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特点研究

2023-08-19 07:09郑秀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1期

郑秀娟

摘要: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指的是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在受教育时处于不利境地,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根据学生家庭特殊情况,特殊群体学生分为家庭不完整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家庭重组学生、家长身体残障学生、亲子沟通缺失学生五种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因素导致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生活、行为规则五个方面十个维度的问题均较明显,在生活状态、过敏倾向、孤独倾向和学习方面问题较为严重。其中这五类学生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学习、生活状态、冲动倾向、身体倾向、行为规则方面等维度表体现出明显差异。本文对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特点进行研究,为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聋校高中  特殊群体学生  特点研究

一、研究背景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始终是学生工作中的重难点。聋校高中学生都是听障学生,从身体障碍这一层面来说,都是特殊群体学生。除身体因素之外,聋校高中学生中又普遍存在家庭情况特殊,在受教育时处于不利境地,是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群体。调查结果显示:287名聋校高中学生中,存在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达124人,占比43.21%。根据聋校高中学生实际情况,本研究中所指的特殊群体学生,指的是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在受教育时处于不利境地,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根据学生家庭特殊情况,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分为家庭不完整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家庭重组学生、家长身体残障学生、亲子沟通缺失学生五种类型。为了更好地开展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本文着力于对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展开研究,并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的“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在前期非结构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64位调查对象,开展包含“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表现特点”内容的问卷调查,从学习、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生活状态、身体倾向、行为规则方面等10个维度展开。64位被试的具体构成包括:家庭不完整学生19名、家庭困难学生18名、家庭重组学生7名、家长身体残障学生11名、亲子沟通缺失学生9名,其中男生33名,女生31名。调查结果使用SPSS24.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基本情况

被试学生中,85.94%的学生来自农村,14.06%的学生来自城镇。这个比例与特殊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较大有关。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出现听力障碍学生的比例较大。被试学生中,65%的学生认为父母不能使用手语与其交流;50%的学生认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与父母沟通顺畅、受到家庭关爱的学生的比例不高。

(二)在校特点

使用描述统计功能对回答情况进行统计,根据表1可以看出,所有指标分数均超过了平均值0.5分,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在校表现整体状态不佳;在生活状态、过敏倾向、孤独倾向和学习等方面得分较高,学生问题较为严重。

(三)表现差异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特殊群体学生在学习、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生活状态、身体倾向、行为规则方面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根据表2可以看出:恐怖倾向、身体倾向差异显著性数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差异显著性数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

四、结果分析

(一)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在校表现状态整体较差

学生因听力障碍及家庭特殊等因素,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在学习上,学生因听力的缺失,单一视觉的学习通道,导致了认知困难,加之家庭特殊缺少家长的关注与指导,学生学习问题较为严重;在心理上,学生因为听力缺失,手语沟通的有效性很难保证,与人交往中,经常出现误解对方信息或者很难表达清楚自己意思的现象,且特殊群体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不会手语,在与孩子的沟通上存在障碍,更多的是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在精神上对孩子的关爱很少,学生孤独倾向与过敏倾向比较严重;学生因学习困难、心理孤独敏感,加之家长对其关爱较少,学生生活状态较差。

(二)聾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在校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1.家庭困难学生在孤独倾向方面数值最高,在生活状态、对人焦虑方面数值较高

家庭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在吃穿用度等方面,与普通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家庭困难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很少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不多,孩子在儿时就会有强烈的孤独感,进而会影响到青春期的人际交往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容易自卑,感到孤独,自我封闭,对人焦虑,生活状态差。

2.家庭不完整学生在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方面数值最高,在学习、对人焦虑方面数值较高

家庭不完整学生常常认为或被告知父母的离异等是其残疾造成的,表现出敏感、自责的倾向;且其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中,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感受等,管教方式多为不管不问或简单粗暴,亲子关系并不融洽。孩子在儿时形成的亲子交往模式往往会在与他人交往中重现,从而表现出对人焦虑,在学习方面也并不理想。

3.家庭重组学生在对人焦虑方面数值最高,在自责倾向、孤独倾向、行为规则方面数值较高

家庭重组学生可能经历了原生态家庭父母的争吵、父母一方的抛弃或失去父母中的一方,原生态家庭的不和谐或变故,让家庭重组学生表现出自责倾向,认为家庭破散是自己造成的;在面对家庭关系相对复杂的重组家庭时,学生信任感弱、融入困难,进而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行为规则方面问题也较严重。

4.家长身体残障学生在学习、生活状态方面数值最高,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方面数值较高

家长身体残障学生,其家长多为听力障碍,因听力障碍,双方沟通渠道单一,家长本身的知识能力较低、生活状态较差、心理上较为敏感多疑、情绪上容易冲动等,在学习上无力对孩子进行指导,在生活上也没有能力给予孩子细致的关心,在心理上没有好的办法给予孩子疏导,在情绪管理上也没有较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另外,家长身体残障的家庭一般经济基础也较差,家长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孩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孤独、过敏、冲动倾向。

5.亲子沟通缺失学生在冲动倾向、行为规则方面数值最高,在过敏傾向、生活状态方面数值较高

亲子沟通缺失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简单粗暴的,亲子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无效,家长对孩子缺少生活和心理上的有效照顾。因此,缺失亲子沟通的学生在行为规则方面问题比较明显,生活状态较差,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的情感体验,面对困扰时容易表现出冲动倾向。

五、研究启示

(一)开展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策略研究十分必要

研究发现,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由于家庭不完整、家庭困难、家庭重组、父母身体残障、亲子沟通缺失等家庭因素,在学习、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生活、行为规则方面等维度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爱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形成具有系统性的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策略十分必要,其有利于促进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全程、全员、全方位,有利于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

(二)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数据显示,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具有在校整体状态不佳的特点,各类特殊群体学生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开展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开展学生量化评估,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通过阶段性评估,了解特殊群体学生的发展状况。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纵向观察学生的成长;比较同类型特殊群体学生成长档案所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活动。围绕促进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健康、快乐、向上、温暖”的核心目标,实施系统的关爱工程,并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或个别化设计,设计出适合特殊群体学生完善人格、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的活动,为特殊群体学生发展提供最适合其成长的环境支持等。

(三)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需要家校联动、社会支持

研究发现,家庭困难、家庭不完整、家庭重组、家长身体残障、亲子沟通缺失等家庭因素对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一个特殊孩子的背后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特殊的家庭需要社会“精准扶贫”。从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在校表现整体状态较差的特点可知,学校、家庭、社会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还不够。立足于学校,研究聋校高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策略,对特殊群体学生实施关爱,还需要家校联动,社会支持,构建全员育人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巧明,杨广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刘艳秋.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冼吉昌.关爱和帮扶五种特殊学生群体的实践与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5457.

[4]张佐香.谈特殊教育中的关爱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68.

[5]高政.“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高校思政,2020(22):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