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2023-08-24 04:41杨煜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新华字典局里样刊

杨煜

我刚工作那阵子,每天在兜里揣本《新华字典》,闲暇时拿出来翻看,好像着了迷。其实,这本《新华字典》是我在上班的头一天在当地买的。我终于有了一本字典,感觉很快乐;反复翻阅不够,甚至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伏案阅读,仍然不知疲倦。随着时间流逝,字典页面上布满了圈圈点点,而一些生僻字词被一道道红杠所淹没,模糊的字迹,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

记得我在念高中时问过建华同学写作文厉害的秘诀:“你写作文咋就不犯难呢?”他说:“找一本字典多翻看几遍,想写好作文就不再困难。”从那时起,我就渴望能有一本字典。由于功课吃紧,且高考在即,只好弃卒保车,一门心思地扑在数理化上,却把这个心愿束之高阁了。

我自从有了这本字典,如获至宝,每天总要翻一翻、看一看,精心呵护,生怕慢待了它。也不知来回翻看了多少遍,我始终未悟出个所以然,时常为之苦恼,甚至怀疑老同学所说乃戏言。一日,老所长见我在查阅字典,以为在钻研业务,就叫我写一份年终总结报告。我猛一愣怔,又不能推辞,遂在办公室憋了好几天,也未写出一个字。老所长见我为难,便口述一篇让我整理上报,终于交了差。

翌年,我在出差时买了一本《汉语小词典》,从此手不释卷,每当茶余饭后,特别是临睡之前,总要拿出来翻阅一番。这本小词典收词较多,我对此心爱有加,好似写作秘诀就在眼前,如笼中之鸟,唾手可取。

有一次,市局领导来所里调研,见我桌上有两本字典,便说:“年轻人爱读书,文字功底扎实,这次调研报告,就由小杨来执笔。”我却是一怔,其后,苦思多日也没有头绪,始终动不了笔。无奈之下,我便去请教乡里的老秘书。他说:“你未参加调研,当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老秘书的耐心指导下,我总算交了差。

年初,我到市里开会,晚上逛书店时买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当天晚上,彻夜未眠,翻阅至天明。心想,如今有了这个“硬家伙”,犹如鸟枪换炮。于是,我吸取以往教训,把它改头换面,放在枕头底下,以免再惹“事端”。真是不凑巧,一位老领导来视察工作时,中午到我宿舍休息,最后还是暴露了。这位老领导便对老所长说;“小杨对文字有兴趣,肚子里墨水一定不少,叫他去局里编志。”真是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被抓了“壮丁”。

就在编纂工作进入尾声时,我听说领导要留我在局里写材料,而我担心自己底子薄,不能胜任,一旦临“战”“枪”卡壳,就会耽误工作,遂找老所长恳求道:“我还想回来跟您干。”老所长说话有分量,于是,很快就把我調回去了。

从此,只要提到写材料,我就心发慌,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我把三本字典入柜上锁,以免再惹“麻烦”。偶然,夜深人静时,我也会悄悄地把三个“宝贝”从柜子里拿出来,看到了曾经熟悉的面孔,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战友重逢,格外亲切;还不时注意外边动静,害怕被人撞见。

在“文凭热”的年代,大家都忙着“充电”。我不甘落后,也走进自学考试考场,摸爬滚打多年,写作虽没有明显长进,工作却能得心应手,处理一些疑难问题也轻松多了。

倏忽间,三十年一晃而过。一日,有作协朋友来访,看到我写的一篇新闻报道,问:“你也在创作?”我不由得一愣:“我哪有那两把‘刷子,这是硬性指标。唉,‘赶鸭子上架‘逼上梁山。”他说:“这篇小小说写得不错,可以发表。”我还是将信将疑,以为他碍于情面,在恭维人呢,也就没当真。

不久,我收到一家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果真,我那篇题为《李老伯的喜事》的文章被发表在该样刊的“小说天地”专栏里,而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是在梦中。

春节前夕,我应朋友之约写春联,找来一本《历代名人名联鉴赏》,遂选了一副千古名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欲提笔蘸墨,霎时间,心里一亮。

猜你喜欢
新华字典局里样刊
新华字典
捡到钱了
原野奇谈(十)局中局里的替罪羊
重要通知
《新华字典》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专车
新版《新华字典》将收入网络用语
《新华字典》背后那些事儿
关于样刊申请邮寄方式变更的通知
关于样刊申请邮寄方式变更的通知