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在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崛起
——《守正创新:中国科技崛起背后的决策往事》给我们的启示

2023-08-18 00:23周红斌孙江莉冯志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7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科技

周红斌 孙江莉 冯志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家发展、民族兴盛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踏上了伟大复兴的征程,我国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起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实现了自身的崛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开始迈上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有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撑和驱动作用。最近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守正创新——中国科技崛起背后的决策往事》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该书由国家科技系统颇具影响力的优秀社团“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组织,由刘玉兰、申长江、韩丽娟、许东升策划,许东升等一批媒体人对科技部(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已离任的历任原国家科委、科技部部长和有关领导进行访谈,约请他们结合自己曾经的工作实践讲述其所亲历的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崛起历程,特别是与之相关的重大决策及其在我国科学技术崛起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作为科学家出身的科学技术领导者,他们在任时紧跟中央部署,立足国家发展大局,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视界,谋划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阐述了七十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基本体制的建立与改革,是在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对当前和今后国家科学技术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研读全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新中国科学技术七十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由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而且使我们看到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坚持守正创新,特别是构筑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管理体制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给我们以诸多深刻启示。

第一,举国体制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从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都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早期,百废待兴,科学技术更是白手起家。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完成了“两弹一星”研制,打破了西方的核讹诈,为巩固国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依然紧紧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完成了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载人航天飞船接连成功飞行、“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天宫号”空间站成功建成、北斗导航系统投入应用、“奋斗者”号载人深潜万米“下五洋捉鳖”、高铁奔驰在祖国大地、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航母畅游大海、杂交水稻成为构筑粮食安全长城的坚强基石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新医药为人民健康带来福音等等,许多令人引以为傲的辉煌成就不胜枚举。

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举全国之力,以举国体制实施的重大专项”①参见《守正创新:中国科技崛起背后的决策往事》第130页。,得益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科学技术管理践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具体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科学技术管理的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党对科学技术事业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应当长期坚持并发扬光大。

第二,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既是科学技术崛起的标志,也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是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胡锦涛文选》,第二卷,第404页)。纵观近现代世界的发展历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崛起无不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432页)。科学技术的灵魂在于创新,科技创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引领力量,为我国的社会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高速发展,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贡献功不可没。

为了加强我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产业进一步升级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科技部作为科学技术的主管部门,分别在2006年和2016年积极推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编制,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实施,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高科技发展,既是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科学技术崛起的重要标志,更是综合国力的彰显。作为大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高科技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领域,是科学技术的主导力量,备受世界各国重视。新中国脱胎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底子薄,基础差,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科学技术几乎从零起步,虽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的科技先驱们经过艰苦奋斗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但是在民用领域,高科技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审时度势,高度关注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趋势,清醒地看到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军事国防能力提升的巨大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而后又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亲自决策启动 “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开启了我国高科技发展和大国科技崛起的新征程。“863”计划的实施,在生物医药、航天、信息、自动化、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大批科技成果,并有近40%的成果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领域获得应用,不仅缩小了我国同世界强国科学技术的差距,而且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培养出大批高科技人才①参见《守正创新:中国科技崛起背后的决策往事》第37—38页,第51页。,为我国高科技接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才能得到直接体现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均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变为现实生产力为前提,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是其重要的价值呈现。这也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判断的核心要义所在。邓小平在看到世界高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后,又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我国高科技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为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思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科技部分别制定和实施了“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前者面向农业农村的适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后者面向高科技成果转化。

“星火计划”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通过实施“星火计划”,把适用的科学技术大规模普及农村,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和收入水平,惠及全国两千多个县的广大农民群众,并且受到一些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的高度赞誉,为当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践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光辉典范。

“火炬计划”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的促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性计划,包括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激光、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领域,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火炬计划’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成就,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影响极其深远”①参见《守正创新:中国科技崛起背后的决策往事》第271—272页。,不仅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而且为后来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国家科委(科技部)直接决策实施的“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范例,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促进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产生了积极作用和重大影响。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很多领域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以说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步伐实现了自身的崛起,同时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撑,为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科学技术管理者的正确决策和千百万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实践,从而使我国科学技术崛起成为了现实,这就是从《守正创新:中国科技崛起背后的决策往事》一书所得出的重要结论。该书通过对新中国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给我们颇多深刻启示,虽然限于篇幅本文仅列举以上四点,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归结成一条,那就是:只有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中国科学技术的崛起发展,迈向辉煌。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始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崛起的中国科学技术迎来新的使命,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继续发挥新的引领性作用。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科技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科技在线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