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林小曲的历史渊源及特点的探讨

2023-08-22 09:38陈化坤
百花 2023年7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

陈化坤

摘 要:榆林小曲是陕北地区独有的一种戏曲,它的诞生、兴盛、传承伴随着众多历史事件。榆林小曲具有简单且多样的演唱形式以及雅俗一体的词曲题材,这也使它能够流传至今,在民间始终拥有大批受众。本文通过梳理榆林小曲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关键词:榆林小曲;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

一、榆林小曲的历史渊源

在陕北民间音乐中,榆林小曲被一些学者誉为“里巷之谣”,只因榆林小曲形成至今,多在榆林城内演唱,极少有出城演唱的情况。榆林小曲是一种带有乐器伴奏、演唱人员清唱的戏曲,其在风格上与江浙、湘楚地区的小调有诸多脉承之处,在题材上善于反映市民的生活与男女爱情。

(一)榆林小曲的产生

榆林市的辖区虽有变迁,但始终位于今天陕西省的最北部。榆林不仅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因其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羌、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发生的多次迁徙中,榆林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汉时期,这里已是陕北地区的文化中心,随着后来多民族在此地的交流融合,榆林的文化逐渐形成现在独有的形态。

《榆林府志》记载:“改榆林庄为镇城,迁镇榆林,以图控制边备,整饬营防。”明成化九年(1473),中央政府决定在榆林建立卫城并决定长期派兵驻守,使得物资及人口在此地大量聚集,又担心驻守官员形成自己的势力,便出现了“南官北座”的官员调换现象,即将外省尤其是江浙地区的人调到榆林做官。在此前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南北文化又在此交融,促进了榆林小曲的形成。

康熙年间,被派到榆林的浙江籍官员谭吉璁,把江南的韶乐带到了榆林。谭吉璁让江南小调的戏班在自家府衙内演唱,受到了同为江南官吏和其他地方官吏的喜爱,逐步搭建起自己的戏班子。经过地方众多官员的推广,当地人民也开始哼起这种来自江南的小调。再有湖南籍的刘厚,将自己家乡的花鼓戏、祁剧与陕北的民歌进行了结合。多种戏曲经过此后多年的互相渗透,终于形成了现在所说的榆林小曲。

(二)榆林小曲的兴盛

榆林小曲形成之初,主要由官府县衙供养的艺人演唱。清末民初,榆林小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传播,这得益于民间刮起的榆林小曲的学唱之风,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群体数量壮大后的小手工从业者之间。广阔的市场刺激着众多艺人加入榆林小曲表演的队伍中,榆林小曲开始走向兴盛,随后各路艺人创作出了《十杯酒》《十二杯酒》《陈太爷上任》等优秀曲作。

榆林小曲能够朝成熟化、复杂化发展,得益于它兼容并包的艺术特质以及相关从业艺人的大胆创新。民国以后,当地艺人对榆林小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如将许多陕北和关中的民歌、戏曲、二人台、曲子中的曲牌有针对、有选择地吸收进榆林小曲中,使榆林小曲更加丰富,更具有地方特色。榆林小曲艺人对其他戏曲改造和吸收的手法可谓多种多样,有的只是经过稍加改造后就被全盘补充到榆林小曲中;有的是戏曲中的音乐素材被运用到小曲的创作中;有的戏曲模式被从事小曲创作的艺人模仿后创作出了新的榆林小曲。多种方式的创作手法,使榆林小曲数量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扩充,到20世纪50年代,增加的曲目有《偷红鞋》《走西口》《小寡妇上坟》《太平年》《五哥放羊》《送情郎》等。

二、榆林小曲的艺术特色

榆林小曲自出现起就注定是“沙漠里的一朵奇葩”,仿佛江南在遥远的北方的一处飞地。榆林本身就是北方多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地,又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文化差异更大的南方人被派到陕北为官,其中江浙地区的官员一度占到榆林外省官员的70%以上。安土重迁的古人为抚慰思乡之情,就带上了这些家乡的小调,而作为南北娱乐文化融合的产物,榆林小曲历经多年演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在演唱形式上,榆林小曲表现得简单灵活;在唱词内容上,有雅有俗,整体有趣,江南小调的委婉、柔情与北方的直爽相得益彰。因此,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能从榆林小曲中找到熟悉的感觉。

(一)简单多样的演唱形式

榆林小曲自诞生发展至今,所呈现的都是在自家或者供一小群人日常娱乐的形式,所以才被称为小曲;榆林小曲还只在榆林城内表演,落后偏远的地区很难听到此音,才有“里巷之谣”之称。小曲能够在民间盛行,主要由于其简单又灵活多样的特点。小曲本身就是供自己消遣娱乐或是供人赏玩的,夏天在自家庭院纳凉时,就可以即兴弹唱。而榆林城内的小曲爱好者,更热衷于在闲暇时相约到固定的地点表演,性质就像周末公园凉亭里的一群曲艺爱好者,或舞蹈或弹拉鼓唱。

榆林小曲是一种极富有民间特色的简单的传统戏曲,它的演唱形式不像京剧那般有复杂的脸谱、动作程式以及舞台布景,它甚至不需要专门上妆,表演者可以自觉形成自乐班,便有“逢年过节生辰满月,四时八节或遇官绅士商,平民百姓喜庆邀请,不拘形式,不讲报酬,围坐弹唱,男仿女声,即兴唱弹”。即便在正式舞台上,榆林小曲也没有脱离简单且多样的表演形式。榆林小曲的正式表演必须配有乐器,素有“一把韭菜不零卖”的说法,即没有乐器伴奏就不能表演。榆林小曲的伴奏乐器十分丰富,具有南北融合后的独有的特点,譬如秦筝、扬琴、三弦、琵琶、京胡、二胡、管箫、月琴等。榆林小曲常见的表演规模和形式为一人站着唱歌,五人使用扬琴、琵琶、三弦、二胡等乐器伴奏以及用竹筷子敲瓷盘子作为打击乐部。可见,相比其他戏曲冗杂的大型舞台表演形式,榆林小曲更加清新灵活。

(二)雅俗一体的词曲题材

说唱相比榆林小曲出现得更早,说唱故事在陕北具有悠久的历史,通常演唱一些传说故事等,榆林小曲将该特点吸收,也带有非常强烈的叙事性,这给曲调和唱词造成了巨大影响,往往一个曲调,演唱者要唱几十段词。又由于榆林小曲的题材内容有趣,唱词字调极富旋律,听众在动辄三四个小时的表演里也不感觉枯燥。榆林小曲的唱词主要以城镇市民为主人公,讲述城镇市民生活方式、生活情趣、風俗习惯的比较多。也同众多戏曲一样,离愁别怨、男情女爱是榆林小曲的主题,但也有其他精彩的曲目,譬如描写茶馆酒楼、挑夫货郎的《开茶馆》《卖杂货》等,描述青楼女子、佛门尼姑的《妓女告状》《小尼姑》等,还有生动鲜明地表现城区市民独有的民俗风情的《放风筝》《偷红鞋》等,甚至一些脍炙人口的传奇也以榆林小曲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如《八仙庆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榆林小曲以其兼容并包的形式容纳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使其表演更加接近群众,反映群众生活。

榆林小曲的诸多唱词中还蕴含着明清俗曲的遗韵,说明榆林小曲不仅在题材内容上做到了趣味盎然、雅俗共赏,还在用词上做到了韵味十足,整体的文采委婉缠绵、清新质朴。如《姐妹拌嘴》中的“妹子颇厌烦,斜倚靠在玉栏杆,骂声泼子你好大胆,春景天景物新鲜,金镯响玉腕,香风飘起在云端”,运用了文人才子般的遣词用句,反映了江南小调常有的韵味浓厚、气质文雅的特点。而同在《姐妹拌嘴》中的“什么情人什么汉,人儿虽小你话又残,慢就是你把你的母亲见,我劝你们二人好好相与各自嫁男”,运用了当地方言、俗语进行唱词的创作,突出了陕北人直接、豪爽的表达特点。

在意象的选择上,也足以可见江南小调对榆林小曲的影响,譬如小曲的唱词中大量出现了牡丹、奴家、郎君、江河、南书房等意象。这些雅词本身常见于江浙一带的文学创作中,榆林地处高原,临近沙漠,少湖泊、河流,土地贫瘠,唱词中的江南意象不可能常态化出现。另外,对于江南特有的景象的描述也大量出现,譬如“古楼五鼓声,明月坠西沉”,颇有江南湖明月的風韵,而此句唱词中的静感美也常被江南才子们所滥用。正是这些陕北地区不曾有的,而在江南地区常见的,使陕北民众和调到陕北的江南人都对榆林小曲喜爱有加。

三、榆林小曲的传承

将榆林小曲由官府衙门传到民间的是清末时期的李殿魁、李芳、李国珍祖孙三人。随后的传承关系变化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小曲表演技艺的传承一般是父子相传或者兄弟共操(李殿魁—李芳—李国珍兄弟—李茂兄弟),他们往往在演出和演奏上都能表现出出色的技艺,其他艺人则以演出见长或者以演奏见长。新中国成立后,榆林小曲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它不仅走出了榆林城,还走到了西安、北京等地。榆林小曲的传承关系也从原本的父子相传或者兄弟共操,变成了以师传为主。1953年,当时的榆林县工人俱乐部请出老艺人张云庭,以他为坐班指导开设了榆林小曲演唱培训班。培训班的第一批男女学员有40多人,其中以吴春兰为杰出代表。

榆林小曲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一段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张云庭、吴春兰为代表的后街派和以林懋森、胡英杰为代表的前街派。榆林小曲的后街派讲究声音圆润、流畅、婉转,对小曲的装音特别是顿音、滑音的应用要求得特别严格。榆林小曲的前街派,在小曲演唱时突出刚、柔、顿、断,强调装饰音、归韵、字正的运用。关于前街、后街的划分,主要由于榆林人习惯把老城墙以内的称为榆林城,又以榆林城内的钟楼为界,钟楼以北为后街,以南为前街。

四、结 语

榆林小曲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是以榆林独有的地区文化形态为基础,再与江浙、楚湘一带的文化融合的产物,见证了众多风云变幻和历史事件。榆林小曲因为其特殊的诞生方式,所以注定独特,它不仅有简单且多样的演唱形式,还有雅俗一体的词曲题材,使榆林小曲即使演出时间很长也十分有趣。在传承上,榆林小曲历经了众多变化,由原来的父子相传、兄弟共操转变成新中国成立后的师徒相传的方式。榆林小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峰.榆林小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

[2] 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民族音乐研究室.陕北榆林小曲[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3] 霍向贵.榆林小曲[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4] 王蓓蓓.榆林小曲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 王新惠,榆林小曲演唱艺术探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3):68-70.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浅谈东海吕剧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