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素养的培育策略

2023-08-23 04:09龚丽丽
高考·中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龚丽丽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时空观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能力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时空观素养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除了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外,更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而时空观素养正是这些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时空观素养的基本内涵、高中历史教学培育时空观素养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应的培育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时空观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素养;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核心素养大环境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育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时空观素养的培育变得非常重要。时空观素养是指学生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感受和评价[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时空观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然而,如何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时空观素养,一直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素养的培育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时空观素养的基本内涵

在时间方面,时空观素养包括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学生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同时需要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和未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在空间方面,时空观素养包括对地理空间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学生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和地理环境,同时需要能够对不同地理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地理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时空观素养还包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学生需要能够感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同时,学生还需要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从而增强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育时空观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培育时空观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够形成合理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观念的能力。培育时空观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水平[2]。

第二,提高综合素质。时空观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时空观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三,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育时空观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培育时空观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高中历史教学培育时空观素养的策略

为了有效培育学生的时空观素养,高中历史教学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体系

建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体系是培育学生时空观素养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堂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体系,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时空观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时空观素养是指学生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历史事件和地理现象的把握和理解。为了建立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体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案。

对于时间概念体系的建立:

1.建立时间的基本概念:年、月、日、时、分、秒等。

2.建立历史时间的概念: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等。

3.建立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如建立中国历史的朝代顺序,建立世界历史的时代顺序等。

4.建立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如建立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的时间跨度,建立世界歷史的各个时代的时间跨度等。

5.建立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如建立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建立世界历史的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

对于建立空间概念体系的建立:

1.建立地理位置的概念:如大陆、岛屿、海洋、河流、山脉等。

2.建立地理区域的概念:如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

3.建立地理环境的概念:如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

4.建立地理文化的概念:如建立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建立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等。

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919年5月4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这次运动的背景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危机,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抗和抵制。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五四运动这个历史事件,来建立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体系。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919年5月4日,地点是北京,背景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危机,影响是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时空观素养。

(二)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空背景

历史事件和现象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学生需要通过对时空背景的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和现象[3]。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空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详细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空背景。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时空背景。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国家分裂、政治混乱、经济落后的时期,而日本则在追求扩张和霸权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时空背景下,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的挑戰和考验。其次,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时空背景。局部抗战是指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的初期,采取的一种分散抵抗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全面抗战则是指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的进一步加剧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下,采取的一种全面抵抗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包括了军事抵抗,还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抵抗。这种时空背景下,中国人民必须采取全面抵抗的方式,才能够有效抵御日本侵略。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分析时空背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影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必须采取全面抵抗的方式才能够有效抵御日本侵略。局部抗战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全面抗战则是中国人民在时空背景的影响下,采取的一种全面抵抗的方式,是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的伟大胜利。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空背景,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课文《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抗日战争的时空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三)推动跨学科教学

历史涉及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而时空观素养又是跨学科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推动跨学科教学,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知识[4]。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我们可以推动跨学科教学,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当中,可以通过推动跨学科教学来实施教学方案。首先,我们可以将历史与文学进行结合。在《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文学成就,如通过《三国演义》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唐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通过将历史与文学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其次,我们可以将历史与艺术进行结合。在《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艺术成就,如壁画、雕塑等。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唐宋时期的艺术成就,如唐代的壁画、宋代的山水画等。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唐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通过将历史与艺术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最后,我们可以将历史与地理进行结合。在《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和唐宋时期的地理背景,如三国时期的蜀地、吴地等,唐宋时期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通过了解这些地理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和唐宋时期的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将历史与地理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和地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时空观素养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5]。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课文《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来详细阐述。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在《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的时空背景和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实物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方式来创设情境。在《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角色,如军人、政治家、普通百姓等,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模拟战斗、模拟政治会议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方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参观等方式来创设情境。在《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遗址、纪念馆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参观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兵、历史学家等人士来校举办讲座、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参观等方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时空观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时空观素养更是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体系、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空背景、推动跨学科教学和创设情境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时空观素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继续在如何有效开展历史教学的道路上探索,为培育学生时空观素养开辟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康海生.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素养的培育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7):179-181.

[2]韩艳春.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素养的培育策略探析[J].教育艺术,2023(1):71.

[3]刘向阳.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素养的培育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21,10(11):90-92.

[4]覃玲妹.论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培养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19:330.

[5]文邦英.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J].林区教学,2018(9):81-8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