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岸边弄潮儿

2023-08-24 04:41刘艳梅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弄潮儿养蟹相国

刘艳梅

一片幽兰就这样跃入众人的眼帘,如翡翠般清澈,如宝石般剔透,如玛瑙般透亮……

“好清澈啊!”“可与九寨沟媲美……”人群一阵兴奋,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嘴里啧啧赞叹。“这是沙碱地,地下水渗透,经过河沙沉淀,水质合格,可以直接饮用。如果养鱼养蟹,无污染,纯天然,绿色环保,鱼蟹肥美,味道鲜美,这才是真正的湖水养湖鱼啊。”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淮安市泗洲农业资源开发中心的总经理张相国侃侃而谈,一脸神往。“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啊!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香啊!”这首脍炙人口的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是“鱼兴则兴”时代的真实写照,是曾经的“人间天堂”。

然而,张相国并没有那么幸运,他所上的小学门窗不能挡风霜,不能遮雨雪,冬日的泥桌泥椅冷得手都不敢碰。张相国认真听讲,专心做课堂笔记,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文字天赋的他通过努力,初出茅庐就当上了报道员,成为乡亲眼里的“小秀才”。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他有了进高校深造的机会;可惜,因为某种原因错失良机,為此还丢掉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成为一名“下海”者,是一个在“渔衰则衰”现状中沉浮的“弄潮儿”。

到洪泽湖岸边搞人工养殖,是解决现状的重要途径。经人介绍,张相国到了一个养殖场,虚心向渔业技术员学习;后来,到西顺河养殖场,当上技术员的他,被派到无锡水产研究所学习。半年时间,他虚心向专家和教授请教,掌握了扎实的养殖理论,成为养殖场杰出的养殖员和供销员。

1990年,张相国“下海”贩卖河蟹,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四年后,张相国成为洪泽湖围网养蟹第一人,在他的带领下有四家合伙人相继加入。然而,因为他们从天津买回来的河蟹苗太小,所以在第一年出售时蟹子的个头儿不大,受到消费者冷落,一下子亏损60万元。因为这事,四家合伙人拿着张相国给的“赔偿款”全溜了。第二年,河蟹行情大涨,每斤卖到200元,张相国赚了200多万。在很多人跟风加入养蟹的行列时,张相国却悄悄转行,专卖蟹苗,获得不菲的收入。

造福家乡,是张相国儿时的心愿。于是,他承包了一个濒临破产的砖瓦厂,解决了周围百余个村民的就业问题。铺水泥路、架高压线、开挖鱼塘、开垦良田、种优质粮、种绿色果,他为改善洪泽湖局部交通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张相国还对周边村民、五保户、困难户、病灾户等伸出援助之手,对一些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也是倾囊相助。

如今,已经七十岁的他没有像一般老者一样颐养天年,一个新的梦想又在他的心头蠢蠢欲动。

前进的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迈进,传统的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如夏日缺氧的鱼儿,一个个跃出水面:河蟹养殖对水体生态环境有所损害,不利于水源的保护;大规模养殖造成野生动物种群退化;河蟹养殖经济效益高开低走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张相国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这是巴顿将军说的一句话,也是王石评价褚时健的一句话。

七十四岁的褚时健拖着孱弱的病体筹措资金,开辟荒山、改造山地、架管引水、修建公路,和妻子在承租的荒山野岭上种起了橙子。为了种出上好的冰糖橙,褚时健着力改良土壤、自制混合农家肥。他根据橙树生长规律和挂果实践,科学确定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和每棵树留枝留花的数量,确保每棵树都能有充分的日照时间。经他研制开发出的“云冠”冰糖橙风靡全国,被人们尊称为“褚橙”,还被定义为“中国最励志的橙子”。

大湖岸边的“弄潮儿”张相国,为了让洪泽湖成为大闸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精心打造“洪泽湖大闸蟹”这一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洪泽湖大闸蟹享誉世界。他迈出了豪迈的大步,雄心勃勃。

猜你喜欢
弄潮儿养蟹相国
走出去,做出海的“弄潮儿”
养蟹三部曲
新GMP认证催生的洗牌潮,谁能成为新一代弄潮儿?
陈鸿波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争当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弄潮儿
东北地区稻田养蟹遇到的瓶颈及发展对策
一语破迷局
鉴画(小小说)
包头市有机稻田养蟹研究
萧相国世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