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2023-08-18 06:23
关键词:大团结中华儿女中华民族

左 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1]70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些重要论断,对于我们“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2],学习好、把握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团结奋斗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

人类是从动物界分化而来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最终脱离动物界成为人类,就在于人类在劳动中获得了超越动物的社会性的生产生活。这样的生产生活,本来就是人类团结起来的联合行动。恩格斯指出,人类“为了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自然界中的最伟大的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3]。可以说,团结和联合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形成的社会本能,是从猿进化到人的最重要的杠杆之一。随着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人类在为了战胜自然异己力量而团结和联合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为了本阶级、本国家的共同利益而组成的政治联盟、进行的联合行动。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最早期的政治联盟、联合行动是成汤集聚力量,推翻夏桀的统治。五百年后,武王伐纣,“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史记·周本纪》),又是一次政治上的大团结大联合。春秋战国时期,弱国联合起来抵抗强国,强国联合起来制衡第三国,合纵连横成为一种重要的军事和外交策略。其实何止中国,世界各国历史上大都有过政治上的联盟和联合,这些都可以说是为了共同目的的团结奋斗,是广义的统一战线。“这种统一战线情况各异,有的以一家为主,有所谓的‘盟主’‘中心’‘首领’;有的则是平等的联盟、合作;有的有较强的约束力和组织,有的是松散的联合;有的较为长期稳定,有的浮动多变;有的是革命的进步的,有的是反动的落后的;等等。……总之,是政治上的求同存异,以求同为目的。为了实现本阶级、阶层、集团、派别的政治利益和目标,就必须和其他的阶级、阶层、集团、派别进行可能和必要的联合。”[4]

进入近代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确立,其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内在矛盾也逐渐显露。受剥削、受压迫的工人为了改变自身处境,开始进行反抗资本家的斗争。在斗争中,他们自发产生了团结战斗的要求。先是要求一个工厂内部工人的团结,接着要求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工人的团结,再接着要求全国工人的团结。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战斗中的无产阶级进一步认识到,要赢得斗争胜利,必须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团结起来。早期的国际性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就提出了“人人皆兄弟”的口号。这一口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和增强了各国工人的团结意识,但因界限模糊,还不足以成为无产阶级团结奋斗的口号。1847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后,决定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中,将原先的口号提炼、升级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句战斗口号,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认识到,剥削和压迫自己的资产阶级是一种国际性势力,他们不仅剥削和压迫着本国的无产阶级,还剥削和压迫着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要战胜他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必须不分民族、不分国家地联合起来,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的同时,也为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而斗争。这是无产阶级内部的团结和联合,即统一战线。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识到,无产阶级自登上历史舞台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和政治派别;共产党如果不去同已经存在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流派一道前进,就不能争取到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就只能站在工人运动之外宣传共产主义;所以,“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5]66。这是无产阶级同其他阶级、党派、社会力量之间的团结和联合,也是统一战线。

共产党建立和领导的这两个层面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战略策略,已经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所证实。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无产阶级没有把劳动人民中的一切阶层都吸引到自己的方面来。1861年成立的第一国际之所以能把欧美整个战斗的无产阶级联合成一支大军,其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没有把各国工人的宗派团体摈诸门外,而是把第一国际建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统一战线组织。而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同外省的无产阶级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与革命。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再次实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的大联合,但后期因在工人运动中执行改良主义路线和阶级合作政策,内部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者。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之所以能够粉碎十四国联合干涉,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西欧各国工人都非常了解并大力支持俄国无产阶级,站到了他们一边。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后,列宁意识到,要巩固和扩大十月革命成果,无产阶级必须尽最大努力去联合同盟军,“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6]。随即,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发展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战胜国际帝国主义,实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二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近代以来形成的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这些都可以说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功勋。

总之,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维护自身利益,还是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进行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最终实现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单靠无产阶级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无产阶级内部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这样的团结奋斗,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不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得到了验证,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得到了体现。

二、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百年伟业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领导人民接力创造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创造,是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结果。可以说,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百年伟业的宝贵经验。

其实,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就结合中国国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宣传过全世界劳工阶级联合、民众大联合的思想。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明确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7]但是,党成立后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很快发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不是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号召全国工人、农民团结起来,在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此后兴起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使中国工人阶级认识到:“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8]1923年,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这不仅推动了国民革命席卷全国,而且使共产党从原来狭小的圈子走出来,通过对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少数民族等革命群众运动的领导,赢得了更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但是,由于国民党内反动集团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发展,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这样,党不得不退入农村,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正是工农群众的团结奋斗,党才从极端的困境中摆脱出来,推动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然而,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的蔓延,党在革命中不注意团结和争取中间派别,以致如毛泽东所说,“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9]。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迅速作出反应,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参加这个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进步势力和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等中间势力,还有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和地主这个顽固势力。这样,就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力量全都凝聚在了一起,他们在团结奋斗中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共产党也因其中流砥柱作用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来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这一根本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与此相反,国民党统治集团则企图依靠美国的支持,在中国继续维持其独裁统治。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张,要“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0]。这不仅得到了解放区广大人民的支持,也得到了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由此,中华儿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终结,国家四分五裂、人民一盘散沙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也表现出新的内容和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工人、农民,把发展城市工业生产、进行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同时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积极推动和组织广大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投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社会运动。进入过渡时期,党采取和平赎买、和平改造的方式,成功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资产阶级分子的社会主义改造,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接着,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党提出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11],同时还明确了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开辟了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亿万人民还是彰显出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仅用二十几年时间就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奇迹。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9年,邓小平在听取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情况汇报时指出:“统一战线的性质,叫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就是劳动者与爱国者的联盟。这样范围就宽了,具有广泛的性质。”[12]所谓广泛,就是指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已经扩大至“两个联盟”:一是由祖国大陆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二是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经过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各领域的方针政策得以确立,“两个联盟”各方面的力量得以汇聚,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开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团结奋斗。党的十四大之后,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党努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达到新的团结和联合。党的十六大之后,党着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形成团结、稳定、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奋斗,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13]“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14]124为此,党进一步加强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央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重要法规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表现在统一战线各领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加坚定跟党走,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台湾爱国统一力量、海外友我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在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拓展中,经过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团结奋斗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新的伟业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同时我们所面临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也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越是这样,越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团结奋斗。数百年前,“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35-36。一百多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加速从世界霸主的地位上跌落,此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开始寻求在世界上扮演“更大的角色”。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确立。冷战期间,苏联的崛起曾经给美国带来严峻挑战,但苏联最强大时期的经济总量也只有美国的60%。苏联解体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更是难以撼动,动辄对不肯服从其旨意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甚至发动侵略战争。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等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美国经济总量的世界占比开始呈下降趋势,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其已经由顶峰时期的近60%滑落到21%~24%之间。尽管“西强我弱”还是基本现实,但“东升西降”已是大势所趋。为了挽救这种颓势,美国越来越把自身利益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激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不断提供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作用。为了把中国快速发展的势头遏制下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想方设法给中国制造麻烦,妄图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他们支持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西藏、新疆等地从事破坏民族团结、制造祖国分裂的活动;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秘密甚至公开来华传教,试图用“基督的羔羊”驯服中国“这条东方的巨龙”;操控代理人兴风作浪,致使一个时期内香港局势出现严峻局面,“台独”挑衅活动不断升级,侨界内部发生分化。面对空前巨大的外部压力和风险挑战,特别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大团结中汇聚起强大合力,来共同抵御渗透、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从国内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5]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接力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而今,我们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意气风发地创造着新的历史伟业,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甚至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目标越是远大,任务越是艰巨,形势越是复杂,就越需要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人心齐,泰山移”的中国千年古训和“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一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都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把造福亿万人民的宏伟事业转化为亿万人民为之奋斗的光荣事业。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到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华民族每一分子、中华儿女每一成员都应心怀“国之大者”、责之重者,把个人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在党的旗帜下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从党的建设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在迅速发展壮大中,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农民工已成为工人阶级重要的新生力量,服务业工人数量超过制造业工人数量,在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各种股份制企业工作的工人大大超过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工人,与互联网相关的新工人群体迅猛发展。作为工人阶级最广大、最忠实的同盟军,农民阶级总体数量大幅减少,很大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在务农的农民中,出现了一批从事规模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数量众多的兼业农民,纯粹务农的小耕农大幅减少。在不断变动的工农两大阶级之外,我国社会还出现了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比如,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人士大量涌现,其中既有经营网络、“搭台”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也有网上发声、“唱戏”的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往往能够左右网上议题,能量不可小觑。在海外,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逐渐成为侨社主体,部分人对祖(籍)国的感情代际递减现象突出。这些变化,既影响了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也影响了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和党的群众基础的扩大。新时代新征程,党领导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能变,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统一战线不能散。党必须不断创新思路理念、政策举措、方法手段,增强各阶级各阶层各群体对党的向心力,把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四、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同心共圆中国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完成这一中心任务,必须在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上,做好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工作,把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人心都汇聚起来、力量都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团结奋斗的基本前提。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这一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需要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思想基点。一是明确实现这个梦想,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点已经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所证明,同时也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成就和变革所证明。二是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还得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三是明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16]达成了这些共识,也就建立起了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在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上,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是统战部门的工作,更是全党的工作。“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14]143一百多年来,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根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包括12类人员,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而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人心凝聚起来、力量汇聚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为此,必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具体说来,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中,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职能。在民族工作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宗教工作中,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以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为主线、以培养使用为重点、以组织起来为依托,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服务和贡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中,既做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也担负起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任。在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坚定支持台湾岛内爱国统一力量,推动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在网络统战工作中,把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意见领袖”等网络人士纳入视野,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支持其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积极作用。做好了这些重点领域的工作,就可以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使他们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众志成城、共襄伟业。

把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人心凝聚起来、力量汇聚起来,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一环,但远不是全部。工人、农民等劳动群众才是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主体,统一战线的基础就是工农联盟,统一战线本来就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工人、农民不仅不能被排除在外,反而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充分发挥他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主力军作用,支持和激励他们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劳动群众,切实把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创新,坚决扫除制约广大劳动群众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就业创业成本,支持广大劳动群众积极就业、大胆创业。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帮助广大劳动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7]只有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大劳动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工农联盟才能真正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坚实基础。

当然,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关键在于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重要法宝。那么,“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18]。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全体党员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能贯彻执行下去;有了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就能汇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有了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就能使党员知敬畏、守底线,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新时代新征程要拥有这些、靠上这些,最根本、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此确保了党的团结统一,就可以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把各方面人心和力量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动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大团结中华儿女中华民族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民族大团结 建设示范区 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在昆举行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中华儿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