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的边界与融合

2023-08-16 13:58李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画种材料

摘 要:当代漆画和综合材料绘画作为美术界的两个新兴画种已发展数十年之久,均已成为具有完整理论和学科建构、独立展览以及稳定创作团体的独立画种。从创作理念与绘画技法等角度出发,二者既存在共性,又有显著区别。在几代创作者的勇于创新和不懈努力下,二者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视觉语言和东方审美风格。当今很多艺术家都在尝试建立两个画种之间新的联系,在绘画材料和视觉形式上寻求突破,试图打破画种之间的边界,创作出更具实验性和探索性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当代漆画;综合材料绘画;画种;材料

随着当今中国美术界的创新发展,新兴画种不断出现,当代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作为关注度较高的两个画种慢慢走进大众视野,其独特的画面风格、工艺技法、材料特性、视觉语言都深深地影响着美术界的发展。两个画种之间看似具有相近的包容性,又存在明确的边界定义。艺术家对于突破边界的尝试从未停止,如何既保留画种的独特性又做到有机融合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大众的广泛思考。

一、当代漆画的发展历程

当代漆画是由中国传统漆艺发展演变而来。我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大漆的国家,这一点从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距今8 000年前的漆弓可以看出。经过历朝历代对大漆的使用不断发展与演变,我国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漆艺文化。纵观漆艺史,很多大漆为器物装饰,小至首饰衣物,大到棺椁建筑,鲜有漆作为独立画面出现。其中,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是最早的平面漆画,具有特殊的意义。现代漆画总体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漆艺髹饰技法,同时受到了越南磨漆画和法国画家让·杜南的漆艺屏风的影响。当代漆画结合诸多画种的绘画风格,完成了从单纯的装饰艺术向写实主义或表现主义风格的转变,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更加丰富了当代漆画的画面表现力。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漆画正式成为独立画种参展。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立了漆画独立展区,表明其地位与传统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相同。现今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漆画艺委会纷纷成立,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等国家综合类大展将漆画作为独立画种,而且国家级单项展览层出不穷。另外,全国漆画展、中国(厦门)漆画展、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全国小幅漆画展等展览也会不时举办,吸引了大批漆画艺术创作者踊跃参加,参展的优秀漆画作品也不胜枚举。全国八大美院均有漆画漆艺专业,综合类院校也纷纷开设漆画课程,这些都给漆画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二、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历程

201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式成立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使得以往国内绘画创作中那些无法归类的作品有了一个统一的称谓——综合材料绘画,并取得了与油画、中国画、版画等画种同等的地位。该组织一经成立,就因独特的表现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为综合材料绘画设立了独立的展区,2015年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及相关学术展先后举行,各地艺委会纷纷成立。虽然起步较晚,但综合材料绘画的包容性和冲击性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创作者,其在创作和展览层面也日渐成熟。综合材料绘画以强烈的视觉风格和极富个性的表现成为热门画种。胡伟教授指出:“综合材料绘画可以是单画种材料绘画技法的演进,比如在中国画中加入某种材质的创作,也可以是多画种或多种技法的互渗融通。”可见其是相对单一画种提出的,对于材料自身属性的发掘以及对技法深度的拓展是其内核。综合材料绘画因极具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而受到美术界的关注,是当代艺术中国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网络信息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单一材料或单一技法已难以满足创作者的需求,艺术家纷纷开始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法,打破传统绘画的束缚,寻找更多可能性。从历届展览中可以看出,作品的材料、技法多种多样,肌理丰富,视觉效果天马行空,大量作品甚至打破传统二维平面表现,以强烈的观感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从而激发其对于作品内涵的思考。

三、当代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的关系

从强调材料属性的角度来看,当代漆画和综合材料绘画存在相同点,二者在对材料的使用上有着一定的包容性,工艺技法上有着同样的重复性和破坏性,在创作中有同样的制作过程,甚至在画面效果上都有意地区别于其他传统画种,试图强调画种的独立性。乔十光说过:“漆画作为一个画种,对艺术追求的目标同其他画种都是一致的。漆画艺术形式、风格容量以及艺术精神内核深度,都应与其他画种同步。”当代漆画要想彻底摆脱工艺美术,融入架上绘画的范畴,必须证明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无可取代,一味强调工艺性而忽视绘画性是极大的误区。不同于传统绘画一笔一画、层层晕染、反复刻画的过程,当代漆画和综合材料绘画更多是随机的、原始的、自然的创作过程,这也是二者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核心所在。

当代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的区别在于创作材料的主导性的选择。大漆在漆画中拥有毋庸置疑的主导地位。漆画界早年经历了多次所谓材料性的探讨,将化学漆、腰果漆等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业漆剔除,这不仅是单纯为大漆正名,更是对漆艺的正本清源。漆是中心,其他材料和工藝都是围绕大漆展开的,否则便不能称其为漆画。反观综合材料绘画的核心,其主要体现在“综合”二字,即对材料没有绝对限定,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创作的主体,任何技法都为画面效果服务,创作者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似乎更加平等和宽容。

由于材料的主导性,当代漆画从材料技法、制作工艺、视觉效果、审美范式到评价标准都很难摆脱传统漆艺的影子。虽然拥有年轻的创作群体、新潮的创作主题、实验性的技法变革,但是其依然无法突破工艺审美的框架。如漆画创作中一直都存在一套类似于漆器制作工艺的制作流程,大致可分为底稿拷贝、材料镶嵌、厚漆填涂、贴箔、罩透明漆、打磨推光、揩清等多道工序。大漆的黏性使其对其他材料具有包容性,如金属箔、蛋壳、螺钿、漆粉等材料都可以增强画面肌理的厚重感,展现软质材料与硬质材料的完美结合,达到独特的装饰效果。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陈金华对于漆画的定义为:“漆画是以漆为主要媒介,运用各种入漆材料,通过堆漆、刻漆、镶嵌、雕漆、彩绘、泼洒、变涂、磨漆等不同手法和工艺过程来实现丰富的艺术效果。”所谓“主要媒介”和各种“入漆材料”的表述,诠释了漆画创作中材料运用的综合性。

综合材料绘画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其诞生与表现主义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创新式审美和反传统艺术的发展,颠覆传统绘画材料的创作方式产生,其对于画面内容的创新体现在对绘画材料的突破和解构,将一些与绘画完全没有关系的材料进行组合、拼贴,运用各种方式构成画面,摆脱了传统的束缚。由于材料的宽泛性,综合材料绘画突破传统视觉感受,甚至延伸至触觉展现,对于创作者的表达无疑是更直接和强烈的。在综合材料绘画领域,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和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艺术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等影响了大批创作者。

在学习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同时,寻找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本土材料和审美意趣成为主题。胡伟早年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深造,师从日本画大师平山郁夫先生,研习日本绘画。之后其发现日本绘画与中国传统壁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开始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保存与修复,并将其融入自身的创作实践。他提出:“我们除了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寻找落脚点,也要从西方的框架内寻求参照物,上下求索,融贯中西。”

四、唐明修对画种融合的探索

漆艺家唐明修在材料研究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身为中国美术学院漆艺专业的创办者,他在很多年前便开始探索当代漆画和综合材料绘画的融合。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创办漆画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唐明修极其重视工艺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创作理念对当代漆画和综合材料绘画的融合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是大漆的坚定守望者,还是致力于漆画融入当代艺术的推动者,强烈的材料感、丰富的文化反思、深邃的精神空间是其作品最显著的特征。笔者作为唐明修教授的第一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长达多年的学习期间,对于其创作理念和艺术构想有一些思考。

唐明修的艺术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他在早期强调大漆的材料之美和绘画表现力的有机统一,创作了一批写实风格的漆画作品,其中《曝日头》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白云悠悠》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时轮》获得中国漆画展优秀作品奖。从作品中可以看到纯熟的工艺技法和绘画性的和谐统一,在力求相对写实的绘画风格的同时,强调漆材料的特殊性,创造出区别于其他画种的写实效果。尤其是对透明漆的使用,不仅做到了形体塑造,又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这批作品在当代漆画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期开始,他从材料自身语言出发,试图打破中国传统工艺的窠臼,寻找顺应材料自身特性的创作模式,提出以材料为主导的创作理念。从其之后的《断纹》《虫书》《锦衣》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创作已经跳脱出同时期漆画创作的范式,打破了所谓“光、亮、平”的评价标准,开始向综合材料绘画和当代艺术方向靠近。《断纹》是选取了古琴髹漆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断纹效果作为画面的表现形式,将生漆和瓦灰刮在麻布上,或自然或人为地制作出裂纹,以断纹代表时间流逝的概念,以最具材料特性的红色与黑色加以髹涂。通过断纹的缝隙可以看到整个制作工序,犹如历史演变的过程。《虫书》作品使用了非传统漆画常用的铁板作为基底,使用面粉、瓦灰、生漆作为黏合剂,拼贴古籍残本,画面肌理厚重、效果斑驳,具有新表现主义风格。《锦衣》使用夏布作为画面基底,记录大漆在干涸之后产生的自然状态,变化多端,力图表现大漆从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大漆从流动的液体变成凝固的固体,赋予柔软的夏布以坚固的“骨骼”,亦有“着衣”的概念。其表面的金属箔氧化后的效果,是日本画常用的技法之一。笔者有幸参与了唐明修后期作品《仓颉说文》的创作过程,见证了其将一块块被虫蛀的杉木板修缮、加工,保留原有蛀孔的痕迹。每一块板面的蛀孔自然连接,似字似符,组合成一段段巨大的黑色漆板,宛如汉简,书写出一部天书,令人震撼。唐明修始终保持对材料的敏感性,从了解材料、熟悉材料、试图驾驭材料到与材料共生,顺其自然,感受材料自身的生命力。现今,唐明修的创作材料已不局限为大漆,开始尝试陶瓷、木材、金属等多种材料的融合,向装置艺术方向探索。

作为尝试打破画种间界限的代表人物,唐明修的作品启发了大量创作者。很多漆画创作者开始通过改变传统材料,如瓦灰、夏布、蛋壳、螺钿的使用方式,重新建构创作中的视觉语言系统。部分创作者开始回避甚至完全摒弃打磨工艺,突出材料的天然属性和随机效果,使用一些传统漆画中从未出现过的材料,做突破边界的尝试。在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群体中,更多的艺术家开始了解大漆这种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本土材料,对大漆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变化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尝试将大漆材料和原有材料相融合,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跨界作品。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展览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带有漆元素的作品,随着此类作品在展览中的比例显著提升,漆性材料成为继水性材料、油性材料后的第三大材料群体。

五、结语

当代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作为年轻画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多元性和包容性是其重要特征。虽然共性掩盖不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画种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相互融合成为一种趋势。笔者曾多次与艺术家进行交流探讨,大家对于两个画种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信心。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和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才能吸引更多创作群体的加入,尝试“破圈”并不一定是最终结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好的艺术作品不应有人为的边界定义,相互融合、博采众长、突破自我的过程才是艺术家追求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武非,李开晟.秩序的内化:浅析大漆材料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语言特征[J].艺术教育,2022(4):163-166.

[2]武非.材料与语境:大漆材料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跨界实践[J].美术观察,2020(11):148-149.

[3]支炳山.唐明修作品中大漆的表现力[J].装饰,2011(4):106-108.

[4]闫丹丹.从唐明修的创作看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脉络[J].艺海,2012(8):72-73.

[5]陈金华.中国漆画发展现状思考[J].新美术,2011(1):67-72.

[6]李子豪.从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的视角看美术门类的跨界与归类[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82-84,89.

[7]崔斌.中国当代综合材料绘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作者簡介:

李亮,硕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丝路艺术研究中心助教。研究方向:工艺美术、漆艺。

猜你喜欢
画种材料
焊接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林风眠艺术主张刍议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浅析魏晋玄言诗对山水画独立发展的影响
和锦慧、张悦、马晓芬、袁海钊作品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