞蹈创编学科机制、缺乏配置较完善的地方岭南民间舞蹈教学教材等,仅通过部分舞蹈比赛窥见岭南民间舞蹈教学迹象。

四、岭南民间舞蹈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创编研究

(一)树立“族际传承”的创编观念

岭南民间舞蹈创编的“族际传承”主要是指对舞蹈肢体语言、理论知识及文化意蕴的学习,同时肩负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的责任。而要想创编出一部蕴含岭南文化根脉的舞蹈作品,需从认知、学习本民族舞蹈风格和动作元素开始,深入了解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故事等,需要编导在历史流变与发展中,找到集体记忆的原点。所以相较于强调专业化技法运用,该创作观更强调的是形成创编精神的目的。通过不断对岭南舞蹈文化生态的深入研究,潜在精神内涵、文化意蕴等的挖掘与开发,增强作品的宽度与厚度。

(二)建立“破圈突围”的创编策略

如何让岭南民间舞蹈持续的产生吸引力,寻求更多场域的“突围”“破圈”,成为我们新的命题。形成具有广泛关注度、讨论热度的岭南民间舞蹈,是当代创作者要沉下心来探索思考的。在岭南民间舞蹈的创编过程中,以岭南民間文化知识、发展背景及生态系统性为根基,通过舞蹈与科技、舞蹈与融媒体、文物活化、交互式场域等等拉近舞蹈审美与观众的距离,让地域性与时代性并存,实现传统艺术现代化的转化,实现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舞蹈《丽人行》《晨光曲》,舞剧《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也许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思考的路径,舞蹈的叙事方式与新时代的视听审美交融,让文化艺术成为探索之旅,让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与优秀传统文化共情。

(三)融合劳动元素体现形态特点

在岭南地区的民间舞蹈创编类型中,与地方民众劳动生产有关的舞蹈文化较多,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岭南客家民间舞蹈《采茶舞》,这种舞蹈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通常在春节时期进行演出。在舞蹈表演时,舞蹈表演者需进行头顶水碗并作矮步走,同时双手舞动扇花,以使扇花舞动似绣球;此外,表演者需达到“水袖挥舞龙摆尾”与“收舞静观若神偶”舞蹈表演效果。

因此,在客家民间舞蹈《采茶舞》的表演过程中,矮子步、扇子花、单臂袖是最大表演特点,表演内容围绕人们日常生活、劳作等进行,如对绣花、挑担等劳动行为的模仿。在此类动作的表演中,也充分体现着岭南地区客家人的生活愿景及劳作理想,将客家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劳动感受等表现出来,充满了本民族浓郁的特有的韵味与形态特点。

(四)以游艺民俗呈现民族文化

游艺民俗舞蹈文化是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中最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舞蹈文化之一,就潮汕《英歌舞》来说,这一舞蹈具有表现欢乐及喜庆氛围等作用,主要在春节到元宵这段时间进行表演,在其他较重大的祭祀节日也有演出。英歌舞分为“前棚、中棚、后棚”三种形式,在舞蹈过程中,表演队伍会左右各一对并纵队前进,舞者可左手持鼓右手短槌,或双手均拿短槌至开阔地,而后开始舞动并不断变换各种舞蹈队形,如金龙穿水、半月莲和麦穗花等等。舞者敲击小鼓或短槌的手法有十几种,包括撩击槌、十字滑槌以及斜插槌和夹槌等,伴奏乐器有月锣、大鼓结大钹,以及舞动表演者的呐喊声,表演队形整齐且舞姿协调优美,尽显英武、阳刚之气,气势磅礴而极为震撼人心。

(五)借助道具提升舞蹈表演性

岭南民间道具舞蹈有着较浓郁的地方民族特点与风情,例如广东连南排瑶的《大长鼓舞》,该舞蹈又称为《调花鼓》舞。表演过程有起鼓、起堂、围圈、穿插、围鼓、等表演套路,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还要不时击鼓穿插换位、旋绕成圈,不断打乱形成横排,斜排,或是形成方格形式的表演队形。起到伴奏乐器作用的道具舞蹈除了以上所述的“大长鼓舞”以外,还有“英歌舞”中的“英歌棒”、杯花舞中的“伯公杯”;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道具龙、狮、麒麟、鲤鱼等;岭南民间的舞蹈道具种类繁多,积淀着人民的审美情趣、风俗习惯,折射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在舞蹈创编时,借助道具揭示背后的文化含义,将思想观念、美好愿景等负载到一个个可触摸的道具上,让舞蹈画面之下隐含的内涵得以显现、让舞蹈的“表情达意”得以实现。

五、民间舞蹈文化的展望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的急速升级转型为民间舞蹈文化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同时也为其传承、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也受世界各国舞蹈文化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诸多民间舞蹈逐渐丧失了自身存在的条件及平台,因此亟待我们不断研究、开发和挖掘地方民族舞蹈的创编观与创编策略,需要我们以发展和创新的目标去看待、促进创编与时俱进,促使我国地方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丰富并极具时代特性,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4]。

六、结语

在岭南区域文化中,岭南民间舞蹈文化是其文化的一种主要折射点,更是该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我们应不断深入挖掘、研究、整理该地区特有的民间舞蹈文化,用与时俱进的方式解读传统,找到具有时代性的审美、思想进行“独创”,从而不断推动岭南舞蹈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白石.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的民间舞蹈传承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22(17).

[2]李宗卉.岭南舞蹈编导教学研究——从广东岭南文化角度入手的环境编舞法探索[J].尚舞,2021(11).

[3]朴红梅,眭美琳.试论岭南民间舞蹈的收集、教学与创作——以岭南小舞剧《绣缘》为例[J].艺术家,2021(3).

[4]周敏静.论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文艺家,202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划2022年度青年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广东民间舞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D22YYS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莹(1983—),女,汉族,海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舞蹈创编、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