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2023-08-23 03:21钱秋月
考试周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摘 要:随着学生的成长,学生内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注重加强心理健康引导,积极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在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进行研究,结合当前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提出了加强关注掌握学生心理需求、强化文化建设帮助学生自省、促进家校合作与家长积极沟通、引导学生加强人际沟通等众多方式,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9-0006-05

一、 引言

在传统教育观念当中长时间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众多心理问题,不仅会对学生自身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对其周围以及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青少年犯罪率相对较高,这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需要从小抓起,通过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积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多方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才能够更好地为其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二、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适应我国人才需求的具体表现。小学生正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当中,周围人将会对其思想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时刻注重自身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加强對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我认知,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之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通过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确保其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注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基础学习特征,促使学生充分展现自主能动性,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内容,并在其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更好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不断磨炼与学习中强化小学生的心理防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拓宽小学班主任工作思路

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更好地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广阔的思路。作为检验班主任素质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展开,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工作,促使班主任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工作方式,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发散思维,积累工作经验,形成成熟且多元的工作表现。

三、 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厌学问题

在小学阶段当中学生最为明显的心理问题之一就是厌学。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对自身的约束能力不足,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难以及时消化,并且教师在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后可能会对其进行批评而不是温和引导,造成学生对课堂知识不理解,且又不想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教师难以对其加以心理教育辅导,促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心理。

(二)逆反心理

部分学生在现实当中同样会出现一定的逆反心理,由于长期在家庭环境当中受到家长的严厉管教,过大的学习以及生活压力,促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除了与家长之间产生叛逆的想法不服管教外,在学校当中同样会出现难以听从班主任的教育,性格敏感冲动。相较于其他的学生,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容易顶撞教师,不听教导,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当中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严重的甚至会与人打架。

(三)自卑感重

部分学生受原生家庭影响或者喜欢与他人作比较,觉得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如他人,从而滋生软弱无能、沮丧颓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不仅身体有缺陷、有残疾的人会自卑,而且所有儿童都会由于自己的生存完全依赖于成年人而感到自己无能,产生自卑感。自卑的人大多数比较孤僻、敏感、内向,不善于与周围的人交际,由于缺少正常的心理沟通,容易使心理活动产生不健康影响。有自卑心理的儿童往往会表现出胆小怕羞、独来独往、缺乏自信、表达困难,猜疑心重,有的甚至有自虐倾向。

四、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

(一)渗透性

由于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在实际学习生活当中可能会出现认知能力差的现象。并且在受到当今社会多元的发展影响,在网络以及现实中各种快速传播的信息对学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心理极易出现波动,所以班主任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需要以渗透性的方式实施,在细微的变化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避免使用传统的说教方式造成学生排斥心理教育工作。

(二)针对性

以往在小学阶段所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数情况下跟随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展开,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起到良好的实效性表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各异,难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体现良好的教育成效。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全面注重素质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注重针对性实施教育计划。避免单一地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而是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差异,并掌握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为其制订针对性、目的性的教育方法,以多元且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以身作则

考虑到学生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在这一时期,学生擅长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或者学生在这一阶段当中容易受到周围人或事物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以及行为表现中展现出来。学生不仅会对家长进行模仿,同时也会对班主任的行为加以模仿,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班主任的陪伴时间最久,容易受到班主任的行为习惯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学生的行为素质不出现偏差,需要班主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确保能够以身作则,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班主任对自身的行为加以规范,才能够为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以及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当中要不吝赞美,积极鼓励学生,并以平和的語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潜意识地进行模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五、 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关注掌握学生心理需求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开展,需要班主任自身具有良好的教育职责,明确自身的责任,培养学生形成积极认真负责的心态。在日常当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注重与学生之间及时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当中的需求,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消除学生的心理困境,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班主任首先要意识到自身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开始模仿班主任的行为表现。因此,需要班主任利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注重与学生及时沟通,耐心指导,及时疏导解决心理问题。

在小学阶段不乏存在较为腼腆的学生,与班主任当面沟通难免会感到害怕,班主任可以通过匿名信方式,让学生将成长过程当中有关生活以及学习的疑问都倾诉出来。通过在班级中安装匿名信箱,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以及疑惑以小纸条的方式投入其中。班主任定期查阅之后,给出相应的解答办法,回复学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匿名读取信息并在班会中公开回答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羞涩心理,同时也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以及自尊心,获得学生的信任,促使学生产生任何疑惑问题都能够及时地与班主任沟通,解决心理隐患,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班主任面对众多年龄尚小的学生,本身的工作较为复杂烦琐,为小学班主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要求小学班主任承担着较大的责任。在工作中,要求小学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性格特征,采取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加强心理教育,促使小学生时刻都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与照顾,更好地与班主任诉说心事。班主任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够将自己摆在上位者的角度居高临下,这样只会促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恐惧,从而无法接近。

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全班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异常情况,及时与之进行沟通并给予心理疏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的同时,也不会对班主任的沟通产生抗拒。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摆在重要的地位上,积极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促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这样才能够向班主任倾诉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养成健康心理。

(二)加强文化建设帮助学生自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当中,小学班主任除了需要及时加强日常细节性的渗透,也需要开展集中的教育工作,通过在班级当中创建各种文化活动,利用完善的活动建设,帮助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在小学,班会则是通过文化活动建设,更好地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因此,班主任在工作当中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活动方式,开展主题式的教育工作,从而更好地让全体学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当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例如,可以以增强自信心作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在班会之前,班主任可以对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借助板报或是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渲染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避免过于生硬刻板促使学生感受到压抑。通过动画片形式简单介绍自信的含义,班主任可以坐在讲台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以访谈会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也不会使学生感到班会过于严肃。班主任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对自信心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尤其需要对班级当中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进行提问,或是以接龙阐述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说说自己对自信心的想法。

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需要班主任给予中肯的评价,以亲和的语气给予肯定,能够让内向的学生在心灵上感到一丝慰藉,相信自己的回答正确,从而树立自信心。随后班主任可以循循善诱,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榜样的力量,并以自己为例,向学生介绍自己曾经选择的榜样,并展开讲述榜样都带给了自己什么帮助,从而更好地向自信心的树立上进行引导。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当中,学生将会沉浸其中,感受到榜样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组织学生举手回答,说明榜样是谁以及选择他/她作为榜样的原因,以及带给自己什么帮助,从而帮助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向其进行学习,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在不断优化自身的过程当中,将会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力量。若学生没有榜样,那么询问在今天的班会之后,是否能够寻找到一个榜样成为自己的目标?并组织学生在小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榜样,可以是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是其他的名人等,并写明将其作为榜样自己将学到什么,促使学生以此作为参照,更好地为自身发展制订计划。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通过榜样的作用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在学生今后遇到挫折以及困难的时候,能够想起榜样的力量,从而激发自身的无限潜能,更好地克服困难,拥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不是遇事退缩遇到困境就轻言放弃,激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爆发出强大才能。对于学生而言,在这一成长阶段中主要是对榜样以及目标进行模仿,从自身出发,不断学习榜样的行为并朝向榜样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性引导下,促使学生朝着目标稳定前行。

(三)促进家校联合积极沟通家长

小学阶段的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与家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原生家庭的影响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加强心理教育,除了在学校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家庭环境。要求班主任能够及时与学生的家长沟通。通过调查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基础情况,确保能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当今社会,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将学生留给家中的老人照看,而老人本身可能会由于过分宠溺或是看管不严等,促使学生在缺乏家庭约束的情况下产生逆反心理,更加冲动,情绪不稳定。或是可能会由于父母离异,学生长时间处于单亲家庭中,缺少父母的基础关爱,从而造成学生出现怯懦、胆小、自卑等心理,不善交际,与班级中的其他学生显得格格不入。

以上现象都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这样的特殊情况,并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开展特殊的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关怀以及教育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基于实际而言,原生家庭带给学生的问题需要通过家庭进行解决。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积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家长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弥补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环节,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及时沟通学生的家长,针对心理健康已经存在一定问题苗头的学生尤其需要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邀请全体家长到班级当中开班会,并着重探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任何一个家庭都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即使再忙,情况再特殊,也需要将学生放在首位,在生活中给予充分的关怀,并加以正确的教育,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首先,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包括一起做游戏、谈心或是出去旅游等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与父母沟通互动,在这一过程当中,家长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与教师进行反馈,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重作用下,有效改善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每周至少与学生互动沟通一次以上,并以视频方式进行记录交给班主任进行检查反馈。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确保所制订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动态改变,达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其次,可以通过创建交流群的方式,在微信群中发布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促使全体家长进行学习。部分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教育不当,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松懈的问题,前者容易造成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则造成学生自卑不爱说话,而后者则可能会造成学生随心所欲、品行不良。因此,教师可以广泛收集有关家庭教育的正确教育内容,率先对家长展开教育,促使家长在对学生展开教育的过程当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态度与情绪,避免过于急躁或是过于宠溺。

改变家长的教育态度,将会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與此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当中,与学生开展亲子活动,为学生与家长提供更多的接触时间,促使家长与学生之间创建沟通协作的良好关系表现,从而在集体行为中更好地了解学生。例如,在开展运动会时,组织家长到班级当中为学生加油打气,输了劝慰学生不气馁,赢了告诫学生不骄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自信,勇于面对挫折,从而健康发展。

(四)关注人际交往敞开学生心扉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需要注重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不能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需要与他人相互融合,更好地形成集体意识,拥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帮助学生敞开心扉,享受成长的快乐,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需要班主任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引导工作,积极组织班级中的学生开展团体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立足学生的人际交往加以切实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正确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才能够开展正常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班级中的学生开展集体大扫除活动,需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各自分担的任务,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出现偷奸耍滑、不肯配合大扫除工作的现象,需要班主任及时加以指正,并监督学生更好地进行协作劳动,促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团结互助。

在面对班级中较为内向或是孤僻的学生时,班主任可以设置合作学习环节,在课堂当中创建合作学习任务,将内向的学生分散在各个小组当中。由其他成员带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积极参与小组探讨当中。聆听他人的见解,更好地懂得表达自己,基于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创建温馨的合作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露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合作,学习他人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共同进步完善人格发展。

六、 结论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需要班主任积极了解当前班级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原则,通过加强关注、家校合作、促进自省以及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世友.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22(28):32-34.

[2]李霞.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名师在线,2022(25):85-87.

[3]赵云.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探讨[J].新智慧,2021(14):55-56.

[4]蒲静玉.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13):25.

[5]李登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1(6):167-168.

[6]万应瑾.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4):223.

[7]魏倩,朱宁熙.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方案分析[J].新课程(中),2019(8):223.

作者简介:钱秋月(1979~),女,汉族,广东肇庆人,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班主任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