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脑梗死”康复治疗有多重要吗

2023-08-17 09:34刘柱方化晨
幸福 2023年13期
关键词:医务促进作用肢体

文/刘柱 方化晨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危害。总的来看,脑梗死是一种由于大脑组织血管通畅性受限而引发的疾病,其可导致患者大脑组织血氧供应受到极大的影响,若不能及时进行拓展干预,则往往会对患者大脑组织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大脑是发布指令的重要“指挥部”,因此,一旦其受到损害,则往往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在康复阶段,积极做好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后遗症的合理应对,并有效促进大脑对于身体控制能力的恢复,其对于患者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脑梗死及其危害

在对脑梗死的康复治疗知识进行学习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脑梗死这一疾病。在医务领域中,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其本质属于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在临床过程中,该病可导致患者大脑组织的血氧供应受到影响,从而不利于脑部神经功能的合理保障。在日常生活中,导致该病的因素相对较为复杂,其中,心源性栓塞、烟雾病、大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均可增加该病的发病几率。对于患者而言,由于梗死部位的不同,其在临床过程中的表现可出现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与威胁。在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呕吐、感觉障碍、偏瘫以及共济失调等,若不能及时进行妥善的治疗,则其可诱发脑疝,继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脑梗死患者开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

从医务工作的角度来看,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尽早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其合理实现对于病情的充分控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开展相应的治疗,医务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吞咽功能、语言能力以及肢体运动能力等多项能力的恢复,其对于患者病情的合理控制与身心健康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问题

在临床过程中,相关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帮助患者在预后合理实现自身运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患者及其家属经济与精神负担的改进。此外,通过积极开展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临床症状的缓解与纠正,其对于患者治疗期间后遗症问题的控制与改善具有积极的辅助价值。

脑梗死的康复治疗应该怎么做

吞咽功能康复治疗

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积极引导患者尝试对于吞咽功能进行练习。在实施期间,应引导患者对于口轮匝肌与峡部肌肉进行练习,从而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面部与下颌部肌肉功能的改善。在此期间,通过引导患者进行鼓腮、吐气、张口以及进行咀嚼练习,有利于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肌肉功能的充分改善。在此期间,可以用棉棒蘸冰水后对患者咽部进行刺激,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发射功能的恢复。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引导患者尝试进行舌头的运动练习,从而帮助其有效实现对于病情的合理控制。

语言功能康复治疗

为了帮助脑梗死致失语的患者实现对于语言功能的康复,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引导患者尝试进行发音练习。首先应引导患者尝试发a、o、y、w等音,从而帮助其实现口唇肌肉运动效果的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指导,从而确保患者康复治疗工作的循序渐进。同时,在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医务工作者应选取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这一点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优化与拓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康复治疗工作的合理开展,有利于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病情的控制,对于患者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肢体功能康复治疗

在康复治疗期间,为了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肢体控制能力与运动能力的恢复,医务工作者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在患者肢体无法进行自主运动的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在具体做法上,医务工作者应协助患者及时进行肢体的伸展与屈曲练习,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患者肢体肌肉功能的保全,从而降低患者康复期间长期不运动导致的肌肉萎缩问题的发生几率。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应协助患者定期进行体位的更换并与患者家属一同对患者受压迫的部位进行按揉,这一点有利于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功能的改善,对于患者康复期间压力性损伤与深静脉血栓等问题的规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患者肢体控制能力有所恢复后,医务工作者应引导患者进行自主练习,从而促进其肢体活动能力的优化与改善。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降低关节僵硬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预后运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生活能力康复治疗

在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有所恢复后,医务工作者应帮助患者尝试进行精细运动的练习,从而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医务工作者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引导患者尝试在床上自己坐起来并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通过引导其进行自主穿衣、洗脸、吃饭、梳头、解扣子,医务工作者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手指控制能力的提升,这一点对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可以引导患者逐次进行床边走动、离床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等练习,相关练习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运动能力的恢复与改善,对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患者的预后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与优化。

心理健康康复治疗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的身体支配能力在短时间内受到极大的限制。面对这一问题,很多患者一时间难以接受,因此,容易滋生焦虑、抑郁、绝望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这些问题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危害。为了有效实现对于相关问题的妥善应对,医务工作者在康复治疗期间应及时做好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从而积极做好患者心理的评估与充分疏导。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一方面,医务工作者应保持足够的耐心,耐心听取患者的一些表达,从而充分了解导致患者出现负性心理的根本因素所在。只有这样,医务工作者才能实现有的放矢,从而结合患者的实际心理诉求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做好对于鼓励性语言的应用,从而帮助患者及时做好对于不良情绪的充分疏导。在此期间,医务工作者还可以结合其他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的康复案例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其对于患者康复信心的树立与完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脑梗死问题逐渐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在临床期间,对于该病,及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减轻疾病对于患者大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面对这一问题,医务工作者结合临床救护工作对于康复治疗的内容与措施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其促进了患者康复治疗工作的多元化发展。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一蹴而就,基于此,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家属应及时做好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康复治疗效果。相信随着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综合质量一定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

猜你喜欢
医务促进作用肢体
肢体语言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